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后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395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针后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饰品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耳针后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样 式精美、形式各异的饰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耳钉作为一种佩戴于耳朵 上的时尚饰物,为许多年轻人士所喜爱。所谓耳钉,顾名思义就是钉在耳朵上的一种饰物, 其一般会包括互相配合的一耳针以及一耳针后束,所述耳针位于佩带者耳朵前侧的位置设 置有装饰物,耳针的尾端穿过耳洞后从佩带者耳朵的后侧穿出,耳针后束套在所述耳针的 尾端且与耳针前端的饰物相配合夹持于耳朵的两侧。然而,现有的耳针后束中,结构简单的 往往容易从耳针上脱落,而夹持较紧的往往又结构较为复杂,且现有耳针后束的质地较为 坚硬,其棱角极易剌伤皮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耳针后束结构复杂、夹持不牢固且易剌伤皮肤的技术问 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针后束,套在耳钉的耳针尾端且
与穿过耳洞的耳针相配合夹持在佩带者耳朵上,所述耳针后束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一夹持体
以及一帽体,所述夹持体不与所述帽体相连的一侧形成一具有弹性的夹持平面,所述帽体
以及夹持体的中心还贯穿设置有一具弹性的贯通孔,以使得所述耳针尾端插入所述贯通孔
内时被所述贯通孔弹性夹持且同时所述夹持平面弹性抵顶在佩带者耳朵的后侧。 所述的耳针后束,其中,所述夹持体大致呈圆盘状,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圆盘的中轴心。 所述的耳针后束,其中,所述帽体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体相连,另一端呈半球面状, 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帽体的中轴线位置。 所述的耳针后束,其中,所述夹持体以及帽体为弹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的耳针后束,其中,所述弹性材料为透明塑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结构简单但又可紧密夹持 在耳针尾端,且其质地较软、外形圆滑不易剌伤皮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可套在耳钉的耳针尾端且与穿过耳洞的耳针相配合夹持
在佩带者耳朵上。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一夹持体1以及一帽体2,所述帽体2以及夹持体1的中心还贯穿设置有一具弹性的贯通孔3。所述夹持体1以及帽体2可为弹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弹性材料可选用透明塑料。[0013] 所述夹持体1大致呈圆盘状,所述贯通孔3贯穿所述圆盘的中轴心,所述夹持体1不与所述帽体2相连的一侧形成一具弹性的夹持平面11,以使得所述耳针的尾端插入所述贯通孔3内时被所述贯通孔3弹性夹持且同时所述夹持平面11弹性抵顶在佩带者耳朵的 所述帽体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体1相连,另一端呈半球面状,所述贯通孔3贯穿所述帽体2的中轴线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配合耳针使用时,先将前端带有装饰物的所述耳针从佩戴者耳朵的前侧插入耳洞中,并使得耳针的尾端从耳朵后侧伸出,将伸出的所述耳针的尾端插入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上的贯通孔3内,使其被所述贯通孔3弹性夹持住,同时,所述夹持平面11弹性抵顶在佩戴者耳朵的后侧,即可将耳钉佩戴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结构简单但又可紧密夹持在耳针尾端,并且其质地较软、外形圆滑不易剌伤皮肤。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耳针后束,套在耳钉的耳针尾端且与穿过耳洞的耳针相配合夹持在佩带者耳朵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针后束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一夹持体以及一帽体,所述夹持体不与所述帽体相连的一侧形成一具有弹性的夹持平面,所述帽体以及夹持体的中心还贯穿设置有一具弹性的贯通孔,以使得所述耳针尾端插入所述贯通孔内时被所述贯通孔弹性夹持且同时所述夹持平面弹性抵顶在佩带者耳朵的后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针后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体大致呈圆盘状,所述贯通 孔贯穿所述圆盘的中轴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针后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体相连, 另一端呈半球面状,所述贯通孔贯穿所述帽体的中轴线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针后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体以及帽体为弹性材料一 体注塑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针后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透明塑料。
专利摘要一种耳针后束,套在耳钉的耳针尾端且与穿过耳洞的耳针相配合夹持在佩戴者耳朵上,所述耳针后束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一夹持体以及一帽体,所述夹持体不与所述帽体相连的一侧形成一具有弹性的夹持平面,所述帽体以及夹持体的中心还贯穿设置有一具弹性的贯通孔,以使得所述耳针尾端插入所述贯通孔内时被所述贯通孔弹性夹持且同时所述夹持平面弹性抵顶在佩戴者耳朵的后侧。本实用新型的耳针后束结构简单但又可紧密夹持在耳针尾端,且其质地较软、外形圆滑不易刺伤皮肤。
文档编号A44C7/00GK201523729SQ200920219598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9日
发明者姚福宁 申请人:东莞市黄江英利金属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