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重的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46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测重的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的零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测重的把手。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图3所示,中国台湾新型第M392345号专利案所公开的重量显示装置 10具有一把手固定座11、一固定座罩盖12、一把手13、一重量显示转盘14、一转盘驱动机构 15,两直立弹簧16及两固紧件17。该把手固定座11具有一沿一水平方向X延伸且设置一导槽111的平板112,及自该平板112的两端沿一直立方向Y弯折的两耳扣113。该固定座罩盖12用以盖置在该把手固定座11外,具有一本体121,成型在该本体 121两端且位于所述耳扣113外的两侧板122,及一安装在该本体121上的显示幕123,该显示幕123上具有一指线124。该把手13具有两横杆131分别穿置在所述耳扣113与所述侧板122之间且可沿该直立方向Y移动。该重量显示转盘14通过一锁固件18呈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平板112上,具有一印制有刻度的盘面141,及一成型在该盘面141底侧的齿轮142。该转盘驱动机构15具有一可沿该水平方向X移动且与该齿轮142啮合的齿条 151,一连结在该平板112与该齿条151之间的水平弹簧152,及一设置在该本体121底面用以驱动该齿条151的三角形导块153。所述直立弹簧16分别安装在该平板112上,且弹抵该平板112和该本体121,使该把手固定座11与该固定座罩盖12恒朝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述固紧件17分别沿该直立方向Y穿置过该本体121、所述直立弹簧16、该平板 112,且固定于一行李箱20。使用时,当提拉该把手13使该行李箱20离开地面,可以通过该把手13的两横杆 131带动该把手固定座11朝向顶端移动靠近该固定座罩盖12,同时缩短了该把手固定座11 与该固定座罩盖12之间的距离,使所述直立弹簧16被压缩,在压缩过程中,该齿条151被该导块153驱动沿该水平方向X移动,并带动该齿轮142使该盘面141转动,进而可与该显示幕123的指线IM配合显示出该行李箱20的重量,当放下该行李箱20,可以通过该水平弹簧152将该齿条151拉回原位,并使显示重量归零。该重量显示装置10虽然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但存有下列缺点一、因为体积关系,该重量显示装置10沿该直立方向Y的尺寸受到限制,使得所述直立弹簧16的可移动行程较短、被压缩量较小,导致影响测重精准度,若要增加所述直立弹簧16的被压缩量以期提高测重精准度,则必须增加该重量显示装置10沿该直立方向Y 的尺寸,如此将会增加该重量显示装置10的整体体积。二、当该行李箱20内左右配重不均时,对该把手13的提拉力量也会不平均,极易使所述直立弹簧16的被压缩量不均,进而影响测重精准度。
4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测重精准度,不会增加整体体积的可测重的把手。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包含一外盖、一驱动单元、一指示单元及一水平弹性件。该外盖包括一盖体,分别自该盖体两端弯折的两侧板,及一设置于该盖体的视窗孔。该驱动单元包括具有两支凸柱的一把手,及被所述凸柱带动的两掣动部,所述凸柱分别穿过该外盖的两侧板。该指示单元安装在该外盖内,包括被所述掣动部驱动的一第一移动座与一第二移动座,及一位于该视窗孔底侧的指示组合体。该水平弹性件连结在该第一移动座与该第二移动座之间,且该指示组合体随该水平弹性件变化而显示重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基块及分别位于该基块两端的两片耳片,所述掣动部成型在该基块上;该外盖的盖体位于该基块顶端,所述侧板分别自该盖体两端弯折且位于所述耳片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第一移动座具有一外套块,及一成型在该外套块外侧且被其中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一被驱动块,该第二移动座具有一插入该外套块的内插块,及一成型在该内插块外且被另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二被驱动块,该指示组合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顶面的刻度表,所述掣动部为成型在该基块上的凸块,该第一移动座的第一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其中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该第二移动座的第二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另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第一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被驱动块的第一套柱,该第二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被驱动块的第二套柱,该水平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水平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置在该第一套柱、该第二套柱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第一移动座具有一外套块,及一成型在该外套块外侧且被其中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一被驱动块,该第二移动座具有一插入该外套块的内插块,及一成型在该内插块外且被另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二被驱动块,该指示组合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顶面的刻度表,所述掣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凸柱的自由端,所述掣动部为自凸柱顶端朝向底端斜出的斜面,该第一移动座的第一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其中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该第二移动座的第二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另