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梳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830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梳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梳篦,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梳篦。
背景技术
梳篦是梳子和篦子的统称。传统的篦子是用竹子和牛骨等材料制作成的梳头用具,中间为篦梁,两侧的一侧设有密齿,另一侧设有疏齿。篦子兼具实用及象征功能,一方面由于篦子的密齿一侧的齿间较密,因此可以用来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另一方面篦子的疏齿的一侧可以用来轻轻地篦头,起到按摩头皮、舒筋活络的作用。传统篦子的制作工艺细致复杂,工序繁多,需要经过108道“手脚”。所述工序主要分为以下步骤①制坯子,挑选适合的竹子,用篦刀启下青篦竹片,削去青皮,在剩下的竹片上划上折痕成为比子,用红、黄、绿等自然物为染料,水煮以染色,再将比子按折痕折成一定长度而得到齿子,用细线将齿子扎成坯子;②制梁子,取竹子根部料,刮青后,锯成节,破成块,按一定的样式削宽窄而得到梁子;③制档子,选韧性尤好的牛骨为原料,按齿子的标准长度锯成节,再锯成一公分宽的小片,并经细细打磨而得到档子;④在步骤①得到的坯子两端装上步骤③制得的档子而得到堂子。⑤将步骤④得到的堂子,经过“削堂子”,“灌堂子” 的操作,再用特制的牛胶将堂子和梁子粘结固定在一起而完成篦子制作。一些高档的篦子, 还在窄小狭长的梁子上做文章,或诗或画,或书或刻,形成一大工艺美术特色。传统篦子由于工艺繁杂琐细,一般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作坊生产,很难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另外,有上述结构可知传统篦子的相邻篦齿是紧贴在一起的,虽然篦齿的齿尖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但是对于头发较粗的人群往往造成篦发困难的情况出现。传统的梳子也用于头部,但其功能与篦子有一定的区别,主要用于头发的梳理和按摩头皮,其结构主要在于梳齿只有一组,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较大,梳齿的齿厚也较大, 并且许多梳子的梳梁设有专门的手握部位。传统的梳子的原料一般采用坚韧细腻的杂木,梳胚须从原料中完整地提取。由于整块杂木做成的木梳容易变形,尤其是梳齿容易断裂或变形,所以制作得厚重,外观显得呆笨。另外,如果有一个梳齿断裂或变形,由于不能卸除或替换,只能全部报废或凑合使用。中国专利文献CN 2715597Y (申请号200420059565. 9,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镶嵌式结构多功能梳篦,该文献的梳篦包含有梳梁和梳齿,在梳梁的下部开设有凹形槽位,其一种结构由权利要求1和2给出所述梳齿为若干个独体梳齿条组成,在梳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凸形结合部,梳齿通过结合部压合设置在梳梁下部的槽位内,并且使该结合部全部掩入槽位内,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给出了使梳齿根部与梳梁的底边缘平齐的技术特征;在实施例1中,描述了其梳齿的结合部的形状为梯形,而其图3中显示的梯形的斜边设置在左右侧,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该实施例若采用压合的方式将独体梳齿条设置在槽位内,则会造成相邻齿条的压合牢度的不一致性,在使用过程中会使得压合较松的齿条脱落。另一种结构由权利要求1、3和8给出所述梳齿为一体制成,梳齿顶部设有凸形结合部,梳齿顶部设有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有填充物,梳齿通过结合部压合设置在梳梁下部的槽位内,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将梳齿压合在梳梁上,一般都是压合得很紧,若硬要取下梳齿,会造成梳齿和梳梁的损坏。该文献在论述其发明创造的优点时提出由于梳梁和梳齿分离成单个零件,简化了加工单元形状,容易实现成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因单个零件形体较小,对坯料的要求明显降低,十分有利于实现套裁下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文献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论述采用单元齿的组合形式的优点是十分有利于顺梳齿方向纵向选材,材料的纵向纤维不被破坏,同样有利于梳梁的纵向选材,从而增强梳齿和梳梁的韧度。由上述叙述可知,虽然该文献的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传统木梳如果有一个梳齿断裂或变形了,由于不能卸除或替换,只能全部报废或凑合使用”的问题,该文献只对增强梳齿的韧度提出了解决方案,而未对出现梳齿断裂或变形的情形提出解决方案。中国专利文献CN201758990U (申请号201020507747. 3,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是本申请人提出的一种留青竹刻梳篦。所述的留青竹刻梳篦包括梳齿部和手柄,手柄的下端部设有安装槽,梳齿部的上端部粘结在安装槽内。上述留青竹刻梳篦的手柄有三种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种采用一对对称粘合的留青竹刻手柄的形式;第二种采用单片竹片制成留青竹刻手柄的形式;第三种采用梳齿部直接在留青竹刻手柄上制成的形式。该文献也没有解决若出现梳齿断裂或变形的情形时仍然只能报废或凑合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可更换梳齿、且变化多样的组合式梳篦。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梳篦,包括把手,把手包括水平设置的把手主体,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构件,齿构件为梳齿构件或篦齿构件。齿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根部板件和连接在根部板件上的整体呈水平设置的一组梳蓖齿,且梳蓖齿的齿尖部位位于根部板件的前方;其中,当齿构件为梳齿构件时,该梳齿构件包括梳齿根部板件和与梳齿根部板件一体成形的一组梳齿;当齿构件为篦齿构件时, 该篦齿构件包括篦齿根部板件和与篦齿根部板件固定粘结在一起的一组篦齿。把手还包括沿左右向设置在把手主体上的插接槽;插接槽设有朝向前方的前槽口 ;把手主体的设置插接槽的部位包括上侧板部和下侧板部,上侧板部的下表面即为插接槽的上槽壁,下侧板部的上表面即为插接槽的下槽壁。齿构件由其根部板件插接在把手的插接槽中,齿构件的梳蓖齿则由插接槽的前槽口向前伸出把手主体,且齿构件的根部板件与把手的插接槽以斜面接触方式过盈配合,并且组合式梳篦还设有使齿构件与把手主体相互脱开的脱开作用部位,从而使得齿构件与把手主体的过盈配合为可拆式过盈配合。上述把手的插接槽还是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把手主体的通槽,该通槽由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或倾斜设置的插接阻挡槽和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插接配合槽组成;插接配合槽的前槽口即为插接槽的前槽口 ;插接阻挡槽和插接配合槽在前后向上相互连通且均在左右向上贯通把手主体,从而使得把手的插接槽是插接方向为左右向的插接槽;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横截面形状与插接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也即根部板件由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或倾斜设置的插接阻挡板和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插接配合板前后相互连接而构成;齿构件的根部板件沿左右向插接在把手的插接槽中。
所述的齿构件的根部板件与把手的插接槽的过盈配合是指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插接配合板的左右端的一端板段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左右向上从内至外逐渐增加而使得该板段成为斜面板段,把手的插接槽的插接配合槽左右端的相应一端的槽段的上下槽壁之间的距离在左右向上从内至外逐渐增加而使得该槽段为斜面槽段,且该斜面槽段的上下槽壁的倾斜角度与根部板件的插接配合板的斜面板段的上下表面的倾斜角度对应相同, 从而在齿构件由其根部板件插接在把手的插接槽中且进行最后一段板段的插接时,根部板件由其插接配合板的斜面板段与把手的插接槽的插接配合槽的斜面槽段以左右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组合式梳篦的使把手主体与齿构件相互脱开的脱开作用部位是指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左右向的长度与所述的插接槽的左右向的长度基本相同,且根部板件完全插入插接槽中,从而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左右向的远离过盈配合部位的一端的端面向外露出,该端面即为脱开作用部位,从而使得根部板件与插接槽的过盈配合为可拆式过盈配合。上述把手的插接槽为带有左右槽壁的凹槽,也即把手的插接槽是插接方向为前后向的插接槽,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横截面形状与插接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齿构件的根部板件沿前后向插接在把手的插接槽中。