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抢挎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387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抢挎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抢的挎包,尤其具有防飞车抢包功能,属于日常用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各式各样挎包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实 用饰品。挎包包括商务包、旅行包、背袋、笔袋、钱包、小香包等。挎包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空 间,促进了中国包类产品的增长,使得箱包产业取得稳定增长良好势态。中国是挎包生产的 大国,国内已经形成广东花都、福建泉州、浙江省平湖和河北白沟包袋生产制造基地。2007 年全年中国包类出口金额108. 1亿美元,出口数量77. 79亿个。根据消费者的品位改变,挎包材质花样更加多样化,引领着时尚潮流。同时,在越 来越标榜个性的时期,各类风格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扬个性的需求。人们挎着飘 亮显眼的包是一道风景线。但是,骑着摩托车抢包的现象,在各地屡屡发生,而且越来越多。 这种飞车抢包成为当前抢包的主流现象。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我国基尼系数(全部居民 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从2000年开始,已越过0. 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 2006年已升至0.496,近年已超过0.5以上。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挎包的防盗抢设计越来 越成为包袋市场的新需求。针对目前常见的偷抢现象,国内外已有各种防盗防抢包,如专利号为 200420011058. 8的防盗防抢包、03260942. 6防抢包和200520054164. 9电子防盗防抢包,包 体内具有电源、报警装置和遥控接受器,另外还可以产生高压电弧,使手抓包体的抢包者受 到电击,起到防盗抢的功能。又如专利号200720010768. 2防割防抢包,与包体连接的包带 内置金属丝绳或金属丝,并从包体上引出用于挎在肩部或套在手上的防割防抢的金属丝绳 套。可以达到防刀割、防剪切、防抢、防盗等功能。据了解,飞车抢包案件中,由于事发突然、快速、猛烈,有的拉伤手臂头颈,有的摔 倒在地,被抢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负伤和惊吓。相比之下人受伤的损失往往大于被抢包的损 失。现有的包袋技术还未出现这种防盗抢挎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用户的需要提出 的一种新型防盗抢背挎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 一种全新的防盗抢挎包。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背带的两端和包体的两边设有金属触点与虚联接 扣;背带两金属触点间采用埋在背带内的细导线联接;在包体的内壁隐埋着走着“S”形的 线路的很细的导线和报警器。所述的背带和包体的联接装置——虚联接扣一反往常的设计,以往的设计思想是 加强和牢固,如专利号为200720010768.2防割防抢包,不但内置金属丝绳,而且从包体上 引出用于挎在肩部或套在手上的防割防抢的金属丝绳套,这在遇抢时对人体有危险。本实 用新型采用的设计思想是虚联接,即一搭就牢,一拉就脱。虚联接扣可采用磁铁、仙人贴、搭扣。如利用磁铁的S、N极的吸力完成背带和包体的联接和金属触点的导通,又如采用金属 搭扣既完成背带和包体的虚联接,又完成背带和包体触点的导通。所述的报警器包括控制器、开关、电池、响声器和导线。控制器可用继电器、三极 管、反向器等,均要求体积小和安全可靠。在包体和背带固定虚联接扣的相应位置设置金属 触点,背带的两端和包体的两边的金属触点起到一个开关作用,当背带与包体联接时金属 触点就会导通,当背带与包体脱离时就会断开。所述的在包体的内壁隐埋着走着“S”形的线路的很细的导线采用0.03 0.08 毫米的铜线布置于包体的内壁。背带两金属触点间采用埋在背带内的细导线采用0.10 0. 25毫米的铜线。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价廉物美,防盗防抢的优点。由于采用虚联接扣设计在遇到飞车抢包时,抢劫者只能抢走一根背带,减少被抢 者的负伤和惊吓。由于采用背带的两端和包体两边的金属触点和背带内的导线,当背带与包体脱离 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电信号。从而带动响声器或报警器工作。由于采用包体的内壁隐埋着走着“S”形的线路的很细的导线。当遇到偷盗时,只 要包体和背带脱离,或包体被割破、背带被割断,响声器或报警器就会工作,提醒包的主人, 实现防盗的功能。由于采用很细导线埋在背带和包体的内壁,不影响外型美,外观设计与通常的包
