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190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中的零件,尤其是一种手开伞中的零件一下巢。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开伞在开启时,是由一只手握持伞把,另一只手将下巢沿伞中棒朝伞的 上端推动,同时使伞骨张开以拉撑伞布,并使下巢固定在伞中棒处的上弓上,由于上弓卡掣 住下巢的下端而使下巢固定在接近伞上端位置的伞中棒处。在收合伞时,使用者利用手指 按压位于伞中棒中设置的上弓,使该上弓向伞中棒内收缩,于是下巢失去上弓的卡掣,则下 巢会因伞布收缩的弹力沿着伞中棒向下迅速移动收合。问题是在按压上弓时,因为下巢的 快速下移,往往造成使用者的手指被下巢与伞中棒间的间隙夹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下巢包括一呈中空柱形的下巢本体,下巢本体的 一侧设置有一接弓卡槽和与该卡槽相对应的挡片,下巢本体的上端部位向外延伸有一与副 伞骨连接的环状凸部。该下巢解决了上述夹伤手指的问题,但是它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其下巢本体中设置的接弓卡槽和与该卡槽相对应的挡片使下巢本体的结构过 于精密,使模具设计也变得非常复杂精密,由此而造成成品率降低,并使该零件的成本增 加;2、使用中由于挡片的根部强度差,又经常受到反复弯曲力矩,因此很容易折断。当 该挡片折断时,修理时必须要更换下巢本体,而更换下巢本体则要拆卸整个伞架,使修理工 作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由此可知,该下巢确有改进之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成本 低廉,便于维修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方案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 包括一呈中空柱形的下巢本体,下巢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一上弓卡槽,下巢本体的上端部位 向外延伸一与副伞骨连接的环状凸部,其改进是在所述的下巢本体之下端部位向下延伸有一外径略小于下巢本体外径的套筒,在 与接弓卡槽中心线对称的、该套筒两侧的柱面上分别设有一略向外突出的定位小凸块;另 夕卜还有,一环状套圈,该环状套圈包括一内径与下巢本体之下部的套筒外径滑配合、长度 与套筒等长的环形套;在该环形套的顶面上还向上延伸有一条形挡片,该挡片的形状和大 小略小于上弓卡槽的开口部分;并且在环形套的内孔孔壁上设有与套筒之两侧所设的两个 向外突出的定位小凸块相配合的定位滑槽。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挡片之内侧面上还设有一向壁内凹陷的、与接弓相配合的条 形定位凹槽。[0012]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上弓卡槽开口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向外凸起的,下大、上小 的梯形凸边。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也可以采用以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本方案的手开伞用的 安全下巢与上述方案基本相同,其区别点仅在于在所述的下巢本体上面的环状凸部之上端 部位向上延伸有一外径略小于环状凸部外径的套筒。伞装配时,将上述第一种方案中的下巢套装于普通的手开伞的伞中棒中,或者将 第二种方案中的下巢套装于折叠式手开伞的伞中棒中,再将副伞骨与下巢本体上面的环状 凸部装配在一起,将环状套圈装配在下巢的下端,于是挡片恰好覆盖在下巢本体一侧的接 弓卡槽开口部。在使用中如果发生挡片折断时,只需更换环状套圈,而不必更换下巢本体, 因此不需拆卸伞骨架,使维修工作大大简化。从以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手开伞在收折时容易夹伤手指的问题;2、使下巢本体的结构简化,从而制造工艺简化,成品率提高,成本降低;3、挡片根部更牢固,更不易折断,万一折断时挡片零件更换更为方便,延长了伞的 使用寿命。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和更加清晰,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 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巢装配在普通的手开伞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1中的下巢本体之主视示意图;图2b是图2a的左视剖视示意图。图3a是图1中的环状套圈之主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下巢装配在折叠式手开伞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图4中的下巢本体之主视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看图1-图3。