所述的齿构件的根部板件与把手的插接槽的过盈配合是指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板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根部板件的板体为斜面板体, 把手的插接槽的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插接槽为斜面插槽, 且该斜面插槽的上下槽壁的倾斜角度与根部板件的板体上下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齿构件由其根部板件沿前后向插接在把手的插接槽上时,根部板件与插接槽以前后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组合式梳篦的使把手主体与齿构件相互脱开的脱开作用部位是指把手主体的上侧板部和下侧板部的左右向的中部均设有开口向前的豁口、;或者是把手主体的上侧板部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或者是把手主体的下侧板部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或者是把手主体的上侧板部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以及把手主体的下侧板部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且下侧板部的上凹槽位于上侧板部的下凹槽的下方;或者是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或者是根部板件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或者是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根部板件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且根部板件的下凹槽位于根部板件的上凹槽的下方。上述把手主体是整体呈扁平状的座体,把手主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形状相同; 把手的插接槽位于把手主体的前部的左右向的中央部位;插接槽的左槽壁与把手主体的前端面的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插接槽的右槽壁与把手主体的前端面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 ;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把手的插接槽的左槽壁与右槽壁之间的距离。上述把手主体是整体呈扁平状的座体,把手主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形状相同; 把手主体的侧部外周面依次包括左端外凸圆弧柱面、后端外凸圆弧柱面和右端外凸圆弧柱面,所述的各圆弧柱面的轴线沿上下向设置,且左端外凸圆弧柱面与后端外凸圆弧柱面之间由相应的左部过渡圆弧柱面相连接,后端外凸圆弧柱面与右端外凸圆弧柱面之间由相应的右部过渡圆弧柱面相连接;把手的插接槽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把手主体的前端面的左右向的长度相同。上述齿构件为梳齿构件;梳齿构件还包括根挡条,且根挡条是梳齿根部板件的左端前侧向前延伸部分和右端前侧的向前延伸部分。上述齿构件为篦齿构件;篦齿根部板件是由上夹板和下夹板分上下靠近在一起而组成的分体式板件。将所述的一组篦齿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而形成的组件作为篦齿组件;或者篦齿组件的结构是篦齿构件还包括根挡条,所述的一组篦齿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组成篦齿组、再在篦齿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挡条而组成篦齿组件。将上夹板设置在上述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上方,将下夹板设置在上述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下方,再通过防水胶粘剂将三者粘结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得到篦齿构件。所述把手的把手主体为设有插接槽的同一材质的一体成形件;把手主体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或者把手主体是由上座和下座粘结固定并形成插接槽的整体式构件,其中,上座的下部前端设有一个沿左右向伸展的缺口,下座的上部前端也设有一个沿左右向伸展的缺口,上座和下座粘结固定在一起的同时,上座的缺口和下座的缺口则共同形成把手的插接槽;上座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下座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或者把手主体是由上板和基座粘结固定并形成插接槽的整体式构件,其中,基座的上部前端设有与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相配合的缺口,上板覆盖在基座的缺口上,且上板的左侧、后侧和右侧的边缘部位均粘结固定在基座的缺口的外周边缘的上表面上,在上板粘结在基座上的同时,基座的缺口和上板则共同形成把手的插接槽;基座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上板的材质是竹子、 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上述把手主体上设置有经过雕和/或刻和/或镶和/或绘而得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而使得设有插接槽的把手主体与所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共同构成把手。上述插接槽的宽度为1. 5mm 2. 5mm ;当齿构件为梳齿构件时,相邻的梳齿之间的齿间距为1 mm 4mm;当齿构件为篦齿构件时,相邻的蓖齿之间的齿间距为0.05 mm 0. 3mm,单根蓖齿的厚度为0. 5 mm 1mm。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是组合式梳子和组合式篦子的统称。组合式梳篦包括既相互独立又能相互插接并过盈配合的把手主体和齿构件。所述把手主体又有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是由同一材质的一个板件在其板体上设置插接槽而构成的一体成形件,第二种是由位于上下的两个板件相互粘结固定而构成的整体式构件,且在形成该整体式构件的同时,插接槽也一同形成。(2)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的插接槽虽然属于安装槽的一种,但是,已有技术中的安装槽均不是插接槽,只是如对比文件1所述的用于压合梳齿结合部的槽位,或者是对比文件2所述的粘结梳齿部的上端部的安装槽。对比文件2中的梳齿部由各个单根的梳齿组成。对比文件1的可实现的一种方案是在一体制成的梳齿顶部设置伸缩缝并在伸缩缝内设置填充物,再压合到槽位中。这种方案使得梳齿无法在安装后再抽出,进而也不存在使得两者进行插接且过盈配合的启示,进一步来说更不存在实行可拆式过盈配合的启示。本发明的可拆式过盈配合的结构实质是一种斜面接触过盈配合的结构,不仅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与齿构件的配合简单、有效,而且使用方便。(3)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包括多种不同的结构,这不仅方便了实际加工时的选料,也大大提高了原料的使用率。(4)当组合式梳篦的把手是由分别带有缺口的下座和上座组成、或者是由包括一个缺口的基座和能够覆盖该缺口的上板组成时,一方面降低了整体式把手选材的要求,另一方面把手的形状可以有更多变化,对于设计者和制造者来说不仅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也降低了制作难度。(5)由于把手与齿构件通过插接过盈配合固定,当梳篦齿出现断裂或变形时,对于在把手上设置的左右向插接槽的组合式梳篦可以从左右向的相应一端用硬性物体将齿构件顶出把手的插接槽。对于在把手上设置前后向插接槽的组合式梳篦,可以采用拉出板或夹板工具,由前向后伸入把手的上凹槽和/或下凹槽中,或者由前向后伸入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上凹槽和/或下凹槽中,从后方钩住或者从上下方向夹住齿构件后而将其拉出把手,再换上新的齿构件,从而解决了梳篦使用以来,尤其是篦子近千年的使用以来人们要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另外,使用者可以保持把手不变,而方便地更换不同间距或不同长短的梳蓖齿的齿构件;或者齿构件不变,而方便地更换不同形状或外观的把手,大大丰富了梳篦的应用形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一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1的组合式梳子和实施例2的组合式篦子;
图2为实施例1所用的梳齿构件与图1所示的把手主体插接在一起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与图1所示的把手主体相配合使用的篦齿构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该篦齿构件用于实施例2的组合式篦子;
图4为图3所示的篦齿构件与图1所示的把手主体插接在一起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第二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 3的组合式梳子和实施例4的组合式篦子;
