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43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应用于一类方便穿脱的鞋子上主要提供这类鞋子的一些关闭件,并逐步完善这类 鞋的设计,使原有技术得以可靠实施。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出现过一类方便穿脱的鞋子,但由于技术还不成熟,曝露出一些鞋的穿不 紧不美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合理的配件及其组合,使之前的技术得以有效的实施或 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类无需用手穿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以及此类关闭件与踏板 或后靠板的组合安装情况,本实用新型列出了多种类型的关闭件,其中关闭件的关闭方式 以扣合为主。大多以构件与凹槽的扣合为原理,扣合主要的动力来源是依靠后靠板与踏板 的转动。其中转动轴安装在鞋后跟后围顶端,靠板Z与转动轴连接并可绕转动轴转动,关闭 件A由钩件1,T件3,踏件4构成,钩件1安装在后靠板Z后背部中段位置附近,T件3的直 柄与踏件4正面相连并形成凹槽,T件3与踏件4安装在鞋后围的外侧,靠板Z可绕转动轴 转动,钩件1安装在靠板Z的后背,鞋后围上设有一开口(5),钩件1可随靠板向鞋后围靠拢 并插入开口(5),钩件1可滑进凹槽扣合,形成闭锁状态。后靠板可略微前倾,踏件4可在竖 直方向上下移动一定的位移,T件3的高度可与踏件4 一同降低,此时钩件1可以顺利滑出 凹槽,T件3下安装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其中关闭件B与后围靠板组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关闭件B由钩件1,踏件6,弹簧 2组成。踏件6下方设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被压缩,因此踏件6始终有一个向上作用力。 当后靠板向后移动时,钩件1可随后靠板一同运动,并可准确穿入开口 5中,并顺利挤过踏 件6的顶部最后与踏件(6)的顶端形成扣合状态。由于踏件(6)底部的弹簧始终给踏件6 向上的力,所以此时钩件1与踏件6无法分开。通过外力可向下作用于踏件6,踏件(6)可 压缩弹簧2并降下一定的高度,钩件(1)可随向前微倾的靠板Z滑出踏件2的顶部,解除闭 锁状态。关闭件C由凹槽件(11),扣钉12,弹簧13组成,扣钉12安装在后靠板Z背部中下 段位置,鞋后围中下部设有大开口 7,凹槽件11直立安装在大开口 7外围并且凹槽件11可 以在大开口 7外围上下移动,扣钉12可随后靠板Z向后运动并可顺利扣进凹槽件11的凹 槽,凹槽件11底端设有一弹簧13,外力可向下作用于凹槽件11,弹簧13压缩,凹槽件11可 降下一定的高度,扣钉12可随向前运动的后靠板Z滑出凹槽,解除闭锁状态。关闭件D与踏板L搭配使用,转动轴K安装在鞋内后跟表面,踏板L可绕转动轴K 转动,关闭件D由凹槽件(11),扣钉12,弹簧13组成。扣钉12安装在踏板底面,扣钉12可 随踏板向下运动最后可与鞋底板贴合靠紧。扣钉12可顺利滑进凹槽件11的凹槽内,并于 凹槽件扣合。凹槽件11安装在鞋底内部的空腔内,并可在空腔内以水平方向前进或后移,凹槽件11前端安装有弹簧13,凹槽件11前移则弹簧13被压缩凹槽件78的钩部便会与扣 钉错开,扣钉便可随上抬的踏板轻松地从凹槽内拔出。关闭件E与其他关闭件不同,因为有更为复杂的作用,首先关闭件主体安装在鞋 橡胶底后跟内部的一空腔内,并可以在空腔内前后移动,并通过向前运动来卡住向下扣进 的扣钉12,先是扣钉12随向下运动的踏板L插入空腔内部,然后挤压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 后部,卡件主体边向前运动扣柄10便可以与扣钉12卡住,为了不使扣柄10与扣钉12分离, 关闭件E设有重要的部件钩柄9,钩柄9可卡在侧口边缘使扣柄10无法拔出扣钉12。具体 细节如下关闭件E由卡件主体,弹簧13,侧件14,扣钉12组成。扣钉12安装在踏板L的底 部,可随向下运动的踏板插入空腔内部,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由,主长板8,钩柄9,扣柄10 组成。