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88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未使用时能够将化妆品密封在内部、在使用时能够使该化妆品流出至外部而进行涂布的化妆品容器。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作为已知的化妆品容器,其包括容器主体,收容化妆品;盖部,以覆盖该容器主体的方式安装于其上部,同时具备为了使用收容于容器主体内的化妆品而使其向外部流出的开口。并且,为了保持容器主体内的化妆品的洁净性,在容器主体内还具有用于密封化妆品的中盖。在这种化妆品容器中,在初次开始使用时,由于需要在从容器主体卸下其上部的盖部之后卸下中盖,再次将盖部安装于容器主体,因此,其操作繁琐而在使用性上存在问题。因此,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粉末化妆品容器的技术,该粉末化妆品容器设置阀体替代中盖,使化妆品容器的粉扑(puff)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同时通过进行敲拍或挤压,阀体从阀片材构件分开而开放阀孔,粉末化妆品经该开放的阀孔而通过粉扑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将粉扑从皮肤离开时,阀体在容器的轴线方向移动而遮断阀孔,使容器主体密封,阻止粉末化妆品向外部排出。此外,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液体涂布工具的技术,该液体涂布工具使用密封球替代中盖,使隔壁部的连接孔关闭而密封涂布液,当使接头部移动至主体轴侧时, 密封球通过接头部的后端连接部从连接孔被推出,使涂布液能够向外部排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5963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43219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粉末化妆品容器中,由于只在敲拍或者挤压粉扑时阀孔开放,因此,因使用方法不同而阀孔的开放不充分,排出的化妆品的量发生变化。此外, 在使用粉末化妆品容器中化妆品未向外部排出的情况下,对于使用者来说,难以判断是使用方法不当还是阀孔未正常开放。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液体涂布工具中,在使用液体涂布工具时常常可以想到推出的密封球移动至连接孔的附近,该情况下的密封球只是在使涂布液从连接孔通过涂布液排出孔向外部排出时阻碍该涂布液流动的障碍物,不利于稳定而可靠地排出涂布液。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容器,该化妆品容器在未使用时可以密封收容于容器中的化妆品,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化妆品流出至外部的状
3态,同时化妆品的流出量无变化,能够可靠地使化妆品流出至容器外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具有容器主体,收容化妆品;移动部,具备排出筒,其中,该排出筒分别设有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开口部以及在另一侧闭口的闭口部,同时在侧面上设有切口,该排出筒形成圆筒形状,收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化妆品能够通过所述切口从所述开口部排出;中筒部,具备所述排出筒能够插入的插入孔;以及涂布体,在覆盖所述排出筒的所述开口部的同时,能够使所述化妆品向外部流出;所述化妆品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排出筒插入所述中筒部的所述插入孔的状态下,所述移动部从第一停止位置能够移动至在轴线方向上分开的第二停止位置,并且留置于该第二停止位置,当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排出筒的所述闭口部堵塞所述中筒部的所述插入孔,并且当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时,所述排出筒从所述插入孔的端面突出一定长度,使得所述化妆品能够通过所述排出筒的侧面的所述切口,并且从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涂布体排出。根据这样的化妆品容器,当移动部位于第一停止位置时,排出筒的闭口部堵塞中筒部的插入孔而密封化妆品A,通过移动部从第一停止位置移动至在轴线方向上分开的第二停止位置,排出筒从插入孔的端面突出一定长度,该排出筒的切口露出,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化妆品经由切口、排出筒内、开口部流出至外部的这一状态,再者,由于移动部留置于第二停止位置,从而在使用时化妆品的流出稳定,并且化妆品能够可靠地流出至容器外部。