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73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袋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子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物品集中包裹且可方便携带或吊挂的袋子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生活中,包装用的袋子让人又爱又恨,不论是买方或卖方都希望袋子在 使用时,具有便宜、坚固强韧、好拿和干净,而买方回到家或到达目的地后又希望袋子不造 成污染、体积小、好收及易整理。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习用平口袋Ia则因制作简便,可大幅降低成本,但使用平 口袋Ia时,一般是将袋口 2a折叠,并用手拿取袋口 2a,如装较重的物品,则还须再折叠袋口 2a端的折角21a,增加袋口 2a折叠处的支撑力。但在走路、搭车时,平口 Ia袋仅能以抱、捧 或抓的方式拿取,遇到拥挤、路况差或物品多时,反倒形成累赘,易从手上滑落或掉落,造成 携带的困难。请参阅图3所示,目前市面上另有一平口袋Ib为了解决不好携带的难题,在近袋 口 2b处挖孔形成提耳4b,但习用平口袋Ib是以塑胶或纸制作,其中塑胶材质平口袋lb,因 塑胶具有韧性,挖孔形成的提耳4b会因平口袋Ib承重而使提耳4b上方的塑胶拉伸变薄, 影响提耳4b的结构强度,造成平口袋Ib日后不易收纳也无法安心再次使用;而使用纸制作 的平口袋Ib,挖孔形成提耳4b,则会破坏袋口 2b附近的结构支撑力,使平口袋Ib由提耳4b 处断裂,反倒造成使用者更大的困扰。请再参阅图4所示,有平口袋Ic将绳索3c固定在袋口 2c处,制作过程麻烦且增 加成本花费,此外,平口袋Ic所承受的重量全落在袋口 2c固定绳索3c的位置,易造成袋口 2c破裂,且平口袋Ic的绳索3c在折收的过程中,无法服贴于袋口 2c处,导致运送或收纳时 会因不平整而产生压痕,破坏美观。另,请参阅图5所示,另有平口袋Id具有提耳4d,且在提耳4d处加上膜片41d加 强提耳4d的强度,但这种平口袋Id在制作过程中需增加一固定膜片41d的步骤,增加成 本,且若使用无法分解的材质制作膜片41d,则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袋子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袋子结构,实属当前重要 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袋子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袋子 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同时具有平口袋的低生产成本的优势,更可方便提握或 吊挂,非常适于实用。[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袋子结构,为一袋体,下端封闭,上端为袋口,两侧面分别沿该袋体方向 形成内凹的折线,前、后端具有两相对应的袋面,前、后端两相对应的所述袋面在近所述袋 口处各设有相对应的两提耳部,所述提耳部下缘从所述袋面向上掀起形成孔洞。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一种袋子结构,所述两提耳部两侧设在所述两折边之间。前述的一种袋子结构,所述两提耳部为已预先贯穿切割。前述的一种袋子结构,所述两提耳部为数贯穿孔排列成虚切的易撕线。前述的一种袋子结构,所述两袋面内侧并相对于所述两孔洞的周缘设置一增强支 撑力的护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 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袋子结构,该袋体具两相对应袋面,在两袋面近袋口的 下方设有两提耳部,该两提耳部可预先以冲压方式切割或制成易撕线。本实用新型袋子容纳物品时,将袋口向下折并封闭,防止物品掉出,再将两提耳部 向上掀开,并向折叠袋口的方向弯折弯折,托持住折边,防止折边松脱,使原本两提耳部的 位置形成孔洞,供使用者以手指穿套提拿,也可将两提耳部预先设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使具 有特殊造型的美观效果或便于吊挂在交通工具或物品的固定勾上。本实用新型在不破坏平口袋的结构,并以平口袋的袋口折边增加两提耳部上方的 厚度,提高两提耳部上方的支撑力。当提取袋子,袋子与物品的重量下压时,可防止两提耳 部上方变形或撕裂损坏。另,本实用新型尚可在两袋面内侧并相对于两孔洞的周缘设置一可增强支撑力的 护片,该护片为框体,增加两提耳部以及袋口折边的支撑力,使袋子更稳固。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袋子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中以冲压方式制造提耳部,成本低且制作方便快速。2.本实用新型以提握方式携带物品,具有提袋的便利性。3.本实用新型可吊挂在固定勾,方便驾驶交通工具时携带。4.本实用新型的提耳部以折叠的袋口增加支撑力,不需另行加工,具有平口袋的 低成本、方便收纳、好运送的优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袋子结构,为一改良目前常见软性的平口袋。 本实用新型是在平口袋两相对应袋面的近袋口处设有两提耳部,加强手握及吊挂的便利 性,使用时将袋子的袋口折叠后,再将两提耳部掀开包覆已折叠的袋口,使两提耳部上方厚 度增加且使触感温和,而改良后的两提耳部不会破坏袋体的结构,制造时亦不增加成本,使 用前后可整齐折收。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 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折叠袋口的平口袋立体图。