其中主长板8,钩柄9,扣柄10的组合是一整体部件。关闭件E主体由卡件主体和弹 簧13组成,弹簧13位于扣柄10的一侧,钩柄9位于扣柄10的另一侧,在鞋底空腔内部钩 柄9的一侧设有一侧口,挤压主长板8弹簧被压缩,扣柄10可向前运动并卡住扣钉12,同时 钩柄9可恰好钩住侧口的边缘,此时卡件主体被卡死无法移动,侧件14安装在侧口内部,外 力作用于侧件14,侧件14可迫使钩柄9前端的钩部与侧口边缘错开,此时弹簧解除压迫状 态,卡件主体被弹簧向空腔外部顶出。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利的比较详细的说明,通过范例参照所附各图;各 图中图1示出了关闭件B与靠板Z在鞋子上的安装情况。图2示出了开口 7在鞋子上的位置。图3示出了关闭件B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关闭件B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关闭件A主体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关闭件A的侧视图。图7示出了关部件D的侧视图。图8示出了关闭件C的侧视图。图9示出了关闭件E主体的俯视图。图10示出了关闭件E的侧视图及安装情况。图11示出了关闭件E主体在鞋底空腔内部的安装情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关闭件B在鞋子上的应用。其中钩件1安在装靠板Z的后方,并穿过 开口 5,此时踏件6由于底部的弹簧2的作用向上顶,使钩件1无法脱出,踏件6与钩件1成 锁死的状态。图2示出了大开口 7在鞋子上的具体位置,鞋子后围设有大开口 7,扣钉12可以穿 过大开口 7,凹槽件11安装在大开口 7外部,并可以在大开口 7外边缘上下移动。图3是关闭件B的立体视图,其中踏件6下方设有弹簧2 (未画出),其中钩件1位 与踏件6的上方,钩件1安装在靠板后部,可随靠板Z的向后转动滑进开口 5,并于踏件6卡死。图4是关闭件A的立体视图,其中钩件1并未画出,其中T件与踏件4形成一凹 槽,钩件1可滑入凹槽内,关闭件A的原理与关闭件B相同,关闭件A适合后跟较长的鞋类 应用。其中图5可以看到弹簧2的安装位置在T件下部。图7是关闭件D的侧视图,其中扣钉12安装在踏板L的底部(未画出)。弹簧13 在凹槽件11的正前方,二者均安装在鞋底内部的空腔内,其中凹槽件11后端突出鞋底并 在鞋外露出一小段便于脚的触碰。弹簧13前方有阻碍物只能向后延展,凹槽件11可在空 腔内部前后活动,向前时受到弹簧13的弹力会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扣钉12可随踏板向下 运动并顺利扣进凹槽件11的凹槽,并于凹槽上突起处卡死。外力作用凹槽件11的外露部 分,可使凹槽件11整体向前移动,并挤压弹簧13,当弹簧被压缩至一段距离时,凹槽上的凸 起处便与扣钉12错开,扣钉12便可随向上转动的踏板滑出凹槽,与凹槽件11解除锁死状 态。图8示出的关闭件C与靠板Z配合适用,其中凹槽件11安装在大开口 7的外部, 其原理与关闭件D相同。图9,10,11,示出的关闭件E与踏板L配合使用,图11示出了关闭件E在鞋底部的 安装情况,其中主长板8的后部可向鞋外露出一小段便于脚的触碰,其中扣钉可随向下运 动的踏板L插进空腔内部,此时外力作用于主长板8的后端,主长板8向前推,弹簧13被压 缩同时扣柄10与已在空腔内部的扣钉12卡住形成锁死的状态,并且钩柄9卡在了侧口的 边缘,这样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便无法运动。侧件14安装在侧口内并向外露出一小段便于 脚的触碰,当外力作用于侧件14时,侧件14挤压扣柄9使扣柄9滑出侧口边缘,同时弹簧 失去支撑力开始伸展,卡件主体被迫向弹簧伸展的方向移动,扣柄10与扣钉12分离解除锁 死状态。
