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单肩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09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单肩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袋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具有多种形态的单肩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包袋的款式多种多样,如双肩背包、单肩包、腰包等,特别是对于单肩挎包而 言,广受人们的喜爱,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单肩包都会对包体配备两根不同长度的 包带,其中较短的一根固定在包体的左、右两侧顶端,并在两侧顶端还分别设置连接部(如 挂扣),较长的一根包带两端也分别固定有连接部(如套圈),将套圈置入挂扣中,可将长包 带活动连接在包体上,满足消费者单肩背或斜挎的不同需求。然而,这种常见的单肩包结构 也有其不足存在(1)在不同的场合,人们需要使用不同款式的包袋,而现有的单肩包仅能用于单肩 背负,而无法作为双肩背包或腰包使用,因此需购买几种不同种类的包袋备用,从而增加了 消费成本,也限制了单肩挎包的适用范围;(2)由于短包带是两端固定在包体上,当消费者使用长包带斜挎包袋时,只能将短 包带摆放在旁边,不仅不方便打开包体,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不美观。鉴于上述分析,本设计人本着扩展单肩包的使用形态的目的,对现有的单肩包结 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其可具有多种使用形态,适 用范围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包括包体和长、短包带,短包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包体的左、 右两侧顶端,长包带的两端与包体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对应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长包带 的两端还与包体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对应形成可拆卸连接;单肩包还包含一将长、短包带 组合在一起的固定件。上述长包带的两端分别固定挂扣,包体的左、右两侧下部对应形成一挂扣和一套圈。上述短包带的中段为可拆卸连接。上述短包带的中段以挂扣和套圈连接。上述短包带的中段外部包覆有垫体。上述包体的后侧上部设有可供长包带穿过的固定带。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改进(1)将长包带设置为可与包体左右两侧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并借助固定件的使用, 将长、短包带的中段组合在一起,可作为双肩背包使用,扩大了现有单肩包的适用范围;(2)将短包带设计为可分离的断开结构,当使用长包带斜挎时,可将短包带分别固定在包体的两侧,这样不会影响包体的使用,使得整体利落,提高整体美观性,且垫体的使 用将挂扣与肩部隔开,避免肩部的不适感; (3)更可在包体的后侧设置固定带,将长包带穿过固定带后,可固定在腰部,作为 腰包使用,实现了单肩包的多功能性。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为腰包使用的示意图;[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双肩背包使用的示意图;[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其它包袋配合使用的示意图;[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斜挎时的使用状态图;[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作为腰包时的使用状态图;[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挎包时的使用状态图;[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双肩背包时的使用状态图;[0028]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婴儿车上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使用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图7及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包括包体1、长包 带2和短包带3,其中,包体1的上方形成开口,可前后开合,供取出或放入物件;短包带3的 两端分别固定在包体1的左、右两侧顶端(可为一体成型),而长包带2的两端与包体1的 左、右两侧上部可拆卸地连接,此处与常见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长包带2的两端还可与包体1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 对应可拆卸连接,此处可为卡扣连接、挂扣连接或是粘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是在长包带2 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挂扣21,而包体1的侧边下部对应形成套圈11和挂扣12,参考图1至图 3所示;同时,为了方便连接,增强整体美观性,长包带2与包体1的侧边上部也通过挂扣连 接,具体是在包体1的左右两侧上部也分别设置一套圈13和一挂扣14,用于与长包带2形 成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既可拆下长包带2,仅使用短包带3挎在手臂上,作为普通的 挎包使用,如图9所示,也可如图7所示,将长包带2上的挂扣21分别扣入包体1上部的挂 扣14及套圈13中,再斜挎在身体的一侧,前述均为常见的使用形态,本实施例更可将长包 带2固定在包体1侧边下部的套圈11和挂扣12上,然后使用一固定件4将长、短包带2、3 的中段包覆在一起,并将固定件4的两端固定(可为按扣或魔术扣粘合),参考图5所示,这 样,消费者可将两条手臂分别伸入长、短包带2、3形成的空隙中,作为双肩背包使用,如图 10所示,从而扩展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另外,为了克服现有单肩包在斜挎时短包带3的放置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短包带3 在中段断开,形成可拆卸连接,具体可在与套圈11同侧的一端设置挂扣31,另一端设置套圈32,这样,当作为斜挎包使用时,可分别将短包带3上的挂扣31、套圈32与包体1两侧下 部的套圈11、挂扣12组合,如图7所示,这样既不会妨碍打开包体1的开口取用物件,而且 整体美观性较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消费者单肩背负时挂扣31和套圈32对肩部的 摩擦,挂扣31与套圈32并非固定在断开处的端部,而是预留出一段距离,这样借助该段包 带的垫靠,避免挂扣31或套圈32与肩部的直接接触,使得使用更加舒适。通过将短包带3设计为断开结构,还可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其它位置,如图 11所示,是将短包带3上的挂扣31、套圈32分离,然后分别穿过婴儿车的支架,再分别与包 体1侧边上部的套圈13、挂扣14固定,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另外,再请参考图6 所示,更可将短包带3带有挂扣31的部分穿过另一包袋的连接环,然后与另一侧的挂扣14 扣合,这样,就将两个包袋连接为一体,消费者只需提拎另一包袋,即可携带两个包袋出行, 方便携带。在本实施例中,包体1的后侧上部还并行固定有二固定带5,如图4所示,将长包 带2穿过该固定带5后,再将两端的挂扣21相互扣合,即可作为腰包使用,可同时参考图8 所示,此时可将短包带3分解后分别固定在包体1的左右两侧;另外,为了保持整体的美观 性,避免长包带2端部的挂扣21与身体接触而造成不适,还可在端部外包覆垫体6,此垫体 6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减小挂扣21对消费者腰部的摩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单肩包,重点在于在包体1的左、右两侧下部设 置连接结构,与长包带2构成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现有单一功能的单肩包进行功能扩展,可 作为双肩背包或腰包使用,应用范围更广,使用方便。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包括包体和长、短包带,短包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包体的左、右两侧顶端,长包带的两端与包体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对应形成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包带的两端还与包体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对应形成可拆卸连接;单肩包还包含一将长、短包带组合在一起的固定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包带的两端分别固定 挂扣,包体的左、右两侧下部对应形成一挂扣和一套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包带的中段为可拆卸 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包带的中段以挂扣和套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包带的中段外部包覆 有垫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后侧上部设有可 供长包带穿过的固定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单肩包,包括包体和长、短包带,短包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包体的左、右两侧顶端,长包带的两端与包体的左、右两侧上部分别对应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长包带的两端还与包体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对应形成可拆卸连接;单肩包还包含一将长、短包带组合在一起的固定件。此种包袋结构可具有多种使用形态,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A45C1/04GK201683278SQ20102011301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张玉莲 申请人:亚薪皮纺制品(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