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貂皮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749343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貂皮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毛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貂皮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整张貂皮原皮较小,一般为长30cm,宽15cm左右,但貂皮成衣一般长在 60cm-100cm左右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在貂皮加工时,必须采用拼接的方式来制作, 但如果以多个整张貂皮直接拼接的方式来制作成衣,由于貂皮原皮的尺寸、厚度等物理性质的不同,直接拼接会影响成衣的外观美感和手感,影响成衣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貂皮成衣的拼接问题,公开了一种貂皮加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拼接皮衣带来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貂皮加工方法,包括步骤A 将吊染处理后的貂皮裁割为皮条,皮条长为5-30厘米,宽为0. 5-1厘米;步骤B 以2条皮条在无毛面相连接为皮条组,皮条组中的一个皮条的一端与另一个皮条的一端相连接,2个皮条不平行;皮条组的皮条连接处具有1个内顶点,1个外顶点, 2条内侧边和2条外侧边;步骤C 多个步骤B中的所述皮条组依次连接,所述皮条组的内侧边与相邻皮条组的外侧边相连接;步骤D 在经过步骤C缝制后的貂皮两端分别以适当的三角形皮条补充缝制,使貂皮具有长方形的形状;步骤E 利用步骤D中的长方形貂皮制作貂皮类服饰。优选地,步骤A中的皮条宽为0.5-1厘米。优选地,步骤B中的相邻两根皮条的夹角为45度。优选地,步骤C中的三角形皮条包括等腰三角形皮条和直角三角形皮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原皮重新缝制,克服了长度限制, 充分利用边角皮料,提高利用率,经本发明方法缝制后的貂皮表面平整,手感与原皮几无二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貂皮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带有裁割线的貂皮原皮示意图;图3A-;3B是本发明实施例皮条组的两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横向相邻的两个皮条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4B是纵向相邻的图3A所示皮条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5是经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缝制后的一种长方形貂皮示意图6是2个图4所示长方形貂皮纵向拼接的示意图;图7是多个图5所示长方形貂皮横向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实施例的貂皮加工方法如附图1所示,包括步骤A 如附图2所示,将吊染处理后的貂皮1沿裁割线31和裁割线32裁割为皮条2,皮条2长为5-30厘米,宽为0. 5-1厘米。采用这种裁割尺寸的原因是,貂皮原皮一般长30厘米左右,皮条2的长度也应在此范围内;同时皮条2的宽若大于1厘米,则连接处易出现毛色不一、且接缝较明显的缺陷,若小于0.5厘米,则存在加工工艺上的困难,可操作性低。步骤B 如附图3A和附图;3B所示,以2条皮条2在无毛面相连接为皮条组,皮条组中的一个皮条2的一端与另一个皮条2的一端相连接;2个皮条2不平行,即2个皮条2 在平面内成一定的角度,当呈45度角时,能够获得较为经济的长度和宽度,这是因为,角度太大(如150度的钝角)则相同数量的皮条组能够缝制的长度较小,同理,角度太小(图20 度的锐角)则相同数量的皮条组能够缝制的宽度又较小,因此,45度角是较理想的缝制角度,当然,根据服饰制作的需要,不排除也需要大角度或者小角度的皮条组;在缝制时,构成皮条组的2个皮条2的缝制方式可如图3A及图;3B所示,或对称如图3A,或交叉如图3B,图;3B的缝制方式更适用于两个不等长的皮条2 ;皮条组的皮条连接处具有1个内顶点41,1个外顶点42,2条内侧边43和2条外侧边44 ;步骤C 多个步骤B中的皮条组依次连接,所述皮条组的内侧边43与相邻皮条组的外侧边44相连接,以获得如附图4A所示的皮条组,进而获得如附图4B所示的皮条组;步骤D 在经过步骤C缝制后的貂皮两端分别以适当的三角形皮条补充缝制,使貂皮具有附图5中所示的长方形的形状,2个该长方形依次相接可获得如附图6及附图7所示的皮条组;其中三角形皮条包括等腰三角形皮条和直角三角形皮条。步骤E 利用步骤D中的长方形貂皮制作貂皮类服饰。本发明将原皮重新缝制,克服了长度限制,充分利用边角皮料,提高利用率,经本发明方法缝制后的貂皮表面平整,手感与原皮几无二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貂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 将吊染处理后的貂皮裁割为皮条,所述皮条长为5-30厘米,宽为0. 5-1厘米; 步骤B 以2条所述皮条在无毛面相连接为皮条组,所述皮条组中的一个皮条的一端与另一个皮条的一端相连接,2个所述皮条不平行;所述皮条组的皮条连接处具有1个内顶点,1个外顶点,2条内侧边和2条外侧边;步骤C 对多条皮条重复步骤B,形成多个皮条组,并将所述多个皮条组依次连接,所述皮条组的内侧边与相邻皮条组的外侧边相连接;步骤D 在经过步骤C缝制后的貂皮两端分别以适当的三角形皮条补充缝制,使所述貂皮具有长方形的形状;步骤E 利用步骤D中的长方形貂皮制作貂皮类服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貂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皮条宽为0.5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貂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相邻两根皮条的夹角为4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貂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三角形皮条包括等腰三角形皮条和直角三角形皮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貂皮加工方法,包括步骤A将吊染处理后的貂皮裁割为皮条,皮条长为5-30厘米,宽为0.5-1厘米;步骤B以2条皮条在无毛面相连接为一个皮条组,皮条组中的一个皮条的一端与另一个皮条的一端相连接,2个皮条不平行;皮条组的皮条连接处具有1个内顶点,1个外顶点,2条内侧边和2条外侧边;步骤C多个步骤B中的所述皮条组依次连接;步骤D在经过步骤C缝制后的貂皮两端分别以适当的三角形皮条补充缝制,使貂皮具有长方形的形状;步骤E利用步骤D中的长方形貂皮制作貂皮类服饰。本发明将原皮重新缝制,克服了长度限制,充分利用边角皮料,提高利用率,经本发明方法缝制后的貂皮表面平整,手感与原皮几无二致。
文档编号A41D5/00GK102511938SQ2011103393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杨利峰 申请人:宁波欧意皮毛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