自动开合伞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32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开合伞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伞具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便利进行自动开伞及合伞的伞具, 且作动迅速、确实而可具体实施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
背景技术
伞具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用具,而伞具可概略分为折伞与直伞,且由于时代的进步, 已有自动开、合功能的伞具推出。就以自动开合功能的伞具结构而言,由于折伞其开合 的作动行程距离较短,其结构设计较易达成,但对于开合作动行程距离较长的直伞,其 结构设计却较为困难,虽然具有自动开合的直伞结构时有所闻,如美国专利公报 US4,977,913、 US5,141,010等相关诸多专利技术,但确实能具体加以实现、实施的技术, 仍未见于坊间市场。而在现有技术中,为达到自动开伞的功能通常于伞骨内设有主弹簧, 借主弹簧的弹性顶张将伞骨撑开;而为到自动合伞的功能,通常于支伞骨与伞骨间设有 支伞骨弹簧,借该支伞骨弹簧的收縮弹力将伞面收合;由于开伞时是利用主弹簧克服支 伞骨弹簧(产生弹性储能)而将伞面撑开,但于开伞状态时的收伞操作欲借支伞骨弹簧克 服主弹簧以产生完整收伞,是技术上难以突破之处。因此在设计理念上,申请人寻求该 主弹簧的弹性二段式释放设计,第一段弹性释放产生开伞动力,第二段弹性释放产生合 伞的辅助动力(结合该支伞骨弹簧的弹力),以产生完美的合伞操作功效,且当该主弹簧 的第一段弹性释放时必须控制其弹力释放的适度性,即必需有预期的卡制管制设计,使 该主弹簧稳定地待第二段弹性的释放操作;再者,由于合伞操作等于是该主弹簧弹力的 全部释放,故必须跟随有一复原性的储能设计,使该主弹簧回复至可顶张的弹性状态(即 具二段弹力),而这整体的关连设计,是突破直伞自动开合伞最重要的可行设计方向。 由于直伞应用的范围相当广,也涵盖大中小型伞具领域,相当有其开发价值。因此,如 何针对直伞自动开合结构再加以设计改良,以解决其应用实施上的缺失问题,诚是业界 或有智之士应再进一步思考、努力突破的课题。
鉴于前述现有直伞的自动开合结构其实际应用实施上的缺失问题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发明人即着手研发构思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实施 性、便利性及稳定性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 时的构思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能使伞具具有自动快速开伞、合伞 的功能,且其操作便利、简易,并具有作动确实的稳定性,而深具实用性及产业利用性。
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 一控制机构,包括一套管座、控 制座及按压件,该套管座设有一操作口,该控制座固结于该套管座内,该控制座设有容 置空间及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开口,该容置空间设有一抵压件及至少一抵顶该按压件的 抵顶弹簧,该抵压件具有一压部及被一弹簧抵顶的抵部,该按压件对应设于该开口处, 该按压件后方设有一作动件,该作动件受一作动弹簧抵顶; 一主伞骨装置,包括一外伞
骨、内伞骨及定位管,该外伞骨包括有一外管,该外管底部后方设有一开孔,该内伞骨 包括有一内管,该内管设于该外管内并与该控制座相固结,该内管前方设有一对应的窗 孔,该定位管设于该内管内,该定位管前方设有一对应该窗孔的窗孔,该定位管后方设
