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591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身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臀部的造形功能的下身衣服。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了一种紧身短裤(girdle)来作为具有臀部的造形功能的下身衣服。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紧身短裤具备具有伸缩性的臀部束紧部(臀部衬里布)。 该臀部束紧部形成为如下以上边缘位于比臀部隆起的顶点更上侧、下边缘的最下点位于臀部的臀沟附近的方式分别形成,且左右的边缘到达腋侧为止。该臀部束紧部中,左右的边缘缝合在紧身短裤主体上,而下边缘为未缝合在紧身短裤主体上的自由状态。由此,即便以相对较大的面积来设置臀部衬里布,臀部衬里布的运动追随性也良好,因而即便在就坐时或弯腰时,也不会有紧绷感,且穿着感良好。另外,可将臀部束紧部的上边缘缝合在紧身短裤主体上,但也可为不缝合在紧身短裤主体上的自由状态。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紧身短裤具备沿着臀部的下缘而延伸的带状的臀部束紧部00)。该臀部束紧部与紧身短裤主体(例如相当于臀部被覆部22)由一体编成的一个经编织物而构成。由此,大幅降低了破坏穿着感及外观的可能性,且实现了体形修整功能。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1-30330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9-2702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确保一定程度的修整功能且实现穿着感提高的情况之后,又进一步要求在确保这种穿着感的同时更加提高修整的功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穿着感的同时也提高修整力的下身衣服。如所述般,以前为了使穿着感良好,例如考虑缝接臀部束紧部的上边缘的方法。然而,本案发明者经过积极研究后发现与以前的构成相反,使臀部束紧部的上边缘游离而不进行缝接且将下边缘缝接的方法更能够提高穿着感,同时也可提高将臀顶部(hip top)上提的修整力。对此,本发明的下身衣服包括主体部,至少覆盖臀部;腰部束紧部,呈至少在主体部的后侧沿着主体部的上边缘延伸的带状,且与主体部结合;以及臀部束紧部,呈覆盖臀部下部及臀部腋部的U字状,两个上端与腰部束紧部连结,外侧边缘(相当于以上所述的下边缘)与主体部结合,而内侧边缘(相当于以上所述的上边缘)与主体部非结合。根据该下身衣服,通过将覆盖臀部下部及臀部腋部的U字状的臀部束紧部的外侧边缘结合在主体部上,能够提高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而且,通过使该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游离而不与主体部结合,能够使臀顶部向比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更上方移动。结果,可提高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而且,通过使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游离而不与主体部结合,能够使臀部束紧部的运动追随性变得良好,即便在就坐时或弯腰时,也可减少紧绷感并提高穿着感。而且,通过使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游离而不与主体部结合,能够使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附近的臀部线条变得平滑。然而,如果使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上,则有可能在腿穿过时钩到脚趾。而且,因内侧边缘卷起成为双层,内侧边缘附近的束紧力增强,从而内侧边缘可能容易勒进臀部。但是,根据该下身衣服,与主体部非结合的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从腰部束紧部开始延伸,也就是,从比主体部的上边缘相对低的位置开始延伸,因此能够抑制腿穿过时钩到脚趾,并且能够抑制内侧边缘卷起成为双层而导致内侧边缘容易勒进臀部的情况的发生。而且,可利用臀部束紧部来提高上提效果。优选上述臀部束紧部的伸缩性比主体部低。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优选上述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在比非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上方处且比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下方处通过。更优选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在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的正下方处通过。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且进一步抑制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容易勒进臀部。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提高穿着感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修整力。


