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靴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10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靴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靴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靴子采用皮面和橡胶底材料构成,其缺点是普通 橡胶鞋底材料易老化、易受外力而断裂、易磨损,另外不能适合于特殊 场所使用如高温、高湿、高腐蚀、以及灾难和战争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靴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靴子,包括鞋底功能层和鞋面两大部分,具体的 说由緩沖护口、反光装置、踝骨保护装置、钢包头、鞋垫、化纤中底、 绝缘搁板、橡胶大底和鞋底构成。鞋底功能层由鞋垫、化纤中底、绝缘 搁板、橡胶大底和鞋底构成,鞋底和橡胶大底由高耐磨硫化橡胶材质制 成,其上设计有不同紋理和形状的图案,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增加了鞋底 的外观美感,具有防滑、耐高温、耐磨损和耐酸碱腐蚀;鞋垫具有防臭、 防滑和吸汗的功能,化纤中底具有抗穿刺、防弹的功能,绝缘搁板具有 防渗透的功能;鞋面主要为牛皮制成,具体的说由緩沖护口、反光装置、 踝骨保护装置和钢包头构成,緩沖护口由高泡吸汗材料和海绵材料构成, 吸汗、防臭和透气,反光装置设计在靴子的后跟上,由发光材料制成, 提高夜间的可视度,踝骨保护装置具有减震和抗冲击力的作用,钢包头 具有定型和抗腐蚀性。
所述的鞋底功能层与鞋面为粘结和线结的双重结构;所述的鞋底功能层的各部分以一次性錄^化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 耐高温;
2、 耐磨损;
3、 耐酸碱腐蚀;
4、 防水、减震、助步、透气、排汗。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l-緩冲护口、 2-反光装置、3-踝骨保护装置、4-钢包头、 5-鞋垫、6-化纤中底、7-绝缘搁板、8-橡胶大底、9-鞋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靴子作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靴子,包括鞋底功能层和鞋面两大 部分,具体的说由緩沖护口 1、反光装置2、踝骨保护装置3、钢包头4、 鞋垫5、化纤中底6、绝缘搁板7和橡胶大底8构成。鞋底功能层由鞋垫 5、化纤中底6、绝缘搁板7、橡胶大底8和鞋底9构成,鞋底9和橡胶 大底8由高耐磨碌u化橡胶材质制成,其上设计有不同紋理和形状的图案, 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增加了鞋底的外观美感,具有防滑、耐高温、耐磨损 和耐酸碱腐蚀;鞋垫5具有防臭、防滑和吸汗的功能,化纤中底6具有 抗穿刺、防弹、的功能,绝缘搁板7具有防渗透的功能;鞋面主要为牛 皮制成,具体的说由緩冲护口 1、反光装置2、踝骨保护装置3和钢包头 4构成,緩沖护口 1由高泡吸汗材料和海绵材料构成,吸汗、防臭和透 气,反光装置2设计在靴子的后跟上,由发光材料制成,提高夜间的可 视度,踝骨保护装置3具有减震和抗沖击力的作用,钢包头4具有定型 和抗腐蚀性。
所述的鞋底功能层与鞋面为粘结和线结; 所述的鞋底功能层的各部分以 一次性辟u化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 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 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靴子,包括鞋底功能层和鞋面,具体的说由缓冲护口、反光装置、踝骨保护装置、钢包头、鞋垫、化纤中底、绝缘搁板和橡胶大底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功能层与鞋面为粘结和线结的双重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孰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功能层的各部分以 一次性碌u化连4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靴子,其特征在于橡胶大底由高耐磨辟u 化橡胶材质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靴子,其特征在于緩冲护口由高泡吸汗 材料和海绵材料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靴子,其特征在于反光装置设计在靴子 的后跟上,由发光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靴子,包括鞋底功能层和鞋面两大部分,具体地说由缓冲护口、反光装置、踝骨保护装置、钢包头、鞋垫、化纤中底、绝缘搁板和橡胶大底构成。鞋底功能层由鞋垫、化纤中底、绝缘搁板和橡胶大底构成,橡胶大底由高耐磨硫化橡胶材质制成,其上设计有不同纹理和形状的图案,增大摩擦力的同时增加了鞋底的外观美感,具有防滑、耐高温、耐磨损和耐酸碱腐蚀;鞋垫具有防臭、防滑和吸汗的功能,化纤中底具有抗穿刺、防弹的功能,绝缘搁板具有防渗透的功能;鞋面主要为牛皮制成,具体地说由缓冲护口、反光装置、踝骨保护装置和钢包头构成,缓冲护口由高泡吸汗材料和海绵材料构成,吸汗、防臭和透气,反光装置设计在靴子的后跟上,由发光材料制成,提高夜间的可视度,踝骨保护装置具有减震和抗冲击力的作用,钢包头具有定型和抗腐蚀性。
文档编号A43B3/02GK201223015SQ20082005998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陈国斌 申请人:陈国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