无二致。

图1实施例结构图;图2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包体⑴、虚联接扣⑵、背带⑶、包盖⑷、背带调节扣 (5)等。虚联接扣(2)采用永久磁铁,在包体的两边和背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两块永久磁铁。 在包体(1)的两边称包体磁铁(6),在背带的两端称背带磁铁(7),利用磁铁的S、N极的吸 力完成背带(3)和包体(1)的联接。在包体(1)和背带(3)固定磁铁的上部位置设置包体 触点⑶和背带触点(9)。背带(3)两端的金属触点分别与埋在背带(3)内的导线(10)联 接。包体触点⑶联接走着“S”形的线路隐埋于包体的内壁很细的导线,联接相关装置。导 线采用0.04毫米的铜漆包线粘贴并埋入包体(1)的内壁。背带两金属触点间采用埋在背 带内的细导线采用0.20毫米的铜线。如图2所示。其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器采用数字电路74HC02反向器(12),上下两端与开 关(14)串接的电池(15)并联,反向器(12)的输入端经很细的“S”形导线(11)、包体触点 (8)、背带触点(9)和埋在背带(3)内的导线(10)与电池(15)正极连接。反向器(12)的 输出端经响声器(13)与电池(15)负极连接。在平时采用永久磁铁联接背带(3)和包体(1),足够承受包体(1)的重量。当遇到 飞车抢包时,由于力量大而速猛,超出磁铁的S、N极的吸力,背带(3)和包体(1)分离,抢劫者最多只能抢走一根背带,包体(1)仍在主人的掖下。同时包体触点(8)和背带触点(9) 脱离,带动响声器或报警器工作。当遇到偷盗时,只要包体和背带脱离,或包体被割开和背 带被割开,很细的导线(10)切断,响声器或报警器就会工作,提醒包的主人,实现防盗的功 能。
权利要求防盗抢挎包包括包体、背带、包盖,其特征是背带的两端和包体的两边设有金属触点与虚联接扣;背带两金属触点间采用埋在背带内的细导线联接;在包体的内壁隐埋着走着“S”形的线路的很细的导线和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虚联接扣采用磁铁、仙人贴、搭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虚联接扣采用永久磁铁,分别固定在 包体的两边和背带的两端两块永久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在包体和背带固定虚联接扣的相应 位置设置金属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报警器包括控制器、开关、电池、响声 器和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包体内壁隐埋着走着“S”形的线路 的很细的导线采用0. 03 0. 08毫米的铜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背带两金属触点间的细导线采用 0. 10 0. 25毫米的铜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抢挎包,其特征是控制器采用数字电路74HC02反向 器,上下两端与开关串接的电池并联,反向器的输入端经很细的“S”形导线、包体触点、背带 触点和埋在背带内的导线与电池正极连接。反向器的输出端经响声器与电池负极连接。
专利摘要防盗抢挎包,尤其具有防飞车抢包功能。其方案是背带的两端和包体的两边设有金属触点与虚联接扣;背带两金属触点间采用埋在背带内的细导线联接;在包体的内壁隐埋着走着“S”形的线路的很细的导线和报警器。当遇到飞车抢包时背带和包体自动分离,抢劫者最多只能抢走一根背带,包体仍在主人的掖下。当遇到偷盗时,只要包体和背带脱离或包体被割开,报警器就会工作,有效达到防盗抢的目的。具有安全可靠,价廉物美,防盗防抢效果显著的优点。
文档编号A45C13/30GK201577679SQ20092020201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菡倩, 杨洁, 祁慧泉, 童晶, 苑嫒, 蒋金良, 陶松垒, 陶钧炳 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