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穿鞋及其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71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易穿鞋及其配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主要提供一种更易于穿戴的鞋子,以及该种鞋子的一些配件,在提供穿鞋的便捷 的同时使制鞋简单化。
背景技术
在多种文献中,已知的鞋类如一些篮球鞋,板鞋跑鞋的穿脱鞋方式都过于繁琐,而 皮鞋之类的鞋类如果贪图穿鞋迅速的话,便会大大消耗皮鞋本身的使用寿命,例如一些皮 鞋如果直接用脚踩下的话,便会使鞋后跟磨损,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非常不希望看到的。尽 管出现了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但是都无一例外的过于复杂,而且与之相关的配件的 生产工艺的要求也相当的高。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一类易穿脱的鞋子提供几件较为简单的配件。使 鞋子的穿脱方式因此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类 较易穿脱的鞋子的鞋身可以是普通的板鞋或球鞋去掉鞋带后的形态。其中所述易穿鞋子配 有一扁平的遮盖条带(1),遮盖条带(1)可以是宽扁的条带,其材质可以是柔软的帆布,也 可以是较硬的皮革。所述遮盖条带(1)从外包裹住鞋舌(11)以及鞋体两侧的局部区域,在 鞋子穿好时遮盖条带(1)最好遮盖住穿透口(4),(5)目的是避免灰尘进入鞋内。所述穿透 口(4),(5)可以是扁平的开口,是做为所述易穿鞋的主要配件,位于鞋后跟的底部两侧稍 高点的位置,一侧一个或是成对的对称出现。其主要任务是让连结条带(2),(3)从鞋子外 部穿进并进入鞋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结条带(2),(3)是连结遮盖条带⑴与踏板(6)的 连结件,两条条带各一端分别连结在遮盖条带(1)两端的内一侧,最好是距遮盖条带(1)端 点3公分的位置,这样可以确保穿透口(4),(5)被遮盖条带(1)盖住。连结条带(2),(3) 的各另一端分别穿进穿透口(4),(5),进入鞋内与鞋内的踏板(6)两端连结。所述踏板(6) 可以是扁平的横条,其材质稍硬,主要作用是可以让脚后跟踩下,因此其位置也被规定在鞋 后跟区域,及脚后跟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一种黏合件(7),在一个优选实例中,所 述黏合件⑵由黏合件(a),(b)组成,黏合(a)件被安装在踏板(6)底部,黏合(b)件被安 装在鞋内后跟表面(13)上,当踏板(6)被踩下时黏合件(a),(b)黏合。考虑到固定长度的遮盖条带(1)可能不合脚,因此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可以伸长 缩短的遮盖条带(1),主要由一配件承担伸长缩短的任务,这一配件为伸缩件(8)。在一实施例中,鞋后围靠板(9)可以代替踏板(6)与连结条带(2),(3)连结,其 中连结转轴(10)被安装在鞋后跟后围(12)的顶端附近,鞋后围靠板(9)的一端与连结转 轴(10)连结,并且鞋后围靠板(9)可以通过连结转轴(10)以0至90度的角度转动,鞋后 围靠板(9)的另一端两侧分别与连结条带(2),(3)连结。可以轻松的想象当鞋子未被脚穿 进时,鞋舌(11)是松弛的并且向上翘起,这样鞋后围靠板(9)也会被拉开并与鞋后跟后围(12)成一定的开角,这样当脚穿进鞋子时,脚后跟必然会迫使鞋后围靠板(9)逐渐靠近鞋 后跟后围(12)的内表面,同时由于连结在鞋后围靠板(9)底端两侧的连结条带(2),(3) 的拖动鞋舌(11)将紧闭。最后鞋后围靠板(9)与鞋后跟后围(1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安装 黏合件(7)使设计更完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遮盖条带与连结条带连结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踏板与连结条带连结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黏合件的立体图。图5为黏合件及其所在位置的正视图。图6为伸缩件在遮盖条带上的安装图。图7为鞋后围靠板的安装位置以及与连结条带连结的立体切面图。图8为图7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遮盖条带(1)从外横向遮盖住鞋舌(11)的具体方式,但 未画出遮盖条带(1)与鞋舌(11)的连结方式,其连结方式可以是局部缝合,黏合或捆绑。 其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穿透口(4),(5)位于鞋后跟底部两侧的附近。可以清楚的从图1看出 连结条带(2),(3)与遮盖条带⑴的两端的连结处并非是端点,而是在距遮盖条带⑴各 端点约3公分的位置。这一点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其中图2还标出了具体连结点(21)与 (31),两连结点都在遮盖条带(1)的内一侧,这样可以确保穿透口(4),(5)被遮盖条带(1) 遮住。此外穿透口(4),(5)还可以具有改善鞋内空气的通风作用。图1还示出了踏板(6)在鞋内的具体位置即脚后跟的正下方,踏板(6)只和两连 结条带(2),(3)连结,与鞋底并无其他连结。而图3示出了,踏板(6)与连结条带(2),(3) 的连结情况。图4示出的是黏合件(7)的具体安装位置的立体图,其中黏合件(a)安装在踏板
