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34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袜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特别涉及二趾、三趾或内五趾袜结构,又于袜体设有第二束紧部以矫正高龄者步行走路的重心、减少脚底肉与袜身的摩擦进而预防脚底起水泡的情形、及运用半边绒纱织造袜体以达到吸震、缓冲、排汗等功效的一种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一般现有的包袜8如图7所示,脚底面81为光滑面,若穿着高跟鞋时则容易滑动造成脚趾的压迫,使脚趾产生疼痛感;若穿着人字拖板鞋时,则因人字拖板鞋与脚趾部810 接合,造成袜体丝线拉扯断裂破损,若仅穿着袜子于室内行走,也容易因为脚底面81的光滑,造成滑倒而产生危险。此外,另一现有五趾袜9如图8所示,是采用五趾分别设有趾套部91,较适合于穿着包鞋时使用,且现有五趾袜9,因五趾分别设有趾套部91,使袜体本身面积亦随之加大, 若穿着尖头鞋款时,则会使脚趾受到压迫,让使用者脚趾产生疼痛,更有甚者因脚趾受到压迫相互紧靠,产生闷热流汗,令细菌滋生因而感染香港脚;此外上述的五趾袜9需要一趾一趾套上并于套上后须进一步确认趾套是否完全密合于前脚趾掌,这亦是一项较为费时的穿著工作。加上现有五趾袜9并没有注重脚踝部分的压力,穿着该现有五趾袜9做运动或行走时较易产生脚踝扭伤的情形,并且无法减低脚踝部发生静脉曲张的机率。又请参阅图9所示,高龄者常因身体老化而有驼背的现象,故在其步行前进当中常会向前倾,使其身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部100的脚尖101处,有别于一般人的身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掌或脚跟102处使得行走时脚尖先着地,这是高龄者容易跌倒或脚扭到的原因,因此实有须要凭借袜子来矫正高龄者脚部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另上述的包袜8及现有五趾袜9,其运动时若其袜底延展性太好,至于激烈运动时与脚底肉摩擦剧烈会产生热度并易使脚底起水泡。
发明内容(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据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有二 一、在于提供一种外观为二趾袜,实质上为五趾袜的二趾袜结构,二、依据相同原理的袜体为外观为具有四条由脚趾深处到脚尖部的分隔线的包袜五趾袜(简称为内五趾袜)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可矫正高龄者行进当中的脚部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的一种二趾、三趾或内五趾袜结构及提供激烈运动时防止脚底肉与袜身的摩擦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束紧脚踝部可降低脚踝静脉曲张的机率及降低脚外翻扭伤的机率;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耐用的袜体,更舒适的穿著。[001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有鉴于此,即凭恃着长期对于足袜的研究及融会贯通的构思,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袜结构,为二趾袜且在具有弹性一袜体末端设有一穿入口,且紧邻该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其中,该袜体前端设有一四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且该四足趾袋与一大足趾袋彼此相邻却相隔一距离;其中该四足趾袋一体成型地编织有三条间隔线,而将该四足趾袋划分有四个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足袜结构,为三趾袜且在具有弹性一袜体末端设有一穿入口,且紧邻该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其中,该袜体前端设有一三足趾袋、一中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其中该三足趾袋、中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彼此相邻却相隔一距离;其中该三足趾袋一体成型地编织有两条间隔线,而将该三足趾袋划分有三个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足袜结构,为内五趾袜且在有具弹性一袜体末端设有一穿入口,且紧邻该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其中,该袜体前端一体成型地编织有四条间隔线, 而将该袜体前端划分有四个容纳空间。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该织造时一体成形的多条用来区隔多个空间的间隔线的长短不限,不需有特定长度的限制,间隔线为点状间隔织造或为线状间隔织造。