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07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助力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力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助力鞋助力效果不理想,并且加工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鞋,能够具有更好的助力效果,并且易于加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助力鞋,包括鞋下底、鞋中底,其特征在于鞋下底两端部向上翘,中部呈向上隆起的弧形。鞋下底前部的最低位置对应第一脚趾骨和第五脚趾骨之间的位置,构成前支点; 鞋下底后部的最低位置对应足弓的后端部,构成后支点。鞋中底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性部件。鞋中底开有S形凹槽,相应凹槽内设有S形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鞋中底的对应脚掌位置和鞋中底的对应足跟位置。弹性部件由弹性橡胶制成。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鞋下底两端部向上翘,中部呈向上隆起的弧形;鞋下底前部的最低位置对应第一脚趾骨和第五脚趾骨之间的位置,构成前支点;鞋下底后部的最低位置对应足弓的后端部,构成后支点。行走时,鞋下底的前支点与鞋前端之间部分与鞋下底的后支点与鞋后端之间部分交替上下摆动,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将人体的重力转化为向前行走的推动力,实现能量回归,具有更好的助力效果,行走轻快,降低体能消耗,减轻关节劳损。本发明在鞋中底设有的弹性部件,能够进一步增强助力效果,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图1为本发明鞋下底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鞋中底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鞋下底1的两端部向上翘,中部呈向上隆起的弧形。鞋下底前部的最低位置A对应第一脚趾骨和第五脚趾骨之间的位置,构成前支点;鞋下底后部的最低位置B 对应足弓的后端部,构成后支点。如图2所示,鞋中底2开有S形凹槽,相应凹槽内设有S形弹性部件3,弹性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鞋中底的对应脚掌位置和鞋中底的对应足跟位置。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由弹性橡胶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助力鞋,包括鞋下底、鞋中底,其特征在于鞋下底两端部向上翘,中部呈向上隆起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鞋,其特征在于鞋下底前部的最低位置对应第一脚趾骨和第五脚趾骨之间的位置,构成前支点;鞋下底后部的最低位置对应足弓的后端部,构成后支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鞋,其特征在于鞋中底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性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力鞋,其特征在于鞋中底开有S形凹槽,相应凹槽内设有 S形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鞋中底的对应脚掌位置和鞋中底的对应足跟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鞋,其特征在于弹性部件由弹性橡胶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力鞋,包括鞋下底、鞋中底,鞋下底两端部向上翘,中部呈向上隆起的弧形;鞋下底前部的最低位置对应第一脚趾骨和第五脚趾骨之间的位置,构成前支点;鞋下底后部的最低位置对应足弓的后端部,构成后支点;鞋中底开有S形凹槽,相应凹槽内设有S形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鞋中底的对应脚掌位置和鞋中底的对应足跟位置。本发明具有更好的助力效果,并且易于加工。
文档编号A43B3/00GK102334773SQ2010102395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王光宇 申请人:王光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