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衬和制作胸衬的方法

文档序号:66917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胸衬和制作胸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衬和制作胸衬的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御寒遮体的基本功 能,而更加注重于服饰的美观效果。一种增加服饰美感的方法就是在服饰的前衣片上加入 胸衬。特别是西服,作为男士出席正式场合时必不可少的着装,其款式和做工的优劣直接影 响着穿着者的形象,所以现有工艺在制作西服时,通常都会在西服的前衣片中加入胸衬,以 起到挺胸的效果,使西服穿着有型。
然而,现有工艺制作的胸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工艺制作的胸衬位于 前衣片胸省靠近袖笼的部分通常采用斜丝绺,结果导致胸衬容易变形,胸衬的高点偏向袖 笼腋下方向,胸衬扁平,从而导致成衣胸部变形,挺胸效果较差,影响了服饰的质量和美感。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胸衬和制作胸衬的方法,能够保证成衣胸型不易变形, 胸腰层次感明显,提高了服饰的品质,增强了服饰的美感;且操作工艺简单,具有很强的实 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作胸衬的方法,包括
制作胸衬主体,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 第二层的马尾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
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
在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所述 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胸衬,包括胸衬主体和防变形部件,
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马尾 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
所述胸衬主体具有至少一个预定区域;
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所述 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胸衬主体的预定区域上设置防变形 部件,并使该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能够有效阻止胸衬变形 现象的产生,解决了由于胸衬的高点发生偏移,胸衬扁平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能够保证成衣胸型不易变形,胸腰层次感明显,提高了服饰的品质,增强了服饰的美 感;且操作工艺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制作胸衬的方法流程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胸衬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 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 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制作胸衬的方法,参见图1,所述方法包括
11 制作胸衬主体,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 于第二层的马尾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
12 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
13:在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 所述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上述胸衬主体的四层结构和每一层的材质只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的 示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采用具有多于上述四层或少于上述四层结 构的胸衬主体,上述各层选用的材质也可以进行调整。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胸衬主体的预定区域上设置防变形 部件,并使该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能够有效阻止胸衬变形 现象的产生,解决了由于胸衬的高点发生偏移,胸衬扁平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能够保证成衣胸型不易变形,胸腰层次感明显,提高了服饰的品质,增强了服饰的美 感;且操作工艺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 “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 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制作胸衬的方法,具体处理如下
11 制作胸衬主体,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 于第二层的马尾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
参见图2中的示例,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1(如 图2中水平直线所标记的区域),位于第二层的马尾衬2(如图2上部斜向直线所标记的区 域),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3 (如图2上部垂直直线所标记的区域)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4。
12 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
该预定区域的选取主要考虑在该预定区域设置防变形部件能够避免该预定区域 发生变形,或者在该预定区域设置防变形部件有助于避免胸衬上其他相应的位置发生变形。
