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68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雨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衣,具体是一种组合式自行车雨衣。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雨衣对于骑车人脸部挡雨挡寒的效果较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大风雨 天,冰冷的雨水很容易打在脸上;而当下雨天自行车存放在露天时,骑车人得自带抹布将车 把及车座垫的积水擦干,此外,这种雨衣遮外不遮内的缺点尤为突出,打湿或污染的车把和 座垫会给骑车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骑车人的视角受传统雨衣帽的限制,特别是后视 角受影响较大,形成不安全的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自行车雨衣,它能最大限度地 保护骑行者视角开阔,面部不受风雨袭击,手部和臀部不受车把和座垫上积水的污染。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一种自行车雨衣,包括雨衣体和雨帽,以及上述两者 之间的连接件,其中雨帽为头盔式结构,雨衣体的领口为大翻领式,在雨衣体的前幅内侧对 应自行车车把位置设有一对隔湿袋,该隔湿装三边与雨衣体缝合, 一边用塔扣与雨衣体扣 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可取下套在自行车座垫上的隔湿座垫 套,该隔湿座垫套和雨帽通过按扣连为一封闭体,不用时雨衣体可折叠在雨帽和隔湿座垫 套形成的封闭体中便于收藏。为了挂取方便,在雨帽上还设有一挂衣扣。雨衣体前幅外侧 还可以设置一对扣住自行车车篓的挂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盔式结构雨帽和大翻领口雨衣体,有效地保护了骑车 人面部不受雨打风吹,而且这种结构对骑车人视角视线影响极小,提高了雨中骑车的安全 系数,同时由于设计了隔湿袋和隔湿座垫套,克服了车把和车座污染的弊端,组合式的结构 便于收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组合式自行车雨衣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雨衣,主要包括雨衣体1和雨帽2,雨衣体1和雨 帽2之间采用连接件3连接,雨帽2为头盔式结构,雨衣体1的领口为大翻领式,这两种结 构可以保护骑车者面部不受雨打风吹在雨衣体1的前幅内侧对应自行车车把位置设有一 对隔湿袋4,该隔湿装4三边与雨衣体1缝合, 一边用塔扣5与雨衣体1扣接。该自行车雨 衣还设有可取下套在自行车座垫上的隔湿座垫套,不用时,该隔湿座垫套和雨帽2通过按扣连为一封闭体。在雨帽2上设有一挂衣扣6。在雨衣体l前幅外侧设有一对扣住自行车 车篓的挂扣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雨衣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 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雨衣,包括雨衣体(1)和雨帽(2),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雨帽(2)为头盔式结构,雨衣体(1)的领口为大翻领式,在雨衣体(1)的前幅内侧对应自行车车把位置设有一对隔湿袋(4),该隔湿装(4)三边与雨衣体(1)缝合,一边用塔扣(5)与雨衣体(1)扣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雨衣,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可取下套在自行车座垫上的隔湿座垫套,该隔湿座垫套和雨帽(2)通过按扣连为一封闭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帽(2)上设有一挂衣扣(6)。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衣体(1)前幅外侧设有一对扣住自行车车篓的挂扣(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雨衣,包括雨衣体和雨帽,以及上述两者之间的连接件,其中雨帽为头盔式结构,雨衣体的领口为大翻领式,在雨衣体的前幅内侧对应自行车车把位置设有一对隔湿袋,该隔湿装三边与雨衣体缝合,一边用塔扣与雨衣体扣接。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可取下套在自行车座垫上的隔湿座垫套,该隔湿座垫套和雨帽通过按扣连为一封闭体,不用时雨衣体可折叠在雨帽和隔湿座垫套形成的封闭体中便于收藏。本实用新型采用盔式结构雨帽和大翻领口雨衣体,保护了骑车人面部不受雨打风吹,且对骑车人视角视线影响极小,提高了雨中骑车的安全系数,同时由于设计了隔湿袋和隔湿座垫套,克服了车把和车座污染的弊端,组合式的结构便于收藏。
文档编号A41D3/04GK201491746SQ2009202309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刘汇 申请人:刘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