在这里,作为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的构成,具体地说,可列举以下构成在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所述移动部碰到所述容器主体而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移动,同时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中筒部卡合而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的相反侧移动,从而留置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更具体地说,所述排出筒在其外周面上具备爪部,该爪部在所述移动部向所述第二停止位置移动时向内侧弯曲,并且当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时,通过弹性回复至原位并且钩住所述中筒部的底面,从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合而不能向所述容器主体的相反侧移动。此外,作为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的构成,具体地说,可列举以下构成具备以在轴线方向夹入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容器主体之间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的止动件,通过安装所述止动件,从而所述移动部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移动而能够留置于第一停止位置。此外,优选构成为所述移动部具备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同时所述中筒部具备中筒部侧旋转止动件,通过所述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以及所述中筒部侧旋转止动件,从而所述移动部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于所述中筒部。在采用这种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移动部和中筒部在旋转方向为一体化,因此,例如即使构成为将覆盖化妆品容器的盖安装于移动部,并且在该移动部具有与盖的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移动部和中筒部也不会与盖同步旋转,能够容易地从化妆品容器上卸下盖。(发明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化妆品容器,该化妆品容器在未使用时可以密封收容于容器中的化妆品,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化妆品流出至外部的状态, 同时化妆品的流出量无变化,能够可靠地使化妆品流出至容器外部。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外观图,以及表示安装盖和止动件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从图1的状态卸下盖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从图1的状态卸下盖和止动件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从图3的状态使移动部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的化妆品容器的纵向截面图。图6为图4所示的化妆品容器的纵向截面图。图7为表示从图1所示的化妆品容器中卸下止动件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图5和图6中的排出筒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排出筒的主视图。图10为从左斜上方所见的图9所示的排出筒的立体图。图11为从右斜下方所见的图9所示的排出筒的立体图。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排出筒的主视图。图13为从左斜上方所见的图12所示的排出筒的立体图。图14为从右斜下方所见的图12所示的排出筒的立体图。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纵向截面图,以及表示具备图12-图14所示的排出筒、安装盖和止动件之后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图16为图15中的X部的放大图。图17为表示从图15的状态卸下盖和止动件并且使移动部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之后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图18为图17中的Y剖的放大图。符号说明1容器主体2中筒部2f中筒部侧旋转止动件2h插入孔2k 凸部3、23 移动部4e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5h 凸部6、16、洸排出筒6a 开口部乩底面部(闭口部)6c、16c、26c 切口7止动件10涂布体26h 爪部
