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及采用该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50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及采用该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以及具有该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既要有良好的透气性,还希望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还需要鞋底防滑以便在光滑地面或湿地行走。市场上具有透气功能或减震功能的鞋或鞋底已有很多,但往往不能将透气、减震、防滑功能集于一身。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良好透气性、减震功能以及防滑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以及采用该鞋底的鞋。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包括底部本体,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腔体和多个弹性底花,所述弹性底花是沿鞋底横向设置的、两端贯通的空心柱体结构;多个所述弹性底花互相平行地纵向排布在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每个所述弹性底花位于较下部的沿鞋底横向的纵截面小于位于较上部的纵截面;所述弹性腔体在与所述弹性底花交界处隔断所述弹性底花的排布而保持所述弹性腔体的完整形状;所述弹性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的透气孔。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的沿鞋底纵向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或倒梯形。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的透气孔。所述弹性腔体高度略大于所述弹性底花的高度。多个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紧密平行排列或隔开一定距离的平行排列在所述底部本体下表面。在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具有穿过或平行于所述弹性底花的凹槽,和/或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弹性腔体。所述弹性腔体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在鞋底的纵向和/或横向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弹性腔体为2至8个;和/或所述弹性腔体布置在脚跟部位和/或脚掌部位的受力大的位置。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具有上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弹性腔体用于减震,弹性底花用于防滑,透气孔用于透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提供了优选的弹性底花结构,具有更好的防滑特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弹性底花中也设置了透气孔,增加了所述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透气性。[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保证了在受到压力时弹性腔体先被压缩变形,在弹性腔体压缩后弹性底花再压缩变形,这就形成了二级减压结构,增加了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使得弹性底花的排列相对于杂乱无章的排列更加紧凑,在同样的鞋底底面可以排布更多的弹性底花,一方面增加了鞋底强度,另一方面增加了防滑性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增加的凹槽用于分隔弹性底花和弹性腔体,一方面增加了对弹性底花的支撑从而增加了鞋底的强度,另一方面缓和了弹性底花和弹性腔体界面的压力,不易形成裂纹尖端,延长了鞋底的寿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减少了形成裂纹尖端的机会,增加了鞋底的抗压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提供了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具有上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因此具有所述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各种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弹性腔体的放大图。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1-底部本体,2-弹性底花,3-弹性腔体,4-凹槽,5-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包括底部本体1,所述底部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腔体3和多个弹性底花2,所述弹性底花2是沿鞋底横向设置的、两端贯通的空心柱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弹性底花2由于具有弹性和空心柱体结构,因此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多个所述弹性底花2互相平行地纵向排布在所述底部本体1的下表面,每个所述弹性底花2的位于较下部的沿鞋底横向的纵截面小于位于较上部的纵截面,优选地,所述弹性底花2的空心柱体结构的沿鞋底纵向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或倒梯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下小上大的截面形状。这种结构有利于防滑。若所述弹性底花2的空心柱体结构的沿鞋底纵向的截面为倒梯形,则所述倒梯形的下底宽度优选小于2mm,防滑效果最佳。当然以可以是其它尺寸。若为多个弹性底花2,则多个弹性底花2的高度可以相同或不同,若其高度不同,则优选依鞋底与地面的接触设计弹性底花2的高度使其与地面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以便于防滑。当然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另外涉及高度,或者具有相同高度。所述弹性腔体3在与所述弹性底花2交界处隔断所述弹性底花2的排布而保持所述弹性腔体3的完整形状。所述弹性腔体3由于与弹性底花2有交界处,防止了由于平行排列的弹性底花2造成的鞋底易沿着鞋底横向方向弯折的缺点,增加了鞋底在这个方向的强度。所述弹性腔体3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1的透气孔5。所述透气孔5可以是多个,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图3示出了弹性腔体3内的透气孔5在承受压力时如何进行透气的过程。由图可见,弹性腔体3在减震的同时,其内部与底部本体1连通的透气孔5可以利用外部压力透气,从而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所述弹性底花2的空心柱体结构的内部可以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1的透气孔5。当然也可以没有所述透气孔5。所述弹性腔体3高度可以略大于所述弹性底花2的高度,比如高出2-3. 5mm。这保证了在受到压力时弹性腔体3先被压缩变形,在弹性腔体3压缩后弹性底花2再压缩变形,这就形成了二级减压结构,增加了减震效果。多个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可以紧密平行排列或隔开一定距离的平行排列在所述底部本体下表面。这种排列相对于杂乱无章的排列更加紧凑,在同样的鞋底底面可以排布更多的弹性底花,一方面增加了鞋底强度,另一方面增加了防滑性能。在所述底部本体1的下表面可以具有穿过或平行于所述弹性底花2的凹槽4,如图1所示,即这些凹槽4将弹性底花2与弹性腔体3分隔开来,一方面增加了对弹性底花2的支撑从而增加了鞋底横向的强度,另一方面缓和了弹性底花2和弹性腔体3界面的压力,不易形成裂纹尖端,延长了鞋底的寿命。优选地,所述凹槽4可以环绕所述弹性腔体3。当然也可以不环绕所述弹性腔体3。所述弹性腔体3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在鞋底的纵向和/或横向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六角形、圆角四边形等。所述弹性腔体3可以为2至8个,当然也可以有1个或超过8个。弹性腔体3的数量越多,则尺寸越小,减震效果会更均勻。而其数量越少则个体尺寸可以做的较大,单个弹性腔体3的减震效果会较好,但不利于防滑。所述弹性腔体3可以优先布置在脚跟部位和/或脚掌部位等受力大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布置在整个鞋底部位。—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具有上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因此具有所述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各种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包括底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腔体和多个弹性底花,所述弹性底花是沿鞋底横向设置的、两端贯通的空心柱体结构;多个所述弹性底花互相平行地纵向排布在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每个所述弹性底花位于较下部的沿鞋底横向的纵截面小于位于较上部的纵截面;所述弹性腔体在与所述弹性底花交界处隔断所述弹性底花的排布而保持所述弹性腔体的完整形状;所述弹性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的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的沿鞋底纵向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或倒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的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腔体高度略大于所述弹性底花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底花的空心柱体结构紧密平行排列或隔开一定距离的平行排列在所述底部本体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具有穿过或平行于所述弹性底花的凹槽,和/或所述凹槽环绕所述弹性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腔体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在鞋底的纵向和/或横向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腔体为2至8个;和/或所述弹性腔体布置在脚跟部位和/或脚掌部位的受力大的位置。
9.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减震防滑鞋具有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透气减震防滑鞋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及采用该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鞋。所述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包括底部本体,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弹性腔体和多个弹性底花,所述弹性底花是沿鞋底横向设置的、两端贯通的空心柱体结构;多个所述弹性底花互相平行地纵向排布在所述底部本体的下表面,每个所述弹性底花位于较下部的沿鞋底横向的纵截面小于位于较上部的纵截面;所述弹性腔体在与所述弹性底花交界处隔断所述弹性底花的排布而保持所述弹性腔体的完整形状;所述弹性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底部本体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减震防滑鞋底及采用该透气减震防滑鞋底的鞋兼具良好透气性、减震功能以及防滑性能。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2286559SQ2011202991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郑艺文, 郑荣大, 黄雪琼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