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78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
背景技术
鞋类生产加工过程中,顶推撑皮加工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鞋类生产企业开始广泛使用前帮机代替手工顶推撑皮。一般制鞋用的前帮机包括前帮夹爪组和后踵结构,后踵结构由后踵撑杆和后踵撑台构成。在制鞋撑皮加工时,需要先将皮革包覆于鞋楦上,并将鞋头夹设于前帮夹爪组上, 而该鞋体后踵部位则须对应抵靠于后踵撑台的压合面上。因后踵结构固设在一定的位置, 当下模向上顶推鞋楦时,即可以使皮革向上撑平,而鞋体的后踵部位因已被后踵结构紧紧压合仍停滞于原来的压合位置。但是,机器加工时,鞋体后踵部位的皮革必然会处于一上一下的拉扯,如果后踵结构没有良好的压合受力方向的设计,鞋体部位就会很容易产生位移。为了防止鞋体位移,鞋类生产厂家就必须安排工人辅助前帮机对后踵进行下压抵掣,辅助固定鞋体。目前市场上的前帮机的后踵撑台主要由基体和连接部组成,基体压合鞋体的压合面为一弧形面结构。这种弧形压合面虽然可以对鞋体施加垂直于后踵帮皮的压力,但是由于鞋体后踵只有一个受力点,对不同跟高和尺寸的鞋体进行压合夹持时,鞋体经常会因为受力不均而上浮。这时就需要增加一个工人对鞋体进行辅助下压和紧固。这不仅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也导致了产品不良率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使用该结构后,后踵撑台可以对鞋体实现更有效的自动化压合紧固,有效防止鞋体在顶推撑皮过程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包括基体和连接部,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压合块,并且两压合块的表面连接形成压合面,压合面的二面角为α,夹角α的大小为90°彡α彡120°。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体通过连接部与前帮机主机相连接。由于压合面是由存在夹角的两压合块表面构成,在对鞋体撑皮加工时,压合面与鞋体后踵帮皮存在两个力作用点, 两个互成夹角的压力,可以有效对鞋体进行压合紧固。进一步的,所述压合块和基体间设有互相配合的螺孔,以及与螺孔配合的螺钉。上述技术方案中,压合块和基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合块和基体的连接处还设有粘合剂层,粘合剂层进一步增强压合块和基体之间的连接,使压合块和基体接触面为无缝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体背面设有凸块,并且所述凸块上设有卡和凹槽,构成所述连接部。卡和凹槽的设置,使基体可以可拆卸连接在前帮机主机上,从而方便拆取。[0013]进一步的,所述压合块的压合面上设有软性基材。软性基材的设置可以防止鞋体后踵帮皮在顶推撑皮过程中的摩擦损坏,从而起到对鞋体后踵帮皮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两侧面上设有螺孔,并且所述软性基材设有与基体侧面螺孔相配合的螺孔,以及与螺孔配合的螺钉。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基材和压合面的连接处设有粘合剂层。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基材包括棉絮层和橡胶层。进一步的,所述棉絮层和压合面的连接处设有粘合剂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存在夹角的两个压合块表面对鞋体后踵进行压合紧固,增加了受力点,可以有效防止鞋体在顶推撑皮时发生位移。(2)、本实用新型在压合面上增设软性基材,可以有效防止鞋体后踵帮皮的摩擦损坏,从而保护鞋体。(3)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人辅助进行压合鞋体,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中各部件对应的名称为1、卡和凹槽,2、凸块,3、基体,4、螺孔,5、粘合剂层,6、压合块,7、压合面,8、螺钉, 9、棉絮层,10、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包括基体3和连接部,所述基体3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压合块6,并且两压合块6的表面连接形成压合面7,压合面的二面角为α,夹角 α的大小为90°彡α彡120°。本实施例中,基体通过连接部与前帮机主机相连接。由于压合面是由存在夹角的两压合块表面构成,在对鞋体撑皮加工时,压合面与鞋体后踵帮皮存在两个力作用点,两个互成夹角的压力,可以有效对鞋体进行压合紧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块和基体间设有互相配合的螺孔,以及与螺孔配合的螺钉。 采用这种结构,压合块和基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块和基体的连接处还设有粘合剂层5,粘合剂层5进一步增强压合块6和基体3之间的连接,使压合块6和基体3接触面为无缝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背面设有凸块2,并且所述凸块2上设有卡和凹槽1,构成所述连接部。卡和凹槽的设置,使基体可以可拆卸连接在前帮机主机上,从而方便拆取。[0034]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 施例1基本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压合块的压合面上还设有软性基材。软性基材的设置可以防止鞋体后踵帮皮在顶推撑皮过程中的摩擦损坏,从而起到对鞋体后踵帮皮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两侧面上设有螺孔,并且所述软性基材设有与基体侧面螺孔相配合的螺孔,以及与螺孔配合的螺钉。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性基材和压合面的连接处设有粘合剂层。本实施例中,所述软性基材包括棉絮层9和橡胶层10。本实施例中,所述棉絮层9和压合面7的连接处设有粘合剂层。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包括基体(3)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压合块(6),并且两压合块的表面连接形成压合面(7),压合面的二面角为α,夹角α的大小为90°彡α彡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和基体间设有互相配合的螺孔,以及与螺孔配合的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和基体的连接处还设有粘合剂层(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背面设有凸块(2),并且所述凸块上设有卡和凹槽(1),构成所述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的压合面上设有软性基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两侧面上设有螺孔(4),并且所述软性基材设有与基体侧面螺孔相配合的螺孔以及与螺孔配合的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基材和压合面的连接处设有粘合剂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基材包括棉絮层和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絮层和压合面的连接处设有粘合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前帮机的后踵撑台结构,包括基体和连接部,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其相连接的两个压合块,并且两压合块的表面连接形成压合面,压合面的二面角为α,夹角α的大小为90°≤α≤120°。本实用新型采用存在夹角的两个压合块表面对鞋体后踵进行压合紧固,增加了受力点,可以有效防止鞋体在顶推撑皮时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人辅助进行压合鞋体,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43D11/10GK202069051SQ2010206613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袁国华 申请人:成都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