100、200化妆品容器A化妆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18对本发明的化妆品容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9至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2至图18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的元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首先,对图1至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从图1的状态卸下盖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从图1的状态卸下盖和止动件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从图3的状态使移动部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和图6为分别表示未使用时、使用时的化妆品容器的纵向截面图,图7为表示止动件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排出筒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化妆品容器例如在使用者将粉体化妆品涂在脸等皮肤上时使用。另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以粉体对化妆品进行说明,但是,该化妆品也可以是液体,只要可适用于本发明,化妆品的状态并没有限定。如图1至图6所示,化妆品容器100包括容器主体1,收容化妆品A ;中筒部2,配置于该容器主体1的上部,其筒孔与容器主体1内连通;移动部3,其筒部插入该中筒部2的筒孔内,并且能够沿轴线方向在一定区间移动;止动件7,以被夹持于容器主体1和移动部 3之间的方式可卸下地安装于中筒部2的外周面,并且防止移动部3向轴线方向下方移动; 涂布体10,以能够使化妆品A向外部流出的方式安装于移动部3 ;以及盖11,可装卸地安装于移动部3。如图5所示,容器主体1构成有底圆筒状并且在内部收容化妆品A,在容器主体1 的上部具备与下部相比为薄壁并且以圆筒状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la。沿圆周方向密集地并列设置有凹凸的缝孔(rollet)lb设置于该突出部Ia的内周面,用于将容器主体1和中筒部2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结合。此外,圆环状的凸部Ic设置于突出部Ia的外周面,用于将中筒部2和容器主体1以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的方式结合。另外,为了能够看见内部的化妆品A,容器主体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是透明的。中筒部2通过利用环状的平板部将向上方延伸的小直径的圆筒部加和向下方延伸的大直径的内侧圆筒部2b以及外侧圆筒部2c连接而形成。在内侧圆筒部2b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与容器主体1的上述缝孔Ib啮合的突条2d,同时在外侧圆筒部2c 的内周面上,设有用于嵌合容器主体1的上述圆环状的凸部Ic的圆环状的凹部2e。S卩,中筒部2相对于容器主体1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并且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结合。此外,在外侧圆筒部2c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凸形状的中筒部侧旋转止动件2f,用于将中筒部2和移动部3 (外侧移动体4)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
纟口口。此外,中筒部2的圆筒部加的内周面形成与容器主体1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2h, 该连通孔池成为移动部3的后述的排出筒6可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在圆筒部加的外周面上,通过在从圆筒部加的上部向下部的中间位置附近形成圆环状的凸部2k,从而在夹持该凸部浊的上侧和下侧的位置上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环状的凹部an、2g,上侧的凹部an的上侧成为外径与凸部业几乎相同并且内径大于连通孔池的台阶部2j。当移动部 3位于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时,该台阶部2j限制该移动部3 (内侧移动体幻向轴线方向上方移动(阻止脱离),同时当移动部3位于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凸部业限制该移动部 3(内侧移动体5)向轴线方向上方移动(阻止脱离)。再者,如图5所示,在圆筒部加的内周面的下部设有接收部(receiving part) 2i,该接收部2i与设置于移动部3的后述的排出筒6的外周面上的密封部6d抵接。该连通孔池的下部的接收部2i的内径小于接收部上侧的连通孔部分的内径。移动部3由位于外侧的外侧移动体4、位于该外侧移动体4的内侧的内侧移动体 5、以及位于该内侧移动体5的内侧的排出筒6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移动体可在轴线方向上同样地进行移动。外侧移动体4具备上部是小直径的上部圆筒部4a、以及下部是大直径的下部圆筒部4b。在该上部圆筒部如上设有用于在外周面上安装盖11的外螺纹如,此外,在内周面的下侧设有圆环状的突起部4d,用于以在轴线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将内侧移动体5嵌合。 