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保暖衣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0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保暖衣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暖衣,尤其涉及内充羽绒等保暖材料的保暖衣壳。
背景技术
类似羽绒衣等充绒类保暖服装,其缝纫难度要大于普通的春秋单衣。随着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发展,这类保暖服装已从纯粹的保暖服装演变为具有保暖功能的时装,其制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专业厂家熟练工人制作,普通缝纫店难以高效率高质量缝纫制作。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家庭都或多或少保存有往年用过的羽绒衣,弃之可惜,穿之又过时,成为难以解决的负担,而新的一年又很可能需再添置新的羽绒衣,长此以往造成很大浪费和不够节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保暖衣壳,既能够方便普通缝纫店制作又能够让消费者家庭的积存羽绒衣类保暖服装能够再生利用。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帽子或衣领、左袖片和右袖片,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分别和后片在肩部缝纫连接,所述帽子或衣领和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与后片相邻的侧边和所述后片分开,左袖片的肩部端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 右袖片的肩部端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左袖片和右袖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所述充绒胆留有充绒口。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它设有充绒后的绗绒线标记,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面料具有预留下摆折边,所
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面料预留袖口折边,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充绒胆的下端、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充绒胆的袖口端设置所述充绒口。它设有袖口罗文圈,所述罗文圈夹缝于袖子内里分割处。所述左前片由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前片由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前片由所述左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右前片由所述右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所述后片由左后片和右后片组成,左后片和右后片在相邻的侧边分开;所述左后片由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后片由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后片由所述左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右后片由所述右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帽子或衣领、左袖片和右袖片,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分别和后片在肩部缝纫连接,所述帽子或衣领和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与后片相邻的侧边和所述后片分开;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左袖片和右袖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所述充绒胆留有充绒口;
左袖片的肩部端的中间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左袖片的肩部端的两侧与左前片和后片分开;或者/和,右袖片的肩部端的中间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右袖片的肩部端的两侧与右前片和后片分开。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它设有充绒后的绗绒线标记,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面料具有预留下摆折边,所
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面料预留袖口折边,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充绒胆的下端、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充绒胆的袖口端设置所述充绒口。它设有袖口罗文圈,所述罗文圈夹缝于袖子内里分割处。所述左前片由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前片由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前片由所述左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右前片由所述右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所述后片由左后片和右后片组成,左后片和右后片在相邻的侧边分开;所述左后片由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后片由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后片由所述左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右后片由所述右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保暖衣壳属于一种设计合理的保暖衣坯,它充分考虑到工厂专业加工的优势和服装加工店的特点,以及目前羽绒服累保暖服装追求美观的时装化趋势,在工厂中利用专业机器制成即方便加工店充绒加工,衣服的组成部分又得到合理连接的符合设计款式的片材连接衣胚,以便包装、运输,避免解包时调错,加工店只需对衣服作最后的结尾缝制,减轻加工店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并使经加工店最后缝纫制成的衣服符合设计款式和工厂标准化缝制的质量要求。利用本发明,消费者可以在服装加工店挑选自己满意的款式,现场将其积存的旧羽绒服装中的羽绒充入本发明中,由服装加工店做最后的简单连接缝制,即可制成款式新颖又能利用原来羽绒的羽绒服新衣。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拼接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拼接背面示意图。
图3为前中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前侧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后中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后侧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衣领的分解示意图。
图8a为帽侧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8b为帽中片的分解示意图。
5
图9a为袖子里料拼装平面图。图9b为袖片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由衣领替代帽子时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图中隐去了袖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1-9。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保暖衣壳包括左前片1、右前片2、后片3、左袖片6和右袖片7,所述左前片1、右前片2分别和后片3在肩部100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与后片相邻的侧边501和所述后片分开,所述分开是指在成衣中应当缝纫连接, 而在本发明中不处于连接状态或不按照成衣要求缝纫连接,而只是临时性地用线吊住。左袖片6的肩部端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右袖片7的肩部端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1、右前片2、后片3、左袖片6和右袖片7均由面料300和充绒胆201 缝合而成,充绒胆201由2层里料400缝合而成,所述充绒胆201留有充绒口 200。本发明设有充绒后的绗绒线标记,所述标记可以是在左前片1、右前片2、后片3、 左袖片6和右袖片7相应部位设置剪口或划线504。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面料具有预留下摆折边502,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面料预留袖口折边505,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充绒胆的下端、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充绒胆的袖口端设置所述充绒口 200。预留下摆折边502、袖口折边505折边后和充绒胆在下摆处缝纫连接或不和充绒胆缝纫连接。