(6)的底部,黏合件(b)镶嵌在鞋内后跟表面(13)上这一点并未示出。图5示出了黏合件
(7)的剖面视图其中黏合件b镶嵌在鞋内后跟表面(13)上,为了舒适性的考虑,踏板(6)与 黏合件(a)的总厚度恰好是可以使鞋内后跟表面(13)的凹槽被填平的厚度。图6示出的是遮盖条带(1)的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其中重要配件伸缩件(8)可 以有效的调节遮盖条带(1)的长短,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同款鞋舒适度的不同需求。图7和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项重要的配件及其安装位置,该配件为鞋后 围靠板(9),其中图7示出的是鞋后跟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其中鞋后围靠板(9)与鞋后跟后 围(12)的连结处是连结转轴(10),连结转轴(10)位于鞋后跟后围(12)的顶部附近,鞋后 围靠板(9)可以通过连结转轴(10)轻松翻转并与鞋后跟后围(12)成0至90度的开角。 此外鞋后跟靠板(9)的底部两侧分别与连结条带(2),(3)连结,图7中只画出了连结条带 (2),连结条带(3)并未画出,连结条带(2),(3)分别穿过穿透口(4),(5)与鞋外围的遮盖 条带(1)在设定好的连结点连结。这样鞋后围靠板(9)就可以代替踏板(6)拖动遮盖条带(1)完成穿鞋动作,不同的是鞋后围靠板(9)是让脚后跟后围踩下,脚最终穿进后脚后跟后 围紧贴鞋后围靠板(9),而鞋后围靠板(9)则紧贴鞋后跟后围(12)。此外鞋后围靠板(9) 的顶部设有一凸状的结构,这一结构可以确保脚在穿进后不容易拔出,当然也可以在鞋后 围靠板(9)与鞋后跟后围(12)间设置黏合件(7)以确保鞋子在穿好时无脱落感。
权利要求一种更易于穿脱的鞋子及其配件,应用于大多数鞋类,其特征是遮盖条带(1)从外横向遮盖住鞋舌(11),遮盖条带(1)与鞋舌(11)的连结方式可以是局部缝合,黏合或捆绑的方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在鞋子后跟底部附近的两侧分 别设有穿透口(4),(5),穿透口可以是扁平的小口,其主要作用是可以让连结条带(2),(3) 从外穿进鞋内,同时做为鞋的透气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连结条带(2),(3)的各一端分 别连结在遮盖条带(1)两端附近的内表面一侧,最好是距遮盖条带(1) 一端的3公分的位 置上,两条连结条带(2),(3)的另一端分别穿入穿透口(4),(5)与鞋内的踏板(6)左右两 端相连,所述踏板(6)是扁平的横条位于鞋内脚后跟的正下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组黏合件(7),黏合件(7) 由黏合件(a),(b)组成,黏合件(a)被安装在踏板(6)底部,黏合件(b)被安装在鞋内后跟 表面(13)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黏合件(a)可与黏合件(b)恰好黏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连结条带(2),(3)各一端分别 与遮盖条带(1)两端相连,遮盖条带(1)可以恰好遮盖住穿透口(4),(5),避免尘土进入鞋 内。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组合配件鞋后围靠板(9) 和连结转轴(10),这一组合可作为踏板(6)的取代物,连结转轴(10)被安装在鞋后跟后围 (12)的顶端附近,鞋后围靠板(9)的一端与连结转轴(10)连结,并且鞋后围靠板(9)可以 通过连结转轴(10)以0至90度的角度转动,鞋后围靠板(9)的另一端两侧分别与连结条 带⑵,(3)连结。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遮盖条带(1)可设置一配件来控 制遮盖条带(1)的长短,该配件为伸缩件(8)。
专利摘要一种更易于穿脱的鞋子及其配件,其特征在于有一宽扁的遮盖条带(1),从外横向遮盖住鞋舌(11)。两条连结条带(2),(3)的各一端分别连接在遮盖条带(1)两端附近的内一侧,两条连结条带(2),(3)的另一端分别从位于鞋后跟两侧附近的穿进口(4),(5)穿入鞋内,并与鞋内的踏板(6)两端连结。
文档编号A43B11/00GK201691169SQ20092013874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
发明者林楠 申请人:林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