上述预定区域可以设置在胸衬主体的第四层(棉衬)上,或者设置在胸衬主体的 其他层上,如设置在第三层(挺胸衬)上。在胸衬主体上选取的预定区域的数量可以为一 个或多个,当选取多个预定区域时,不同的预定区域可以位于胸衬主体的同一层,如所有预 定区域都位于胸衬主体的第四层上,或者,不同的预定区域位于胸衬主体不同的层上,如至 少一个预定区域位于胸衬主体的第四层上,至少一个预定区域位于胸衬主体的第三层上。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在胸衬主体的第四层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这种处理 方式有助于简化操作工艺,节省人工。
进一步的,针对现有技术中胸衬位于前衣片胸省靠近袖笼的部分容易发生变形的 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选取的一个预定区域
参见图2,所述胸衬包括第一边缘6和第二边缘7,所述第一边缘6对应于门襟止 口,所述第二边缘7对应于袖笼,通过如下方式选取上述预定区域
Tl 选取所述第二边缘7底部的上方第一距离且向门襟一侧第二距离位置处,作 为所述预定区域的起始位置51。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距离为3cm至5cm,上述第二距离为3cm,这时,选取第二边缘 7底部的上方3cm至5cm且向门襟一侧3cm位置处,作为所述预定区域的起始位置51。
T2 将沿所述起始位置51按照所述防变形部件的样板向下延伸所占的区域作为 所述预定区域。
由于所选取的预定区域主要用于在该区域中设置防变形部件,所以当防变形部件 的形状与预定区域的形状相一致时,能够将防变形部件更加贴合地粘结或缝合至该预定区 域,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抗变形效果,且便于操作。从而,在此采用了按照防变形部件的样板 进行预定区域的选取,防变形部件的样板指防变形部件的一个模具,或者,指防变形部件的 一个样品,或者,至其他能够表示防变形部件式样的部件。
考虑到穿着者在运动时服饰的胸部、袖笼等部分所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以及现 有胸衬的高点易于偏向袖笼腋下方向所带来的问题,在此,将从起始位置51向下延伸所占 的区域作为上述预定区域。可以理解,当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应用在领衬、肩衬上时,或 者,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解决胸衬上除上述袖笼部分之外其他部分的变形时,可以将 从起始位置51向其他方向(如左下方、右下方、上方等)延伸所占的区域作为上述预定区 域。
进一步的,参见图2,上述步骤T2可以具体为将沿起始位置51按照所述防变形 部件的样板,向下斜向弧形延伸至超过胸省线52第三距离处所占的区域作为所述预定区 域。这种预定区域的选取方式能够有效阻止胸衬的高点偏向袖笼腋下方向,胸衬扁平,达到 挺胸的效果。
上述第三距离可以为2cm至4cm。
13:在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 所述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在一个预定区域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防变形部件,该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 所述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例如,预定区域(如胸衬位于前衣片胸省靠近袖笼的部分) 为斜丝绺时,防变形部件采用直丝绺。不同丝绺方向的面料之间可以相互抵消一部分作用力,防止胸衬变形;并且,由于防变形部件本身具有的厚度和与胸衬主体之间密切连接所起 到的固定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抵消一部分作用力,从而有效避免了胸衬发生变形。
可以将纤条作为上述防变形部件,参见图2中的弧形条状的纤条5,该纤条具有靠 近所述胸衬第一边缘6的第一长边M和靠近所述胸衬第二边缘7的第二长边53,该纤条可 以为棉涤纤维纤条,纤条的宽度(即纤条短边的长度)可以为1. 5cm。
通过如下方式在预定区域上设置纤条,即将纤条连接至胸衬主体的预定区域上
Sl 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沿纤条上距离所述纤条第二长边的第四距离处,将胸衬主 体推归第五距离吃势(或称之为容位)后,将第二长边缝制在胸衬主体上;
上述第四距离可以为0. 1cm,上述第五距离可以为0. 5cm至0. 8cm,这时,在纤条5 上距离第二长边53的距离为0. Icm处,拉住纤条,将胸衬主体推归0. 5cm至0. 8cm吃势后, 将第二长边缝制在胸衬主体上,如利用平缝车将第二长边缝制在胸衬主体上。这种将纤条 缝制在胸衬主体的方式有助于纤条与胸衬主体的紧密连接,且能够对受到的作用力起到缓 冲作用,进一步避免了胸衬变形现象的发生。
S2 将所述纤条的第一长边压线第六距离,缝制在胸衬主体上。
上述第六距离可以为0. Icm0
根据所选取的预定区域所位于的胸衬主体的层次不同,将上述纤条的第一长边和 第二长边缝制在胸衬主体不同的层上。
优选的,为了便于操作,图2中提供的示例中,将纤条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缝制 在胸衬主体的第四层上。
通过上述的制作步骤得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变形部件的胸衬,进一步 的,在后续还可以将该具有防变形部件的胸衬进行浸泡和干燥工艺的处理,以使制成的胸 衬在吸汗或吸湿后不会再次缩水变形,从而保证了服饰(如西服)的长久穿着和保存。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胸衬所制作出的西服,胸部饱满、轮廓圆润美观,在穿着 者长期穿着使用之后,也不易变形。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胸衬主体的预定区域上设置防变形 部件,并使该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能够有效阻止胸衬变形 现象的产生,解决了由于胸衬的高点发生偏移,胸衬扁平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能够保证成衣胸型不易变形,胸腰层次感明显,提高了服饰的档次,增强了服饰的美 感;且操作工艺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三还提供了 一种胸衬,包括胸衬主体和防变形部件,