图6为与图5所示的把手主体相配合使用的梳齿构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该梳齿构件用于实施例3的组合式梳子;
图7为实施例3的组合式梳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面图9为与图5所示的把手主体相配合使用的蓖齿构件的第二种立体示意图;该蓖齿构件用于实施例4的组合式篦子;
图10为实施例4的组合式篦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面图12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第三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5的组合式篦子和实施例10的组合式梳子;
图13为与图12所示的把手主体相配合使用的蓖齿构件的第三种立体示意图;该蓖齿构件用于实施例5的组合式篦子;
图14为实施例5的组合式篦子的立体示意图15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第四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6的组合式篦子和实施例11的组合式梳子;
图16为与图15所示的把手主体相配合使用的蓖齿构件的第四种立体示意图;该蓖齿构件用于实施例6的组合式篦子;
图17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第五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7的组合式篦子和实施例12的组合式梳子;
图18为与图17所示的把手主体相配合使用的蓖齿构件的第五种立体示意图;该蓖齿构件用于实施例7的组合式篦子;
图19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第六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8的组合式篦子和实施例13的组合式梳子;
图20为本发明的组合式梳篦的把手主体的第七种立体示意图;该把手主体用于实施例9的组合式篦子和实施例14的组合式梳子;
图21为包括第二种形状的把手的梳子的上视图; 图22为包括第三种形状的把手的篦子的上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把手1,把手主体11,上侧板部11-1,豁口 11-1-1,下凹槽11-1-2,下侧板部11-2,豁口 11-2-1,上凹槽 11-2-2,上座 11-3,豁口 11-3-1,下座 11-4,豁口 11-4-1,上板 11-5,下凹槽 11-5-1,基座 11-6,上凹槽 11-6-1,
插接槽12,插接阻挡槽12-1,插接配合槽12-2,斜面槽段12-2-1 ; 齿构件2,梳齿构件2a,篦齿构件2b,根部板件21,梳齿根部板件21a,篦齿根部板件 21b,上夹板21b-l,下夹板21b-2,插接阻挡板21-1,插接配合板21-2,斜面板段21-2-1,上凹槽21-3,梳蓖齿22,梳齿22a,篦齿22b,挡条23,空隙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在对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描述时,以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描述。(实施例1、组合式梳子)
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组合式梳子和组合式篦子的统称)为组合式梳子。组合式梳子包括水平设置的把手1和作为齿构件2的水平设置的梳齿构件加,所述齿构件2包括水平设置的根部板件21和连接在根部板件21上的整体呈水平设置的一组梳蓖齿22,且梳蓖齿22的齿尖部位位于根部板件21的前方。组合式梳子由梳齿构件加与把手 1沿左右向相互插接并可拆式过盈配合而构成。见图1,把手1包括把手主体11和沿左右向设置在把手主体11上且位于把手主体 11的前部的插接槽12,插接槽12设有朝向前方的前槽口。仍见图1,把手主体11为同一材质的一体成形件,把手主体11的材质为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把手主体11的设置插接槽12的部位包括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11-2,上侧板部11-1的下表面即为插接槽 12的上槽壁,下侧板部11-2的上表面即为插接槽12的下槽壁。
把手1的插接槽12为在左右向上贯通把手主体11的通槽,该通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T型,也即插接槽12由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的插接阻挡槽12-1和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插接配合槽12-2组成;插接配合槽12-2的前槽口即为插接槽12的前槽口 ;插接阻挡槽12-1和插接配合槽12-2在前后向上相互连通且均在左右向上贯通把手主体11,从而使得把手1的插接槽12是插接方向为左右向的插接槽。插接槽12的前槽口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也即上侧板部11-1的下表面前端与下侧板部11-2的上表面前端之间的距离为 1. 5mm 2. 5mm0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右端槽段的上下槽壁之间的距离从左至右逐渐增加而使得该右端槽段为斜面槽段12-2-1 ;其中,该斜面槽段12-2-1的上槽壁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左至右的向上倾斜角度,该斜面槽段12-2-1的下槽壁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左至右的向下倾斜角度。见图2,本实施例的梳齿构件加是由同一材质构成的一体成形件,由梳齿根部板件21a、一组梳齿2 和2根挡条23组成。所述的一组梳齿2 是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向前延伸部分,相邻的梳齿2 之间的齿间距为Imm 4mm ;所述2根挡条23设置在上述一组梳齿2 左右两侧,从而分为左挡条和右挡条,且2根挡条23是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端前侧的向前延伸部分和右端前侧的向前延伸部分。梳齿构件加的材质为木材、竹子或塑料。仍见图2,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的横截面的形状为T型,且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也即梳齿根部板件21a由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的插接阻挡板 21-1和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插接配合板21-2前后相互连接而构成。梳齿根部板件21a 的插接配合板21-2的右端板段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左至右逐渐增加,而使得右端板段成为斜面板段21-2-1。其中,右端的斜面板段21-2-1的上表面从左至右逐渐升高而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向上倾斜角度,该向上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 的右端斜面槽段12-2-1的上槽壁的向上倾斜角度相等;右端的斜面板段21-2-1的下表面从左至右逐渐降低而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向下倾斜角度,该向下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右端的斜面槽段12-2-1的下槽壁的向下倾斜角度相等。仍见图2,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右向的长度略短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右向的长度。梳齿构件加由其梳齿根部板件21a从右向左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且梳齿根部板件21a完全位于把手1的插接槽12内,梳齿构件加的梳齿22a由插接槽12的前槽口向前伸出把手主体11。并且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由其插接配合板21-2的右端板段21-2-1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右端槽段12_2_1以左右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并在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从右向左插入把手1 的插接槽12的过程中,当其插接配合板21-2的右端板段21-2-1插入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右端槽段12-2-1中时,通过用硬性工具顶住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右端面并增加向左插入的作用力来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从而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右端面成为组合式梳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当要将梳齿构件加从把手1上取下时,则在组合式梳子的左侧用硬性工具顶住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端面,施加作用力使得梳齿构件加沿着插接槽12相对于把手1向右运动而将梳齿构件加从把手1中推出而取下,从而梳齿构件加与把手1的过盈配合关系为可拆式过盈配合。