图1是从前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正视图。图2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后视图。图3是从侧面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的穿着状态(a)与非穿着状态(b)的侧视图。图4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第一变形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图5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第二变形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图6是从后侧(a)及前侧(b)表示本发明第三变形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图7是忠实地表示穿上本实施方式(a)、第一比较例(b)、第二比较例(C)时的臀部的拍摄结果的图。图8是忠实地表示相当于裸体状态(a)时、穿上本实施方式(b)及第三比较例(C) 时的臀部的莫尔云纹等高线解析结果的图。图9是忠实地表示相当于裸体状态(a)时、穿上本实施方式(b)及第三比较例(C) 时的臀部的拍摄结果的图。图10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的第三比较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符号说明1、1A、1B、1C、1X、1Y、1Z 紧身短裤(下身衣服);10、10B、10X、IOY 主体部;11 主体部的胯部;12、12Y 主体部的腰部;13 主体部的设计部;20、20X、20Y 腹部束紧部;30、 30Α、30Υ 腰部束紧部;31 腰部束紧部的左右端;32 腰部束紧部的上边缘;33 腰部束紧部的下边缘;40、40A、40B、40C、40X、40Y、40Z 臀部束紧部;41 臀部束紧部的上端;42 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43 臀部束紧部的外侧边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图1是从前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的里侧(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内侧)的正视图,图2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后视图。图1及图 2所示的紧身短裤1是覆盖穿着者的腹部、臀部及大腿部的长款(long type)的紧身短裤, 包括主体部10、腹部束紧部20、腰部束紧部30及臀部束紧部40。主体部10覆盖穿着者的腹部、臀部及大腿部,且相对于腹部、臀部及大腿部具有密接性。例如,主体部10中应用具有伸缩性的双拉拉舍尔(two way raschel)经编针织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10的胯部分形成着由其他布料构成的胯部11,在主体部10的腰部分缝接着腰带(waistband)或其他布料而形成着腰部12。由此,可提高穿着时的胯部分或腰部分的舒适感。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10的前中心附近的上边缘部设置着倒三角形状的设计部13,且缝接着除沿着主体部10的上边缘的边以外的两边13a。设计部13上并未设置着上述腰部12或后述的腹部束紧部20及腰部束紧部30。另外,在主体部10的前中心附近的上边缘部,也可形成着腰部12、腹部束紧部20或腰部束紧部30以代替设计部13。在主体部10的里侧局部设置着腹部束紧部20、腰部束紧部30及臀部束紧部40。腹部束紧部20、腰部束紧部30及臀部束紧部40具有比主体部10的束紧力更强的束紧力。例如,腰部束紧部30将弹力网眼经编(Power Net)等的衬布安装在主体部10上而形成。另一方面,腹部束紧部20及臀部束紧部40例如将单拉弹力网眼经编等的衬布安装在主体部10上而形成。形成臀部束紧部40的衬布以长度比主体部10长的方式通过缝接而安装在主体部10上。腹部束紧部20设置在设计部13与胯部11之间。腹部束紧部20以覆盖穿着者的腹部的方式形成为菱形,其周边缝接在主体部10上。这样,腹部束紧部20以对腹部的突出进行修整的方式发挥作用。另外,也可代替设计部13而将腹部束紧部20形成到主体部10 的上边缘为止。腰部束紧部30呈沿着腰部12、也就是主体部10的上边缘延伸的带状,且缝接在主体部10上。本实施方式中,腰部束紧部30的左右端31连同设计部13的边13a及腹部束紧部20的上侧边21而一起缝接在主体部10上。腰部束紧部30从设计部13的边13a及腹部束紧部20的上侧边21向腋侧及后侧延伸,且在后中心处连结。腰部束紧部30的上边缘32连同腰部12而一起缝接在主体部10上,腰部束紧部30的下边缘33也缝接在主体部 10上。另外,也可代替设计部13而将腰部束紧部30形成在主体部10的前中心部分。臀部束紧部40呈从腰部束紧部30的下边缘33的腋侧延伸并覆盖臀部腋部、臀部下部及大腿部的U字状。臀部束紧部40的两个上端41连同腰部束紧部30的下边缘33而一起缝接在主体部10上。而且,臀部束紧部40的外侧边缘43也缝接在主体部10上。另一方面,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未缝接在主体部10上。此处,图3是从侧面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1的穿着状态(a)与非穿着状态 (b)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设为在比非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Pl更上方处且比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P2更下方处通过。