有一弹片; 一连动装置,包括一轮组机构、弹簧及连动杆件,该轮组机构包括设有滑轮 的上轮座及下轮座,该上轮座与该外管相固结,该下轮座为活动式设于该外管内,该上 轮座及该下轮座间绕设有一绳索,该弹簧设于该外管内且抵顶位于该下轮座与该内管 间,该连动杆件包括有一连动杆及抵头,该连动杆连结于该下轮座,该抵头被该弹片抵 顶而卡制于该定位管的该窗孔; 一伞座装置,包括一下伞座套及上伞座套,该下伞座套 为活动式套设于该外管上,该下伞座套设有一下巢座,该下巢座与该绳索相连结,该上 伞座套套设固结于该外管的顶部,该上伞座套设有一上巢座; 一支伞骨装置,包括有复 数上支伞骨及下支伞骨,该上支伞骨一端枢接于该上巢座,该下支伞骨枢接于该下巢座 与该上支伞骨间,该上支伞骨与该下支伞骨间连结有支伞骨弹簧;前述机构组合,按压 该按压件时,该按压件推动该抵压件向后,使该抵压件向后并解除对该外管的开孔的抵 制,藉该弹簧对该控制座的弹力使该外管受反作用力而往上推,该上轮座则被该外管带 动向上,并于外管内将该绳索拉伸,使连动该下伞座套向上并使该下支伞骨及上支伞骨 撑开;该外管向上作动后将与该内管相互牵制而停止,使该弹簧的弹力仅释出第一部份
6弹力,且该外管脱离对该作动件与该抵头间的阻隔,形成该作动件与该抵头的待触动状 态。
该按压件的进一步按压,将使该作动件推动该抵头,使该抵头脱离被该定位管的窗 孔的抵制,继使该弹簧再释放第二部份弹力对该下轮座推顶,并解除该绳索对该下支伞 骨的拉引力,使得受撑伞操作拉伸该支伞骨弹簧得以弹性收縮,并藉该收縮弹力将该上 支伞骨拉引下推及使该下伞座套向下作动,而完成自动合伞的操作。
该外管的进一步抵压,将使该外管受施力压迫而进入该控制座的容置空间内,并使 该外管的开孔被该抵压件的压部所抵制而定位,该外管受力压缩时连动该上轮座、下轮 座及连动杆件,并使该抵头进入该控制座的容置空间内,并受该弹片的抵顶而卡制于该 定位管的定位窗孔,使回复最初待撑伞使用状态的储能操作。
该操作口底部内侧设有一导块,该套管座内部两对应侧设有一凸抵,该控制座两侧 设有卡制切面,该容置空间往开口方向设有一用以设置该抵压件的抵槽及至少一弹簧 槽,该抵槽后端设有一弹簧抵槽,该开口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嵌槽,该抵压件后端部位 向后设有一对应该弹簧抵槽的抵部,该压部向前凸伸且上方呈推拔状的块体。
该按压件包括有前端对应该操作口的按板部及后端对应该开口的压板部,该压板部 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对应嵌制于该嵌槽的嵌块,该嵌块的前面部位设有对应套合该导块 的导槽。
该压板部后方凹设有一用以设置该作动件的容室,该容室顶底端分别设有孔槽,该 作动件向后凸伸出一作动臂,该作动臂后端具有弧端面,该作动件被一定位梢所穿设定 位,该定位梢并套设有一抵顶该作动件的弹簧。
该外管顶部前方设有一窗孔,该外管下方设有一较短而用以设置该开孔的外底套 管,该外底套管呈多角形管,该内管呈一对应该外底套管的多角形管,该内管顶端设有 一呈圆管的内顶套管,该内顶套管设有一抵塞件,该抵塞件设有一供该连动杆件穿设的
中央通孑L。
该定位管呈一对应该内管的多角形管,该定位管后方设有一用以定位该弹片的定位 窗孔,该定位窗孔上方设有一定位凸抵,该弹片呈一曲状片体,其包括有向前凸出的抵 弹部及上下端的定位片部,其中该上方的定位片部设有一用以套抵于该定位凸抵的定位 孔。该上轮座前方设有一纵向用以枢设有该滑轮的缺槽,该下轮座纵向设有上、下方的 上剖槽及下剖槽,该上剖槽上方设有一起固件,该连动杆件包括一第一连动杆及第二连 动杆,该伞座装置包括有一伞座顶套,该下伞座套于该下巢座上方凸设有一纵向的护板, 该护板为用以形成该下伞座套外侧的一护道,该下伞座套顶端内侧设有一抵环。
该上伞座套顶端设有一外螺管头;该外螺管头螺结一具内螺纹的螺管接头,该螺管
接头套设有一伞顶套,该上伞座套与该下伞座套间抵顶有一套设于该外管上的弹簧,该 上支伞骨隙套设有一用以连结该弹簧的枢套件,该弹簧另端连结有一用以连结该下支伞
骨的调节杆,该弹簧及该调节杆位于该下支伞骨的外侧。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开伞操作是借一主弹簧产生第一段弹力释放而使外管向上顶 推,因此利用该主弹簧对伞握把控制座的反作用力来进行第一段弹力的释放及顶推外管 向上,使得该主弹簧得以具有分段控制的特征,继而在该主弹簧进行第二段弹力释放时 复可辅助及结合设于上、下支伞骨间多数辅助弹簧的收縮弹力产生完美的合伞操作,此 乃本发明克服传统技术困难的一大突破。
