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有脚跟支撑的中底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06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有脚跟支撑的中底的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鞋类。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有脚跟支撑的中底的鞋。
背景技术
鞋,尤其是鞋面,传统上由相对较多的三维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部件的较大数量和三维属性要求大量的劳动力来组装一只鞋。显著降低制鞋所需的劳动力对于标准的鞋设计来说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具有中底的鞋,该中底配置成为穿着者提供脚跟支撑。根据本发明的中底可以消除或减少鞋面中的脚跟稳定器并且可以进一步方便鞋面和中底的连接。这些鞋的设计和/或制造方法减少鞋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特定的个别劳动力,同时避免了高度自动化的制造设备带来的高成本。


图IA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用于制作鞋面的最初分层步骤;图IB表示依照本发明的与图IA所示分层步骤相关的鞋面部件的实例;图2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用于制作鞋面的热压步骤;图3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用于制作鞋面的涉及剪裁图案周边的步骤;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为一体式鞋结构设计的鞋面部件的俯视图;图5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一体式鞋结构的涉及鞋面部件和中底单元的凸缘连接的步骤;图6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体式鞋结构的涉及鞋跟成型及鞋面部件与中底单元的凸缘连接的步骤;图7进一步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鞋跟成型及鞋面部件与中底单元的凸缘连接的步骤;图8A和8B是依照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的完成的一体式结构的跑鞋的透视图;图9A-D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跑鞋的实例的外侧立视图;图9E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跑鞋的中底和大底部分的外侧立视图;图10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完成的一体式结构的篮球鞋的外侧立视图;图IlA是图10所示篮球鞋的鞋底单元的剖视图IlB是图10所示篮球鞋的鞋底单元的外侧轮廓图;图IlC是图10所示篮球鞋的大底的俯视图;图IlD是图10所示篮球鞋的鞋底单元的内侧轮廓图;图IlE-G是图10所示篮球鞋的鞋底单元的脚前部、脚中部和脚跟部的剖视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鞋被设计用来提高定制鞋的制造效率。根据本发明的鞋型的选择可以包括,例如,跑鞋型和篮球鞋型,尽管其它鞋根据本发明也可以制造。根据本发明,鞋的鞋面构造通过平面成型工艺制造而成,鞋面样式藉此对于大部分鞋面装配而言保持二维形状,然后在鞋面装配的最后阶段中缝合、胶接、模铸或者以其它方法固定成三维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提供脚跟支撑的中底的鞋可以利用传统的由大量部件制成的鞋面,尽管这里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了一种平面形式的鞋面来实现额外的架构效率。平面成型工艺减少了组装三维鞋面构造所需要的传统上劳动密集型的缝合的量。鞋面构造然后和设计用来使鞋生产效率提高的中底结构结合。一体式中底结构可以包含双硬度飞纶(Phylon),其模压成三维形状,用来提供脚跟支撑。这种一体式中底设计消除了将脚跟稳定器加入鞋面构造的需要,因此减少了传统上需要的装配三维鞋面构造的工艺步骤的数量。一体式中底还设计有一个或多个凸缘,以能够与鞋面构造连接。这个 (些)边缘可以帮助鞋面由二维构造转换为三维构造。现在参考图1A,其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用于制作鞋面的最初分层步骤100。在步骤 100中,鞋面部件和热熔薄膜(未示出)可被切割并设置在内衬层105和外层110之间。 分层处于内衬层105和外层110之间的鞋面部件可包括内部泡沫115、117、119,内衬泡沫 120,以及加强件125、127、129。内衬层105可包括用于从紧绕脚部的区域移除过量湿气的导湿织物。用于内衬层105的适合的材料包括聚酯和回收聚酯。考虑到此处公开的有益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它用于内衬层105的适合材料将变得显而易见。如图IA所示,在步骤100中,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内部泡沫115、117和119可以设置在内衬层105上。