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挎两用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482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挎两用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包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挎两用包。
技术背景 随身携带的休闲包具是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女性而言尤显重要,按携带方 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挎包、背包和手包;挎包一般由袋体和设置于袋体顶部的挎带组成,使 用时,手臂穿过挎带而将挎带置于肩上,并将袋体夹于腋下;背包与挎包不同的是其背带长 于挎包的挎带,携带时将背带背于肩上,使包悬于腰际。 现在也有很多包具是背/挎两用包,即同一袋体同时配备较短的挎带和较长的背 带;然而现有的背/挎两用包的结构一般是在袋体两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挎带,而 在袋体两侧端部设置用于连接背带的挂扣;作为背包使用时在所述挂扣处挂上背带,作为 挎包使用时,从所述挂扣上取下背带;上述结构的背/挎两用包,挎带和背带与袋体的连接 处各不相同,作为挎包使用时,袋体上用于连接背包的挂扣秃立于袋体侧端,既影响包具美 观,且在携带过程中,容易由于挂扣碰挂它处而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的 背/挎两用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种背/挎两用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两侧端顶部穿设有扣环,所述扣环包括一 设有缺口的环状扣体,以及一弹性铰接于所述缺口处的扣钩,所述扣钩的自由端扣合于扣 体的自由端,所述扣环连接有背带或挎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扣环通过一车缝于袋体侧端的连接部与所述袋体侧端铰接,所述连接部中部 铆合有硬质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铆脚贯穿连接部并与袋体铆合。 其中,所述袋体顶部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袋体顶部设置有护边,所述护边一端
固定于袋体一侧面,护边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装置可活动地连接在袋体另一侧面,该护边
相对于所述拉链交叉设置,且罩设于拉链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护边罩设在所述拉链中部。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为磁扣。 或者是,所述连接装置为摁扣。 又或者是,所述连接装置为粘扣。 根据以上所述的,所述袋体底部车缝有耐磨的加厚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该背/挎两用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两侧端顶部穿设有 扣环,所述扣环包括一设有缺口的环状扣体,以及一弹性铰接于所述缺口处的扣钩,所述扣 钩的自由端扣合于扣体的自由端,所述扣环连接有背带或挎带;由于向扣环内按压扣钩,可
3以打开所述扣环,因此可以方便地更换连接至扣环的背带或挎带,以使包具作为背包或挎 包使用,使用方便,且由于使用一个连接部件即可连接背带或挎带,降低了加工成本。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
挎两用包的结构示意图; 挎两用包的扣环结构示意图; 挎两用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部;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 图1、图2和图3中包括 1——袋体;2——背带或挎带;3— -加强板;6——护边;7——加厚层。
-扣环;31——扣体;32——扣钩;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3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 的较佳实施例 —种背/挎两用包,包括袋体l,所述袋体1两侧端顶部穿设有扣环3,所述扣环3 包括一设有缺口的环状扣体31 ,以及一弹性铰接于所述缺口处的扣钩32,所述扣钩32的自 由端扣合于扣体31的自由端,所述扣环3连接有背带或挎带2。 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扣环3是可以开合的扣环,向扣环3内按压扣钩32,可 以打开所述扣环3,因此可以方便地更换连接至扣环3的背带或挎带2,以使本实用新型作 为背包或挎包使用,使用方便,且由于使用一个连接部件即可连接背带或挎带2,降低了加 工成本。 见图1所示,所述扣环3通过一车缝于袋体1侧端的连接部4与所述袋体1侧端 铰接,所述连接部4中部铆合有硬质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的铆脚贯穿连接部4并与袋体 l铆合。在使用过程中,袋体l的重量均通过所述连接部4传递至背带或挎带2,故而连接 部4的连接强度决定了背带或挎带2与袋体1的连接可靠性, 一旦连接部4与袋体1间的 车缝线开裂,则扣环3将脱落,从而造成背带或挎带2脱落;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加强板5 增强了连接部4与袋体1的连接强度,袋体1传递至连接部4的载荷一部分由加强板5的 铆脚承受,这样降低了连接部4车缝线开裂的风险,提高了连接部4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 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见图1或图3所示,所述袋体1顶部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袋体1顶部设置有护 边6,所述护边6 —端固定于袋体1 一侧面,护边6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装置可活动地连接 在袋体1另一侧面,该护边6相对于所述拉链交叉设置,且罩设于拉链上方。这样,使用过 程中,拉上拉链后,可以将所述护边6翻转并罩设在拉链上,再将挎包挎背于肩上,这样拉 链被所述护边6阻挡,不易被拉开,从而避免盗窃者拉开拉链盗取袋内物品,提高了防盗性 能。 其中,所述护边6罩设在所述拉链中部。 一般而言,挎包多为女性使用,袋体l设 置不会过大,拉开拉链,打开袋体1顶部的开口取放物品时,需要拉至拉链中间段方可将手伸入袋体1内,本实用新型所述护边6罩设在拉链中部,则既起到了阻挡拉链拉开,达到防 护目的,又有利于减少护边6用料,节约生产成本。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为磁扣,通过护边6活动端的磁力公扣和固定于袋体1侧面的 磁力母扣的磁力相吸而连接,达到固定护边6活动端的目的;当然,该连接装置也可以为摁 扣,即是通过按压设置于护边6活动端的公扣,使公扣的凸起部卡入设置于袋体1侧面的 母扣内,从而实现固定护边6活动端的目的;也可以是,所述连接装置为粘扣,即是在护边6 活动端车缝一具有蓬松毛边的母扣,在袋体1侧面对应该母扣的位置车缝一具有倒钩的公 扣,通过公扣的倒钩钩接母扣的毛边,从而实现固定护边6活动端的目的。上述磁扣、摁扣 和粘扣均为现有技术,所述连接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可分离的固定连接装置,这并不影响 其使用效果。 根据以上所述的,所述袋体1底部车缝有耐磨的加厚层7。由于在更易磨损的袋体 1底部车缝有加厚层7,则使用过程中袋体1底部在取放提包的过程中与地面或桌面等处产 生接触摩擦亦不易磨损袋体1底部,从而延长了提包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背/挎两用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两侧端顶部穿设有扣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包括一设有缺口的环状扣体,以及一弹性铰接于所述缺口处的扣钩,所述扣钩的自由端扣合于扣体的自由端,所述扣环连接有背带或挎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通过一车缝于袋 体侧端的连接部与所述袋体侧端铰接,所述连接部中部铆合有硬质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 铆脚贯穿连接部并与袋体铆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顶部开口处设置 有拉链,所述袋体顶部设置有护边,所述护边一端固定于袋体一侧面,护边的另一端通过一 连接装置可活动地连接在袋体另一侧面,该护边相对于所述拉链交叉设置,且罩设于拉链 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8. 根据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底 部车缝有耐磨的加厚层。1中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边罩设在所述拉链-种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磁扣。 种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摁扣。 种背/挎两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粘扣。
专利摘要一种背/挎两用包,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两侧端顶部穿设有扣环,所述扣环包括一设有缺口的环状扣体,以及一弹性铰接于所述缺口处的扣钩,所述扣钩的自由端扣合于扣体的自由端,所述扣环连接有背带或挎带;由于向扣环内按压扣钩,可以打开所述扣环,因此可以方便地更换连接至扣环的背带或挎带,以使包具作为背包或挎包使用,使用方便,且由于使用一个连接部件即可连接背带或挎带,降低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A45C13/30GK201518836SQ20092023696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2日
发明者刘道松 申请人:东莞乐凯安吉皮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