为使贵审査委员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现 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合伞局部立体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开伞局部立体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5为本发明把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7为本发明的合伞状态剖视示意图7A为本发明的合伞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8为本发明的开伞状态剖视示意图8A为本发明的开伞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9为本发明的合伞操作剖视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的合伞操作局部剖视示意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11为本发明的开伞按压操作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合伞按压操作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储能操作局部剖视示意图14为本发明的储能操作后局部剖视示意图15A为本发明的连动杆件示意图15B为本发明的连动杆件实施示意图一;
图15C为本发明的连动杆件实施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阅图l、图2及图3,本发明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包括有把手装置10、主伞骨装置 20、连动装置30、伞座装置40及支伞骨装置50;该把手装置10包括有一控制机构11, 该控制机构11结合于一把手101,该控制机构11包括有一套管座12、控制座13及按 压件15,该套管座12连结该把手101 ,该套管座12底部设有一管径较小的结合管部121 , 结合管部121设有一梢孔120,该套管座12具有一连通至结合管部121的容管空间123, 该套管座12前端设有一操作口 124,该操作口 124底部内侧设有一导块126,该套管座 12内部两对应侧设有一凸抵125;该控制座13底部设有一管径较小的结合插管131,结 合插管131设有一梢孔132,该控制座13两侧设有卡制切面133,该控制座13中央部 位设有容置空间134,该容置空间134并连通至该结合插管131的容槽空间134A(如图 6所示),该控制座13前端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134相通的开口 135,请一并参阅图5、 图6,该容置空间134往开口 135方向设有一抵槽136及复数弹簧槽140,该抵槽136 略呈一n状,其后端约中央部位设有一弹簧抵槽137,该弹簧抵槽137、弹簧槽140分
别设有弹簧139、弹簧141,又,该开口 135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嵌槽142、 143;再者, 该抵槽136设有一抵压件16,该抵压件16略呈一n状片体(或杆体),其前端设有二端 臂161,且该抵压件16后端中央部位向后、向前分别凸伸有一抵部162、压部163,该 抵部162对应该弹簧抵槽137而抵顶于该弹簧139,另该压部163呈上方推拔状的块体;
9该按压件15对应设于该控制座13的开口 135处,该按压件15包括有前端对应该操作 口 124的按板部151及后端对应该开口 135的压板部152,该压板部152的上、下端分 别设有对应嵌制于该嵌槽142、 143的嵌块153、 154,其中该嵌块154的前面部位设有 对应套合该导块126的导槽158,该压板部152的后方凹设有一容室155,该容室155 的顶底端分别设有一孔槽156、 157,该容室155为用以设置一作动件17,该作动件17 略呈一T形块体而向后凸伸出一作动臂171,该作动臂171后端具有弧端面,该作动件 17设有供一定位梢173穿设定位的梢孔172,该定位梢173并套设有一弹簧174而插结 于该孔槽156、 157,使该弹簧174抵顶于该作动件17的下方。