优选将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设为在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P2的正下方处通过。然而,如上述那样,以前为了使穿着感良好,而例如考虑将臀部束紧部的上边缘缝接且使下边缘游离而不进行缝接的方法。这样,通过使臀部束紧部的下边缘游离而不进行缝接,使得臀部束紧部的下边缘部分不易勒进臀部线条。然而,以前的紧身短裤中,因使臀部束紧部的下边缘游离而不进行缝接,所以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小,且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小。也就是,以前的紧身短裤中,虽可提高穿着感,但修整功能进一步提高较为困难。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1,通过将覆盖臀部下部及臀部腋部的U字状的臀部束紧部40的外侧边缘43缝接在主体部10上,而能够提高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而且,通过使该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10上,能够使臀顶部向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的更上方移动。结果,可提高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而且,通过使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10上,能够使臀部束紧部40的运动追随性变得良好,且即便在就坐时或弯腰时,也可减少紧绷感并提高穿着感。而且,通过使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10上,能够使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附近的臀部线条变得平滑。然而,如果使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10上,则有可能在腿穿过时会钩到脚趾。而且,因内侧边缘42卷起成为双层,而内侧边缘42附近的束紧力增强,从而有可能内侧边缘42勒进臀部,臀部线条成为不连续也就是不平滑的曲线,而无法获得臀部美感的造形。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1,由于未缝接在主体部10上的臀部束紧部40 的内侧边缘42从腰部束紧部30开始延伸,也就是从比主体部10的上边缘相对低的位置开始延伸,所以能够抑制腿穿过时钩到脚趾或内侧边缘42卷起成为双层而导致内侧边缘42 附近的臀部线条如上述般无法成为平滑的曲线的情况的发生。而且,可利用臀部束紧部40 来提高上提效果。然而,以前,在使用衬布来作为臀部束紧部时,大多是将伸缩性比主体部高的材料以长度比主体部短的方式进行缝接,从而在穿着时通过拉伸衬布来发挥修整效果。然而,该方法中将臀部整体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小。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1中,是将伸缩性比主体部10低的单拉材料以长度比主体部10长的方式进行缝接,因而可不破坏修整效果而进一步提高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然而,如果以将臀部整体提升且覆盖臀部整体的方式来设置臀部束紧部,则会因臀部束紧部的修整力而使得臀部的隆起塌陷,从而无法形成具有圆形的美丽的臀部线条。 而且,如果为了不因臀部束紧部的修整力而破坏臀部的隆起,以仅覆盖臀部下部的方式来设置臀部束紧部,则臀部线条在臀部束紧部的上边缘处不连续。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1,将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设为在比非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上方处且比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下方处通过,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此外,可抑制臀部束紧部的内侧边缘附近的臀部线条不连续。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本实施方式而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主体部、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可变形为各种样式。以下,对主体部、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的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图4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第一变形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该第一变形例的紧身短裤IA在如下构成方面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在紧身短裤1中代替腰部束紧部30及臀部束紧部40而具备腰部束紧部30A、臀部束紧部40A,且不具备腹部束紧部20。腰部束紧部 30的左右端31缝接在左右的腋侧,臀部束紧部40A的外侧边缘43也缝接在左右的腋侧。 