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插肩袖是仅次于圆装袖用得较多的袖型。从构造上看,圆装袖是以人体的躯干与上肢的交界线臂根围线为界,分别对衣身和袖身进行的结构设计;而插肩袖是对人体的躯干部和上肢区域带的结构设计,所涉及的人体范围较多,结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插肩袖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查阅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业内已经对插肩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造型结构,从设计到工艺,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以及对影响插肩袖的各种相关因素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得出了大量定量的规律性结论。但在传统的结构设计中,都是根据经验先确定插肩袖倾斜角,在倾斜角确定后,来设计袖山高,确定身袖交叉点,进行插肩袖样板制作。倾斜角与袖子的美观性、舒适性间没有规律可寻,不便于灵活的进行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解决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过程中,袖子倾斜角、身袖交叉点确定的科学性,来丰富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的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t、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间的数学模型;(2)取后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后1/4胸围宽点、腰围、后中心线,并收好后片省道;(3)确定后衣袖倾斜角取值&、袖长、袖口 ;(4)确定后衣身与衣片交叉点0的取值&,过交叉点0作后袖窿线的切线,将交叉点0以下的后袖窿弧线以切线对称,画袖肥线,得到袖山高;(5)过交叉点0设计样板后袖窿弧线和后袖山弧线,将后袖中线、后袖底线画圆顺;(6)取前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前1/4胸围线宽点、腰围、叠门宽,收胸省和腰省;(7)画前袖中线、袖长、袖口 ;(8)根据后片袖山高作袖中线的垂线,画好前袖窿弧线;(9)将前袖中线、前袖底线画圆顺。所述步骤(1)中建立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1、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间的数学模型分别为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静态美观性评价值Y1间的数学模型Y1 = 1105-0. 014X^0. 52 ;
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动态舒适性评价值t间的数学模型t = 0. 969-0. 015X^0. 06 ;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与动静态美观合体性评价值Y3间的数学模型,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5 0. 5时,Y3 = 1. 037-0. 014X^0. 056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4 0. 6时,Y3 = 1. 023-0. 014X^0. 057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 6 0. 4时,Y3 = 1. 051-0. 014X^0. 055X2O所述插肩袖倾斜角&在40° 45°之间。身袖交叉点X2在3. 8cm 6. 6cm之间。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丰富了此类插肩袖样板设计方法,使得此类插肩袖样板制作过程更加准确和简便,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解决此类插肩袖样板的相关问题,为版师参考。本发明能与广大服装企业样板设计与制作紧密相关,为合体插肩袖服装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社会意义、理论参考价值,降低制版难度。
图1是合体插肩袖服装款式图;图2是实施例中完成步骤2后的样板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完成步骤3后的样板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完成步骤4后的样板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完成步骤8后的样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建立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t、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间的数学模型(A)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静态美观性评价值Y1间的数学模型Y1 = 1105-0. 014X^0. 52)(2。(B)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动态舒适性评价值\间的数学模型\ = 0. 969-0. 015&+0. 06&。(C)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动静态美观合体性评价值Y3间的数学模型,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5 0. 5时,Y3 = 1. 037-0. 014X^0. 056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4 0. 6时,Y3 = 1. 023-0. 014X^0. 057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 6 0. 4时,Y3 = 1. 051-0. 014X^0. 055X2O应其中,Y”Y2、Y3e
G [40°,45° ] ;X2 e [3. 8,6. 6]
下面以身袖交叉点为5. 5cm为例(款式图如图1),对此类样板设计制作, 选择动静态美观舒适性评价值数学模型权重(0.5,0.幻,设定Y3 = 0. 771,Y3 = 1. 037-0. 014X^0. 056 ,得到插肩袖倾斜角X1为41°,对此类样板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其具体步骤如下(1)取后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后1/4胸围宽点、腰围、后中心线,并收好后片省道。(2)确定后衣袖倾斜角取值41°、袖长、袖口(见图2)。(3)确定后衣身与衣片交叉点0(距离胸围线5. 5cm),过交叉点0作后袖窿线的切线,将交叉点0以下的后袖窿弧线以切线对称,画袖肥线,得到袖山高(见图3)。(4)过交叉点0设计样板后袖窿弧线和后袖山弧线,将后袖中线、后袖底线画圆顺 (见图4)。(5)取前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前1/4胸围线宽点、腰围、叠门宽,收胸省和腰省。(6)画前袖中线、袖长、袖口。(7)根据后片袖山高作袖中线的垂线,画好前袖窿弧线。(8)将前袖中线、前袖底线画圆顺(见图5)。
权利要求
1.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t、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间的数学模型;(2)取后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后1/4胸围宽点、腰围、后中心线,并收好后片省道;(3)确定后衣袖倾斜角取值&、袖长、袖口;(4)确定后衣身与衣片交叉点0的取值\,过交叉点0作后袖窿线的切线,将交叉点0 以下的后袖窿弧线以切线对称,画袖肥线,得到袖山高;(5)过交叉点0点设计样板后袖窿弧线和后袖山弧线,将后袖中线、后袖底线画圆顺;(6)取前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前1/4胸围线宽点、腰围、叠门宽,收胸省和腰省;(7)画前袖中线、袖长、袖口;(8)根据后片袖山高作袖中线的垂线,画好前袖窿弧线;(9)将前袖中线、前袖底线画圆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t、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 间的数学模型分别为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静态美观性评价值Y1间的数学模型Y1 = 1. 105-0. 014X^0. 52 ;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与动态舒适性评价值t间的数学模型t = 0. 969-0. 015X^0. 06 ;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与动静态美观合体性评价值Y3间的数学模型,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5 0. 5时,Y3 = 1. 037-0. 014X^0. 056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4 0. 6时,Y3 = 1. 023-0. 014X^0. 057 ;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 6 0. 4时,Y3 = 1. 051-0. 014X^0. 055X2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肩袖倾斜角&在40° 4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袖交叉点X2在3. 8cm 6. 6cm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插肩袖倾斜角、身袖交叉点和静态美观性、动态舒适性、动静态美观合体性间的数学模型;取后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后1/4胸围宽点、腰围、后中心线,并收好后片省道;确定后衣袖倾斜角取值、袖长、袖口;确定后衣身与衣片交叉点,过交叉点作后袖窿线的切线,将交叉点以下的后袖窿弧线以切线对称,画袖肥线,得到袖山高;取前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前1/4胸围线宽点、腰围、叠门宽,收胸省和腰省;画前袖中线、袖长、袖口;根据后片袖山高作袖中线的垂线,在前袖窿弧线上找一点使前胸宽点沿过该点的切线的对称点在该垂线上,确定袖肥,画好前袖片。本发明便于灵活的对服装进行结构设计。
文档编号A41H3/00GK102488343SQ2011104592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卫君丽, 张祖芳, 楼亚芳 申请人:东华大学, 张祖芳, 楼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