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该袜身底部设有一脚跟袋。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在该脚跟袋对向的袜体设为透气部。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另包含一第二束紧部,其设于脚跟袋的两侧。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除了设有第二束紧部外,更另有第二束紧部前部,设于袜体前端与脚跟袋之间。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该第二束紧部前部为单面或双面有直向凸条组织的结构, 所述直向凸条组织为多条纱线依针织缇花吊目原理所构成,该针织缇花吊目的组织赋予该直向凸条的成形与功能。所述的足袜结构,其中,该第二束紧部为该第二束紧部前部直向凸条缇花吊目组织的一个循环完成后加上一目为一般长短纤、半边绒纱的多根纱加上莱卡、弹性丝或橡胶丝再以吊目方式赋予弹力束紧,之后循环制成该第二束紧部,简单地说是第二束紧部前部的延伸并赋予弹力束紧。以上所述的第二束紧部及第二束紧部前部为袜体的直向凸条提花吊目组织为不分布或部分或全部布满该第二束紧部前部与该第二束紧部两者的面部或底部。(对照先前技术所达成的功效)1.本实用新型袜体新型二趾袜的前端设有一四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又该四足趾袋设有三条间隔线;或内五趾袜中的内五足趾袋内设有四条间格线,因此穿入于人体脚部时,可较一般现有的五趾袜为窄,若穿着尖头鞋款时,则不会使脚趾有压迫感,让使用者的脚趾产生疼痛;亦较不会产生闷热流汗,致细菌滋生而有香港脚之虑。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二趾袜的袜体的四足趾袋、大足趾袋或内五足趾袋与脚跟袋的间设有第二束紧部与其前部,该第二束紧部与前部的直向凸条组织设于脚背时,因脚背较不具有延展性并对脚趾部产生相应的拉力且厚度较袜体的其余部位厚,使高龄者穿戴时可矫正高龄者行进当中的脚部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掌或脚跟,以防其步行行进当中跌倒并能够舒适穿着。3.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二束紧部与其前部的直向凸条组织设于脚底时,且该凸条得直向凸条组织结构可以使袜子的脚底部延展性变小并增加袜底厚度, 加上原本第二束紧部因弹性丝或橡胶丝结构产生的紧度,使运动或行走时脚底皮肉不易与袜底产生激烈摩擦更可预防水泡发生。4.本实用新型的袜体可由半边绒纱织成,以加强袜体结构,使大足趾袋、四足纸袋及脚跟袋比较不容易磨擦而破掉,脚跟部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半边绒纱来织造以达到舒适、 吸震缓冲及排汗等功效。5.现有的五趾袜穿着并不便利,需要将五个趾套一趾一趾套入固定,但若使用本实用新型二趾袜与内五趾袜结构,可以快速穿着内五趾袜,穿入时只需轻微张开脚趾并于脚底与脚背两个地方拉一下即可快速穿着,脱袜时也不会造成五个趾套由内部翻出使趾套内部呈现外翻状态,是近代五趾袜的创新设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趾袜的袜体的外观俯视图;图I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行实施例内五趾袜的袜体的外观俯视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可行实施例内三趾袜的袜体的外观俯视图;图Ic为本实用新型袜体前端间隔线的编织方式示意图;图Id为本实用新型袜体前端间隔线的另一编织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袜体的外观底视暨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袜体的凸条设于脚底的侧视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袜体的凸条设于脚背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袜体的横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袜体的穿戴的态样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袜体矫正高龄者行进当中的脚部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跟的态样图;图7为一般现有的袜体的示意图;图8为一般现有五趾袜的示意图;图9为高龄者穿着一般袜体时,在行进当中的脚部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尖的态样图。