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46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物体时用的带子,尤其是带尾从内侧穿过带体前部并使多余部分隐藏在带 体与人身体之间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
技术背景常用的腰带是作为服装(特别是裤类)的束紧件。而腰带的带尾从带头穿过露在带体前边,不但给 使用带来不便而且也不美观。但目前内穿式腰带皆为挂眼式腰带(带头前端有一与带头面垂直的向内的 短柱,使用时该柱挂在带体的孔眼处实现固定),而卡片卡槽式腰带(带头上的活动卡片卡在带体上的长 条卡槽的任意处实现固定)和卡针孔眼式腰带(带头呈口字或横日字型,竖梁上有一可转动卡针,使用 时腰带体穿过带头,带头的卡针穿过带体上的孔眼实现固定)仍然存在该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卡片卡槽式腰带和卡针孔眼式腰带带尾外露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尾内侧穿 入式腰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腰带包括带体和带头,其改进之处在于1、卡片卡槽式腰带带头上的后限 位孔从目前的外侧改为内侧,这样腰带尾穿过带头前后限位孔后多余部分就会藏在带体和人身体之间; 后限位孔包括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或是和带头一体的;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 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带体与带头的连接位置包括带体与带头尾部连接或带体覆盖住带头面或用 一装饰面把带体夹在装饰面与带头面之间。2、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头呈横日字型,有上下两个横梁和左 中右三个竖梁,带体和带头的连接处从目前的卡针所在的中间竖梁上改为两边竖梁之一上,卡针位置不 变,这样腰带尾穿过带头的带体出孔后,用卡针穿过带体的孔眼同定,多余部分穿过带体入孔隐藏在带 体与人身体之间;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带体与带头的 连接位置包括带体与带头尾部连接或用一装饰面把带体夹在装饰面与带头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腰带尾穿过带头时多余部分藏在带体和人身体 之间,方便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带体。图2是卡片卡槽式腰带的第一种实施例。图3是卡片卡槽式腰带的第二种实施例。图4是卡片卡槽式腰带的第三种实施例。图5是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体。图6是卡针孔眼式腰带的第一种实施例。图7是卡针孔眼式腰带的第二种实施例。图中1.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前限位孔,2.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卡片,3.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带头和带 体的连接部,4.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后限位孔,5.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带体,6.卡片卡槽式腰带的带头面, 7.卡片卡槽式腰带的装饰面,11.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头面,12.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头和带体的连接 部,13.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体,14.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体出孔,15.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体入孔, 16.卡针孔眼式腰带的装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2所示的为卡片卡槽式腰带的第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带体为图l所示的"卡槽式"带体, 带头为"卡片式"带头,带头上的后限位孔位于带体内侧,后限位孔包括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或 是和带头一体的,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带体与带头尾
部连接。在图2中仅显示了后限位孔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形式,但是后限位孔也可以是和带头一 体的(如图3、图4中后限位孔的形式)。腰带尾穿过带头的前限位孔1和后限位孔4后,多余部分藏在 带体和人身体之间。图3所示的为卡片卡槽式腰带的第二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带体为图1所示的"卡槽式"带体, 带头为"卡片式"带头,带头上的后限位孔位于带体内侧,后限位孔包括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或 是和带头一体的,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带体覆盖住带 头面。在图3中仅显示了后限位孔和带头是一体的形式,但是后限位孔也可以是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 上的(如图2中后限位孔的形式)。腰带尾穿过带头的前限位孔1和后限位孔4后,多余部分藏在带体和 人身体之间。图4所示的为卡片卡槽式腰带的第三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带体为图1所示的"卡槽式"带体, 带头为"卡片式"带头,带头上的后限位孔位于带体内侧,后限位孔包括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或 是和带头一体的,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一装饰面把带 体夹在装饰面与带头面之间。在图4中仅显示了后限位 L和带头是一体的形式,但是后限位孔也可以是 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如图2中后限位孔的形式)。腰带尾穿过带头的前限位孔1和后限位孔4 后,多余部分藏在带体和人身体之间。图6所示的为卡针孔眼式腰带的第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带体为图5所示的"孔眼式"带体, 带头为"卡针式"带头,带头为横日字型,卡针位于中间竖梁上,带体与带头连接处位于两边竖梁之一 上,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带体与带头尾部连接。腰带 尾穿过带头的带体出孔14后,用卡针穿过带体的孔眼固定,多余部分穿过带体入孔15隐藏在带体与人 身体之间。图7所示的为卡针孔眼式腰带的第二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带体为图5所示的"孔眼式"带体, 带头为"卡针式"带头,带头为横日字型,卡针位于中间竖梁上,带体与带头连接处位于两边竖梁之一 上,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一装饰面把带体夹在装饰面 与带头面之间。腰带尾穿过带头的带体出孔14后,用卡针穿过带体的孔眼固定,多余部分穿过带体入孔 15隐藏在带体与人身体之间。上述的详细描述仅是示范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 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设计出各种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 一种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包括“卡槽式”带体和“卡片式”带头,其特征是带头上的后限位孔位于带体内侧,后限位孔包括以连接件连接在带头体上的或是和带头一体的,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耍求l所述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其特征是带体与带头尾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其特征是带体覆盖住带头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其特征是用一装饰面把带体夹在装饰面与带头面之 间。
5. —种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包括"孔眼式"带体和"卡针式"带头,带头包括横日字型,其特征是 卡针位于中间竖梁上,带体与带头连接处位于两边竖梁之一上,带体与带头的连接方式包括可拆卸的活 动连接或不可拆卸的靣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其特征是带体与带头尾部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其特征是用一装饰面把带体夹在装饰面与带头面之 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及日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尾从内侧穿过带体前部的带尾内侧穿入式腰带。其技术方案为1.卡片卡槽式腰带带头上的后限位孔从目前的外侧改为内侧,这样腰带尾穿过带头前后限位孔后多余部分就会藏在带体和人身体之间;2.卡针孔眼式腰带的带头呈横日字型,有上下两个横梁和左中右三个竖梁,带体和带头的连接处从目前的卡针所在的中间竖梁上改为两边竖梁之一上,卡针位置不变,这样腰带尾穿过带头的带体出孔后,用卡针穿过带体的孔眼固定,多余部分穿过带体入孔隐藏在带体与人身体之间。
文档编号A41F9/00GK201213499SQ20082001374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0日
发明者刘靖喆 申请人:刘靖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