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266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雌雄扣,尤其是一种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
背景技术
雌雄扣(雌雄扣是常规技术术语,中国专利ZL2007200713184 “多功能手套”便采用了这个术语。)在服装领域应用得非常广泛,通常在衣服的袖口、门襟、帽子起可拆卸的连接作用。雌雄扣由表面设有毛线圈的雌搭扣以及表面设有弹性钩的雄搭扣组成,现有的雄搭扣上弹性钩体由一个弯曲段和一个笔直段组成,笔直段连接在弯曲段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弯曲段的另一个端部形成钩部,在粘合时利用这个钩部钩住雌搭扣的毛线圈,分开时通过拉动雄搭扣使弹性钩体形变使线圈从钩部脱出实现相互分离。现有的弹性钩体钩住雌搭扣的毛线圈后线圈容易脱出,因此雌雄扣容易脱开,不能承受较大的外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弹性钩体钩住雌搭扣的毛线圈后线圈不易脱出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它主要包括弹性钩体,在所述弹性钩体的钩部设有倒齿。作为优选,弹性钩体由一个弯曲段和一个笔直段组成,笔直段连接在弯曲段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弯曲段的另一个端部形成钩部。作为优选,所述的弯曲段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本实用新型所得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由于在弹性钩体的钩部设有倒齿,一旦毛线圈进入弹性钩体后,由于倒齿的存在,弹性钩体只有受到较大的外力发生较大形变直至毛线圈从倒齿中脱出时才能使雌雄扣分开,因此采用这种弹性钩体结构的雌雄扣粘合力更强。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中弹性钩体1、倒齿2、钩部3、弯曲段4、笔直段5、雄搭扣的底布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它主要包括弹
3性钩体1,在所述弹性钩体1的钩部3设有倒齿2,采用这种弹性钩体1结构的雌雄扣粘合力更强。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它主要包括弹性钩体1,弹性钩体1由一个圆弧形的弯曲段4和一个笔直段5组成,笔直段5连接在弯曲段4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弯曲段4的另一个端部形成钩部3,在钩部3设有倒齿2。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弯曲段4为椭圆弧形。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技术启示所作常规的改动,应当都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它主要包括弹性钩体,其特征是在所述弹性钩体的钩部设有倒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其特征是弹性钩体由一个弯曲段和一个笔直段组成,笔直段连接在弯曲段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弯曲段的另一个端部形成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弯曲段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它主要包括弹性钩体,在所述弹性钩体的钩部设有倒齿。作为优选,弹性钩体由一个弯曲段和一个笔直段组成,笔直段连接在弯曲段的其中一个端部,所述弯曲段的另一个端部形成钩部。本实用新型所得的雌雄扣雄搭扣上的弹性钩体结构,由于在弹性钩体的钩部设有倒齿,一旦毛线圈进入弹性钩体后,由于倒齿的存在,弹性钩体只有受到较大的外力发生较大形变直至毛线圈从倒齿中脱出时才能使雌雄扣分开,因此采用这种弹性钩体结构的雌雄扣粘合力更强。
文档编号A44B13/00GK202019881SQ201120068189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3日
发明者孔幼娟 申请人:孔幼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