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发光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背心,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警示功能的背心。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背心主要是指用于作业或工作时所穿的背心。如警察穿的警用 背心,用于指挥交通;勘察作业工人穿的作业背心,野外工作时穿着;或者工程抢修等工人 穿的作业背心等。这些背心都需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警示作用。因为上述使用均发生 于路面或野外,常有车辆来往。因此穿上这些背心可以具有警示的作用,保证穿着人的人身 安全。现有主要使用的是反光背心,其主要材料是涤纶加反光带;主要种类有涤纶反光 背心,涤纶荧光反光背心,涤纶高亮反光背心,涤纶pvc晶格反光背心,涤纶针织反光背心, 涤纶梭织背心,全涤荧光网布晶格背心,全涤荧光网布高亮背心等。但上述反光背心不论是何种类,其主要借助反光来达到警示作用,存在一定的缺 陷,警示效果并不理想。鉴于上述,很有必要研制一种本身具有发光功能的警示背心。台湾专利申请案号为96137241名称为发光纱线及具有该发光纱线之发光织物, 公开了一种发光纱线。该发光纱线至少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封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极,两条 以上导线纱线,其中各该导电纱线分别与该些电极其中之一电性连接,且各该导电纱线彼 此电性绝缘。但是上述台湾专利并没有公开如何将这些导线纱线进行使用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功能的背心,从而具有警示功能。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纱线(1),所述发光纱线 (1)布置在背心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沿背心外表面的边沿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沿背心前胸面及后背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沿背心后背面或前胸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数量为多条,在背心前胸面或后背面上布置成相互 平行的横条。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设计有感测器(3)及光源致动器G),所述感测器 (3)与光源致动器(4)串联在发光纱线(1)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C3)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 传递至光源致动器G),所述光源致动器(4)接收感测器C3)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 号控制发光纱线(1)的亮灭。进一步的,所述感测器(3)为一机械式开光、一光转换器、一声音转换器、一振动 转换器或上述之任意组合。[0016]进一步的,所述感测器C3)根据根据外界信号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 所述光源致动器(4)根据感测信号产生强弱变化的光源致动信号。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的发光强度和/或频率与光源致动信号的强度和/ 或频率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纱线(1)外包裹有布料,所述布料缝制在背心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发光纱线布置在背心表面上,使得背心具有了 警示的功能,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通过的感测器及光源致动器,使得该发光背包具有 了自动感应的警示功能。
图1是现有的发光纱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六优选实施例中纱线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图1是现有的发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包括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发 光二极管13,荧光材料14,导电纱线15等。导电纱线15分别与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 电性连接,且各该导电纱线彼此电性绝缘,使发光二极管13发光,通过加入荧光材料14,可 以控制该发光纱线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般来说,背心包括两个面,前胸面和后背面,发光 纱线1在背心外表面布置位置可以是多种的。本实施例中,优选如图2所示的位置,即沿背 心前胸面及后背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这样可以使得使用最好的发光纱线材料取得最好 的发光效果。本实施例中还作了如下的设计在发光纱线2外包裹布料,然后再将所述布料 缝制在背心的外表面上,即可实现牢固的结合。如此,可以使背心具有了发光的功能,也即 具有了警示的功能。第二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发光纱线的布置方式 是沿背心前胸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第三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发光纱线的布置方式 是沿背心后背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第四优选实施例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发光纱线的布置方式是 沿背心前胸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第五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光纱线1数量为多条,在背心前胸面 或后背面上布置成相互平行的横条。第六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仍然是对发光纱线的电路作出了改进,如图5所示。本 实施例考虑了更为复杂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感应外界信号并控制发光纱线亮灭及发光强 度和/或频率的发光背包。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发光纱线2设计有感测器3及光源致动器4,所述感测器3与光源致动器4串联在发光纱线1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3感测外界信号变 化并传递至光源致动器4,所述光源致动器4接收感测器3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号 控制发光纱线1的亮灭。感测器3根据根据外界信号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所 述光源致动器4根据感测信号产生强弱变化的光源致动信号,并且发光纱线1的发光强度 和/或频率与光源致动信号的强度和/或频率相对应。电源5为感测器3、光源致动器4及 发光二极管13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的感测器3可以为一机械式开光、一光转换器、一声音转换器、一振动 转换器或上述之任意组合。对于经常行夜路的使用者来说,如此的设计使得该使用者在行 夜路过程中,特别是在马路上时,本实用新型能及时的感应外界的信号,如汽车喇叭声,车 灯的光亮等,及时的使发光纱线发亮,起到警示的作用。并且可以根据外界信号的强度控制 发光的亮度或频率,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等级。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纱线具有防水的功能,因此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其保护范围 不限于上述之说明。所有根据本实用新型之精神所作的发明或改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纱线(1),所述发光纱线(1)布置在背心 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1)沿背心外表 面的边沿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1)沿背心前胸 面及后背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1)沿背心后背 面或前胸面的边沿完整一圈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1)数量为多条, 在背心前胸面或后背面上布置成相互平行的横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 线(1)设计有感测器C3)及光源致动器G),所述感测器C3)与光源致动器(4)串联在发光 纱线(1)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C3)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传递至光源致动器G),所述光源 致动器(4)接收感测器C3)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号控制发光纱线(1)的亮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器(3)为一机械式开 光、一光转换器、一声音转换器、一振动转换器或上述之任意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器(3)根据根据外界 信号的强弱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测信号,所述光源致动器(4)根据感测信号产生强弱变化的 光源致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线(1)的发光强度 和/或频率与光源致动信号的强度和/或频率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纱 线(1)外包裹有布料,所述布料缝制在背心的外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心,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警示功能的背心。一种发光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发光纱线(1),所述发光纱线(1)布置在背心的外表面上。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纱线(1)还可以设计有感测器(3)及光源致动器(4),所述感测器(3)与光源致动器(4)串联在发光纱线(1)的电路上,所述感测器(3)感测外界信号变化并传递至光源致动器(4),所述光源致动器(4)接收感测器(3)感测信号,并产生光源致动信号控制发光纱线(1)的亮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发光纱线布置在背心表面上,使得背心具有了警示的功能,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通过的感测器及光源致动器,使得该发光背包具有了自动感应的警示功能。
文档编号A41D13/01GK201846819SQ20102022843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陈亚伦 申请人:陈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