并且,在下部圆筒部4b的内周面上设有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如,该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4e 为沿圆周方向密集地并列设置有凹凸并且与中筒部2的中筒部旋转止动件2f啮合的缝孔, 因此,外侧移动体4(移动部幻与中筒部2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结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如作为缝孔,将中筒部旋转止动件2f作为可与该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如啮合的凸形状,但是,这些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如和中筒部旋转止动件2f的形状只要为移动部3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与中筒部2 可结合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形状也可以。在内侧移动体5中,凹形状的上部如和将凹形状倒转的下部恥构成大直径,同时将这些上部fe和下部恥在其内周侧连接的圆筒形状的中间部5c构成小直径。上部如具有可从径向外侧夹入涂布体10的后述的弹性部8的底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形状,在其外周面上设有锷部5f,在内周面上设有用于将排出筒6以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的方式嵌合的圆环状的突起部5g。此外,下部恥在外周面上设有与外侧移动体4的突起部4d可嵌合的嵌合部5d,通过该嵌合,内侧移动体5与外侧移动体4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并且,中间部 5c在内周面上设有凸部5h,通过该凸部证从下侧与中筒部2的台阶部2j抵接,从而阻止内侧移动体5(移动部幻从第一停止位置向上方移动。此外,如图6所示,通过凸部证越过中筒部2的凸部业,进入凹部2g,并且从下侧抵接凸部2k,从而阻止内侧移动体5 (移动部3)从第二停止位置向上方移动。如图8所示,排出筒6呈圆筒形状,其外径形成可插入于中筒部2的插入孔池的外径,并且插入于插入孔池(参照图5)。再者,排出筒6设有在一端(上端)开口的开口部6a,同时设有在另一端(下端)闭口的底面部(闭口部)6b,再者,在其排出筒6的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并列设置化妆品A可通过的切口 6c (在这里为4个)。该切口 6c构成从下部延伸到上部的侧视为纵向长的大致长方形。此外,如图5所示,在排出筒6的外周而的上部,设有与内侧移动体5的突起部5g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嵌合的嵌合部6e,在外周面的下部,设有与中筒部2的接收部2i抵接的密封部6d。该排出筒6的密封部6d的外径与中筒部2的接收部2i的内径大致为相同直径,通过将接收部2i与密封部6d压入并嵌合,化妆品A不能通过其之间。
7
如上所述,该移动部3的构成如下,通过突起部4d嵌合于嵌合部5d,从而外侧移动体4与内侧移动体5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嵌合,通过突起部5g嵌合于嵌合部6e,从而内侧移动体5与排出筒6在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嵌合。这样,外侧移动体4与内侧移动体 5与排出筒6可在轴线方向同样地进行移动。这样,当移动部3的排出筒6插入于插入孔池,接收部2i与密封部6d嵌合,使得排出筒6的底面部6b不从插入孔池的底面(端面)向下方突出而是大致齐平,并且凸部证与台阶部2 j抵接时(也可以存在若干空隙),该状态被称为移动部3位于第一停止位置。再者,如图6所示,当移动部3向轴线方向的下方移动,并且凸部证越过凸部业并进入凹部2g时,排出筒6从插入孔池的底面向下方突出一定长度,切口 6c从插入孔露出。这样,排出筒6突出一定长度的状态被称为移动部3位于第二停止位置。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止动件7安装于化妆品容器100,使得在包围中筒部2 的外侧圆筒部2c的外周的同时在轴线方向夹入于外侧移动体4与容器主体1之间。该止动件7在安装于化妆品容器100时呈圆环形状,并且在外周面上设有于柄7a,同时优选在手柄7a的相对向的位置设置当施加规定的力时而分离的接合部7b(参照图7)。对于该止动件7的接合部7b,例如当止动件7安装于化妆品容器100时,通过使用者握持手柄7a而相对于化妆品容器100的轴线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从而该接合部7b分离,可从化妆品容器 100卸下。图7为接合部7b分离之后的止动件7的视图。在该图中,当止动件7呈圆环状时, 接合部7b设置于手柄7a的相对向的位置。另外,接合部7b的设置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 只要当使用者握持手柄7a而在水平方向施力时接合部7b可分离,接合部7b可以设置于圆环状的止动件7的任何位置。并且,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通过该止动件7夹入外侧移动体4与容器主体1 的轴线方向之间并安装于化妆品容器100,从而移动部3不能向轴线方向下方移动(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移动),随着移动部3由于上述的凸部证与台阶部2j在轴线方向的卡合而不能向轴线方向上方移动,可以将移动部3留置于第一停止位置。如图2至图6所示,涂布体10由弹性部8以及涂抹部9构成。弹性体8的外面向外侧鼓起呈半球形状,由化妆品A可穿过的例如聚氨酯泡沫、NBR( 丁腈橡胶)等多孔材质的弹性体构成。