附图标记说明本实用新型袜体1 ;穿入口 2;第一束紧部20;四足趾袋3;三足趾袋31 ;中足趾袋32 ;间隔线30 ;织针301 ;前床302 ;后床303 ;间隔位置304 ;大足趾袋4 ;脚跟袋5 ;透气部6 ;第二束紧部前部7 ;第二束紧部71 ;凸条组织171 ;背景技术包袜8 ;脚底面81 ;脚趾部810 ;现有五趾袜9 ;趾套部91 ;脚部100 ;脚尖101 ;脚跟1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足袜结构,特别关于二趾袜及内五趾袜的创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为充分说明其核心技术概念及所运用技术手段,由此以达成前述的功效,将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分别详述如后;[0047]首先请参阅图1、图la、图lb、图lc、图Id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弹性一袜体1,其中该袜体1由自动织袜机上使用一般纱线或半边绒纱所织造而成,而该袜体1自然状态下为如图3所示的薄片体,而将该袜体1可区分为袜体前端、袜身及袜体末端,而在自动织袜机上先依序织造袜体前端、袜身,最后才织造袜体末端;其中,该袜体前端设有一四足趾袋3及一大足趾袋4,且该四足趾袋3与该大足趾袋4彼此相邻却相隔一预设距离,其中该四足趾袋3设有三条间隔线30,而将该四足趾袋3划分有四个容纳空间;或亦可四足趾袋3与该大足趾袋4彼此一体成型相相连接,如图Ia所示,即为所谓的内五趾袜;亦可如图Ib所示,该袜体1前端设有一三足趾袋31、一中足趾袋32及一大足趾袋4,其中该三足趾袋31、中足趾袋32及一大足趾袋4彼此相邻却相隔一距离;其中该三足趾袋31 —体成型地编织有两条间隔线30,而将该三足趾袋31划分有三个容纳空间;请参阅图Ic及图Id所示,该间格线30为在自动织袜机的横编织结构里,多个织针在袜体间格分开的空间内为正常袋编,而在织造间隔线30时,在袜体编织进行当中,编织后床时,于间隔位置(图lc、图Id虚线部分)的前床针选上吃针而达到前后片相连的效果,又若于编织造到前床部分时,在间格位置(图lc、图Id虚线部分)于后床选上吃针也可达到该效果,此后循环织针由个别的前后床的针织相连点慢慢形成一道间隔线;特别一提, 该间格线30没有特定长度,只要是产生间隔、分开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范围。其中,间隔线30可为点状间隔织造或为线状间隔织造(图中未示)。该袜身,包含第二束紧部前部7与第二束紧部71、可为一透气部6及可为一脚跟袋 5,其在袜体前端织造完成后接着依序织造袜身的第二束紧部前部7与第二束紧部71、可为透气部6及脚跟袋5 ;其中,该第二束紧部71环绕整个袜身,而该第二束紧部71在复数条纱线的织造过程中,特别加入有较佳弹性的橡皮筋线或弹力丝(可为莱卡Lycra弹力丝), 使该第二束紧部71具有较佳的束紧力量;请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束紧部71可于脚背处织成多个直向凸条组织171,且该凸条得延伸至脚跟袋5的脚背处,使该凸条不仅具有降低第二束紧部71的脚背延展度,使其产生向上拉力以矫正高龄者行进当中的脚部100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掌或脚跟102外;如凸条组织171设在第二束紧部的脚底处尚可降低袜底的延展度,且凸条结构171所产生的类毛巾组织可以达到舒适穿着、吸震等效果;如图3a 所示,亦可把直向凸条171做在脚背(亦即在脚跟袋5与第一束紧部20之间)就是增加脚尖与小腿间的拉力,亦可以矫正高龄者行进当中的脚部100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掌或脚跟102 ;而透气部6可位于袜身的顶面处,由第二束紧部71织造完成时接续或与第二束紧部71同时织造此透气部6,一般而言,该透气部6由多条纱线所织造的网目较为大,可增进袜体的透气效果;另该脚跟袋5位于袜身的底部后方,由透气部6织造前、织造中、或织造完毕后接续织造此脚跟袋5,此外,该脚跟袋5容置人体脚底的脚跟102,以提供脚部100 舒适的穿著;及该袜体末端,为袜体1的最后一道织造步骤,其包含有一穿入口 2,且紧邻该穿入口 2设有第一束紧部20,特别在第一束紧部20的织法相似于第二束紧部71,唯独第二束紧部71有直向凸条组织171,两部相同地方为其在多条纱线的织造过程中,特别加入有较佳弹性的橡皮筋线或(莱卡)弹力丝线,使该第一束紧部20具有较佳束紧脚部100力量进而得到较佳的定位效果,也使第二束紧部增加对脚踝的压力与拉力,可促进血液循环也能达到脚部不易外翻导致扭脚的作用,也可防止脚踝静脉曲张的产生。
6[0051]请参阅图5所示,凭借前述自动织袜机织成本实用新型的袜体1后,该袜体1在自然状态下为薄片状,然后人体的脚部100从袜体末端的穿入口 2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袜体1, 最后将脚部100的大姆趾进入大足趾袋4,其余四足趾则分别地、单独地进入四足趾袋3的间隔线30所划分的空间,如此利用袜体前端分别地、单独地将人体的脚部100的五个脚趾头包覆,除了具有保暖及防潮湿,而让人体脚部100较不会产生闷热流汗,致细菌滋生而有香港脚的虑;又因划分四足趾袋3空间的三间隔线30为与四足趾袋3 —体织造,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另一应用为内五趾袜如图la,其该袜中含四个间隔线30为一体织成,使本实用新型袜体1整体可较现有的五趾袜结构缩减袜体前端的宽度,让使用人穿着尖头鞋款时, 则不会让其脚趾有压迫感致其脚趾产生疼痛。