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22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的组成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鞋底。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穿鞋越来越要求舒适和适宜运动,所以现在生产和出售的鞋,尤 其是运动鞋都有一些特别的结构设计,从而让人穿着舒适。
这些设计一般包括鞋面或鞋底的设计,鞋面釆用孔洞或棉质材料等增加透 气性,鞋底增厚,中间有空间,同样增加透气性,釆用一些特别的鞋底材料、 增加减震功能等等。如果人们需要长时间行走时,虽然现有的这种透气、减 震的鞋子穿着会较舒适,但是因现在的这种鞋并没有起帮助和助力的功能, 时间一长仍然会疲劳,影响行走。
因此希望在鞋底上对现有的进行改进,依据人体足部结构和力学现象,运 用平衡点和缓冲力来调节足部跖骨和腿部关节的压力,并产生助力帮助行走, 从而产生行走姿态上的整体协调性,让人们以轻松的姿态行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底,解决现有技术的鞋因 没有助力作用而影响轻松行走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鞋底,其特征是包括三层,分别为内底层l、中底层2和外底层3; 所述内底层1的上表面紧贴脚底,在前面脚掌和后面脚跟处设置有纳米纤维 内垫ll,表面下方主体部分中间向下凸出形成平衡支撑凸头14,匹配固定在
4中底层2中间的凹槽24内,在内底层1和中底层2之间,凹槽24前后分别 固定设置有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 22,后金属弹力装置22的后端有向下的压 缩弹簧221固定到后跟垫4上,所述外底层3位于中底层2下,向上包裹着 中底层2和内底层1,向后连接后跟垫4。
所述外底层3在后跟处有一开口内缝34,后跟处向上有调整弯钩33,所 述后跟垫4下面后端有一排上下多个不同高度的朝外开口的调整槽43,所述 调整弯钩33嵌在后跟垫4的任一调整槽43内。
所述调整槽43有两个,分为第一调整槽和第二调整槽。
所述内底层1的上表面中央有一半球形软性凸起12。
所述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 22上下分别在内底层1和中底层2上设置有 降噪固定块13、 23。
所述外底层3的底部中间和开口内缝34与外底层3主体之间装有减震块32。
所述外底层3上有连接内底层边缘的橡胶透气条31,从外底层的前端一 直连接到后跟垫4上,透气条的前后有透气孔311。
所述外底层3的触地底面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点弧形花紋。 所述后跟垫4为倒"V"形,顶端有透气孔41,下面后端有与外底层3连
接的调整槽43,前端边缘与外底层3连接,中间与内底层1上表面相接,表
面有纳米纤维内垫4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行走时产生助力作用,减少脚力疲倦的鞋底, 让人们以轻松的姿态进行行走,而且不同的足弓类型或适应不同鞋跟高度的 人都可通过运用平衡点和缓冲力产生轻松的步姿。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设计的外部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设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设计的底面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设计的倒V字形后跟垫结构示意其中1.内底层;ll.纳米纤维内垫;12.半球形软性凸起;13.内底层降噪 固定块;".平衡支撑凸头;2.中底层;21.前金属弹力装置;22.后金属弹 力装置;221.弹簧;23.中底层降噪固定块;24.凹槽;3.外底层;31.橡胶 透气条;311.前后透气孔;32.减震块;33.调整弯钩;34.开口内缝;4.后跟 垫;41.透气孔;42.纳米纤维内垫;43.调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鞋底,包括三层,分别为内底层l、中底层2和外底层3;所述内底 层1的上表面紧贴脚底,在前面脚掌和后面脚跟处设置有纳米纤维抗菌内垫 11,内垫ll上有凸点,可对脚底略微起到按摩作用,表面下方主体部分中间 向下凸出形成平衡支撑凸头14,匹配固定在中底层2中间的凹槽24内,在内 底层1和中底层2之间,凹槽24前后分别固定设置有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 22,这样当前足和后足在行走时的起伏状态下,使内底层1的前端和后端在 杠杆原理下做出自然的前后配合,产生足部的均匀受力,并且通过前金属弹 力装置21和后金属弹力装置22的相互配合产生助力作用,后金属弹力装置 22的后端有向下的压缩弹簧221固定到后跟垫4上,共同构成整体的助力作用,所述外底层3位于中底层2下,向上包裹着中底层2和内底层1,向后连 接后跟垫4,由弹性和耐磨的橡胶防滑层和纳米复合材料组成。
所述外底层3在后跟处有一开口内缝34,后跟处向上有调整弯钩33,所 述后跟垫4下面后端有一排上下多个不同高度的朝外开口的调整槽43,所述 调整弯钩33嵌在后跟垫4的任一调整槽43内,可起到调节鞋底结构的高度, 对适应不同的鞋跟高度或需要不同鞋底高度的地面提供高度调节的选择。所 述调整槽43可做两个,分为第一调整槽和第二调整槽。
