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84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伞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伞上的升降机构,特别是一种太阳 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太阳伞主要由伞杆、伞架、上伞盘、下伞盘和伞撑构成。其是以固定柄固定于地面, 并于伞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卷绕机构,该卷绕机构以一手把带动一卷轮转动,于卷轮上固 定有钢索,该钢索经过一滑轮后固定于伞柄上端的滑动环,手把卷动卷轮让钢索对滑动环 做拉、放动作,而使滑动环带动枢设于其上的撑骨动作,以达到太阳伞展开或收合的目的。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伞升降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855169Y],由固定 板与支架组成一个口字形框架,在该框架内,扭簧座固定在支架竖板上,扭簧紧套在扭簧座 上,其两端带有挂钩,卷轴大轴端套在扭簧上,扭簧两端挂钩从卷轴大轴端侧开口伸出,卷 轴小轴端联接在固定板的孔中,并在该小轴上制有内方孔,卷筒活动套在卷轴上且有卡片 与扭簧两端挂钩卡住,绳索固定在卷筒上。但是在这种太阳伞的使用中发现仍有许多缺点1、该装置的钢索设于伞柄侧边, 容易被触摸到,极易对其造成损坏或使该太阳伞重心不稳而倾倒;2、该装置需于在钢索上 涂抹润滑油避免生锈,但因钢索是设于伞柄侧边,常会因不小心碰触或是润滑油滴落造成 沾染油渍的困扰,而且钢索涂抹上润滑油后,极易沾上灰尘,造成破坏该太阳伞整体的美 感,降低休闲生活的情调;3、使用过程中必须通过卷筒卷绕绳索,这样不省力,而且整体强 度较低;4、长时间使用绳索易被磨断;5、这种太阳伞升降装置需要手动操作,费时费力,给 人们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机将太阳 伞打开或关闭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 所述的太阳伞包括伞杆和套设在伞杆上的下伞盘,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式升降机构包括设 置在伞杆内的顶杆、丝杆、升降螺母和设置在伞杆端部的电机,所述的顶杆位于下伞盘与升 降螺母之间,顶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螺母上,顶杆的另一端可顶靠在上述的下伞盘上,所述 的丝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相连,丝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联。太阳伞还包括位于伞杆上端部的上伞盘和一端铰接在上伞盘上的伞架,伞架中部 铰接有其一端铰接在下伞盘上的伞撑,太阳伞的打开和关闭主要通过调节下伞盘来实现 的。本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将太阳伞打开时,启动电机,使得 电机的输出轴正转/反转,电机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通过 螺纹相连接,当丝杆转动时,升降螺母相对于丝杆向上移动;而且升降螺母与顶杆相连,升 降螺母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顶杆向上移动,直至顶杆接触到下伞盘并推动下伞盘向上移动,此时伞架在伞撑的作用下打开,直至太阳伞伞杆完全打开,此时停止电机。当需要将 太阳伞关闭时,同样启动电机,使电机的输出轴反转/正转,电机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丝杆转 动,丝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通过螺纹相连接,当丝杆转动时,升降螺母相对于丝杆向下移 动;而且升降螺母与顶杆相连,升降螺母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顶杆也向下移动,当顶杆 的上端脱离下伞盘时下伞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伞杆向下移动,伞架在伞撑的作用下 慢慢闭合,直至太阳伞的关闭,最后停止电机。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顶杆与升降螺母之间设有弹簧。在 伞杆上设有限位件,当下伞盘顶靠到限位件上时太阳伞完全撑开。由于电机启动后转速很 快,电机带动丝杆使丝杆的转速也很快,此时升降螺母急速上升,升降螺母在弹簧的缓冲作 用下对顶杆的冲击达到最小,使得顶杆不会被快速顶出,不会影响到下伞盘。而且,当顶杆 顶到限位件上时,丝杆还会继续向上移动,此时在弹簧的缓冲作用下使得限位件收到的冲 击最小,不会损坏限位件。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顶杆包括顶杆本体、连接部和挡肩, 所述顶杆本体的杆径大于连接部的杆径,且小于挡肩的直径,上述的弹簧套设在顶杆的连 接部上,一端作用在该挡肩上,另一端作用在升降螺母上。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方便弹簧 的安装。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升降螺母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 定孔的孔径大于顶杆连接部的杆径,且小于顶杆本体的杆径,上述顶杆的连接部穿过固定 孔与一紧固螺母相连。这种连接方式可调节可拆卸、而且连接也比较牢固,具有使用寿命长 的特点。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顶杆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位于丝杆 的两侧。两个顶杆的设计,使下伞盘在上升过程中更加平稳。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弹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在上 述两根顶杆的连接部上。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开设有能容纳上述 丝杆的通孔,所述的丝杆的端部穿设在该通孔中,两者通过定位销相固连。通过这样的方式 将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丝杆与电机的 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的优点在于1、由于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在使用本太阳伞时操作不费力,不需要人力操作 就能实现太阳伞的打开和关闭,自动化程度高。2、在顶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对升降螺母与顶杆之间的撞击起到缓冲作用,延长 本太阳伞的使用寿命。3、采用两顶杆推动下伞盘,两顶对称设置,两顶杆同时推动下伞盘,在推动下伞盘 的过程中稳定性高。4、整体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太阳伞的打开或关闭易于实现;顶杆设置在伞杆的 内部,其外形美观;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