权利要求1.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安装在鞋后跟后围顶端,靠 板(Z)与转动轴连接并可绕转动轴转动,关闭件㈧由钩件(1),T件(3),踏件(4)构成, 钩件(1)安装在靠板(Z)后背部中段位置附近,T件(3)的直柄与踏件(4)正面相连并形 成凹槽,T件(3)与踏件(4)安装在鞋后围的外侧,靠板(Z)可绕转动轴转动,钩件(1)安 装在靠板(Z)的后背,鞋后围上设有一开口(5),钩件(1)可随靠板向鞋后围靠拢并插入开 口(5),钩件(1)可滑进凹槽扣合,形成闭锁状态,靠板(Z)可略微前倾,踏件(4)可在竖直 方向上下移动一定的位移,T件(3)的高度可与踏件(4) 一同降低,此时钩件(1)可以顺利 滑出凹槽,T件(3)下安装有一弹簧O),弹簧(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了。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关闭件(B) 由钩件(1),踏件(6),弹簧( 组成,踏件(6)下方设有一弹簧O),弹簧( 始终被压缩, 因此踏件(6)始终有一个向上作用力,钩件(1)可准确穿入开口(5),并顺利挤过踏件(6) 的顶部最后与踏件(6)的顶端形成扣合状态,外力可向下作用于踏件(6),踏件(6)可压缩 弹簧( 并降下一定的高度,钩件(1)可随向前微倾的靠板(Z)滑出踏件O)的顶部,解除 闭锁状态。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关闭件(C) 由凹槽件(11),扣钉(12),弹簧(13)组成,扣钉(12)安装在靠板(Z)背部中下段位置,鞋后 围中下部设有大开口(7),凹槽件(11)直立安装在大开口(7)外围,并且凹槽件(11)可以 在大开口(7)外围上下移动,扣钉(12)可随靠板Z向后运动并可顺利扣进凹槽件(11)的 凹槽,凹槽件(11)底端设有一弹簧(13),外力可向下作用于凹槽件(11),弹簧(13)压缩, 凹槽件(11)可降下一定的高度,扣钉(12)可随向前运动的靠板(Z)滑出凹槽,解除闭锁状 态。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转动轴(K) 安装在鞋内后跟表面,踏板(L)可绕转动轴⑷转动,关闭件⑶由凹槽件(11),扣钉(12), 弹簧(1 组成,扣钉(1 安装在踏板(L)底面,扣钉(1 可随踏板(L)向下运动最后可 与鞋底板贴合靠紧,扣钉(12)可顺利滑进凹槽件(11)的凹槽内并于凹槽件(11)扣合,凹 槽件(11)安装在鞋底内部的空腔内,并可在空腔内以水平方向前进或后移,凹槽件(11)前 端安装有弹簧(13),凹槽件(11)前移则弹簧(1 被压缩凹槽件(11)的钩部便会与扣钉(12)错开,扣钉(12)便可随上抬的踏板(L)轻松地从凹槽内拔出。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鞋橡胶底后 跟内部设有一空腔,关闭件(E)主体安置在空腔内部,关闭件(E)由卡件主体,弹簧(13),侧 件(14),扣钉(12)组成,扣钉(12)安装在踏板(L)的底部,可随向下运动的踏板插入空腔 内部,关闭件(E)的卡件主体由,主长板(8),钩柄(9),扣柄(10)组成,其中主长板(8),钩 柄(9),扣柄(10)的组合是一整体部件,关闭件(E)主体由卡件主体和弹簧(1 组成,弹簧(13)位于扣柄(10)的一侧,钩柄(9)位于扣柄(10)的另一侧,在鞋底空腔内部钩柄(9)的 一侧设有一侧口,挤压主长板(8)弹簧被压缩,扣柄(10)可向前运动并卡住扣钉(1 ,同时 钩柄(9)可恰好钩住侧口的边缘,此时卡件主体被卡死无法移动,侧件(14)安装在侧口内 部,外力作用于侧件(14),侧件(14)可迫使钩柄(9)前端的钩部与侧口边缘错开,此时弹簧 解除压迫状态,卡件主体被弹簧(1 向空腔外部顶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的几种关闭件与相关配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安装在鞋后跟后围顶端,靠板与转动轴连接并可绕转动轴转动,关闭件(A)由钩件(1),T件(3),踏件(4)构成,钩件(1)安装在靠板(Z)后背部中段位置附近,T件(3)的直柄与踏件(4)正面相连并形成凹槽,T件(3)与踏件(4)安装在鞋后围的外侧,鞋后围上设有一开口(5),T件(3)下安装有一弹簧(2),弹簧(2)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类无需用手穿的鞋的几种关闭件,以及此类关闭件与踏板或后靠板的组合安装情况,列出了多种类型的关闭件,其中关闭件的关闭方式以扣合为主。
文档编号A43B11/00GK201898951SQ20102060311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林楠 申请人:林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