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33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领域。尤其涉及拇外翻的逐渐缓慢矫正的一种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
背景技术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移位的一种足部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和老年女性。可单侧或双侧发生,主要表现为拇趾外翻、前足增宽、拇趾跖骨头内侧肿痛等。以往对于拇外翻采用非手术治疗时,以锻炼足内肌,穿适应前足增宽的鞋,它只能减少疼痛,却不能矫正畸形;采用手术治疗以本着截除增生骨赘、松解拇内外肌腱等原则进行软组织矫正或截骨式骨性矫正。现用的非手术治疗难以改善畸形,而手术治疗患者痛苦大还易复发,以致变内翻、形成爪状趾、趾间关节活动受限,造成拇趾旋前畸形,则仍会带来疼痛等。
发明内容根据人体适应理念,伴随人体组织的时时新陈代谢的进行,当人体某部位受一个适当外力并保持一定时间时,则受力部位的相应组织需要增长的便逐渐增长,需要吸收的便逐渐凋亡吸收。对于拇外翻多因晦内收肌失去对抗而变长,外在肌腱短缩,拇趾关节改变成角,并发生跖骨头内侧骨赘增生,当采取给外翻拇趾一个向内改变成角的持续渐变的工程力学力,拇外侧受拉、内侧受压,根据人体适应理念,拇外侧肌腱增长、内侧肌腱缩短,跖骨头内侧骨赘增生逐渐受力吸收,同时改变了拇跖趾关节的相关角度。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设计了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调节机构、鞋体、调节钥匙、 前垫、后垫组成。调节机构是本发明的核心装置,镶嵌在鞋体的前端的鞋底和堂底之间,在鞋底一侧露出调节杆,以便使调节钥匙在需要进行调节时随时插入调节杆的端头的槽口中进行调节,前垫位于前梁带内侧,后垫置于对侧的后跟内。调节机构由轨道盒、固定螺母、趾推架、支架、滑块、调节杆组成。轨道盒内安装着滑块,滑块中穿装着调节杆呈螺纹结合,调节杆穿在轨道盒上,滑块与支架通过定位螺钉相连,趾推架穿装在支架的螺柱上用固定螺母压紧。轨道盒是一个盒式组合件由盒底、盒盖组成,盒底是一个长方形槽件,以便使滑块放入做滑块的轨道,对侧钻有圆孔以便调节杆穿装。盒盖与盒底紧配合,盒底上方相应位置开一长槽让支架穿过。固定螺母是一个元宝式螺母。趾推架是一个中心带通孔的马鞍形弹力件。支架由定位螺钉、螺柱、立片、支片组成。立片与支片用定位螺钉连接,螺柱铆接在支片上。滑块是一个中心设计有螺纹孔的方形件,一侧开有通槽与支架组合。调节杆由主杆和挡片组成。主杆是一个变径的杆件,大径的一端头部加工有槽孔式钥匙槽,以便与调节钥匙相配,小径部分为螺纹杆,端头设计与挡片相配的细径头,挡片的中心孔穿装在主杆的细径头部。调节钥匙前端头设计为六边形,尾部为片形且后中部钻有通孔。前垫是一个松软质的衬垫。后垫也是一个松软质的衬垫。鞋体是一个凉鞋式的鞋结构由鞋底、堂底、前梁带、后跟组成。前梁带与后跟压镶在堂底与鞋底之间组成一只鞋。鞋底为塑胶或皮质结构,在前端适当位置压有与调节机构相应的槽口,以便将调节机构的轨道盒镶嵌其中,并将调节杆的主杆头插穿在鞋底的一侧,并可自由转动。鞋底的其它部分加工有减重的槽,鞋底的底部加工有防滑槽。堂底形状与鞋底、前梁带、后跟尺寸相配,并在前端适当位置开一长槽,以便让调节机构的立片穿出。前梁带是一个与人脚前端拇趾关节周边形状相一致的软质带结构,一边为单一结构,另一边为双叉片结构。后跟由后带、后跟体衬板、后跟体皮面、粘扣组成。后带嵌接在后跟体皮面外,后跟体皮面包在后跟体衬板外,粘扣位于后跟体皮面另一侧,与后带相分合。后带是一软质带,前端设计有粘扣。后跟体衬板是一硬质结构件,与人的后脚跟部曲度相一致。后跟体皮面为软质物质,随后跟体衬板形状进行装饰。使用时,将趾推架、固定螺母从螺柱上取下后,打开后带,将脚穿入前梁带中,使拇趾关节内侧贴於前垫上,粘好后带。用调节钥匙插入主杆的端头槽孔中,旋动调节钥匙移动立片和支片,使它沿堂底的长槽移动,移动到二拇趾上方适当位置即停止。将趾推架穿入螺柱上,并使趾推架骑在二拇趾上,两边弯曲片位于拇趾与二拇趾、二拇趾与三拇趾缝中,位置合适后拧上固定螺母。将调节钥匙插入主杆端头的槽孔中,旋动调节钥匙即主杆转动使立片沿堂底长槽移动,带动支片、螺柱、趾推架、固定螺母一起移动,进而推动拇趾、二拇趾向拇趾内侧移动。每天以一毫米的速度移动一周后,再以每天一毫米的速度向回移动三天, 然后以每天一毫米的速度推动拇趾向内侧移动一周,然后再以同样速度回移三天,周而复始的进行,直至将拇趾关节矫正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拇趾内翻现象消失。