另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袜体1的四足趾袋3、大足趾袋4与脚跟袋 5之间设有第二束紧部71,该第二束紧部71脚背可为直向凸条组织171,该直向凸条组织可延伸至脚跟袋5的脚背处,第二束紧部71又因加入弹力丝或橡胶丝的因故而较有弹性,但因凸条组织171的关系使得第二束紧部虽有弹力但却不具延展性且厚度较袜体1的其余部位厚,又因脚背不具延展性的因素让袜子自然产生向上的拉力,使高龄者穿戴时可矫正高龄者行进当中的脚部100对人体重心的支撑点落于脚掌或脚跟102,而厚度又可让使用者舒适穿着,并防止高龄者行进当中跌倒。另外,该第二束紧部71也可将直向凸条组织171结构设于脚底,并得延伸至脚跟袋5底部,并因凸条结构较不具延展性而可以减少袜子与脚底肉的摩擦力,加上凸条组织所具的毛巾厚度可舒适脚底穿着,使得剧烈运动时不至于会因脚底与袜子过度摩擦产生起水泡的现象。脚跟部5也可使用半边绒纱等纱种织造,可以达到吸震排汗的功效。综合以上各实施例的说明,其结构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恳请钧局明鉴,早日准予专利,至为感祷;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足袜结构,为二趾袜且在具有弹性一袜体末端设有一穿入口,且紧邻该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其特征在于该袜体前端设有一四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且该四足趾袋与一大足趾袋彼此相邻却相隔一距离;其中该四足趾袋一体成型地编织有三条间隔线,而将该四足趾袋划分有四个容纳空间。
2.一种足袜结构,为三趾袜且在具有弹性一袜体末端设有一穿入口,且紧邻该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其特征在于该袜体前端设有一三足趾袋、一中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其中该三足趾袋、中足趾袋及一大足趾袋彼此相邻却相隔一距离;其中该三足趾袋一体成型地编织有两条间隔线,而将该三足趾袋划分有三个容纳空间。
3.一种足袜结构,为内五趾袜且在有具弹性一袜体末端设有一穿入口,且紧邻该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其特征在于该袜体前端一体成型地编织有四条间隔线,而将该袜体前端划分有四个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足袜结构中,其特征在于,该织造时一体成形的多条用来区隔多个空间的间隔线为点状间隔织造或为线状间隔织造。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足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袜身底部设有一脚跟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足袜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脚跟袋对向的袜体设为透气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足袜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二束紧部,其设于脚跟袋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袜结构,其特征在于,除了设有第二束紧部外,更另有第二束紧部前部,设于袜体前端与脚跟袋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足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束紧部前部为单面或双面有直向凸条组织的结构,所述直向凸条组织为多条纱线依针织缇花吊目原理所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足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束紧部为该第二束紧部前部直向凸条缇花吊目组织的一个循环完成后加上一目为一般长短纤、半边绒纱的多根纱加上莱卡、弹性丝或橡胶丝再以吊目方式赋予弹力束紧,之后循环制成该第二束紧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足袜结构,是在袜体的穿入口设有第一束紧部,且在该袜体前端可设有二趾、三趾或内五趾型态,以将人体脚部的五个足趾予以区隔,除了可保持足趾的干爽及保暖外,尚可适穿于人字拖板鞋,并更进一步达到穿着更舒适且方便穿脱的效果;另在袜体的袜背及袜底设有第二束紧部,该第二束紧部可以达到束紧脚踝抗静脉曲张以及施加压力达到防止脚步外翻,所产生的凸条也可以舒适穿着等功能;且若第二束紧部的直向凸条设在脚背,运用其组织结构形成的低延展性、高厚度可矫正高龄者走路的重心,以防跌倒;相反地,其如果设在脚底可以增加脚底抗磨力,也降低脚底延展性,以预防袜子与脚底肉磨擦在剧烈运动下脚底易起水泡的情形。
文档编号A41B11/12GK202151111SQ20112022956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陈宥丞 申请人:元亨精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