所述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端面即为组合式梳子的脱开作用部位。采用这种插接结构,可以保持把手1不变,而更换不同间距或不同长短的梳齿构件加;或者梳齿构件加不变,而更换不同形状或外观的把手1,大大增加了梳子的应用形式。本实施例中,把手主体11是整体呈扁平状的座体,把手主体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形状相同,且其形状可以有各种变化,可以是本实施例的圆弧平面形,也可以是长方形(图 21)、扇形、飞鸟、虫鱼等其他各式形状。上述的把手主体11的上下侧面所呈的圆弧平面形,也就是把手主体11的侧部外周面依次包括左端外凸圆弧柱面、后端外凸圆弧柱面和右端外凸圆弧柱面,所述的各圆弧柱面的轴线沿上下向设置,且左端外凸圆弧柱面与后端外凸圆弧柱面之间由相应的左部过渡圆弧柱面相连接,后端外凸圆弧柱面与右端外凸圆弧柱面之间由相应的右部过渡圆弧柱面相连接。另外,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为设有插接槽的铅垂面。考虑到组合式梳篦的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把手主体11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经过雕和/或刻和/或镶和/或绘而得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而使得设有插接槽12的把手主体11与所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共同构成把手1,若把手主体11无上述装饰件或装饰部位,则把手主体11本身就是把手1。(实施例2、组合式篦子)
见图1、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组合式篦子包括水平设置的把手1和作为齿构件2的水平设置的篦齿构件2b,组合式篦子由篦齿构件2b与把手1沿左右向相互插接并可拆式过盈配合而构成。本实施例的把手1与实施例1相同。见图3,篦齿构件2b由篦齿根部板件21b、一组篦齿22b和2根挡条23组成;篦齿根部板件21b是由上夹板21b-l和下夹板21b-2分上下靠近在一起而组成的分体式板件。 将上述一组篦齿22b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组成篦齿组、再在篦齿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挡条23而组成篦齿组件;将上夹板21b-l设置在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上方,将下夹板21b-2设置在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下方,再通过防水型胶粘剂将三者粘结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得到篦齿构件2b。所得到的篦齿构件2b中,相邻的蓖齿22b之间的齿间距为0. 05 mm 0. 3mm,单根蓖齿22b的厚度为0. 5 mm 1mm。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Ib-I和下夹板21b_2的材质相同或不相同,所述材质为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 铝合金、黄铜或青铜,篦齿22b的材质为竹子。仍见图3,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_l的板体上设有位于后部上侧的向上凸起,下夹板21b-2的板体上设有位于后部下侧的向下凸起,从而在上夹板21b-l和下夹板 21b-2组成篦齿根部板件21b时,篦齿根部板件21b (连同其所夹的一组篦齿22b和2根挡条23)的横截面的形状也为T形,且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其中,上夹板21b-l的向上凸起和上夹板21b-l的位于该向上凸起下方的部位以及下夹板21b-2的向下凸起和下夹板21b-2的位于该向下凸起上方的部位共同构成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的分体式插接阻挡板21-1 (中间夹有一组篦齿22b和2根挡条23),上夹板 21b-l的板体前部与下夹板21b-2的板体前部则共同构成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分体式插接配合板21-2 (中间也夹有上述的一组篦齿22b和2根挡条23)。仍见图3,上夹板21b_l的板体前部的右端板段的上表面从左至右逐渐升高而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向上倾斜角度,该向上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 的斜面槽段12-2-1的上槽壁的从左至右的向上倾斜角度相等;下夹板21b_2的板体前部的右端板段的下表面从左至右逐渐降低而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向下倾斜角度,该向下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斜面槽段12-2-1的下槽壁的从左至右的向下倾斜角度相等;从而上夹板21b-l的板体前部的右端板段与下夹板21b-2的板体前部的右端板段共同构成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分体式插接配合板21-2的右端板段为上下表面具有相应倾斜角度的斜面板段21-2-1。见图4,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右向的长度略短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右向的长度。篦齿构件2b由其篦齿根部板件21b从右向左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且篦齿根部板件21b完全位于把手1的插接槽12内,篦齿构件2b的蓖齿22b由插接槽12的前槽口向前伸出把手主体11。并且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由其插接配合板21-2的右端板段21-2-1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右端槽段12_2_1以左右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并在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从右向左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的过程中,当其插接配合板21-2的右端板段21-2-1插入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右端槽段12-2-1中时,通过用硬性工具顶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右端面(也即上夹板21b-l的右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右端面)并增加向左插入的作用力来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从而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右端面成为组合式篦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当要将篦齿构件2b从把手1上取下时,则在组合式篦子的左侧用硬性工具顶住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端面(也即上夹板21b-l的左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左端面),施加作用力使得篦齿构件2b沿着插接槽12相对于把手1向右运动而将篦齿构件2b 从把手1中推出而使两者相互脱开,从而篦齿构件2b与把手1的过盈配合关系为可拆式过盈配合。所述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端面即为组合式篦子的脱开作用部位。采用上述这种插接结构,可以保持把手1不变,而更换不同间距或不同长短的篦齿构件2b ;或者保持篦齿构件2b不变,而更换不同形状或外观的把手1,大大增加了篦子的应用形式。本实施例中,把手主体11是整体呈扁平状的座体,把手主体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形状相同,且其形状可以有各种变化,可以是本实施例的圆弧平面形,也可以是长方形、 扇形(图22)、飞鸟、虫鱼等其他各式形状。(实施例3、组合式梳子)