为了保证效果建议穿戴本实用新型矫正后保持时间尽可能长些。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无创伤的娇正装置,根据人体适应理念靠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实现失常组织的修复,矫正过程无痛苦。2.调节简单、方便,而且可适时调节,调节量大小可控。3.不进行手术而通过缓慢调节来完成原来必须进行手术处理的肌腱松解任务。4.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与穿正常鞋的感觉一样。5.矫正时间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的间断进行6.矫正后不易复发,没有手术后的斑痕及爪状趾等反应。7.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单侧、也可同时用于双侧拇外翻的矫正无毒、无付反应。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趾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用新型的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堂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由调节机构(1)、鞋体(2)、调节钥匙(3)、前垫、后垫( 组成。调节机构(1)是本发明的核心装置,镶嵌在鞋体O)的前端的鞋底(2-1)和堂底(2- 之间,在鞋底—侧露出调节杆(1-6),以便使调节钥匙 (3)在需要进行调节时随时插入调节杆(1-6)的端头的槽口中进行调节,前垫(4)位于前梁带0-3)内侧,后垫(5)置于对侧的后跟0-4)内。如图2所示调节机构(1)由轨道盒(1-1)、固定螺母(1-2)、趾推架(1-3)、支架 (1-4)、滑块(1-5)、调节杆(1-6)组成。轨道盒(1-1)内安装着滑块(1-5),滑块(1-5)中穿装着调节杆(1-6)呈螺纹结合,调节杆(1-6)穿在轨道盒(1-1)上,滑块(1-5)与支架 (1-4)通过定位螺钉(1-4-1)相连,趾推架(1-3)穿装在支架(1-4)的螺柱(1-4-2)上用固定螺母(1-2)压紧。如图3所示轨道盒(1-1)是一个盒式组合件由盒底(1-1-1)、盒盖(1-1-2)组成, 盒底(1-1-1)是一个长方形槽件,以便使滑块(1-5)放入做滑块(1-5)的轨道,对侧钻有圆孔以便调节杆(1-6)穿装。盒盖(1-1-2)与盒底(1-1-1)紧配合,盒底(1-1-1)上方相应位置开一长槽让支架(1-4)穿过。固定螺母(1-2)是一个元宝式螺母,见图4。趾推架(1 是一个中心带通孔的马鞍形弹力件,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支架(1-4)由定位螺钉(1-4-1)、螺柱(1_4_2)、立片(1_4_3)、支片 (1-4-4)组成。立片(1-4-3)与支片(1-4-4)用定位螺钉(1_4_1)连接,螺柱(1_4_2)铆接在支片(1-4-4)上。如图7所示滑块(1-5)是一个中心设计有螺纹孔的方形件,一侧开有通槽与支架 (1-4)的立片(1-4-3)组合。如图8所示调节杆(1-6)由主杆(1-6-1)和挡片(1_6_2)组成。主杆(1_6_1)是一个变径的杆件,大径的一端头部加工有六边形槽孔式钥匙槽,以便与调节钥匙C3)相配, 小径部分为螺纹杆,端头设计与挡片(1-6-2)相配的细径头,挡片(1-6-2)的中心孔穿装在主杆(1-6-1)的细径头部。如图9所示调节钥匙C3)前端头设计为六边形,尾部为片形且后中部钻有通孔。前垫⑷是一个松软质的衬垫,见
图10.如
图11后垫(5)也是一个松软质的衬垫。如
图12鞋体⑵是一个凉鞋式的鞋结构由鞋底0-1)、堂底0-2)、前梁带0-3)、 后跟(2-4)组成。前梁带(2- 与后跟(2-4)圧镶在堂底(2- 与鞋底(2-1)之间组成
一只鞋。鞋底(2-1)为塑胶或皮质结构,在前端适当位置压有与调节机构(1)相应的槽口, 以便将调节机构(1)的轨道盒(1-1)镶嵌其中,并将调节杆((1-6)的主杆(1-6-1)头插穿在鞋底的一侧,并可自由转动。鞋底的其它部位加工有减重的槽,鞋底(2-1) 的底部加工有防滑槽,如
图13所示。如
图14所示堂底(2- 形状与鞋底(2-1)、前梁带(2- 、后跟(2_4)尺寸相配, 并在前端适当位置开一长槽,以便让调节机构(1)的立片(1-4-4)穿出。如
图15所示前梁带(2- 是一个与人脚前端拇趾关节周边形状相一致的软质带结构,一边为单一结构,另一边为双叉片结构。如