本实施例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10包括一呈中空柱形 的下巢本体12,下巢本体12的一侧设置有一接弓卡槽121,下巢本体12的上端部位向外延 伸有一与副伞骨连接的环状凸部11,并且在下巢本体12之下端部位向下延伸有一外径略 小于下巢本体外径的套筒13,在与接弓卡槽121中心线X-X对称的、该套筒两侧的柱面上分 别设有一略向外突出的定位小凸块131 ;另外还有一环状套圈20,该环状套圈20包括一内 径与下巢本体12之下部的套筒13外径滑配合、长度与套筒13等长的环形套21 ;在该环形 套21的顶面上还向上延伸有一条形挡片22,该挡片22的形状和大小略小于接弓卡槽121 的开口部分;并且在环形套21的内孔211之孔壁上设有与套筒之两侧所设的两个向外突出 的定位小凸块131相配合的定位滑槽212。该定位滑槽212使环状套圈20装配到下巢10 的下部时,条形挡片22恰好覆盖在接弓卡槽121的开口部分。该下巢是用于普通的手开伞中的,图中示出了伞中棒30,接弓40,副伞骨50,伞骨 60,伞顶套70的结构和位置。为了让接弓40可以与挡片准确的定位,还可以在挡片22之内侧面止设有一向壁
4内凹陷的、与接弓40相配合的条形定位凹槽221。为了保护挡片不易被碰坏,还可以在下巢10的接弓卡槽121开口部之两边分别设 置有一向外凸起的,下大、上小的梯形凸边122。实施例2,参看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下巢80是用于折叠式手开伞中的。它与上 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是在下巢本体82上面的环状凸部81之上端部位向上延伸 有一外径略小于环状凸部外径的套筒84。即本实施例中的安全下巢80包括一呈中空柱形 的下巢本体82,下巢本体82的一侧设置有一接弓卡槽821,下巢本体82的上端部位向外延 伸有一与副伞骨连接的环状凸部81,并且在下巢本体82之下端部位向下延伸有一外径略 小于下巢本体外径的套筒83,在与接弓卡槽821中心线X-X对称的、该套筒两侧的柱面上分 别设有一略向外突出的定位小凸块831 ;另外还有一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环状套圈20。图 4中还示出了其伞顶套9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但其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不 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作之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包括一呈中空柱形的下巢本体,下巢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一接弓卡槽,下巢本体的上端部位向外延伸有一与副伞骨连接的环状凸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下巢本体之下端部位向下延伸有一外径略小于下巢本体外径的套筒,在与接弓卡槽中心线对称的、该套筒两侧的柱面上分别设有一略向外突出的定位小凸块;另外还有,一环状套圈,该环状套圈包括一内径与下巢本体之下部的套筒外径滑配合、长度与套筒等长的环形套;在该环形套的顶面上还向上延伸有一条形挡片,该挡片的形状和大小略小于上弓卡槽的开口部分;并且在环形套的内孔孔壁上设有与套筒之两侧所设的两个向外突出的定位小凸块相配合的定位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挡片之内侧面上还 设有一向壁内凹陷的、与接弓相配合的条形定位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接弓卡槽开口 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向外凸起的,下大、上小的梯形凸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下巢本体上面 的环状凸部之上端部位向上延伸有一外径略小于环状凸部外径的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下巢本体上面的环 状凸部之上端部位向上延伸有一外径略小于环状凸部外径的套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开伞用的安全下巢,旨在防止收拢伞时手指被夹伤。它包括一呈中空柱形的下巢本体,下巢本体一侧设置有一接弓卡槽,下巢本体上端部位向外延伸有一与副伞骨连接的环状凸部,在下巢本体之下端向下延伸有一外径略小的套筒,在该套筒两侧的柱面上分别设有一定位小凸块;另外还有一环状套圈,该环状套圈包括一内径与下巢本体下部的套筒外径滑配合、长度与套筒等长的环形套;在环形套的顶面上还向上延伸有一条形挡片,挡片的形状和大小略小于接弓卡槽的开口;并且在环形套的内孔孔壁上设有与套筒之两侧所设的两个定位小凸块相配合的定位滑槽。
文档编号A45B25/06GK201691219SQ20102018757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5日
发明者杨祖发 申请人:杨祖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