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5,把手1的插接槽12为设置在把手主体11上的带有左右槽壁的凹槽,也即把手 1的插接槽12的左右端呈封闭状态,并且插接槽12的插接方向为前后向。插接槽12的横截面为横向放置的梯形。插接槽12位于把手主体11的前部的左右向的中央部位;插接槽 12的左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插接槽12的右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插接槽12的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插接槽12为斜面插槽;其中,插接槽12的上槽壁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前至后的向下倾斜角度,插接槽12的下槽壁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前至后的向上倾斜角度。把手1的把手主体11的上侧板部11-1在其左右向的中部设有开口向前的豁口11-1-1,把手主体11的下侧板部11-2的左右向的中部也设有开口向前的豁口 11-2-1,所述豁口 11-1-1、11-2-1给使用者提供了将梳齿构件加插进或者取出的施力部位。见图6,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一组梳齿2 和2根挡条23之间的关系仍与实施例1相同。梳齿根部板件21a为扁平状板体,其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槽壁与右槽壁之间的距离,梳齿根部板件21a的板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少而使得梳齿根部板件21a的板体为斜面板体。其中,梳齿根部板件21a的板体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前至后的向下倾斜角度,该向下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上槽壁的从前至后的向下倾斜角度相等;梳齿根部板件21a的板体的下表面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前至后的向上倾斜角度,该向上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下槽壁的从前至后的向上倾斜角度相等。见图7及图8,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前后距离大于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 21a的板体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两者插接完成后,插接槽12的后段留有空隙100。 梳齿构件加由其梳齿根部板件21a由前向后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前槽口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且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与把手1的插接槽12以前后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并在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的过程中,梳齿根部板件21a的中央部位从上下方向上由把手1的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 11-2处的豁口 11-1-1、11-2-1向外露出,用手指捏住梳齿根部板件21a的该向外露出的中央部位,用力使其向后运动而插紧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从而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或者是用硬质工具从前向后顶住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前端面的上下部位用力使其向后运动而插紧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从而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从而梳齿根部板件21a的中央部位或前端面的上下部位成为组合式梳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当需要将梳齿构件加从把手1上取下时,在把手1的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 11-2处的豁口 11-1-1、11-2-1处捏住梳齿根部板件21a露出把手1的前部中央部位表面并用力向前拉动梳齿构件加即可将梳齿构件加从把手1上取下,从而梳齿构件加与把手1 的过盈配合关系为可拆式过盈配合。所述梳齿根部板件21a的中央部位即为组合式梳子的脱开作用部位。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子的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端与把手主体11 的前端面的左端之间相距5mm 25mm,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右端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右端之间也相距5mm 25mm。(实施例4、组合式篦子)
见图5、图9及图10,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组合式篦子包括水平设置的把手1和作为齿构件2的水平设置的篦齿构件2b,组合式篦子由篦齿构件2b与把手1沿前后向相互插接并可拆式过盈配合而构成。本实施例的把手1与实施例3相同。见图9,本实施例的篦齿构件2b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篦齿构件2b由篦齿根部板件21b和一组蓖齿22b组成,篦齿构件2b不设置挡条23。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和下夹板21b-2均为扁平状的板体。上述一组蓖齿22b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即组成篦齿组件;篦齿构件2b仍然由上夹板21b-l和下夹板21b-2从上下向夹住篦齿组件的后部,再通过防水型胶粘剂将三者粘结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构成。因此,篦齿根部板件21b的板体仍由上夹板21b-l和下夹板21b-2分上下靠近在一起而分体组成。
仍见图9,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_l的板体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前至后的向下倾斜角度,该向下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上槽壁的从前至后的向下倾斜角度相等;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下夹板21b-2的板体的下表面与水平面形成一个从前至后的向上倾斜角度,该向上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下槽壁的从前至后的向上倾斜角度相等;从而使得篦齿根部板件21b的板体是上下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把手1的插接槽 12的上下槽壁的倾斜角度相同的斜面板体。见图10及图11,篦齿根部板件21b的板体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槽壁与右槽壁之间的距离;篦齿根部板件21b的板体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前后向的距离,从而在两者插接完成后,插接槽12的后段留有空隙100。篦齿构件2b由其篦齿根部板件21b从前向后由插接槽12的前槽口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且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与把手1的插接槽12以前后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并在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的过程中,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中央部位从上下方向上由把手1的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 11-2的豁口 11-1-1、11-2-1向外露出,用手指捏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该向外露出的中央部位,用力使其向后运动而插紧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从而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或者是用硬质工具从前向后顶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前端面的上下部位(也即上夹板21b-l的前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前端面)用力使其向后运动而插紧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从而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从而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中央部位成为组合式篦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或者是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的前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前端面成为组合式篦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当需要将篦齿构件2b从把手1上取下时,在把手1的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 11-2处的豁口 11-1-1、11-2-1处捏住篦齿根部板件21b露出把手1的前部中央部位表面并用力向前拉动篦齿构件2b即可将篦齿构件2b从把手1上取下,从而篦齿构件2b与把手1 的过盈配合关系为可拆式过盈配合。所述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中央部位即为组合式梳子的脱开作用部位。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蓖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端与把手主体11 的前端面的左端之间相距5mm 25mm,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右端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右端之间也相距5mm 25mm。(实施例5、组合式篦子)