本发明设有袖口罗文圈8,所述罗文圈8夹缝于袖子内里分割处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保暖衣壳还设有帽子,所述帽子4为内设保暖材料的保暖帽,所述保暖材料可以是丝绵41等材料,所述帽子可分为帽中片42、帽侧片43缝合而成,帽中片42、帽侧片43均由两层面料44和夹在面料44中间的保暖材料41缝制构成。所述帽子4和左前片1、右前片2、后片3缝纫连接。依成衣式样,所述左前片1可由左前中片11和左前侧片12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前片2可由右前中片21和右前侧片22缝纫连接构成,左前片1由所述左前中片11与帽子 4和后片3缝纫连接,右前片2由所述右前中片21与帽子4和后片3缝纫连接,所述左前中片11和左前侧片12、右前中片21和右前侧片22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依成衣式样,所述后片3由左后片31和右后片32组成,左后片和右后片在相邻的侧边503分开;所述分开是指在成衣中应当缝纫连接,而在本发明中不处于连接状态或不按照成衣要求缝纫连接,而只是临时性地用线吊住。所述左后片31和右后片32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依成衣式样,所述左后片31还由左后中片311和左后侧片312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后片32由右后中片321和右后侧片322缝纫连接构成,左后片31由所述左后中片311 与帽子4和前片1缝纫连接,右后片32由所述右后中片321与帽子4和前片1缝纫连接, 所述左后中片311和左后侧片312、右后中片321和右后侧片322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保暖衣壳,在充绒后,加工店只需将充绒口 200封口,将折边翻起,按标记进行绗绒,将所述分开处缝纫连接及袖片对折缝纫连接后,即可构成成衣。此外,参照,7、10,所述帽子5也可由衣领替代,所述衣领5为内设保暖材料的保暖衣领,所述保暖材料可以是丝绵51等材料,衣领由两层面料52和夹在面料52中间的保暖材料51缝制构成。在图10中,与其它附图相同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的含义。
本发明的左袖片和右袖片与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以下方式
左袖片的肩部端的中间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左袖片的肩部端的两侧与左前片和后片分开;或者/和,右袖片的肩部端的中间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右袖片的肩部端的两侧与右前片和后片分开。所述分开是指在成衣中应当缝纫连接,而在本发明中不处于连接状态或不按照成衣要求缝纫连接,而只是临时性地用线吊住。
权利要求
1.新型保暖衣壳,包括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帽子或衣领、左袖片和右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分别和后片在肩部缝纫连接,所述帽子或衣领和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与后片相邻的侧边和所述后片分开,左袖片的肩部端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右袖片的肩部端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右前片、 后片、左袖片和右袖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所述充绒胆留有充绒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羽绒衣壳,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充绒后的绗绒线标记,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面料具有预留下摆折边,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面料预留袖口折边,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充绒胆的下端、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充绒胆的袖口端设置所述充绒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羽绒衣壳,其特征在于它设有袖口罗文圈,所述罗文圈夹缝于袖子内里分割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暖衣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片由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前片由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前片由所述左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右前片由所述右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暖衣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由左后片和右后片组成, 左后片和右后片在相邻的侧边分开;所述左后片由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后片由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后片由所述左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右后片由所述右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
6.新型保暖衣壳,包括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帽子或衣领、左袖片和右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分别和后片在肩部缝纫连接,所述帽子或衣领和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片和右前片与后片相邻的侧边和所述后片分开;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左袖片和右袖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所述充绒胆留有充绒口 ;左袖片的肩部端的中间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左袖片的肩部端的两侧与左前片和后片分开;或者/和,右袖片的肩部端的中间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右袖片的肩部端的两侧与右前片和后片分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羽绒衣壳,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充绒后的绗绒线标记,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面料具有预留下摆折边,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面料预留袖口折边,所述左前片、右前片、后片的充绒胆的下端、所述左袖片和右袖片的充绒胆的袖口端设置所述充绒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羽绒衣壳,其特征在于它设有袖口罗文圈,所述罗文圈夹缝于袖子内里分割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保暖衣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片由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前片由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前片由所述左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右前片由所述右前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后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前中片和左前侧片、右前中片和右前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保暖衣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由左后片和右后片组成, 左后片和右后片在相邻的侧边分开;所述左后片由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所述右后片由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缝纫连接构成,左后片由所述左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右后片由所述右后中片与所述帽子或衣领、前片缝纫连接,所述左后中片和左后侧片、右后中片和右后侧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暖衣壳,其左右前片分别和后片在肩部缝纫连接,帽子或衣领和左右前片、后片缝纫连接,左右前片与后片相邻的侧边和后片分开,左袖片的肩部端与左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右袖片的肩部端与右前片和后片缝纫连接;左右前片、后片、左右袖片均由面料和充绒胆缝合而成,充绒胆留有充绒口。本发明充分考虑到工厂专业加工的优势、服装加工店的特点和羽绒服类保暖服装时装化趋势,在工厂中利用专业机器制成既方便加工店充绒加工,衣服的组成部分又得到合理连接的符合设计款式的片材连接衣胚,加工店只需对衣服作最后的结尾缝制,减轻加工店的工作量和难度,并使经加工店最后缝纫制成的衣服符合设计款式和工厂标准化缝制的质量要求。
文档编号A41D27/00GK102366172SQ20111030057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8日
发明者曾台稳 申请人:浙江庄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