也就是,腰部束紧部30A及臀部束紧部40A以位于仅比腋侧更后侧处的方式而形成即可。[第二变形例]图5是从后侧表示本发明第二变形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该第二变形例的紧身短裤IB在如下构成方面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在紧身短裤1中代替主体部10及臀部束紧部40而具备主体部10B、臀部束紧部40B。主体部IOB覆盖穿着者的腹部及臀部。因此,臀部束紧部40B是在臀部束紧部40中去除覆盖大腿部的部分。也就是,臀部束紧部40B 的外侧边缘43位于臀沟上侧,优选位于臀沟。这样,本发明的思想也可应用于短款(short type)的紧身短裤中。[第三变形例]图6是从后侧(a)及前侧(b)表示本发明第三变形例的紧身短裤的里侧的图。该第三变形例的紧身短裤IC在如下构成方面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在紧身短裤1中代替臀部束紧部40而具备臀部束紧部40C。本实施方式的臀部束紧部40中,外侧边缘43从后中心侧向大腿部腋侧沿横方向伸展,且从大腿部腋侧向腰部束紧部30的下边缘33而沿上方向伸展,但臀部束紧部40C中,外侧边缘43是从后中心侧通过腋侧,向腰部束紧部30的下边缘33沿斜上方延伸。如以上所说明那样,主体部、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且可变形为各种样式。而且,本实施方式及本变形例中,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中应用弹力网眼经编材料,但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应用缎纹弹力网眼经编针织材料、特里科经编织材料等。而且,本实施方式及本变形例中, 主体部应用双拉拉舍尔经编针织材料,但主体部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主体部中也可应用氨纶弹力布等。而且,本实施方式及本变形例中,是将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设置在主体部的里侧,但也可设置在主体部的表侧(不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外侧)。而且,本实施方式及本变形例中,表示了将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作为衬布而缝接在主体部的一例,但腹部束紧部、腰部束紧部及臀部束紧部的衬布也可由多个布料构成,而且也可不进行缝接而是由黏接剂等贴附。而且,本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例示了短款及膝上型的长款的紧身短裤,但本发明的特征也可适用各种长度。而且,本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特征,除紧身短裤(贴身衣)以外,只要是短裤、连裤袜、紧身裤、连腰裤、连体裤、运动用紧身衣裤、游泳衣、无领长袖紧身衣、紧身衣裤、内裤等的覆盖臀部的下身衣服则均可适用。另外,在适用于外部的情况下,也可将本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下身衣服内置在内侧。[实施例1]将图1及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紧身短裤1作为实施例来制作,并进行以下的评估。[评估1]本评估中,从腋侧拍摄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时的臀部。将这些拍摄结果忠实地表示于图7中。图7(a)是忠实地表示穿着本实施例的紧身短裤1时的臀部的拍摄结果的图,图7(b)及(c)分别忠实地表示穿着第一比较例及第二比较例时的臀部的拍摄结果的图。相对于本实施例进行对比的第一比较例及第二比较例为申请人的主要商品,他们的特征及规格如下所示。第一比较例是以舒适的穿着感为目的的如下类型的紧身短裤IX,其包括伸缩性比紧身短裤主体部IOX大的腹部束紧部20X及臀部束紧部40X,臀部束紧部40X呈覆盖臀部腋部、臀部下部及大腿部的U字状,上端41缝接在紧身短裤主体部IOX的上边缘,内侧边缘 42及外侧边缘43缝接在紧身短裤主体部IOX上。另外,臀部束紧部40X的内侧边缘42在比本实施方式的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更低处且比非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下方处通过。第二比较例是同样以舒适的穿着感为目的的如下类型的紧身短裤1Y,其包括伸缩性比紧身短裤主体部IOY大的腹部束紧部20Y、腰部束紧部30Y及臀部束紧部40Y,臀部束紧部40Y呈覆盖臀部腋部、臀部下部及大腿部的U字状,上端41缝接在紧身短裤主体部 IOY的腰部12Y(也就是上边缘),内侧边缘42也缝接在紧身短裤主体部10Υ,外侧边缘43 游离而未缝接在紧身短裤主体部IOY0另外,臀部束紧部40Υ的内侧边缘42在比本实施方式的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更低处且非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附近处通过。根据图7 (b),第一比较例中,臀部束紧部40X的外侧边缘43缝接在主体部IOX上, 而上端41的缝接位置高出主体部IOX的上边缘,内侧边缘42比本实施方式的臀部束紧部 40的内侧边缘42低,因而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小。而且,臀部束紧部40X的内侧边缘42缝接在主体部10X,因而无法使臀顶部向上方移动。