见图12,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12,把手1的安装槽12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右向的长度相同。把手主体11的上侧板部11-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11-1-2,把手主体11的下侧板部11-2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11-2-2,且下侧板部11-2的上凹槽11-2-2位于上侧板部11-1的下凹槽11-1-2的下方。见图13,篦齿构件2b与实施例4的篦齿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篦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一组蓖齿22b左右两侧的2根挡条23,且2根挡条23也被夹在上夹板 2Ib-I与下夹板21b-2之间。
见图14,篦齿构件2b由其篦齿根部板件21b从前向后由插接槽12的前槽口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时,用硬质工具从前向后顶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前端面的上下部位 (也即上夹板21b-l的前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前端面)用力使其向后运动而插紧在把手1 的插接槽12中,从而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从而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的前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前端面成为组合式梳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当需要将篦齿构件2b从把手1上取下时,可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硬质的拉钩沿着把手主体11的上侧板部11-1的下凹槽11-1-2与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 21b-l之间所形成的上部通道伸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使拉钩的钩部钩住篦齿根部板件 21b的后端面,用力向前拉动拉钩,而将篦齿根部板件21b从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拉出;第二种方法是将硬质的拉钩沿着把手主体11的下侧板部11-2的上凹槽11-2-2与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下夹板21b-2之间所形成的下部通道伸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使拉钩的钩部钩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后端面,用力向前拉动拉钩,而将篦齿根部板件21b从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拉出;第三种方法是采用上下爪板构成的夹具,将夹具的上爪板伸入上述上部通道内、将夹具的下爪板伸入上述下部通道内,由上下爪板的板体夹紧篦齿根部板件21b 的上下表面,用上下爪的爪头钩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后端面,用力向前拉动夹具,而将篦齿根部板件21b从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拉出。(实施例6、组合式篦子)
见图15及图16,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15,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右两端基本为半圆柱形,且所述半圆柱形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该半圆柱形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右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见图16,本实施例的篦齿构件2b与实施例4的篦齿构件2b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21-3,也即上夹板21b-l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21-3,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也即下夹板21b-2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 且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下凹槽位于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凹槽21-3的下方。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的左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端上部相配合的圆角,上夹板 21b-l的右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右端上部相配合的圆角,下夹板21b-2的左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端下部相配合的圆角,下夹板21b-2的右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右端下部相配合的圆角,且上述各圆角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篦齿构件2b由其篦齿根部板件21b从前向后由插接槽12的前槽口插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时,用硬质工具从前向后顶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前端面的上下部位(也即上夹板21b-l的前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前端面)用力使其向后运动而插紧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从而实现两者的过盈配合,从而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的前端面和下夹板21b-2的前端面成为组合式梳子的过盈配合作用部位。当需要将篦齿构件2b从把手1上取下时,仍可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硬质的拉钩沿着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的上凹槽21-3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上槽壁之间所形成的上部通道伸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使拉钩的钩部钩住篦齿根部板件 21b的后端面,用力向前拉动拉钩,而将篦齿根部板件21b从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拉出;第二种方法是将硬质的拉钩沿着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下夹板21b-2的下凹槽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下槽壁之间所形成的下部通道伸入把手1的插接槽12中,使拉钩的钩部钩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后端面,用力向前拉动拉钩,而将篦齿根部板件21b从把手1的插接槽12 中拉出;第三种方法是采用上下爪板构成的夹具,将夹具的上爪板伸入上述上部通道内、 将夹具的下爪板伸入上述下部通道内,由上下爪板的板体夹紧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下表面,用上下爪的爪头钩住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后端面,用力向前拉动夹具,而将篦齿根部板件21b从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拉出。(实施例7、组合式篦子)