内部泡沫115、117和119可以被切割成与传统鞋设计一致的形状,并且可包括鞋领(collar)、鞋头(vamp)、鞋腰(quarter)和鞋舌(tongue) 0内部泡沫组件115、 117和119强化鞋面的结构和舒适性,且可以由如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泡沫的材料形成。在步骤100中,内衬泡沫120层叠放在内部泡沫115、117和119之上。内衬泡沫 120在内衬层105和外层110之间形成隔离,且强化了鞋的舒适性和三维构造。本发明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内衬泡沫120可以用成型泡沫或其它传统用于制造鞋面的加强材料替代。如图IA所示,在步骤100中,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加强件125、127和1 可以设置于内衬泡沫120上。加强件125、127和1 可被切割成与传统鞋设计一致的形状,并且可以包括鞋头和鞋眼加强件。在分层步骤100中,外层110被设置在加强件125、127和1 之上。外层110形成鞋面的外表面,并且可以包括抗磨损和提供透气性的织物组件。为了使消费者能够定制鞋面的外观,外层110可通过各种染色、数码印刷、压花和刺绣技术进行变化。用于外层110的合适的材料包括合成皮革和聚酯网布(polyester mesh),尽管依据本发明也可以使用包括天然材料的其它材料。考虑到此处公开的有益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它用于外层110的适合的材料将变得显而易见。在步骤100中,热熔薄膜(未示出)可层叠置于鞋面部件之中内衬层105和外层 110之间。热压后,这些薄膜在内衬层105和外层110之间粘接鞋面部件。热熔薄膜可以由如热塑聚氨基甲酸酯(TPU)薄膜的材料构成。TPU薄膜可以整合到其它层的一侧或多侧,如内衬层105和/或外层110。现在参考图1B,图中表示了分层步骤100中的各种鞋面部件的实例,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50标记。鞋面部件150可被切割成与传统鞋设计一致的形状,并且可包括鞋领、鞋头、鞋腰和鞋舌。由于本发明的一体式、双硬度中底提供足够的脚跟支撑来消除对鞋面构造中脚跟稳定器的需求,使用鞋面部件150可不包括传统的塑料、热塑性树脂、TPU或者尼龙脚跟稳定器组件。现在参考图2,其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用于制作鞋面的热压步骤200。在热压步骤 200中,步骤100中的层可以被热压在一起形成基础的层压鞋面构造,总体上由205标记。 鞋面构造205是步骤100中的层在压力下受热时形成的。层压鞋面构造所需的具体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被处理的鞋面部件而变化。例如,鞋腰鞋面部件的适当层压可以是在压力为25巴、135摄氏度下处理30秒,鞋舌鞋面部件的适当层压可以是在压力为25巴、 130摄氏度下处理45秒。现在参考图3,其表示了依照本发明的用于制作鞋面的第三个步骤300。在步骤 300中,基础层压鞋面构造205的图案周边可以被切出来形成鞋面部件305。步骤300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切割装置如切模(cutting die)、剪刀等来执行。现在参考图4,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为一体式鞋结构设计的鞋面部件的俯视图,鞋面部件总体上由附图标记400标记。鞋面部件400包括鞋舌405和鞋面构造410。 鞋面构造410和鞋舌405可以通过图1-3所示的分层步骤100、热压步骤200和裁切步骤 300来制备。步骤100、200和300的无缝合技术有利于鞋面构造410和鞋舌405的平面结构。鞋舌405可以通过缝合、化学粘合、焊接(RF或者超声)或任何其它连接技术或工艺与鞋面构造410连接来制备鞋面部件400。鞋面部件400可以满足定制化需求。例如,鞋面部件400可包括特定顾客所要求的所有压花和印刷的富有美感的外观。现在参考图5,其表示了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一体式鞋结构的步骤500, 步骤500涉及鞋面部件和中底单元凸缘的连接。在步骤500中,鞋面部件400可以与中底单元505对齐。在步骤500中,鞋面部件400可与中底单元505的凸缘510连接。例如,鞋面部件400可以利用传统鞋制造技术,如缝合、粘接或者二者的结合来连接至凸缘510。连接凸缘510可以围绕在整个中底505的外周或者在多个点或者区域上围绕在中底505周围。 凸缘510可具有与中底单元505其它部分不同的硬度。中底单元505的设计消除了将脚跟稳定器加入鞋面部件400中的需要。中底505 的内鞋跟区域507的深度在鞋跟区域可形成刚性的或者半刚性区域,其将足部保持在适当位置。穿着者的脚跟处于穿着位置或穿着者穿上鞋时,鞋跟区域507至少可以围着穿着者的脚跟的一部分延伸。因此,中底505的鞋跟区域507所提供的结构性支撑可消除对鞋面部件400中内部脚跟稳定器的需要。鞋跟区域507可以例如比中底单元505的其它部分更加坚硬。鞋面部件400中无内部脚跟稳定器免除了以下传统步骤塑料或者其它用于形成脚跟稳定器的材料的成型、将成型的塑料冷却成坚硬的脚后跟稳定器以及将外层鞋面材料缝合到鞋后跟稳定器之上,鞋面材料例如是合成皮革。因此,中底505减少了鞋面成型通常所需,尤其是鞋跟成型所需的劳动力密集的步骤。现在参考图6,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的用于一体式鞋结构的步骤600,步骤 600涉及鞋跟成型及鞋面部件与中底单元的凸缘的连接。在步骤600中,鞋面部件605可以连接在中底单元620的凸缘625上。