当该按压件15嵌设于该控制座13的开口 135处后,继将该控制座13置入该套管 座12的容管空间123内,并使该按板部151受该弹簧141的弹力而向前嵌置入该套管 座12的操作口124,以供操作按压,此时该抵压件16受该弹簧139的弹力而向前抵接 于该按压件15的压板部152,而该控制座13的两侧卡制切面133卡制于该凸抵125, 且该控制座13的结合插管131与该套管座12的结合管部121则借一梢杆122通过该梢 孔132、 120予以相固结定位。
该主伞骨装置20包括有一管径较大的外伞骨21、管径较小的内伞骨22及管径最小 的定位管23,该外伞骨21主要包括有一外管212,该外管212呈一圆管,其顶部前方 设有一窗孔214,该窗孔214上方设有梢孔214A、 214B,该窗孔214两侧设有梢孔215, 该外管212下方设有一较短的外底套管213,该外底套管213呈多角形管,其后方设有 一开孔217;该内伞骨22主要包括有一内管221,该内管221呈一对应该外底套管213 的多角形管,其底部前方设有一窗孔222,该窗孔222的上、下方设有梢孔224、 223, 该内管221顶端设有一小段呈圆管的内顶套管225,该内顶套管225设有向内的凸抵226, 该内顶套管225置设有一抵塞件227,该抵塞件227设有一中央通孔228及周环槽229, 该周环槽229被该凸抵226所嵌制定位;该定位管23呈一对应该内管221的多角形管, 其前方设有一对应该窗孔222的窗孔231,该定位管23后方设有一定位窗孔232,该定 位窗孔232上方设有一定位凸抵233,该定位窗孔232用以设置定位一弹片24,该弹片 24呈一曲状片体,其包括有向前凸出的抵弹部242及上下端的定位片部243、 241,其 中该上方的定位片部243设有一定位孔244,该定位孔244套抵于该定位凸抵233,该 下方的定位片部241向下凸伸抵于该定位窗孔232下方的管壁上,使该抵弹部242通过该定位窗孔232凸伸入定位管23内。
该主伞骨装置20组合时,将该定位管23插设于该内管221底部,并使该定位管23 的窗孔231对应该内管221的窗孔222,此时该弹片24下端的定位片部241则被定位管 23、内管221所夹制定位,该内管221插入该控制座13的容置空间134、容槽空间134A 且被该梢杆122通过该梢孔223、 235予以固结定位(如图7、图10所示),该外管212 套设于该内管221夕卜,并将该外底套管213插入该控制座13的容置空间134内,且使 该外底套管213后端的开孔217被该抵压件16的压部163所卡制定位,使整体呈现内 管221固定而外管212活动定位的状态,同时,该作动件17(作动臂171)则被该外底套 管213所阻挡。
该连动装置30设于该主伞骨装置20内,其包括有一轮组机构3K弹簧35及连动 杆件36,该轮组机构31包括有一略呈杆体的上轮座32及下轮座33,该上轮座32前方 设有一纵向的缺槽321,该缺槽321枢设有上下二滑轮322、 323,该缺槽321顶端并设 有一梢孔324;该下轮座33纵向设有上、下方的上剖槽331及下剖槽332,该上剖槽331 上方设有一起固件333及下方枢设有一滑轮334,该下剖槽332处则设有一梢孔335; 再者,该起固件333固结有一绳索34,请一并参阅图7、图7A,该绳索34—端由该起 固件333并绕经该滑轮323、滑轮334及滑轮322,使该上轮座32、下轮座33被该绳索 34所绕结,其中,该上轮座32借梢孔324与外管212的梢孔214B相梢接固结,该下 轮座33设于该外管212内而相对活动式地位于该上轮座32下方;该弹簧35设于该外 管212内,并抵顶位于下轮座33与内管221的抵塞件227(内顶套管225)之间;该连动 杆件36包括有一连结件361及第一连动杆362,该连结件361下方枢结有一第二连动杆 363,该第二连动杆363的底端设有一略呈弹头状的抵头364;该第二连动杆363底端与 该连结件361相枢结,该第二连动杆363顶端设有一勾结部365,该勾结部365伸入该 下轮座33的下剖槽332,并以梢杆336相梢接固结。
请参阅图6、图7,该连动装置30设于该内管221内,并使该抵头364伸入该定位 管23内且被该弹片24的抵弹部242所抵顶而卡制于该定位管23的窗孔231处,该第 一连动杆362向上经该内管221顶端的抵塞件227的中央通孔228(如图3所示)而伸入 该外管212内,并与该下轮座33相连结。
