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皮带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353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皮带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皮带扣。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一种皮带扣包括壳体和与其活动连接的锁紧体,锁紧体上设有咬齿将皮带端头夹紧连接,使用时,通过将皮带另一端穿过壳体后通过壳体后面的压片卡入到皮带上的倒齿内即可将裤头系紧,这种结构的皮带扣其上的锁紧体是通过连接轴与壳体活动连接的,而连接轴是固定在壳体上不能活动的,当皮带系紧后,不会自行调整松紧度,人们吃饱饭后或弯下腰时会使得腹部挤压皮带给人造成不适感,需要人们手动来调整皮带的松紧度,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自动调节皮带松紧度的新型皮带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新型皮带扣,包括壳体和与其活动连接的锁紧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连接轴,其中,左连接轴与壳体固定连接,右连接轴活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导槽内,所述左、右连接轴之间通过弹簧相连,锁紧体活动安装在右连接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连接轴上活动连接有压片、扭簧和后盖,所述扭簧置于压片和后盖之间,所述压片端部设有扳动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前面设有透明前盖,所述透明前盖将其一端活动连接在壳体的左连接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人们吃饱饭后或者在弯腰时,一旦腹部胀大挤压皮带,则会使皮带带动锁紧体拉动右连接轴,右连接轴在壳体导槽内移动并拉动弹簧,从而拉松了皮带的紧度,不会让腹部挤压皮带而使人不适,当人的腹部恢复正常状态后,皮带扣内的弹簧复位,带动锁紧体回位,起到了很好的自动调节皮带松紧的效果,便于使用者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
图1、图2, 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壳体1和与其活动连接的锁紧体2,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连接轴3、4,其中,左连接轴3与壳体1固定连接,右连接轴4活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导槽内,所述左、右连接轴3、4之间通过弹簧5相连,锁紧体2活动安装在 右连接轴4上。 当人们吃饱饭后或者在弯腰时, 一旦腹部胀大挤压皮带,则会使皮带带动锁紧体2 拉动右连接轴4,右连接轴4在壳体1导槽内移动并拉动弹簧5,从而拉松了皮带的紧度,不 会让腹部挤压皮带而使人不适,当人的腹部恢复正常状态后,皮带扣内的弹簧5复位,带动 锁紧体2回位,起到了很好的自动调节皮带松紧的效果,便于使用者使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皮带扣是其压片是通过安装在皮带扣上的磁块吸附后下压卡 入至皮带倒齿上的,由于磁块的吸力不够强,导致皮带系紧后卡齿容易松动,使用效果并不 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连接轴3上活动连接有压片6、扭簧7和后盖8,所述扭簧7置 于压片6和后盖8之间,所述压片6端部设有扳动块61。通过扭簧7的扭力使压片6压紧 皮带上的倒齿,该结构可使得压片6紧固的卡在皮带上的倒齿上,防止皮带松动,通过拨动 块61可以拨动压片6,使其脱离皮带上的卡齿6,便于将卡齿6卡入皮带上适当位置的倒齿 上。 参照图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前面设有透明前盖9 ,所述透明前盖9将其 一端活动连接在壳体1的左连接轴3上,通过将不同图样的卡片插入到透明前盖9内可以 使皮带扣外观多样化,个性化,令其更受消费者喜爱。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自动调节皮带松紧度、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是一种广泛 与皮带配合使用的新型皮带扣。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壳体(1)和与其活动连接的锁紧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连接轴(3、4),其中,左连接轴(3)与壳体(1)固定连接,右连接轴(4)活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导槽内,所述左、右连接轴(3、4)之间通过弹簧(5)相连,锁紧体(2)活动安装在右连接轴(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轴(3)上活动连接有压片(6)、扭簧(7)和后盖(8),所述扭簧(7)置于压片(6)和后盖(8)之间,所述压片(6)端部设有扳动块(61)。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新型皮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面设有透明前盖(9),所述透明前盖(9)将其一端活动连接在壳体(1)的左连接轴(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皮带扣,包括壳体和与其活动连接的锁紧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左、右连接轴,其中,左连接轴与壳体固定连接,右连接轴活动安装在壳体上的导槽内,所述左、右连接轴之间通过弹簧相连,锁紧体活动安装在右连接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自动调节皮带松紧度、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是一种广泛与皮带配合使用的新型皮带扣。
文档编号A44B11/00GK201480192SQ20092019421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7日
发明者莫学艺 申请人:莫学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