例如,鞋面部件605可通过粘接、缝合或焊接的方式与凸缘625连接。鞋面部件605包括鞋跟组件610和615。鞋跟组件610和615可作为采用方法100、200和300的层压鞋面部件605的一部分形成。在步骤600中,鞋跟组件610可如图6所示折叠并连接在中底620的凸缘625上。通过组合鞋跟成型步骤600和连接鞋面部件与中底的步骤500,传统用于形成三维鞋跟部件的缝合量减少,因此使鞋的生产效率提高。此外,如图6所示,穿着者的脚处于穿着位置或穿着者实际穿上鞋时,中底单元620实质上在穿着者脚下延伸。在穿着者脚下延伸的中底的部位可以具有不同于其它中底部位的硬度,包括鞋跟区域。例如,延伸在穿着者脚下的中底部位的硬度可小于鞋跟区域的硬度, 也可大于鞋跟区域的硬度。现在参考图7,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鞋跟成型和鞋面部件与中底单元的凸缘连接的进一步的步骤700。在步骤700中,鞋面部件705连接在中底组件720上 (例如,中底基部区域)。鞋面部件705包括鞋跟组件710和715,类似于图6所示,鞋跟组件710与鞋底单元720连接。在步骤700中,如图7所示,鞋跟组件715叠到鞋跟组件710 上。鞋跟组件715可通过缝合、粘接或者焊接连接到鞋跟组件710和鞋底单元720上,考虑到此处公开的有益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其它连接鞋面部件705和中底组件720 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现在参考图8A,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完成的一体式结构的跑鞋的透视图, 其总体上由附图标记800标记。跑鞋800包括连接在鞋底单元810上的鞋面805。鞋底单元810包含连接至大底820的中底815。大底820可以固定在与鞋面相对的中底上。图6-8A表示一种鞋面805,其中一个鞋跟组件被另一鞋跟组件环抱(例如,第一鞋跟组件和第二鞋跟组件),如图6清晰表示的鞋跟组件610和615。图8B表示一种实施例, 其中两个鞋跟组件彼此紧靠对齐以便采用缝合或其它方法使两个鞋跟组件固定在一起,如附图标记865所示。跑鞋850包括连接至鞋底单元860的鞋面855。鞋底单元860包含连接在大底875上的中底870。现在参考图9A-D,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跑鞋的四种外侧立视图, 其分别总体上由附图标记900、910、920和930标记。图9A-D表示依照本发明的不同的可选方式。例如,如图9A所示,鞋可以包括标准的图形设计,或如图9B所示,鞋可采用校队的设计作为装饰。现在参考图9E,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体式跑鞋的中底和大底部分的外侧立视图,其总体上由附图标记950标记。鞋底单元950包括中底955和大底970。中底 955包含硬层960和软层965。用中底955的适合材料可包括双硬度飞纶,尽管其它材料也可用于中底1010。用于大底970的适合材料可包括碳素橡胶或发泡橡胶,尽管其它材料也可用于大底970。中底955的双层能使中底变化。例如,中底955可包括蓝色硬层960 (如中底上部)和白色软层965(如中底下部)。除了中底955的颜色外,中底也可以变化不同的硬度来提升特定的鞋设计或鞋型的性能。例如,跑鞋可能需要较柔软的中底来提供高度缓冲,而篮球鞋可能需要更坚硬来提供稳定性。生产与图中,尤其是图9A所示类似的鞋需要多个步骤,这些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将中底上部固定至中底下部。如前述,这些不同的部分彼此间可具有不同的硬度,这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鞋的种类、鞋的设计和外观问题,所有这些可由鞋的购买者定制,然后鞋面部件可与中底部件对齐。鞋面部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鞋跟组件(如第一鞋跟组件和第二鞋跟组件),并且如前述,中底部件可具有至少围绕穿着者脚跟的一部分延伸的鞋跟区域。然后鞋面部件可固定至中底部件,并且鞋跟组件可以彼此相互固定。鞋跟组件可至少覆盖部分鞋跟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鞋跟组件被另一鞋跟组件环抱或重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鞋跟组件在鞋跟中部相交,以使第二鞋跟组件不重叠在第一鞋跟组件上,并且两个鞋跟组件缝合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8B中附图标记865所示,鞋脚跟件彼此紧靠对齐。现在参考图10,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体式结构篮球鞋的外侧立视图, 其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00标记。篮球鞋1000可包括连接在鞋面1030上的鞋底单元1005。 鞋底单元1005可包括中底1010和大底1025,中底1010包含第一层1015和第二层1020。 中底1010可由双硬度的飞纶制成,尽管其它材料也可以用于中底1010。鞋面1030可采用如图10所示的缝合或粘接连接在鞋底1005上。鞋面1030包括鞋舌1035和鞋领紧固组件 1040。鞋领固定组件1040将鞋面1030固定于脚部。现在参考图11B-D,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0所示的一体式结构篮球鞋的鞋底单元1100的三面视图。鞋底单元1100包括大底1105和中底1110,所述中底1010包括第一层1115和第二层1120。