请参阅图15A,该连结件361用以便利该连动杆件36的组设,并非必要组件,在其它适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B所示,该连动杆件36A则省略该连结件361的设置, 并以一连动杆362A取代如图15A所示的第一连动杆362、第二连动杆363的组合设置; 或如图15C所示的连动杆件36B,该第一连动杆362B、第二连动杆363B则直接相连结 (插接或螺接),同样可省略该连结件361的设置。
该伞座装置40包括有呈管状的一下伞座套41、上伞座套42及伞座顶套43,该下 伞座套41为活动式套设于该外管212上,其设有一具等角分布多数剖槽的下巢座411, 请一并参阅图4,该下伞座套41于该下巢座411上方凸设有一纵向的护板413,该护板 413为用以形成该下伞座套41外侧的一护道412,该下伞座套41顶端内侧设有一抵环 414;该上伞座套42套设于该外管212的顶端,其设有一具等角分布多数剖槽的上巢座 421(如图7A所示),该上巢座421上方设有一槽孔422,该槽孔422上方设有一梢孔423, 该梢孔423与对应该外管212的梢孔214A,并以一梢杆426固结该上伞座套42与外管 212;该上巢座421下方设有一纵向的槽道425,又,该上伞座套42的顶端设有一外螺 管头424;该伞座顶套43套设于该上伞座套42上,其顶端设有一具内螺纹432的螺管 接头431,该螺管接头431螺结于该外螺管头424,该螺管接头431外侧设有凸环433, 该螺管接头431套设有一伞顶套44,并使该凸环433卡结于该伞顶套44的内凹环441(如 图7A所示),而相固结;另,该上伞座套42下方抵顶有一套设于该外管212上的弹簧 45,该弹簧45下端则抵于该下伞座套41顶端的抵环414,使该弹簧45弹性作动于该上、 下伞座套42、 41之间。
请一并参阅图7A、图8、图8A,该绳索34绕经该滑轮322后由该上伞座套42的 槽孔422经槽道425、下伞座套41的护道412而使其一端连结于该下伞座套41的下巢 座411,使该绳索34对该下巢座411具有拉力作用。
该支伞骨装置50包括有复数上支伞骨52及下支伞骨51,该上支伞骨52 —端枢接 于该上伞座套42的上巢座421,该上支伞骨52适当位置套设有一枢套件53,该下支伞 骨51—端枢接于该下伞座套41的下巢座411,其另端枢接于该枢套件53,使该上、下 支伞骨52、 51具有相互枢动连结的状态,该枢套件53连结有一弹簧513,该弹簧513 另端连结有一调节杆514,该调节杆514则枢结于该下支伞骨51底部位置,以使该弹簧 513对该上支伞骨52具有拉引弹力,而该调节杆514的设置及长度选择具有调节对上支 伞骨52拉引弹力的适当调节,而该弹簧513、调节杆514通常位于该下支伞骨51的外侧;该复数上支伞骨52用以缝结一伞布(未图示),使成为一伞具。
请参阅图7、图10,本发明于收伞状态时,该弹簧35呈被抵顶压縮于该下轮座33 与内管221间,当欲进行撑伞操作时,先按压该按压件15的按板部151,该按压件15 将推动该端臂161使抵压件16(如图6所示),向后,如此可使该抵压件16的压部163 向后而解除对该外管212(开孔217)的抵制,此时由于该抵头364仍受该定位管23的窗 孔231的抵制,且该连动杆件36连结于该下轮座33,使得该下轮座33固定不动,因此 该弹簧35对该抵塞件227、内管221的弹力,将因该内管221与该控制座13、套管座 12、把手101的固结关系,及该外管212与压部163(控制座13)解除抵制的关系,使该 控制座13会相对该外管212向后退,但由于使用者手持该把手101,故该控制座13与 外管212的分离现象,如同反作用力而使该外管212往上推,而该上轮座32则同时被 该外管212带动向上,并于外管212内将该绳索34拉伸,而因该该绳索34的外端连结 于该下伞座套41,使得该下伞座套41被绳索34拉引向上并借该下支伞骨51撑开上支 伞骨52,而完成自动撑伞的操作,如图8所示。再者,由于该弹簧35具有相当长度的 设计,即该弹簧35具有相当的弹力,故在撑伞操作而将外管212推出适当距离后,如 该外管212的外底套管213卡制于该内管221的内顶套管225(如图9A所示)而停止,外 管212即不再受该弹簧35的弹力再上推,此时该弹簧35的弹力仅释出第一部分弹力(即 第一段弹力释放)而未完全伸张,且整体处于相互牵制的平衡状态。