见图17及图18,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17,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右两端基本为半圆柱形,且所述半圆柱形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该半圆柱形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相应地,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相配合的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的左右两端为圆头形(图18),也即篦齿根部板件21b的上夹板21b-l的左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端上部相配合的圆角,上夹板21b-l的右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右端上部相配合的圆角,下夹板21b-2的左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端下部相配合的圆角, 下夹板21b-2的右端设有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右端下部相配合的圆角,且上述各圆角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实施例8、组合式篦子)
见图19,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19,把手1的把手主体11是由上座11-3和下座11-4粘结固定并形成插接槽12 的整体式构件。其中,上座11-3的下部前端设有一左右向的基本呈长方体形的缺口,且该缺口的上壁为从前至后逐渐下降的壁面,并且在该上壁的壁板上设置与实施例4中的上侧板部11-1的豁口 11-1-1同样的豁口 11-3-1 ;下座11-4的上部前端也设有一左右向的基本呈长方体形的缺口,且该缺口的下壁为从前至后逐渐上升的壁面,并且在该下壁的壁板上设置与实施例4中的下侧板部11-2的豁口 11-2-1同样的豁口 11-4-1 ;上座11_3和下座11-4粘结固定在一起的同时,上座11-3的缺口和下座11-4的缺口则共同形成把手1的插接槽12,从而本实施例的插接槽12成为形状与实施例4的插接槽12的形状相同的设有豁口的斜面插槽。上座11-3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下座11-4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实施例9、组合式篦子)
见图20,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梳篦为组合式篦子,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篦子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见图20,把手1的把手主体11由上板11-5和基座11-6粘结固定并形成插接槽12的整体式构件;其中,基座11-6的上部前端设有与篦齿构件2b的篦齿根部板件21b相配合的缺口,且该缺口的下壁面基本为从前至后逐渐升高的平面,并且在该下壁的壁板上设置与实施例5中的下侧板部11-2的上凹槽11-2-2同样的上凹槽11-6-1 ;上板11_5的下表面基本为从前至后逐渐下降的平面,并且在该下表面上设置与实施例5中的上侧板部11-1的下凹槽11-1-2同样的下凹槽11-5-1 ;上板11-5覆盖在基座11_6的缺口上,且上板11_5的左侧、后侧和右侧的边缘部位均粘结固定在基座11-6的缺口的外周边缘的上表面上,在上板11-5粘结在基座11-6上的同时,基座11-6的缺口和上板11-5则共同形成把手1的插接槽12,从而本实施例的插接槽12成为形状与实施例5的插接槽12的形状相同的设有上下凹槽的斜面插槽。基座11-5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上板11-6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实施例10至实施例14、组合式梳子)
实施例10至实施例14的组合式梳子依次与实施例5至实施例9的组合式篦子相对应。 其中,
实施例10的组合式梳子的把手1与实施例5的把手1相同,梳齿构件2与实施例3的梳齿构件2相同。实施例11的组合式梳子的把手1与实施例6的把手1相同,梳齿构件2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梳齿构件2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右端的形状基本呈为半圆柱形,且所述半圆柱形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该半圆柱形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梳齿构件加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且梳齿根部板件21a的下凹槽位于梳齿根部板件21a的上凹槽的下方。
实施例12的组合式梳子的把手1与实施例7的把手1相同,梳齿构件2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梳齿构件2的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右端的形状基本呈为半圆柱形,且所述半圆柱形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该半圆柱形的上下向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实施例13的组合式梳子的把手1与实施例8的把手1相同,梳齿构件2与实施例 3相同。实施例14的组合式梳子的把手1与实施例9的把手1相同,梳齿构件2与实施例 3相同。以上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梳篦,包括把手(1 ),把手(1)包括水平设置的把手主体(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构件(2),齿构件(2)为梳齿构件(2a)或篦齿构件(2b);齿构件(2)包括水平设置的根部板件(21)和连接在根部板件(21)上的整体呈水平设置的一组梳蓖齿(22),且梳蓖齿(22)的齿尖部位位于根部板件(21)的前方;其中,当齿构件(2)为梳齿构件(2a)时,该梳齿构件(2a)包括梳齿根部板件(21a)和与梳齿根部板件 (21a) 一体成形的一组梳齿(22a);当齿构件(2)为篦齿构件(2b)时,该篦齿构件(2b)包括篦齿根部板件(21b)和与篦齿根部板件(21b)固定粘结在一起的一组篦齿(22b);把手(1)还包括沿左右向设置在把手主体(11)上的插接槽(12);插接槽(12)设有朝向前方的前槽口 ;把手主体(11)的设置插接槽(12)的部位包括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11-2),上侧板部(11-1)的下表面即为插接槽(12)的上槽壁,下侧板部(11-2)的上表面即为插接槽(12)的下槽壁;齿构件(2 )由其根部板件(21)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 )中,齿构件(2 )的梳蓖齿 (22)则由插接槽(12)的前槽口向前伸出把手主体(11),且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与把手(1)的插接槽(12)以斜面接触方式过盈配合,并且组合式梳篦还设有使齿构件(2)与把手主体(11)相互脱开的脱开作用部位,从而使得齿构件(2)与把手主体(11)的过盈配合为可拆式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把手(1)的插接槽(12)还是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把手主体(11)的通槽,该通槽由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或倾斜设置的插接阻挡槽(12-1)和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插接配合槽(12-2)组成;插接配合槽(12-2)的前槽口即为插接槽(12)的前槽口 ;插接阻挡槽(12-1)和插接配合槽(12-2)在前后向上相互连通且均在左右向上贯通把手主体(11),从而使得把手(1)的插接槽(12)是插接方向为左右向的插接槽;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横截面形状与插接槽(12)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 也即根部板件(21)由位于后侧的铅垂设置或倾斜设置的插接阻挡板(21-1)和位于前侧的水平设置的插接配合板(21-2)前后相互连接而构成;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沿左右向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所述的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过盈配合是指齿构件 (2)的根部板件(21)的插接配合板(21-2)的左右端的一端板段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左右向上从内至外逐渐增加而使得该板段成为斜面板段(21-2-1),把手(1)的插接槽(12) 的插接配合槽(12-2)左右端的相应一端的槽段的上下槽壁之间的距离在左右向上从内至外逐渐增加而使得该槽段为斜面槽段(12-2-1),且该斜面槽段(12-2-1)的上下槽壁的倾斜角度与根部板件(21)的插接配合板(21-2)的斜面板段(21-2-1)的上下表面的倾斜角度对应相同,从而在齿构件(2 )由其根部板件(21)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 )中且进行最后一段板段的插接时,根部板件(21)由其插接配合板(21-2)的斜面板段(21-2-1)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插接配合槽(12-2)的斜面槽段(12-2-1)以左右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组合式梳篦的使把手主体(11)与齿构件(2)相互脱开的脱开作用部位是指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左右向的长度与所述的插接槽(12)的左右向的长度基本相同,且根部板件(21)完全插入插接槽(12)中,从而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左右向的远离过盈配合部位的一端的端面向外露出,该端面即为脱开作用部位,从而使得根部板件(21)与插接槽(12)的过盈配合为可拆式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把手(1)的插接槽(12)为带有左右槽壁的凹槽,也即把手(1)的插接槽(12)是插接方向为前后向的插接槽,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横截面形状与插接槽(12 )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齿构件(2 )的根部板件(21) 沿前后向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中;所述的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过盈配合是指齿构件 (2 )的根部板件(21)的板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根部板件(21)的板体为斜面板体,把手(1)的插接槽(12)的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距离从前至后逐渐减小而使得插接槽(12)为斜面插槽,且该斜面插槽的上下槽壁的倾斜角度与根部板件 (21)的板体上下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齿构件(2)由其根部板件(21)沿前后向插接在把手(1)的插接槽(12)上时,根部板件(21)与插接槽(12)以前后向斜面插接接触的形式相过盈配合;组合式梳篦的使把手主体(11)与齿构件(2)相互脱开的脱开作用部位是指把手主体(11)的上侧板部(11-1)和下侧板部(11-2)的左右向的中部均设有开口向前的豁口 (11-1-1,11-2-1);或者是把手主体(11)的上侧板部(11-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11-1-2);或者是把手主体(11)的下侧板部(11-2)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11-2-2);或者是把手主体 (11)的上侧板部(11-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 (11-1-2),以及把手主体(11)的下侧板部(11-2)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方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11-2-2),且下侧板部(11-2)的上凹槽(11-2-2)位于上侧板部 (11-1)的下凹槽(11-1-2)的下方;或者是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21-3);或者是根部板件(2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或者是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上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上的上凹槽(21-3),根部板件(21)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表面上设有贯通前后的开口向下的下凹槽,且根部板件(21)的下凹槽位于根部板件(21)的上凹槽(21-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把手主体(11)是整体呈扁平状的座体,把手主体(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形状相同;把手(1)的插接槽(12)位于把手主体 (11)的前部的左右向的中央部位;插接槽(12)的左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插接槽(12)的右槽壁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右端之间的距离为5mm 25mm ;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槽壁与右槽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把手主体(11)是整体呈扁平状的座体,把手主体(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形状相同;把手主体(11)的侧部外周面依次包括左端外凸圆弧柱面、后端外凸圆弧柱面和右端外凸圆弧柱面,所述的各圆弧柱面的轴线沿上下向设置,且左端外凸圆弧柱面与后端外凸圆弧柱面之间由相应的左部过渡圆弧柱面相连接,后端外凸圆弧柱面与右端外凸圆弧柱面之间由相应的右部过渡圆弧柱面相连接;把手(1)的插接槽(12)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距离与把手主体(11)的前端面的左右向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齿构件(2)为梳齿构件 (2a);梳齿构件(2a)还包括2根挡条(23),且2根挡条(23)是梳齿根部板件(21a)的左端前侧向前延伸部分和右端前侧的向前延伸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齿构件(2)为篦齿构件 (2b );篦齿根部板件(2 Ib )是由上夹板(2 Ib-I)和下夹板(2 lb-2 )分上下靠近在一起而组成的分体式板件;将所述的一组篦齿(22b)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而形成的组件作为篦齿组件;或者篦齿组件的结构是篦齿构件(2b)还包括2根挡条(23),所述的一组篦齿(22b)的各根篦齿排成一排组成篦齿组、再在篦齿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挡条(23)而组成篦齿组件;将上夹板(21b-l)设置在上述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上方,将下夹板(21b-2)设置在上述篦齿组件的后部的下方,再通过防水胶粘剂将三者粘结固定连接在一起而得到篦齿构件 ⑵)。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把手主体 (11)为设有插接槽(12)的同一材质的一体成形件;把手主体(11)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或者把手主体(11)是由上座(11-3)和下座(11-4)粘结固定并形成插接槽(12)的整体式构件,其中,上座(11-3)的下部前端设有一个沿左右向伸展的缺口,下座(11-4)的上部前端也设有一个沿左右向伸展的缺口,上座(11-3)和下座(11-4)粘结固定在一起的同时, 上座(11-3)的缺口和下座(11-4)的缺口则共同形成把手(1)的插接槽(12);上座(11-3) 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下座(11-4)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或者把手主体(11)是由上板(11-5)和基座(11-6)粘结固定并形成插接槽(12)的整体式构件,其中,基座(11-6)的上部前端设有与齿构件(2)的根部板件(21)相配合的缺口,上板(11-5 )覆盖在基座(11-6 )的缺口上,且上板(11-5)的左侧、后侧和右侧的边缘部位均粘结固定在基座(11-6)的缺口的外周边缘的上表面上,在上板(11-5)粘结在基座(11-6)上的同时,基座(11-6)的缺口和上板(11-5)则共同形成把手(1)的插接槽(12);基座(11-6) 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上板(11-5)的材质是竹子、木材、陶瓷、琉璃、玻璃、金银、玉石、塑料、铅锡合金、铝合金、黄铜或青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把手主体(11)上设置有经过雕和 /或刻和/或镶和/或绘而得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而使得设有插接槽(12)的把手主体 (11)与所述的装饰件或装饰部位共同构成把手(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组合式梳篦,其特征在于插接槽(12)的宽度为1.5mm 4mm;当齿构件(2)为梳齿构件(2a)时,相邻的梳齿(22a)之间的齿间距为1 mm 4mm ;当齿构件(2)为篦齿构件(2b)时,相邻的蓖齿(22b)之间的齿间距为0. 05 mm 0. 3mm,单根蓖齿(2 )的厚度为0. 5 mm 1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梳篦,包括把手和齿构件,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设置在把手主体上的开口向前的插接槽,齿构件为梳齿构件或篦齿构件,齿构件包括根部板件和连接在根部板件上的一组梳蓖齿,齿构件由其根部板件与把手的插接槽相互插接,且齿构件的根部板件与把手的插接槽过盈配合,并且齿构件的根部板件的上下侧面与安装槽的相应槽壁相接触。本发明的把手与梳蓖齿部的配合简单、有效,在梳篦齿损坏时可以及时进行齿构件的更换,延长了梳篦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5D24/02GK102302267SQ20111026852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0日
发明者郭琳 申请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