图1是本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C-C剖视图。图中,1、伞杆;2、下伞盘;3、顶杆;31、顶杆本体;32、连接部;33、挡肩;4、丝杆;5、 升降螺母;51、固定孔;6、电机;61、输出轴;7、弹簧;8、紧固螺母;9、伞架;10、上伞盘;11、 伞撑;12、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太阳伞包括伞杆1、伞架9、上伞盘10、下伞盘2和伞撑11,在伞杆1 上具有限位件12,上伞盘10固定在伞杆1的顶部,下伞盘2套设在伞杆1上,伞架9铰接在 上伞盘10上,伞撑11 一端铰接在伞架9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下伞盘2上,太阳伞的打开 和关闭主要通过调节下伞盘2来实现的。本电动式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伞杆1内的顶杆3、丝杆4、升降螺母5和设置在伞 杆1端部的电机6,这里设置的顶杆3为两根且分别位于丝杆4的两侧。两根顶杆3位于下 伞盘2与升降螺母5之间,顶杆3包括顶杆本体31、连接部32和挡肩33,顶杆本体31的杆 径大于连接部32的杆径,但小于挡肩33的直径,在两根顶杆3的连接部32上分别设有一 弹簧7,弹簧7的一端作用在顶杆3的挡肩33上,另一端作用在升降螺母5上。这里弹簧7 起缓冲作用,缓解升降螺母5与顶杆3之间的碰撞。升降螺母5上开设有固定孔51,固定孔51的孔径大于顶杆3连接部32的杆径,但 小于顶杆本体31的杆径,顶杆3的连接部32穿过固定孔51与一紧固螺母8相连。这里的 电机6通过蓄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来供应电能,电机6的输出轴61上开设有能容纳丝杆4的 通孔,丝杆4的端部穿设在该通孔中,两者通过定位销相固连在一起,丝杆4的另一端套设 有上述的升降螺母5。通过丝杆4的转动来控制升降螺母5的上下移动。升降螺母5的上 下移动则带动顶杆3的上下移动,最终实现太阳伞的打开或关闭动作。本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将太阳伞打开时,启动电机6, 使得电机6的输出轴61正转,电机6输出轴61转动时带动丝杆4转动,丝杆4的一端与升 降螺母5通过螺纹相连接,当丝杆4转动时,升降螺母5相对于丝杆4向上移动;升降螺母 5顶压在弹簧7上,弹簧7被压缩至不能压缩时,顶杆3随升降螺母5 —起向上移动,直至 顶杆3接触到下伞盘2并推动下伞盘2向上移动;下伞盘2移动到与伞杆1上的限位件12 相抵靠时,电机6停止转动,此时伞架9在伞撑11的作用下被完全打开。当需要将太阳伞关闭时,同样启动电机6,使电机6的输出轴61反转,电机6输出 轴61转动时带动丝杆4转动,丝杆4的一端与升降螺母5通过螺纹相连接,当丝杆4转动 时,升降螺母5相对于丝杆4向下移动;而且升降螺母5与顶杆3相连,升降螺母5在向下 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顶杆3也向下移动,当顶杆3的上端脱离下伞盘2时下伞盘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伞杆1向下移动,伞架9在伞撑11的作用下慢慢闭合,直至太阳伞的关闭, 最后将电机6停止。本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不需要人力操作就能实现太阳伞的打开和关闭、自动 化程度高;且整体结构较简单、操作方便,工作过程稳定性高;而且还具有结构坚固,使用 寿命长等优点。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太阳 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丝杆4与电机6的输出轴61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伞杆1、下伞盘2、顶杆3、顶杆本体31、连接部32、挡肩33、 丝杆4、升降螺母5、固定孔51、电机6、输出轴61、弹簧7、紧固螺母8、伞架9、上伞盘10、伞 撑11、限位件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 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 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所述的太阳伞包括伞杆(1)和套设在伞杆(1)上的下伞盘(2),其特征在于,该电动式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伞杆(1)内的顶杆(3)、丝杆(4)、升降螺母(5)和设置在伞杆(1)端部的电机(6),所述的顶杆(3)位于下伞盘(2)与升降螺母(5)之间,顶杆(3)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螺母(5)上,顶杆(3)的另一端可顶靠在上述的下伞盘(2)上,所述的丝杆(4)的一端与升降螺母(5)相连,丝杆(4)的另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轴(61)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3)与升 降螺母(5)之间设有弹簧(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3)包括 顶杆本体(31)、连接部(32)和挡肩(33),所述顶杆本体(31)的杆径大于连接部(32)的杆 径,且小于挡肩(33)的直径,上述的弹簧(7)套设在顶杆(3)的连接部(32)上,一端作用 在该挡肩(33)上,另一端作用在升降螺母(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螺母(5) 上开设有固定孔(51),所述固定孔(51)的孔径大于顶杆连接部(32)的杆径,且小于顶杆本 体(31)的杆径,上述顶杆(3)的连接部(32)穿过固定孔(51)与一紧固螺母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顶杆(3)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位于丝杆(4)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 (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套设在上述两根顶杆(3)的连接部(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电机(6)的输出轴(61)上开设有能容纳上述丝杆⑷的通孔,所述的丝杆⑷的端部穿设 在该通孔中,两者通过定位销相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的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中,所述的丝杆⑷与电机(6)的输出轴(61)之间通过联轴器 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属于伞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太阳伞升降机构需要手动操作、费时费力、给人们带来不便的问题。本太阳伞的电动式升降机构,太阳伞包括伞杆和套设在伞杆上的下伞盘,该电动式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伞杆内的顶杆、丝杆、升降螺母和设置在伞杆端部的电机,顶杆位于下伞盘与升降螺母之间,顶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螺母上,顶杆的另一端可顶靠在上述的下伞盘上,丝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相连,丝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联。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640770SQ20102014577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蒋民建, 赵年高 申请人:赵年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