根据图7 (c),第二比较例中,臀部束紧部40Y的外侧边缘43未缝接在主体部IOY 上,上端41的缝接位置高出主体部IOY的腰部12Y (也就是上边缘),且内侧边缘42比本实施方式的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低,因而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小。而且,臀部束紧部40Y的内侧边缘42缝接在主体部IOY上,因而无法使臀顶部向上方移动。与此相对,根据图7(a),本实施例的紧身短裤1中,将臀部束紧部40的外侧边缘 43缝接在主体部10,上端41的缝接位置与腰部束紧部30的下边缘相比较低,且臀部束紧部40的伸缩性低于主体部10,由此可提高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而且,通过使该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10上,能够将臀顶部向比臀部束紧部 40的内侧边缘42更上方移动。结果,可提高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评估2]相对于本实施例进行对比的比较例是申请人为得到本实施例反复实验而得的试制品,他们的特征及规格如下所示。
第三比较例如图10所示,是紧身短裤1Z,其在本实施例的紧身短裤1中不具备腰部束紧部30,代替臀部束紧部40而具备臀部束紧部40Z。该第三比较例的紧身短裤IZ 中,U字状的臀部束紧部40Z的两个上端41连同腰部12 (也就是主体部10的上边缘)一起缝接在主体部10。也就是,第三比较例是臀部束紧部40Z中的非缝接的内侧边缘42从相对高的位置延伸的类型的紧身短裤。第四比较例穿着T字短裤的等同于裸体的状态。本评估中,从背面及腋侧对穿着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时的臀部进行拍摄后,对于背面拍摄进行莫尔云纹等高线解析。将背面拍摄的莫尔云纹等高线解析结果忠实地表示于图8,并且将腋侧的拍摄结果忠实地表示于图9。图8 (a)及图9(a)是表示第四比较例的相当于裸体状态的拍摄结果的图,图8(b)及图9(b)是表示穿着本实施例的紧身短裤1时的拍摄结果的图。而且,图8(c)及图9(c)是表示穿着第三比较例时的拍摄结果的图。根据图8 (c)及图9 (c),第三比较例中,将臀部束紧部40Z的外侧边缘43缝接在主体部10,臀部束紧部40Z的伸缩性低于主体部10,由此与图8(a)及图9(a)所示的相当于裸体状态进行比较,提高了将臀部向上方提升的上提效果。而且,通过使臀部束紧部40Z的内侧边缘42游离而不缝接在主体部10上,与图8(a)及图9(a)所示的相当于裸体状态进行比较,能够使臀顶部向臀部束紧部40Z的内侧边缘42的上方移动。结果,提高了将臀顶部上提的修整力。然而,第三比较例中,因臀部束紧部40Z的非缝接的内侧边缘42从相对高的位置延伸,所以内侧边缘42卷起成为双层,由此内侧边缘42附近的束紧力增强,内侧边缘42勒进而在臀部产生凹陷,从而臀部线条无法形成为光滑的曲线(A部分)。与此相对,根据图8(b)及图9(b),本实施例的紧身短裤1中,并未缝接在主体部 10上的臀部束紧部40的内侧边缘42从腰部束紧部30开始延伸,也就是由于从比主体部 10的上边缘相对低的位置开始延伸,所以防止内侧边缘42卷起成为双层,结果,可防止内侧边缘42勒进臀部而臀部线条无法成为光滑的曲线。由此可知,利用臀部束紧部40及腰部束紧部30的双方的作用而实现了所述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而且,根据图8 (b)及图9 (b),本实施例的紧身短裤1中,臀部下部B的修整力非常高,以连续的曲线状形成臀部线条,并且将臀顶部的位置保持得较高。因此,也具有看上去显得腿长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下身衣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至少覆盖臀部;腰部束紧部,呈至少在所述主体部的后侧沿着所述主体部的上边缘延伸的带状,且与所述主体部结合;以及臀部束紧部,呈覆盖臀部下部及臀部腋部的U字状,两个上端与所述腰部束紧部连结, 外侧边缘与所述主体部结合,而内侧边缘与所述主体部非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身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臀部束紧部的伸缩性比所述主体部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身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束紧部的所述内侧边缘在比非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上方处且比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更下方处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身衣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束紧部的所述内侧边缘在穿着状态下的臀部顶点的正下方处通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穿着感的同时也提高修整力的下身衣服。下身衣服(1)包括至少覆盖臀部的主体部(10);腰部束紧部(30),呈至少在主体部(10)的后侧沿着主体部(10)的上边缘延伸的带状,且缝接在主体部(10)上;及臀部束紧部(40),呈覆盖臀部下部及臀部腋部的U字状,且两个上端41缝接在腰部束紧部(30),外侧边缘43缝接在主体部(10),内侧边缘42未缝接在主体部(10)上而成为游离状态。
文档编号A41B9/00GK102461997SQ2011103583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三宅让, 堤浩子 申请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