图16所示后跟0-4)由后带(2-4-1)、后跟体衬板(2_4_2)、后跟体皮面 0-4-3)、粘扣(2-4-4)组成。后带0-4-1)嵌接在后跟体皮面(2-4- 外,后跟体皮面 (2-4-3)包在后跟体衬板(2-4- 外,粘扣(2-4-4)位于后跟体皮面(2-4- 另一侧,与后带(2-4-1)相分合。后带0-4-1)是一软质带,前端设计有粘扣(2-4-4)。后跟体衬板(2-4- 是一硬质结构件,与人的后脚跟部曲度相一致。后跟体皮面(2-4- 为软质物质,随后跟体衬板(2-4- 形状进行装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如
图17所示,将趾推架(1-3)、固定螺母(1-2)从螺柱 (1-4-2)上取下后,打开后带0-4-1),将脚穿入前梁带0-3)中,使拇趾关节内侧贴於前垫 (4)上,粘好后带(2-4-1)。将调节钥匙(3)插入主杆(1-6-1)的端头槽孔中,旋动调节钥匙 (3)移动立片(1-4-4)和支片(1-4-3),使它沿堂底0-2)的长槽移动,移动到二拇趾上方适当位置即停止。将趾推架(1-3)穿入螺柱(1-4-2)上,并使趾推架(1-3)骑在二拇趾上, 两边弯曲片位于拇趾与二拇趾、二拇趾与三拇趾趾缝中,位置合适后拧上固定螺母(1-2)。 将调节钥匙(3)插入主杆(1-6-1)端头的槽孔中,旋动调节钥匙(3)即主杆(1-6-1)转动使立片(1-4-4)沿堂底(2-2)长槽移动,带动支片(1-4-3)、螺柱(1_4_2)、趾推架(1_3)、固定螺母(1- 一起移动,进而推动拇趾、二拇趾向拇趾内侧移动。每天以一毫米的速度移动一周后,再以每天一毫米的速度向回移动三天,然后以每天一毫米的速度推动拇趾向内侧移动一周,然后再以同样速度回移三天,周而复始的进行,直至将拇趾关节矫正并保持一段时间,使拇趾内翻现象消失。为了保证效果建议穿戴本实用新型矫正后保持的时间尽可能长些。
权利要求1.一种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是由调节机构、鞋体、调节钥匙、前垫、后垫组成,其特征是调节机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装置,镶嵌在鞋体的前端的鞋底和堂底之间,在鞋底一侧露出调节杆,以便使调节钥匙在需要进行调节时随时插入调节杆的端头的槽口中进行调节,前垫位于前梁带内侧,后垫置于对侧的后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其特征是调节机构由轨道盒、固定螺母、趾推架、支架、滑块、调节杆组成,轨道盒内安装着滑块,滑块中穿装着调节杆呈螺纹结合,调节杆穿在轨道盒上,滑块与支架通过定位螺钉相连,趾推架穿装在支架的螺柱上用固定螺母压紧,趾推架是一个中心带通孔的马鞍形弹力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其特征是支架由定位螺钉、螺柱、立片、支片组成,立片与支片用定位螺钉连接,螺柱铆接在支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其特征是滑块是一个中心设计有螺纹孔的方形件,一侧开有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其特征是调节杆由主杆和挡片组成,主杆是一个变径的杆件,大径的一端头部加工有槽孔式钥匙槽口,小径部分为螺纹杆,端头设计与挡片相配的细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其特征是调节钥匙前端头设计为六边形,尾部为片形且后中部钻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其特征是鞋体是一个凉鞋式的鞋结构由鞋底、堂底、前梁带、后跟组成,前梁带与后跟压镶在堂底与鞋底之间组成一只鞋,鞋底前端适当位置压有与调节机构相应的槽口,以便调节机构的轨道盒镶嵌其中,并将调节杆的主杆头插穿在鞋底的一侧,并可自由转动,堂底前端适当位置开一长槽, 以便让调节机构的立片穿出。
专利摘要一种无创伤带调节机构的拇外翻矫正鞋是由调节机构、鞋体、调节钥匙、前垫、后垫组成。调节机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装置,它由轨道盒、固定螺母、趾推架、支架、滑块、调节杆组成,它镶嵌在鞋体的前端的鞋底和堂底之间,在鞋底一侧露出调节杆,以便使调节钥匙在需要进行调节时随时插入调节杆的端头的槽口中进行调节,前垫位于前梁带内侧,后垫置于对侧的后跟内。本实用新型用于单侧或双侧拇外翻的逐渐缓慢矫正,无创伤、无痛苦、无付反应。
文档编号A43B7/14GK202051860SQ20112006987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施龙, 李云峰, 汤福刚, 汤秀海, 袁红海 申请人:汤福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