请参阅图ll,当本发明欲进行自动合伞操作时,继按压该按压件15的按板部151, 由于该作动臂171已不被该外管212所阻隔而可直接推动该抵头364(借按压克服该弹片 24的弹力),使该抵头364脱离被该定位管23的窗孔231的抵制,如图12所示,此时, 该弹簧35再释放第二部份弹力对该下轮座33推顶(即第二段弹力释放),并解除该绳索 34对该下支伞骨51的拉引力,使得受撑伞操作拉伸的弹簧513得以完全弹性收縮,并 借该收縮弹力将上支伞骨52拉引往下推,同时该下伞座套41也向下作动,而完成自动 合伞的操作,如图9所示,且此时该绳索34被该下伞座套41向下拉引,并使该外管212 内的绳索34拉縮而靠合该上轮座32与下轮座33间。
此间值得说明的是, 一、本发明当按下该按压件15时,该按压件15推动该抵压件 16向后,使该抵压件16向后并解除对该外管212的开孔217的抵制,藉该弹簧35对 该控制座13的弹力使该外管212受反作用力而往上推,该上轮座32则被该外管212
13带动向上,并于外管212内将该绳索34拉伸,使连动该下伞座套41向上并使该下支 伞骨51及上支伞骨52撑开;该外管212向上作动后将与该内管221相互牵制而停止, 使该弹簧35的弹力仅释出第一部份弹力,且该外管212脱离对该作动件17与该抵头 364间的阻隔,形成该作动件17与该抵头364的待触动状态;
二、 开伞后对该按压件15的进一步按压,将使该作动件17推动该抵头364,使该 抵头364脱离被该定位管23的窗孔231的抵制,继使该弹簧35再释放第二部份弹力 对该下轮座33推顶,并解除该绳索34对该下支伞骨51的拉引力,使得受撑伞操作拉 伸的该支伞骨弹簧513得以弹性收縮,并藉该收縮弹力将该上支伞骨52拉引下推及使 该下伞座套41向下作动,而完成自动合伞的操作;
三、 闭合伞之后将伞顶靠着一坚硬物体,对该外管212进一步抵压,将使该外管212 受施力压迫而进入该控制座13的容置空间134内,并使该外管212的开孔217被该抵 压件16的压部163所抵制而定位,该外管212受力压縮时连动该上轮座32、下轮座 33及连动杆件36,并使该抵头364进入该控制座13的容置空间134内,并受该弹片 24的抵顶而卡制于该定位管23的定位窗孔232,使回复最初待撑伞使用状态之储能操 作。
此间值得说明的是,开伞操作是借该弹簧35产生第一段弹力释放而使外管212向 上顶推,因此利用该弹簧35对该控制座13的反作用力来进行第一段弹力的释放及顶推 外管212向上,使得该弹簧35得以具有分段控制达成的可能,继而在该弹簧35进行第 二段弹力释放时得以辅助及结合该弹簧513的收縮弹力产生完美的合伞操作,此乃本发 明的一大特点。
当完成自动合伞后需再进行一储能操作,如图13所示,即手持该把手101以该伞 顶套44抵地(或抵物),使该外管212受施力压迫而进入该控制座13的容置空间134内, 直至该外管212的开孔217又被该抵压件16的压部163所抵制而定位;而该外管212 受力压縮时也连动该上轮座32、下轮座33及连动杆件36,并使该抵头364进入该控制 座13的容置空间134内,并受该弹片24的底顶而卡制于该定位管23的窗孔231,使其 回复最初待撑伞的使用状态,如图14所示;又,当该外管212受力进入该控制座13时, 将瞬间推动该作动臂171(作动件17)向下,该作动臂171最后再被该弹簧174顶起而复 抵于该外管212上,以形成该按压件15阻隔该抵头364的第一次按压状态。因此,本发明利用上述结构新创意确能使伞具具有自动快速开伞、合伞的功能,且 其操作便利、简易,并具有作动确实的稳定性,而深具实用性及产业利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伞具包括有一控制机构(11),包括一套管座(12)、控制座(13)及按压件(15),该套管座(12)设有一操作口(124),该控制座(13)固结于该套管座(12)内,该控制座(13)设有容置空间(134)及与该容置空间(134)相通的开口(135),该容置空间(134)设有一抵压件(16)及至少一抵顶该按压件(16)的抵顶弹簧(139),该抵压件(16)具有一压部(163)及被一弹簧(139)抵顶的抵部(162),该按压件(15)对应设于该开口(135)处,该按压件(15)后方设有一作动件(17),该作动件(17)受一作动弹簧(174)抵顶;一主伞骨装置(20),包括一外伞骨(21)、内伞骨(22)及定位管(23),该外伞骨(21)包括有一外管(212),该外管(212)底部后方设有一开孔(217),该内伞骨(22)包括有一内管(221),该内管(221)设于该外管(212)内