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蜂窝后鞋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72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蜂窝后鞋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跟,尤其是一种具有抗阻力、减震保护脚跟的高蜂窝鞋后跟。
背景技术
鞋跟一般用在鞋垫或鞋上,制作鞋跟都是为了有效的保护人体脚跟,或者起到一 种增高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鞋后跟有的是用一般的棉布制作的,有的是 用普通的塑料制作而成,有的减震鞋垫在鞋垫后跟部位里面放置细小的弹簧起到减震 效果,然而弹簧容易生秀脱落,不赖磨;有的还用软塑料制作成一个实体或里面成空 心的后跟,这样的鞋后跟容易磨损,致使影响整体使用效果和宿短使用寿命,再者在 制作过程中很复杂。利用一般的棉布制作的鞋垫,由于人体在走路时重心在脚后跟, 故长时间摩擦容易破损、腐烂等,并且这些鞋跟没有减震效果,有的减震效果也很差, 减震时间短,使用者也会感到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抗阻力、抗磨损、减震保 护脚跟的蜂窝鞋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了一种高蜂窝后鞋跟该鞋跟 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鞋底板(1)周边凸起成凹形,在鞋底板(1)上面后 跟部位设置小垫片(3),小垫片(3)与鞋底板(1)连接一体,在鞋底板(1)下面设 置柱孔(2),形成蜂窝鞋跟;
所述的鞋底板(1)周边凸起部位的柱孔(2)削剪成斜面,底部成平面; 所述的柱孔(2)为六角六边形,柱孔(2)的高度为3-10毫米,柱孔(2)边的
厚度为0.8-1.0毫米,各柱孔(2)大小相等,均匀分布;
所述的小垫片(3)凸起为椭圆形或/圆形,其厚度为0.8-1.5毫米; 所述的高蜂窝后鞋跟用TPR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鞋跟下面设置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蜂窝柱
孔,能有效的对人体脚跟部位进行保护,而且具有减震效果,穿着舒服,同时具有抗 阻力、抗磨损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


图1为高蜂窝后鞋跟正平面图2为高蜂窝后鞋跟后平面图3为高蜂窝后鞋跟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高蜂窝后鞋跟,采取如下步骤 该高蜂窝后鞋跟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鞋底板(1)周边凸起成凹形, 在鞋底板(1)上面后跟部位设置小垫片(3),小垫片(3)与鞋底板(1)连接一体,
在鞋底板(1)下面设置柱孔(2),形成蜂窝鞋跟;
所述的鞋底板(1)周边凸起部位的柱孔(2)削剪成斜面,底部成平面;
所述的柱孔(2)为六角六边形,柱孔(2)的高度为3-10毫米,柱孔(2)边的 厚度为0.8-1.0毫米,各柱孔(2)大小相等,均匀分布;
所述的小垫片(3)凸起为椭圆形或/圆形,其厚度为0.8-1.5毫米; 所述的高蜂窝后鞋跟用TPR材料制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意味着被示意图及说明书所局限,在没有脱离设计宗旨的前 提下可以有所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高蜂窝后鞋跟,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其特征在于鞋底板(1)周边凸起成凹形,在鞋底板(1)上面后跟部位设置小垫片(3),小垫片(3)与鞋底板(1)连接一体,在鞋底板(1)下面设置柱孔(2),形成蜂窝鞋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蜂窝后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板(1)周边凸起部位 的柱孔(2)削剪成斜面,底部成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蜂窝后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孔(2)为六角六边形, 柱孔(2)的高度为3-10毫米,柱孔(2)边的厚度为0.8-1.0毫米,各柱孔(2)大小相 等,均匀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蜂窝后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垫片(3)凸起为椭圆形 或/圆形,其厚度为0.8-1.5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蜂窝后鞋跟,其特征在于用TPR材料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蜂窝后鞋跟,由鞋底板(1)、柱孔(2)形成,其特征在于鞋底板(1)周边凸起成凹形,在鞋底板(1)上面后跟部位设置小垫片(3),小垫片(3)与鞋底板(1)连接一体,在鞋底板(1)下面设置柱孔(2),形成蜂窝鞋跟。该鞋跟具有减震效果,穿着舒服,抗阻力、抗磨损、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43B21/26GK201175026SQ2008200204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金相元 申请人:青岛三元鞋附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