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21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鞋的大小按是通过码数加以区别,而加工不同码数的鞋帮时需要移动加工用控制爪,精确定位控制爪后进行加工,因此鞋帮机控制爪的定位对于加工出一双具有舒适鞋帮的鞋子至关重要。习知的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由液压装置驱动, 其在定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液压冲击,从而引起机器振动,容易产生控制爪在定位上的偏差,从而影响鞋帮的加工。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中后帮机控制爪的移动导向机构之缺失与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新型中后帮机控制爪的移动导向机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中后帮机控制爪定位的位置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一可沿机器平移的定位板,以及安装在定位板上的控制爪,所述定位板由双头螺杆驱动,双头螺杆贯穿导向板上的螺纹孔,其一端装配于定位板的螺纹孔中,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齿轮固接。所述双头螺杆通过与皮带和齿轮组构成的传动机构相连,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导向板上的螺纹孔为一焊接的螺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螺杆传动的调节机构能更精确和平稳地进行位置调节,有利于加工位置的定位,节约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包括一可沿机器 1平移的定位板2,以及安装在定位板2上的控制爪3,所述定位板2由双头螺杆6驱动,双头螺杆6贯穿导向板44上的螺纹孔,一端装配于定位板2的螺纹孔中,另一端与传动机构 4的齿轮固接。 所述双头螺杆6通过与皮带43和齿轮组构成的传动机构相连,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42和驱动齿轮41,驱动齿轮41由电机5驱动;所述导向板44上的螺纹孔为一焊接的螺
3母。 使用时,启动电机5使得驱动齿轮41转动,通过皮带43带动传动齿轮42跟随转动。双头螺杆6贯穿导向板44上的螺纹孔后,其一端与传动齿轮42固接,另一端与定位板 2的螺纹孔连接,传动齿轮42旋转时驱动双头螺杆6原地旋转,由于双头螺杆6的一端连接于定位板2的螺纹孔中,因此定位板2在双头螺杆6推动下,沿机器1的导轨平行移动。定位块2的平移速度由螺纹间距决定,螺纹间距越小则定位板2的移动距离越小,因此移动速度越慢,定位板2的移动更加平稳,不会造成机器的自动,且能更精确地定位控制爪,有利于鞋帮的加工。
权利要求1.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一可沿机器平移的定位板,以及安装在定位板上的控制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由双头螺杆驱动,双头螺杆贯穿导向板上的螺纹孔,其一端装配于定位板的螺纹孔中,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齿轮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通过与皮带和齿轮组构成的传动机构相连,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上的螺纹孔为一焊接的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中后帮机控制爪的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一可沿机器平移的定位板,以及安装在定位板上的控制爪,所述定位板由双头螺杆驱动,双头螺杆贯穿导向板上的螺纹孔,其一端装配于定位板的螺纹孔中,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的齿轮固接。所述双头螺杆通过与皮带和齿轮组构成的传动机构相连,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导向板上的螺纹孔为一焊接的螺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螺杆传动的调节机构能更精确和平稳地进行位置调节,有利于加工位置的定位,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A43D11/00GK202233373SQ2011202676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李国阳 申请人:东莞市奇峰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