图2是习用折角的平口袋立体图。图3是习用挖设提耳的平口袋立体图。图4是习用使用绳索的平口袋立体图。图5是习用使用膜片加强提耳的平口袋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平口袋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袋口与提耳部的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以手指穿套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吊挂在交通工具固定勾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耳部边缘设护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袋子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 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子结构,包括一袋体5,该袋体5下端为封 闭,上端为袋口 51,两侧面52上分别设有沿袋体5方向形成内凹折线521,在前、后端具有 两相对应的袋面53、54,并在两袋面53、54近袋口 51处各设有相对应的两提耳部531、541, 且该两提耳部531、541两侧设在两折边521之间,在本案实施例中,该两提耳部531、541上 方连接于两袋面53、54,该两提耳部531、541下缘可预先冲压切割,或预先打印数贯穿孔形 成虚切的易撕线533、543 ;另,该两提耳部531、541可设为各种几何图形,在此并无特别限 定,使两提耳部531、541及所形成的孔洞532、542可满足该袋体5具有美观与实用性的需 求。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沿袋口 51处并朝袋面53方向折叠数折至两提耳部531、541上方而形成折边511,使袋体5的袋口 51封闭,再将两提耳部531、541下 缘从两袋面53、54掀起并叠合,朝袋面53的方向弯折,使已掀起的两提耳部531、541分别 在两袋面53、54上形成相对应的孔洞532、542,并藉已掀起的两提耳部531、541托住袋口 51的折边511,避免折边511松脱,并同时增加两孔洞532、542上缘的厚度。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两提耳部531、541可供手指6握持设计,当使用者利 用手指6穿伸该两孔洞532、542时,可藉该两提耳部531、541包覆或托住折边511,避免折 边511松脱并减少袋体5在手指6上造成的压力,免于使用者的手指6提拿袋体5时而造 成手指6的不适。请再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两提耳部531、541亦可钩在如机车的交通工具7 的固定勾71,或随身物品的固定勾(图未示出)等,并使固定勾71钩在可托住折边511的 两提耳部531、541上,不仅可避免折边511松脱,亦可减少袋体5在固定勾71上造成的压 力,免于袋体5的两提耳部531、541被钩破毁损。另,请参阅图10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亦可在两袋面53、54内侧并相对 于两孔洞532、542的周缘设置一可增强支撑力的护片8,该护片8为框体,以增加两提耳部531,541的支撑效果,当该袋体5内部容置物品的重量时,该袋体5更不会因重量加重而使 应力集中在两孔洞532、542,防止两提耳部531、541产生变形或断裂等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袋子结构,为一袋体(5),所述袋体(5)下端封闭,上端为袋口(51),两侧面(52)分别沿所述袋体(5)方向形成内凹的折线(521),前、后端具有两相对应的袋面(53、54),其特征在于前、后端两相对应的所述袋面(53、54)在近所述袋口(51)处各设有相对应的两提耳部(531、541),所述提耳部(531、541)下缘从所述袋面(53、54)向上掀起形成孔洞(532、5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提耳部(531、541)两侧 设在所述两折边(5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提耳部(531、541)为已 预先贯穿切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提耳部(531、541)为数 贯穿孔排列成虚切的易撕线(533、5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袋面(53、54)内侧并相 对于所述两孔洞(532、542)的周缘设置一增强支撑力的护片(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袋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片(8)为框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袋子结构,为一改良目前常见软性的平口袋。本实用新型是在平口袋两相对应袋面的近袋口处设有两提耳部,加强手握及吊挂的便利性,使用时将袋子的袋口折叠后,再将两提耳部掀开包覆已折叠的袋口,使两提耳部上方厚度增加且使触感温和,而改良后的两提耳部不会破坏袋体的结构,制造时亦不增加成本,使用前后可整齐折收。
文档编号A45C3/00GK201563793SQ20092027059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戴志融 申请人:戴志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