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26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鞋垫。
背景技术
人体的足部担负人体体重的支撑、行走的重要作用,对于足部的有效保护和按摩, 可以起到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减轻运动损伤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鞋垫不同程度的具备了一定的足部按摩、磁疗等作用,但是却没有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及的具备气动循环通风、气动助推促行、按摩、磁疗,防治运动损伤(足底以及足弓根保护)等综合功能的鞋垫。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而言,如糖尿病人,由于糖尿病人的足部特别脆弱,需要特别的保护,病人行走过程中即使正常的足底压力也将导致病人足部的异常疼痛,因此需要特殊设计的能够减震的鞋垫。目前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人,其中20%的病人会出现脚部的病变,包括足部的缺血、坏死,严重的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人对脚部的保护异常重要。对于脚气病人而言对于正常人而言,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患有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医学研究证明 良好的足部通风将有助于脚气的治疗,同时,很多人有脚臭的毛病,良好的足部通风也有助于治疗和缓解脚臭。对于酷爱户外运动的人士而言研究表明人体运动过程中许多踝关节的损伤和运动过程中足底部所受到的压力过大有关,此外行走的路程过远也会造成足跟和脚掌的疼痛,有效的减少足底压力能防治和缓解上述现象的产生,缓解疲劳。同时人体足弓根起到缓冲足部压力的作用,足弓根上面的有多条韧带连接,过大的足部压力将导致足弓根较大变形,使得足弓根受到伤害。已往的鞋垫设计基本上都忽略了对足弓根的保护。行走助推作用当人的足部行走过程中,如果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造成足跟的助推作用,将有效的减少行走以及其他运动状态中说消耗的功,例如行走时候,给予足底助推作用,助动足部离地,将有效的使得运动者感到轻松,减少运动疲劳。已往的鞋垫设计基本没有此类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在鞋垫本体内设置有三个气室,分别为第一气室、 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三个气室的上部突出于鞋垫本体表面,其中第一气室位于足跟部位,第二气室位于前脚掌位置,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通过一个气道连通,并且在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三个与外界连通的气孔,第三气室位于足心内侧弓起的部位,所述第三气室是个独立气室,第三气室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与外界连通的气孔;在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通气孔;在第一气室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按摩磁疗凸块,并且在第三气室侧面的鞋垫本体表面设置有3-5个按摩磁疗凸块,所述磁疗凸块对应人体足心的穴位(肾脏、小肠、脾脏);在鞋垫本体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点。在行走动作足跟着地时候,脚后跟的第一气室的通气孔被足跟遮蔽,第一气室内气体受到到压力,气体逐步沿着气道进入第二气室,同时部分气体通过第一气室的三个气孔排除鞋垫之外,进入鞋子内构成空气循环形成足部通风,同时由于气垫具有的缓冲作用, 减轻足跟着地的压力;当足部逐步放平之后,第二气室的气体也收到挤压,通过第二气室的三个气孔排除鞋垫之外,进入鞋子内,构成空气循环形成足部通风,同时由于气垫有的缓冲作用,减轻脚掌着地压力;同时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上方的通气孔也跟随气室状态进行气体的充气和排气过程,从而起到鞋内气流循环、协助充气放气的功能。当动作足跟离地时候,第一气室的通气孔与足部放开,第一气室由于处于负压状态,开始进气,这样可以给予人体足部一定推力,同时为下次足跟着地缓冲做准备。同理,在足趾离地时候,第二气室也开始进气,可以给予人体足部一定推力,同时为下次足跟着地做准备。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六个气孔的边缘设计有沉孔带,具体的说是以气孔为中心设计四个锥形的导流槽,四个锥形导流槽的设计,以便与气体的进出不会因为鞋子侧壁的妨碍而受阻。鞋垫上表面设置有磁疗凸块四个,分别对应人体足部的穴位,在人体足部行走过程中,四个磁铁与足部不断处于接触状态,给予足部磁疗效果。跑步与跳跃时候的足部防护同样由于气室和通气孔内气体的反复充气、排气构成的缓冲作用,从而少足部所收到的压力,使得足部受到相应保护,防治运动损伤。第三气室可以对足弓根进行保护,足弓跟保护气室在本鞋垫的设计中略微低于正常人的足弓根的高度,只有在足弓根过度变形中以适应人体姿态时候,例如跑步跳跃的过程中,足弓根保护气室与足弓根开始接触,足弓跟保护气室内的气体随着运动姿态改变,反复受到挤压,形成排气和充气过程,从而对足弓根起到支撑与缓冲变形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足底按摩作用,鞋垫上方的均勻分布的小突起,对人体足部全部表面起到刺激小变形的作用,从而形成按摩机制,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减缓足部运动疲劳。 由于气室与鞋内有孔连接,因此人在行走过程气室内气体受压,将在鞋内部分排出气体,构成鞋内气体循环,便于足部的通风。减少足部异味,增加足部保健。