如图5和图6所示,在该弹性体8的大致中央,设有作为连通排出筒6的开口部6a与涂抹部9的孔的流出孔8a,成为用于使化妆品A向外部流出的主要路径。并且,弹性体8载置于内侧移动体5上,使得流出孔8a位于与排出筒6的开口部 6a连通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该弹性体8的底部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夹入内侧移动体5的上部fe的径向内侧。在像这样载置的弹性体8中,经过排出筒6的开口部6a的化妆品A能够主要通过流出孔8a向外部流出,但是,由于弹性体8由多孔材质构成,因此,也可以从流出孔8a以外流出。涂抹部9用于使经过弹性体8而流出的化妆品A以良好的涂布感涂布于皮肤,与弹性体8 一样,其外面向外侧鼓起呈半球形状。并且,涂抹部9为了密接于弹性体8的外侧, 其半球形状的下部夹持于内侧移动体5的锷部5f的外周面与外侧移动体4的上部圆筒部 4a的内周面之间,从而,涂抹部9以及弹性体8安装于移动部3。这种涂抹部9与弹性体8 —样,由化妆品A可穿过的例如聚氨酯泡沫、NBR( 丁腈橡胶)等多孔材质的弹性体构成。并且,该涂抹部9通过在上述的多孔材质的海绵或粉扑等的单面上进行植毛而制成。这样构成的涂布体10能够使化妆品A向外部流出,并且能够将化妆品A涂布于作为被涂布面的皮肤等。此外,由于涂布体10安装于移动部3,因此,当移动部3在轴线方向移动时,涂布体10也同样地进行移动。如图1和图5所示,盖11为关闭上部的圆筒形状的盖,在其内周面上具有与外侧移动体4的外螺纹如螺合的内螺纹11a,通过该内螺纹Ila与外螺纹如螺合,从而安装于移动部3。在以上说明所构成的化妆品容器100中,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首先,在使用开始前,由于安装了止动件7,并且移动部3因止动件7而不能向轴线方向下方移动以及因凸部证与台阶部2j而不能向轴线方向上方移动,因此,移动部3留置于第一停止位置。在该第一停止位置,移动部3的排出筒6的密封部6d与中筒部2的圆筒部加的接收部2i嵌合,化妆品A不能通过其之间。此外,由于排出筒6的闭口的底面部6b未从插入孔池的底面向下方突出,因此,收容于容器主体1的化妆品A不能够通过插入孔池或者排出筒6内。S卩,在止动件7安装于化妆品容器100的状态下,移动部3留置于第一停止位置,底面部6b发挥关闭插入孔池的阀的作用,通过密封部6d与接收部2i嵌合,从而将收容于容器主体1的化妆品A密封。因此,在化妆品100的搬运、保存时,能够防止化妆品A 不留意从容器主体1向外部排出。接着,在使用开始时,首先在盖11安装于化妆品容器100的状态下拆除止动件7, 使用者用规定大小以上的力将移动部3向下方挤入。因此,如图6所示,移动部3在内侧移动体5的凸部证越过中筒部2的凸部业并进入凹部2g的同时,移动至碰到容器主体1的第二停止位置,由于碰到容器主体1,移动部3不能向轴线方向下方(容器主体侧)移动,以及由于凸部证与凸部业,移动部3不能向轴线方向上方(容器主体侧的相反侧)移动,因此,移动部3留置于第二停止位置。通过该移动部3向第二停止位置的移动,从而排出筒6从插入孔池的底面向下方突出一定长度,同时切口 6c的下部从插入孔池露出,因此,化妆品A处于能够通过切口 6c、 开口部6a的状态。S卩,通过使移动部3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从而被底面部6b关闭的插入孔池被打开(阀打开),密封于容器主体1的化妆品A能够经由切口 6c、排出筒内、排出筒开口部6a向化妆品容器100外排出。并且,在移动部3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之后,从化妆品容器100卸下盖11并且作好了使用准备。此外,如图3所示,在从化妆品容器100拆除止动件7之后并且移动部3位于第一停止位置的情况下,可以看见中筒部2的一部分,但是,如图4所示,在移动部3移动至第二停止位置之后,中筒部2隐藏于移动部3。因此,使用者通过从化妆品容器100的外观判断移动部3向轴线方向下方移动的状态,从而可以确认化妆品容器100处于能够排出化妆品 A的状态(排出筒6从插入孔池的底面向下方突出一定长度,并且露出切口 6c)。再者,在容器主体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为透明的情况下,也能够直接通过目视来确认是否排出筒6 从插入孔的底面突出一定长度。另外,当使移动部3向第二停止位置移动时,从插入孔池的底面突出的排出筒6 的长度只要为切口 6c露出并且使用者在使用时适量的化妆品A能够排出的长度即可。此外,在卸下盖11时,由于外侧移动体4(移动部幻与中筒部2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结合,同时中筒部2与容器主体1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结合,因此,即使使用者握持容器主体1而使盖11向螺合解除的方向旋转,移动部3以及中筒部2也不会与盖11 同步旋转,能够容易地从化妆品容器100卸下盖11。并且,在使用中,当朝向脸等皮肤轻轻敲拍并挤压涂布体10时,容器主体1内的化妆品A从切口 6c进入排出筒6内,经过该排出筒6内从开口部6a向涂布体10,经过构成涂布体10的多孔材质的弹性体8以及涂抹部9流出而实施涂布。在该涂布时,作为弹性体的弹性部8经由涂抹部9间接地挤压皮肤,从而提高了涂布感,同时由于在直接挤压皮肤的涂抹部9的涂布面(表而)上进行植毛,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的涂布感。在该涂布时,由于移动部3留置于第二停止位置,因此,当使用者正在使用化妆品容器100时,能够防止移动部3意外地向第一停止位置移动,并且化妆品A的排出量发生变化或者化妆品A不排出的不良情况,从而能够总是排出一定量的化妆品A。