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马尾 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
所述胸衬主体具有至少一个预定区域;
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所述 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进一步的,上述胸衬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对应于门襟止口,所 述第二边缘对应于袖笼,所述预定区域包括沿所述起始位置按照所述防变形部件的样板, 向下斜向弧形延伸至超过胸省线第三距离处所占的区域,将所述第二边缘底部的上方第一 距离且向门襟一侧第二距离位置处作为所述起始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胸衬的具体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见本发 明方法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上述内容的具体长度或距离的数值进 行调整。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胸衬主体的预定区域上设置防变形 部件,并使该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能够有效阻止胸衬变形 现象的产生,解决了由于胸衬的高点发生偏移,胸衬扁平所带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能够保证成衣胸型不易变形,胸腰层次感明显,提高了服饰的档次,增强了服饰的美 感;且操作工艺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制作胸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制作胸衬主体,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 层的马尾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在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所述预定 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 定区域包括在所述胸衬主体的第四层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 定区域包括所述胸衬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对应于门襟止口,所述第二边缘对 应于袖笼,通过如下方式选取上述预定区域选取所述第二边缘底部的上方第一距离且向门襟一侧第二距离位置处,作为所述预定 区域的起始位置;将沿所述起始位置按照所述防变形部件的样板向下延伸所占的区域作为所述预定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沿所述起始位置按照所述防变形 部件的样板向下延伸所占的区域作为所述预定区域包括将沿所述起始位置按照所述防变形部件的样板,向下斜向弧形延伸至超过胸省线第三 距离处所占的区域作为所述预定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至少一个防变形 部件包括所述防变形部件为纤条,所述纤条包括靠近所述胸衬第一边缘的第一长边和靠近所述 胸衬第二边缘的第二长边;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沿纤条上距离所述纤条第二长边的第四距离处,将胸衬主体推归 第五距离吃势后,将第二长边缝制在胸衬主体上;将所述纤条的第一长边压线第六距离,缝制在胸衬主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纤条的第二长边缝制在胸衬主体的第四层上,将所述纤条的第一长边缝制在胸 衬主体的第四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3cm至5cm,所述第二距离为3cm,所述第三距离为2cm至^m ;所述第四距离为0. 1cm,所述第五距离为0. 5cm至0. 8cm,所述第六距离为0. Icm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条为棉涤纤维纤条,所述纤条的宽度为1. 5cm。
9.一种胸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衬包括胸衬主体和防变形部件,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马尾衬,位 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所述胸衬主体具有至少一个预定区域;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所述预定 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胸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衬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对应于门襟止口,所述第二边缘对 应于袖笼,将所述第二边缘底部的上方第一距离且向门襟一侧第二距离位置处作为所述起 始位置,所述预定区域包括沿所述起始位置按照所述防变形部件的样板,向下斜向弧形延 伸至超过胸省线第三距离处所占的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衬和制作胸衬的方法,涉及制衣技术领域,能够保证成衣胸型不易变形,胸腰层次感明显,提高了服饰的品质,增强了服饰的美感;且操作工艺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胸衬的方法,包括制作胸衬主体,所述胸衬主体包括从前衣片向人体方向位于第一层的主衬,位于第二层的马尾衬,位于第三层的挺胸衬和位于第四层的棉衬;在所述胸衬主体上选取至少一个预定区域;在所述预定区域上设置至少一个防变形部件,所述防变形部件的丝绺方向与所述预定区域的丝绺方向不同。
文档编号A41D27/02GK102038305SQ20101057454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任宏勤 申请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