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在鞋垫本体内设置有三个气室,分别为第一气室1、第二气室2和第三气室3,三个气室的上部突出于鞋垫本体9表面,其中第一气室1位于足跟部位,第二气室2位于前脚掌位置,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之间通过一个气道4连通,并且在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三个与外界连通的气孔5, 第三气室3位于足心内侧弓起的部位,所述第三气室3是个独立气室,第三气室3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与外界连通的气孔5 ;在第一气室1、第二气室2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通气孔6 ;在第一气室1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按摩磁疗凸块7,并且在第三气室侧面的鞋垫本体表面设置有3-5个按摩磁疗凸块7,所述磁疗凸块7对应人体足心的穴位(肾脏、小肠、脾脏);在鞋垫本体9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点8。在行走动作足跟着地时候,脚后跟的第一气室的通气孔被足跟遮蔽,第一气室内气体受到到压力,气体逐步沿着气道进入第二气室,同时部分气体通过第一气室的三个气孔排除鞋垫之外,进入鞋子内构成空气循环形成足部通风,同时由于气垫具有的缓冲作用,减轻足跟着地的压力;当足部逐步放平之后,第二气室的气体也收到挤压,通过第二气室的三个气孔排除鞋垫之外,进入鞋子内,构成空气循环形成足部通风,同时由于气垫有的缓冲作用,减轻脚掌着地压力;同时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上方的通气孔也跟随气室状态进行气体的充气和排气过程,从而起到鞋内气流循环、协助充气放气的功能。当动作足跟离地时候,第一气室1的通气孔6与足部放开,第一气室1由于处于负压状态,开始进气,这样可以给予人体足部一定推力,同时为下次足跟着地缓冲做准备。同理,在足趾离地时候,第二气室2也开始进气,可以给予人体足部一定推力,同时为下次足跟着地做准备。第一气室1和第二气室2的六个气孔5的边缘设计有沉孔带,具体的说是以气孔为中心设计四个锥形的导流槽,四个锥形导流槽的设计,以便与气体的进出不会因为鞋子侧壁的妨碍而受阻。鞋垫上表面设置有磁疗凸块7四个,分别对应人体足部的穴位,在人体足部行走过程中,四个磁铁与足部不断处于接触状态,给予足部磁疗效果。跑步与跳跃时候的足部防护同样由于气室和通气孔内气体的反复充气、排气构成的缓冲作用,从而少足部所收到的压力,使得足部受到相应保护,防治运动损伤。第三气室可以对足弓根进行保护,足弓跟保护气室在本鞋垫的设计中略微低于正常人的足弓根的高度,只有在足弓根过度变形中以适应人体姿态时候,例如跑步跳跃的过程中,足弓根保护气室与足弓根开始接触,足弓跟保护气室内的气体随着运动姿态改变,反复受到挤压,形成排气和充气过程,从而对足弓根起到支撑与缓冲变形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足底按摩作用,鞋垫上方的均勻分布的小突起,对人体足部全部表面起到刺激小变形的作用,从而形成按摩机制,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减缓足部运动疲劳。 由于气室与鞋内有孔连接,因此人在行走过程气室内气体受压,将在鞋内部分排出气体,构成鞋内气体循环,便于足部的通风。减少足部异味,增加足部保健。
权利要求1.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在鞋垫本体内设置有三个气室,分别为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三气室,其特征在于,三个气室的上部突出于鞋垫本体表面,其中第一气室位于足跟部位,第二气室位于前脚掌位置,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通过一个气道连通,并且在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三个与外界连通的气孔,第三气室位于足心内侧弓起的部位,所述第三气室是个独立气室,第三气室的侧面设置有两个与外界连通的气孔;在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通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室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按摩磁疗凸块,并且在第三气室侧面的鞋垫本体表面设置有3-5 个按摩磁疗凸块,所述磁疗凸块对应人体足心的穴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其特征在于,在鞋垫本体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六个气孔的边缘设计有沉孔带,具体的说是以气孔为中心设计四个锥形的导流槽。
专利摘要自动气循环足底减震按摩鞋垫,在鞋垫本体内设置有三个气室,其中第一气室位于足跟部位,第二气室位于前脚掌位置,第三气室位于足心内侧弓起的部位。在走路、跑步与跳跃时候的足部防护,由于气室和通气孔内气体的反复充气、排气构成的缓冲作用,从而少足部所收到的压力,使得足部受到相应保护,防治运动损伤,并且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鞋垫上方的均匀分布的小突起,对人体足部全部表面起到刺激小变形的作用,从而形成按摩机制,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减缓足部运动疲劳。由于气室与鞋内有孔连接,因此人在行走过程气室内气体受压,将在鞋内部分排出气体,构成鞋内气体循环,便于足部的通风。减少足部异味,增加足部保健。
文档编号A43B17/03GK201995733SQ20102063804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尚鹏 申请人:无锡尚瑞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