此外,在弹性部8的大致中央,形成连通开口部6a与涂抹部9的流出孔8a,化妆品 A经过作为主路径的流出孔8a,通过涂抹部9向化妆品容器100外流出。这样,通过在弹性部8设置流出孔8a,从而由于能够将大量的化妆品A引导至涂抹部9的表面的任意处,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可提高使用方便性。此外,由于弹性部8由化妆品A可通过的多孔材质构成,因此,当然化妆品A也可以经过流出孔8a以外的弹性部8的内部,通过涂抹部9向化妆品容器100外流出。图9至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排出筒的各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化妆品容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化妆品容器的不同之处为改变了排出筒6的构成,使用排出筒16替代排出筒6。具体地说,该排出筒16仅在当移动部3向第二停止位置移动时从插入孔池向下方突出并且露出的排出筒6的下部侧面部分(参照图6)设有切口 16c,在这里,切口 16c沿圆周方向有两个开口,并且在同方向上构成长尺寸的侧视为横向长的大致长方形。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移动部3向第二停止位置移动时,排出筒16的切口 16c的几乎全部从插入孔池向下方突出并露出。其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使用时能够排出适量的化妆品A。图12至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的排出筒的各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排出筒沈中,在下部侧面部分上,沿圆周方向具备多个(在这里为两个)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排出筒16的切口 16c几乎相同构成的侧视呈横向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切口 26c,同时在该切口 26c的上缘的圆周方向的两侧上,分别具备向上方延伸而连通内外的侧视呈纵向长的切口 ^f,并且具有被侧视呈横向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切口 26c与侧视呈纵向长的切口 26f、26f所包围的截面圆弧状的周壁部分^g。该周壁部分26g通过圆周方向两侧的切口 ^f J6f,形成在上端支撑并且在径向具有弹性的构成。并且,在该周壁部分26g的下端,沿圆周方向并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爪部 26h以圆弧状设置。接着,对图12至图14所示的具备排出筒沈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化妆品容器进行说明。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化妆品容器在未使用时的纵向截面图,为与图5对应的图,图16为图15中X部的放大图,图17为图5所示的化妆品容器在使用时的纵向截面图,为与图6对应的图,图18为图17中的Y部放大图。如图15所示,在化妆品容器200中,使用上述的排出筒沈替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排出筒6,如图15和图16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排出筒沈的底部外周的密封部6d嵌合于中筒部2的筒孔下部的接收部2i,化妆品A不能通过其之间。此时,特别是如图16所示, 排出筒沈的爪部2 在中筒部2的连通孔浊的轴线方向中间,配置成接近该连通孔浊的内周面。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由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外侧移动体4和内侧移动体5、以及本实施方式的排出筒沈,构成第一实施方式所称的移动部23。在这样的化妆品容器200中,当使用者将移动部23从图15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动至图17和图18所示的第二停止位置时,当移动部23向第二停止位置移动时,具体地说,当排出筒沈的爪部^h向下方通过比中筒部2的其他的孔径小的接收部2i时,该爪部2 向径向内侧弯曲,如图17所示,当移动部23位于第二停止位置时,特别是如图18所示,爪部2 越过接收部2i而弹性回复至原位,并且钩住中筒部2的底面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合, 因此,移动部23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的相反侧(轴线方向的上方)移动。并且,在该状态下,与第二实施方式一样,由于排出筒沈的切口 26c的几乎全部从插入孔池向下方突出并露出,因此,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在使用时能够排出适量的化妆品A。另外,可以仅通过爪部^h与中筒部2的底面的卡合,使移动部23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的相反侧移动;此外,也可以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内侧移动体5的凸部证与中筒部2的凸部业的卡合的辅助;进一步,也可以以利用爪部2 的卡合为主,将内侧移动体5的凸部证与中筒部2的凸部业的卡合作为辅助。