所述内底层1的上表面中央有一半球形软性凸起12,对不同的足弓形式 都能起到缓解足弓疲劳的作用。
所述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 22上下分别在内底层1和中底层2上设置有 降噪固定块13、 23,可釆用纳米复合材料制作,不仅对运动中的前后金属弹 力装置21、 22起到降低噪声和固定的作用,而且上下都有的降噪固定块13、 23也能在相碰时产生上下相互减震力。
所述外底层3的底部中间和开口内缝34与外底层3主体之间装有减震块 32,减震块32上有凹形弧线的空隙,起吸震的作用。外底层3上有连接内底 层边缘的橡胶透气条31,从外底层的前端一直连接到后跟垫4上,透气条的 前后有透气孔311,使鞋内产生空气循环的效果。
外底层3的触地底面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点弧形花紋,四周高的点弧形由 硬质橡胶材料构成,中间低的圆点形和半括号形的突出排列结构,由软质橡 胶材料构成,增强对地面的抓地力和防滑力。
所述后跟垫4为倒"V"形,制作成具有符合脚跟背面的曲线形状,顶端 有透气孔41,下面后端有与外底层3连接的调整槽43,前端边缘与外底层3 连接,中间与内底层1上表面相接,有一纳米纤维抗菌内垫42。
本鞋底通过结构设计上的支撑平衡点,后跟垫和前后金属弹力结构装置的配合,后跟高度的调节,透气湿度循环等功能和材料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产 生助力、减震和穿着舒适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鞋底,其特征是包括三层,分别为内底层(1)、中底层(2)和外底层(3);所述内底层(1)的上表面紧贴脚底,在前面脚掌和后面脚跟处设置有纳米纤维内垫(11),表面下方主体部分中间向下凸出形成平衡支撑凸头(14),匹配固定在中底层(2)中间的凹槽(24)内,在内底层(1)和中底层(2)之间,凹槽(24)前后分别固定设置有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22),后金属弹力装置(22)的后端有向下的压缩弹簧(221)固定到后跟垫(4)上,所述外底层(3)位于中底层(2)下,向上包裹着中底层(2)和内底层(1),向后连接后跟垫(4)。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外底层(3)在后跟处有一开口 内缝(34),后跟处向上有调整弯钩(33),所述后跟垫(4)下面后端有一 排上下多个不同高度的朝外开口的调整槽(43),所述调整弯钩(33)嵌在 后跟垫(4)的任一调整槽(43)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调整槽(43)有两个,分为第 一调整槽和第二调整槽。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内底层(1)的上表面中央 有一半球形软性凸起(12)。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 22 )上下分别在内底层(1)和中底层(2 )上设置有降噪固定块(13, 23 )。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外底层(3)的底部中间和 开口内缝(34)与外底层(3)主体之间装有减震块(32)。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外底层(3)上有连接内底 层边缘的橡胶透气条(31),从外底层的前端一直连接到后跟垫(4)上, 透气条的前后有透气孔(311)。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外底层(3)的触地底面有四周高中间低的点弧形花紋。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是所述后跟垫(4)为倒"V"形, 顶端有透气孔(41),下面后端有与外底层(3)连接的调整槽(43),前端 边缘与外底层(3)连接,中间与内底层(1)上表面相接,表面有纳米纤 维内垫(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的组成部件,属于制鞋领域。一种鞋底,其特征是包括三层,分别为内底层(1)、中底层(2)和外底层(3);所述内底层(1)表面的下方中间部位,有向下凸出后形成的平衡支撑凸头(14),匹配固定在中底层(2)中间的凹槽(24)内,在内底层(1)和中底层(2)之间,凹槽(24)前后分别固定设置有前后金属弹力装置(21,22),所述外底层(3)位于中底层(2)下,向上包裹着中底层(2)和内底层(1),向后连接后跟垫(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行走时产生助力作用,减少脚力疲倦的鞋底,而且不同的足弓类型或适应不同鞋跟高度的人都可通过运用平衡点和缓冲力产生轻松的步姿。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1431009SQ20092007125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
发明者晟 师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