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扇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30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扇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扇子。
背景技术
扇子是夏天人们常常用来散热的工具,然而,现有的扇子都是手 动型的,即单一的扇面和手柄相连接的结构,这种扇子要通过人们手 动摇摆来达到散热的目的,需要损耗使用者很大的体力,并且随着人 们体力的损耗导致扇子摆动的频率降低,使得散热不连续,这是现有 的扇子最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扇子,该扇子将 传统的手动摇摆方式改为电动方式,节省了使用者的体力,并且能达 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扇子, 包括扇面和手柄,所述扇面和手柄之间安装有一个电动装置,手柄上 安装有一个控制电动装置的开关,扇面通过支架与电动装置相连接, 手柄与电动装置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电动装置的上半部分开有一个 大小和支架相匹配的摆动槽,支架和电动装置的连接点位于摆动槽 内,该支架能在电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摆动槽来回摆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当夏天需要散热降温的时候, 用手拿着该扇子的手柄,按动手柄上面的控制电动装置的开关呈开启状态,电动装置带动支架以及扇面沿着摆动槽来回摆动,就能达到散 热降温的效果,当不需要散热降温的时候,再次按动开关停止电动装 置,扇子停止工作。
所述摆动槽的形状为圆弧形凹槽。
所述圆弧形凹槽的圆心角为180° 。
所述电动装置的外部形状为上半部分开有一个圆弧形凹槽的圆 球体。
所述扇面和支架连接为 一体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扇子传统的手动摇摆 方式改为电动方式,节省了使用者的体力,并且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 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从图1、 2所示的一种新型扇子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扇面1和
手柄2,所述扇面1和手柄2之间安装有一个电动装置3,手柄2上 安装有一个控制电动装置3的开关4,扇面1通过支架5与电动装置 3相连接,手柄2与电动装置3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电动装置3的上半部分开有一个大小和支架5相匹配的摆动槽6,支架5和电动装 置3的连接点位于摆动槽6内,该支架5能在电动装置3的带动下沿 着摆动槽6来回摆动。
所述摆动槽6的形状为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圆心角为180° ; 电动装置3的外部形状为上半部分开有一个圆弧形凹槽的圆球体;扇 面1和支架5连接为一体结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当夏天需要散热降温的时候, 用手拿着该扇子的手柄2,按动手柄2上面的控制电动装置3的开关 4呈开启状态,电动装置3带动支架5以及扇面1沿着摆动槽6来回 摆动,就能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当不需要散热降温的时候,再次按 动开关4停止电动装置3,扇子停止工作。
通过以上可以得知,本技术方案将扇子传统的手动摇摆方式改为 电动方式,节省了使用者的体力,并且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扇子,包括扇面(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1)和手柄(2)之间安装有一个电动装置(3),手柄(2)上安装有一个控制电动装置(3)的开关(4),扇面(1)通过支架(5)与电动装置(3)相连接,手柄(2)与电动装置(3)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电动装置(3)的上半部分开有一个大小和支架(5)相匹配的摆动槽(6),支架(5)和电动装置(3)的连接点位于摆动槽(6)内,该支架(5)能在电动装置(3)的带动下沿着摆动槽(6)来回摆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 动槽(6)的形状为圆弧形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弧形凹槽的圆心角为180°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动装置(3)的外部形状为上半部分开有一个圆弧形凹槽的圆球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扇 面(1)和支架(5)连接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扇子。该新型扇子包括扇面和手柄,所述扇面和手柄之间安装有一个电动装置,手柄上安装有一个控制电动装置的开关,扇面通过支架与电动装置相连接,手柄与电动装置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电动装置的上半部分开有一个大小和支架相匹配的摆动槽,支架和电动装置的连接点位于摆动槽内,该支架能在电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摆动槽来回摆动。本实用新型将扇子传统的手动摇摆方式改为电动方式,节省了使用者的体力,并且能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A45B27/00GK201308201SQ20082022302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
发明者李东财 申请人:成都高新区尼玛电子产品外观设计工作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