并与该控制座(13)相固结,该内管(221)前方设有一对应的窗孔(222),该定位管(23)设于该内管(221)内,该定位管(23)前方设有一对应该窗孔(222)的窗孔(231),该定位管(23)后方设有一弹片(24);一连动装置(30),包括一轮组机构(31)、弹簧(35)及连动杆件(36),该轮组机构(31)包括设有滑轮(322、323、334)的上轮座(32)及下轮座(33),该上轮座(32)与该外管(212)相固结,该下轮座(33)为活动式设于该外管(212)内,该上轮座(32)及该下轮座(33)间绕设有一绳索(34),该弹簧(35)设于该外管(212)内且抵顶位于该下轮座(33)与该内管(221)间,该连动杆件(36)包括有一连动杆(362)及抵头(364),该连动杆件(36)连结于该下轮座(33),该抵头(364)被该弹片(24)抵顶而卡制于该定位管(23)的该窗孔(231);一伞座装置(40),包括一下伞座套(41)及上伞座套(42),该下伞座套(41)为活动式套设于该外管(212)上,该下伞座套(41)设有一下巢座(411),该下巢座(411)与该绳索(34)相连结,该上伞座套(42)套设固结于该外管(212)的顶部,该上伞座套(42)设有一上巢座(421);一支伞骨装置(50),包括有复数上支伞骨(52)及下支伞骨(51),该上支伞骨(52)一端枢接于该上巢座(421),该下支伞骨(51)枢接于该下巢座(411)与该上支伞骨(52)间,该上支伞骨(52)与该下支伞骨(51)间连结有支伞骨弹簧(513);前述机构组合,按压该按压件(15)时,该按压件(15)推动该抵压件(16)向后,使该抵压件(16)向后并解除对该外管(212)的开孔(217)的抵制,藉该弹簧(35)对该控制座(13)的弹力使该外管(212)受反作用力而往上推,该上轮座(32)则被该外管(212)带动向上,并于外管(212)内将该绳索(34)拉伸,使连动该下伞座套(41)向上并使该下支伞骨(51)及上支伞骨(52)撑开;该外管(212)向上作动后将与该内管(221)相互牵制而停止,使该弹簧(35)的弹力仅释出第一部份弹力,且该外管(212)脱离对该作动件(17)与该抵头(364)间的阻隔,形成该作动件(17)与该抵头(364)的待触动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压件(15)的进一步 按压,将使该作动件(17)推动该抵头(364),使该抵头(364)脱离被该定位管(23)的窗孔 (231)的抵制,继使该弹簧(35)再释放第二部份弹力对该下轮座(33)推顶,并解除该绳索 (34)对该下支伞骨(51)的拉引力,使得受撑伞操作拉伸该支伞骨弹簧(513)得以弹性收 縮,并藉该收縮弹力将该上支伞骨(52)拉引下推及使该下伞座套(41)向下作动,而完成 自动合伞的操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管(212)的进一步抵 压,将使该外管(212)受施力压迫而进入该控制座(13)的容置空间(134)内,并使该外管 (212)的开孔(217)被该抵压件(16)的压部(163)所抵制而定位,该外管(212)受力压縮时连 动该上轮座(32)、下轮座(33)及连动杆件(36),并使该抵头(364)进入该控制座(13)的容 置空间(134)内,并受该弹片(24)的抵顶而卡制于该定位管(23)的定位窗孔(232),使回复 最初待撑伞使用状态的储能操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口(124)底部内侧 设有一导块(126),该套管座(12)内部两对应侧设有一凸抵(125),该控制座(13)两侧设有 卡制切面(133),该容置空间(134)往开口(135)方向设有一用以设置该抵压件(16)的抵槽 (136)及至少一弹簧槽(140),该抵槽(136)后端设有一弹簧抵槽(137),该开口(135)的上下 端分别设有一嵌槽(142、 143),该抵压件(16)后端部位向后设有一对应该弹簧抵槽(137) 的抵部(162),该压部(163)向前凸伸且上方呈推拔状的块体。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压件(15)包括有前 端对应该操作口(124)的按板部(151)及后端对应该开口(135)的压板部(152),该压板部 (15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对应嵌制于该嵌槽(142、 143)的嵌块(153、 154),该嵌块(153、 154)的前面部位设有对应套合该导块(126)的导槽(158)。