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61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跟鞋。
背景技术
通常,高跟鞋的鞋跟与鞋底是连为一体的。由于高跟鞋的鞋跟下端较细,磨损较 快。如果因鞋跟磨损而丢弃一双鞋,那么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跟鞋,通过更换鞋跟,可以重复使 用高跟鞋,从而延长高跟鞋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跟鞋,包括鞋底和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跟的上部横截面呈《 H,, 形,鞋跟的下部呈柱体,所述的鞋底的后端有一凸台,该凸台含有一空腔,该空腔连通鞋底 的一个侧面,并且该空腔的形状与鞋跟上部的形状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高跟鞋,鞋跟的上部通过鞋底凸台的一侧, 穿入鞋底凸台的空腔中。鞋跟固定在鞋底的空腔中。由于人在行走时,鞋跟受到的摩擦力 是前后方向,所以在鞋底凸台的侧面设置开口,鞋跟不会因为受到摩擦力而移出鞋底。当鞋 跟下部受到严重磨损时,通过将鞋跟从鞋底空腔中移出,更换新的鞋跟,可以重复使用高跟 鞋,从而达到延长高跟鞋使用寿命的目的。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跟的侧视图。图中,1、鞋底,2、鞋跟,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跟鞋,包括鞋底1和鞋跟2。所述的鞋跟 2的上部横截面呈《ΣΖ,,形,鞋跟2的下部呈柱体。所述的鞋底2的后端有一凸台3,该凸 台3含有一空腔,该空腔连通鞋底1的一个侧面,并且该空腔的形状与鞋跟1上部的形状相 匹配。使用该结构的高跟鞋时,鞋跟2的上部通过鞋底1凸台的一侧,穿入鞋底1凸台的空 腔中。鞋跟2固定在鞋底1的空腔中。由于人在行走时,鞋跟2受到的摩擦力是前后方向, 所以在鞋底1凸台的侧面设置开口,鞋跟2不会因为受到摩擦力而移出鞋底1。当鞋跟2下 部受到严重磨损时,通过将鞋跟2从鞋底1空腔中移出,更换新的鞋跟,可以重复使用高跟 鞋,从而达到延长高跟鞋使用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高跟鞋,包括鞋底(1)和鞋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跟(2)的上部横截面呈形,鞋跟(2)的下部呈柱体,所述的鞋底(2)的后端有一凸台(3),该凸台(3)含有一空腔,该空腔连通鞋底(1)的一个侧面,并且该空腔的形状与鞋跟(1)上部的形状相匹配。FSA00000265525300011.tif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跟鞋,包括鞋底和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跟的上部横截面呈形,鞋跟的下部呈柱体,所述的鞋底的后端有一凸台,该凸台含有一空腔,该空腔连通鞋底的一个侧面,并且该空腔的形状与鞋跟上部的形状相匹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高跟鞋,鞋跟的上部通过鞋底凸台的一侧,穿入鞋底凸台的空腔中。鞋跟固定在鞋底的空腔中。由于人在行走时,鞋跟受到的摩擦力是前后方向,所以在鞋底凸台的侧面设置开口,鞋跟不会因为受到摩擦力而移出鞋底。当鞋跟下部受到严重磨损时,通过将鞋跟从鞋底空腔中移出,更换新的鞋跟,可以重复使用高跟鞋,延长高跟鞋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3B7/16GK201758869SQ20102052574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王永其 申请人:吴江市东塔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