第二层在穿着状态下可位于第一中底层的下面。中底1110 可通过热处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料制成。多个坯料可通过注射工艺成型,注射工艺包括加热飞纶颗粒至熔融并且注射熔融物到注射模具内的预成型件(如模具腔)中。典型地, 多个坯料至少包括具有第一密度的第一坯料和具有第二密度的第二坯料,或者具有第一或第二颜色。本方法可进一步地包括将坯料置于热压接收区(如模具腔)中的步骤,及通过启动热压整合多个坯料形成中底的步骤。中底层1115因此可以具有与第二中底层1120不同的硬度或者颜色。例如,如图IlA-G所示,中底层1115包含柔软的注射飞纶,中底层1120 包含坚硬的注射飞纶。现在参考图11A、11E-G,其表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10所示的一体式结构篮球鞋的鞋底单元的四种剖视图。图IlE-G表示双密度的飞纶层1115和1120在鞋底单元的脚前部1125、脚中部1130和脚跟部1135区域中的分布。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其设计成便于按消费者要求定制鞋的系统制造,其特征在于,该鞋包含鞋面,固定在鞋面上的中底,中底包括在穿着状态下至少绕穿着者脚跟的一部分延伸的鞋跟区域,该鞋跟区域具有第一硬度,以及在穿着状态下实质上在穿着者脚部下方延伸的中底基部区域,中底基部区域具有第二硬度;以及固定在与鞋面相对的中底上的大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通过平面成型工艺制造,鞋面在制造过程中保持着二维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区域的硬度大于中底基部区域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包括第一鞋跟组件和环抱第一鞋跟组件并固定到位的第二鞋跟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基部区域的硬度取决于鞋的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基部区域通过热处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基部区域包含具有第一硬度的中底上部和具有第二硬度的中底下部,所述中底上部和中底下部固定在一起。
8.一种根据如下方法制造的具备有脚跟支撑的中底的鞋,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将具有第一硬度的中底上部固定到具有第二硬度的中底下部;将具有第一鞋跟组件和第二鞋跟组件的鞋面部件与具有中底上部和中底下部的中底部件对准,其中,所述的中底部件具有至少绕穿着者脚跟的一部分延伸的鞋跟区域;将鞋面部件固定至中底部件;以及将第一鞋跟组件固定至第二鞋跟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鞋跟组件和第二鞋跟组件至少覆盖鞋跟区域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底部件通过固定在中底部件上的凸缘固定在鞋面部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缘至少部分绕中底部件的周缘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缘具有与中底部件其它部分不同的硬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跟区域具有比中底部件其它部分更高的硬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跟组件至少重叠第二鞋跟组件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跟组件和第二鞋跟组件不重叠,它们紧靠对齐并且通过一或多道缝合固定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部件由双硬度的飞纶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将中底部件固定至大底部件。
17.一种鞋,其设计成便于按消费者要求定制鞋的系统制造,其特征在于,该鞋包含 固定至鞋面的中底,该中底包含第一中底层,其包括在穿着状态下至少绕穿着者脚跟的一部分延伸的鞋跟区域;固定至第一中底层的第二中底层,其在穿着状态下位于第一中底铺层下方;以及连接凸缘,其至少覆盖第一中底层的周缘的一部分,并且在穿着状态下位于第一中底层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底层具有第一硬度,第二中底层具有第二硬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区域的硬度高于中底其它区域的硬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通过粘接、缝合或者焊接中的一种或多种固定在连接凸缘上。
全文摘要
具有脚跟支撑的中底的鞋,特别设计用于通过所述的高效的鞋制造方法和系统来促进生产。在实施例中,鞋面通过平面成型工艺设计。另外,实施例中,鞋面构造可以与双硬度的中底结构结合,其提供了脚跟支撑并且消除了鞋面中的脚跟稳定器的需要。
文档编号A43B13/14GK102223817SQ200980147214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安东尼·迪安, 托马斯·贝伦德, 西罗·福斯科 申请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