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板部(152)后方凹设有一用以设置该作动件(17)的容室(155),该容室(155)顶底端分别设有孔槽(156、 157), 该作动件(17)向后凸伸出一作动臂(171),该作动臂(171)后端具有弧端面,该作动件(17) 被一定位梢(173)所穿设定位,该定位梢(173)并套设有一抵顶该作动件(17)的弹簧(17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管(212)顶部前方设 有一窗孔(214),该外管(212)下方设有一较短而用以设置该开孔(217)的外底套管(213), 该外底套管(213)呈多角形管,该内管(221)呈一对应该外底套管(213)的多角形管,该内 管(221)顶端设有一呈圆管的内顶套管(225),该内顶套管(225)设有一抵塞件(227),该抵 塞件(227)设有一供该连动杆件(36)穿设的中央通孔(228)。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管(23)呈一对应 该内管(221)的多角形管,该定位管(221)后方设有一用以定位该弹片(24)的定位窗孔 (232),该定位窗孔(232)上方设有一定位凸抵(233),该弹片(24)呈一曲状片体,其包括有 向前凸出的抵弹部(242)及上下端的定位片部(243、 241),其中该上方的定位片部(233) 设有一用以套抵于该定位凸抵的定位孔(244)。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轮座(32)前方设有 一纵向用以枢设有该滑轮(322、 323)的缺槽(321),该下轮座(33)纵向设有上、下方的上 剖槽(331)及下剖槽(332),该上剖槽(331)上方设有一起固件(333),该连动杆件(36)包括 一第一连动杆(362)及第二连动杆(363),该伞座装置(40)包括有一伞座顶套(43),该下伞 座套(41)于该下巢座(411)上方凸设有一纵向的护板(413),该护板(413)为用以形成该下伞 座套(41)外侧的一护道(412),该下伞座套(41)顶端内侧设有一抵环(414)。
10.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开合伞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伞座套(42)顶端设 有一外螺管头(424);该外螺管头(424)螺结一具内螺纹(432)的螺管接头(431),该螺管接 头(431)套设有一伞顶套(44),该上伞座套(42)与该下伞座套(41)间抵顶有一套设于该外管 (212)上的弹簧(45),该上支伞骨(52)隙套设有一用以连结该弹簧(513)的枢套件(53),该 弹簧(513)另端连结有一用以连结该下支伞骨(51)的调节杆(514),该弹簧(513)及该调节杆 (514)位于该下支伞骨(51)的外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自动开合伞具,该伞具包括一控制机构;一主伞骨装置,包括外伞骨、内伞骨及定位管;一连动装置,包括轮组机构、主弹簧及连动杆件,该轮组机构包括上轮座及下轮座,该上轮座及该下轮座间绕设有一绳索,该主弹簧抵顶位于该下轮座与该内管间,该连动杆件包括一连动杆及抵头;一伞座装置,该伞座装置与该绳索相连结;一支伞骨装置,包括复数相枢接的上支伞骨及下支伞骨,各该上支伞骨与各该下支伞骨间连结有一辅助弹簧;藉此,开伞时主弹簧产生向上顶推,进行第一段弹力的释放,使主弹簧得以具有分段控制的特征,合伞时主弹簧进行第二段弹力释放又可辅助及结合辅助弹簧的收缩而产生完美的合伞操作,以达到自动开伞、合伞的功能。
文档编号A45B25/16GK101574189SQ20081009751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
发明者游清泉 申请人:游清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