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虽然移动部由外侧移动体、内侧移动体以及排出筒三个构件构成,但是,也可以将其全部一体成形而由一个构件形成移动体。此外,切口 6c的形状构成侧视为纵向长的大致长方形,切口 16c 的形状构成侧视为横向长的大致长方形,但是,并没有限定于大致长方形,只要为化妆品A能够通过的形状,也可以是例如侧视为椭圆形、菱形等。此外,弹性部8的流出孔8a与排出筒6、16、26的直径大致同径,同时比排出筒6、 16 J6的开□部6a的直径大,并且在排出筒6、16、沈的上方设置成圆柱形状,但是,只要为连通开口部6a与涂抹部9之间的形状,并没有限定于上述的直径和形状,也可以设有多个流出孔8a。例如,也可以使流出孔8a的直径比开口部6a小,或者也可以比图示的直径大。 此外,出孔8a的形状也可以是三角柱形状、四角柱形状等,并且也可以设置多个。此外,也可以将多个流出孔8a从开口部6a向涂抹部9设置成放射状。
1权利要求
1.一种化妆品容器,具有容器主体,收容化妆品;移动部,具备排出筒,其中,该排出筒分别设有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开口的开口部以及在另一侧闭口的闭口部,同时在侧面上设有切口,该排出筒形成圆筒形状,收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化妆品能够通过所述切口从所述开口部排出;中筒部,具备所述排出筒能够插入的插入孔;以及涂布体,在覆盖所述排出筒的所述开口部的同时,能够使所述化妆品向外部流出;所述化妆品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排出筒插入所述中筒部的所述插入孔的状态下,所述移动部从第一停止位置能够移动至在轴线方向上分开的第二停止位置,并且留置于该第二停止位置,当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排出筒的所述闭口部堵塞所述中筒部的所述插入孔,并且当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时,所述排出筒从所述插入孔的端面突出一定长度,使得所述化妆品能够通过所述排出筒的侧面的所述切口,并且从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涂布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第二停止位置碰到所述容器主体而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移动,同时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中筒部卡合而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的相反侧移动,从而留置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筒在其外周面上具备爪部,该爪部在所述移动部向所述第二停止位置移动时向内侧弯曲,并且当所述移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停止位置时,通过弹性回复至原位并且钩住所述中筒部的底面,从而在轴线方向上卡合而不能向所述容器主体的相反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在轴线方向夹入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容器主体之间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的止动件,通过安装所述止动件,从而所述移动部不能向容器主体侧移动而能够留置于第一停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妆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具备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同时所述中筒部具备中筒部侧旋转止动件,通过所述移动部侧旋转止动件以及所述中筒部侧旋转止动件,从而所述移动部以在圆周方向不能旋转的方式卡合于所述中筒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容器,在未使用时可以密封化妆品容器,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化妆品流出至外部的状态,同时能够可靠地使化妆品流出至容器外部。当移动部(3)位于第一停止位置时,排出筒(6)的闭口部(6b)堵塞中筒部(2)的插入孔(2h)而密封化妆品A,通过移动部(3)从第一停止位置移动至在轴线方向上分开的第二停止位置,排出筒(6)从插入孔(2h)的端面突出一定长度,该排出筒(6)的切口(6c)露出,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化妆品经由切口(6c)、排出筒内、排出筒开口部(6a)流出至外部,再者,由于移动部(3)留置于第二停止位置,从而在使用时化妆品A的流出稳定,化妆品A能够可靠地流出至容器外部。
文档编号A45D33/00GK102266161SQ20111015404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佐佐木新, 佐藤知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常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