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65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明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口罩的结构改良,特别是提供一种病患看得见医护 人员脸部表情,藉以增进双方医病关系的透明口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口罩是一种防止飞沫传染最基本的卫生医疗器具,因此 诸如卫生医疗院所或食品加工业者等多要求相关人员必须配带口罩,甚 至一般民众当感觉自己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征,或进入医院时也多会自 动配戴口罩以防止相互传染。习用的口罩结构多如图l及图2所示,是在两个布质材料ll所包围 构成的夹层当中设置有防护层12,布质材料11两侧另设有松紧带13供 使用者配戴;整体口罩即利用防护层12拦阻、吸附飞沫,以期达到一定 的卫生、防护效果。一般口罩在使用时,是完全将使用者的口鼻遮蔽,上述习用口罩的 内外层是由不透明的布质材料11为基材,他人无法透过口罩看见其脸部 表情,因此降低与他人的沟通、互动。这种情况尤其在病患与医护人员 之间,特别明显。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他人看得见脸部 表情的透明口罩。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口罩,包括透明胶膜, 其两侧设有松紧带供使用者穿戴;至少一防护层,贴附在透明胶膜内侧 且相对应于使用者的口鼻部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透明口罩,包括透明胶膜,其两侧设有松 紧带供使用者穿戴;至少一防护层,贴附在透明胶膜内侧的整个部位。藉由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口罩使病患看得见医护人员的脸部表情,用 以增进双方之间的医病关系。


图1为习用口罩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习用口罩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布质材料 12防护层 13松紧带 14透明胶膜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如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结构图及局部结构剖视 图所示,该口罩包括有一透明胶膜14及至少一防护层12;其中透明胶膜14在其两侧设有松紧带或系绳13供使用者穿戴;防护层 12则贴附在透明胶膜11内侧且相对应使用者的口鼻部位。实施时,该贴 附在透明胶膜11相对应使用者口鼻部位的防护层12可以为活性碳纤维 布。由于上揭图3及图4所示的口罩仅在口鼻重点部位设置防护层12, 他人可透过防护层12以外的透明胶膜14看见其脸部表情,因此可以与 他人产生较佳的沟通与互动效果。又,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口罩可以由一 与透明胶膜14相同尺寸的防护层12贴附在透明胶膜14内侧的整个部位。 实施时,该防护层12可以为溶喷不织布,由单层溶喷不织布所构成的防 护层12具有相当的透视效果,他人可透过透明胶膜14及防护层12看见 脸部表情,具有增进与他人互动效果的功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 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实用 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 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申请专利 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透明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胶膜,其两侧设有松紧带供使用者穿戴;至少一防护层,贴附在透明胶膜内侧且相对应于使用者的口鼻部位。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透明口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层为活性碳 纤维布。
3、 一种透明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胶膜,其两侧设有松紧带供使用者穿戴;至少一防护层,贴附在透明胶膜内侧的整个部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口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层为溶喷不织布。
专利摘要一种透明口罩,是由一透明胶膜及至少一防护层所组成;其中,透明胶膜两侧设有供使用者穿戴的松紧带或系绳;防护层则贴附在透明胶膜相对应于使用者口鼻部位,藉由该透明口罩使病患者看得见医护人员的脸部表情,用以增进双方医病关系。
文档编号A41D13/05GK201216192SQ20082011731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李光辉 申请人:李光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