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第一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被驱动块的第一套柱,该第二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被驱动块的第二套柱,该水平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水平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置在该第一套柱、该第二套柱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第一移动座具有一外套块,及被其中一掣动部驱动的两个第一被驱动孔,该第二移动座具有一插入该外套块的内插块,及被另一掣动部驱动的两个第二被驱动孔,该指示组合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顶面的刻度表,所述掣动部为穿固于所述凸柱的掣动杆,该第一移动座的第一被驱动孔为自内顶端朝向外底端设置的导斜孔,该第二移动座的第二被驱动孔为自内顶端朝向外底端设置的导斜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第一移动座还具有一第一勾柱,该第二移动座还具有一第二勾柱,该水平弹性件为拉伸弹簧,该水平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勾置在该第一勾柱、该第二勾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该指示组合体还具有一套置在该内插块外的指示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水平弹性件的可移动行程较长、可变形量较大,可以提高测重精准度,而且不会增加整体体积。

图1是中国台湾新型第M392345号「重量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中国台湾新型第M392345号「重量显示装置」的组合立体图;图3是中国台湾新型第M392345号「重量显示装置」的局部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显示提拉一行李箱前的状态;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所取得的剖视图;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显示一指示单元及一水平弹性件;图7是类似图4的视图,显示提拉该行李箱后的状态;图8是沿图7中的线VIII-VIII所取得的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显示提拉一行李箱前的状态;图10是类似图9的视图,显示提拉该行李箱后的状态;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剖视图,显示提拉一行李箱前的状态;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XII-XII所取得的剖视图;图13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显示一指示单元及一水平弹性件;图14是类似图11的视图,显示提拉该行李箱后的状态;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X V-X V所取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水平方向X”、“直立方向Y”,是以正常使用方位为基准,此外,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用以安装在一行李箱100上,如图4、图5、图6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外盖40、一驱动单元5、一指示单元60及一水平弹性件70。本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驱动单元5包括一基座30及一把手50。该基座30包括一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且位于该行李箱100上的基块31,分别位于该基块31两端的两耳片32,一设置于该基块31的水平长孔33,分别成型于该基块31且位于该水平长孔33两端的两掣动部34,及分别设置于该基块31且位于所述掣动部34与所述耳片32之间的两个第一穿孔35。所述掣动部34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为自该基块31成型的凸块。该外盖40盖置在该基座30外,包括一位于该基块31上方的盖体41,分别自该盖体41两端弯折且位于所述耳片32外的两侧板42,分别沿该直立方向Y设置于所述侧板42 的两直立长孔43,分别设置于该盖体41且邻近所述侧板42的两个第二穿孔44,及一设置于该盖体41且位于所述第二穿孔44之间的视窗孔45。该把手50概呈倒U形,包括一提杆51,分别自该提杆51弯折的两侧杆52,及分别自所述侧杆52的相对内面成型的两凸柱53。所述凸柱53分别穿置过该外盖40的两直立长孔43且位于该基座30的两耳片32底侧,当提拉该把手50,可以通过所述凸柱53推动所述耳片32带动所述掣动部34,使该基座30沿该直立方向Y朝上移动。该指示单元60安装在该基座30与该外盖40之间,包括可沿该水平方向X移动的一第一移动座61与一第二移动座62,及一位于该视窗孔45底侧的指示组合体63。该第一移动座61具有一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且安装于该盖体41的外套块611,一沿该水平方向X设置于该外套块611的插槽612,一成型在该外套块611外侧且可被其中一掣动部34驱动的第一被驱动块613,及一设置在该第一被驱动块613的一内平面614的第一套柱616,该第一被驱动块613还具有一与其中一掣动部34贴触的外斜面615。该第二移动座62具有一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用以插入该插槽612的内插块621, 一成型在该内插块621外侧的第二被驱动块622,及一设置在该第二被驱动块622的一内平面623的第二套柱625,该第二被驱动块622还具有一与另一掣动部34贴触的外斜面624。该指示组合体63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621顶面的刻度表631,及一套置在该内插块621外可被该外套块611推动的指示件632,通过该指示件632与该刻度表6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数据。但是也可以省略该指示件632,通过该外套块611 的端面与该刻度表631的配合,也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该水平弹性件70连结在第一移动座61的该第一被驱动块613与第二移动座62的该第二被驱动块622之间,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水平弹性件70为压缩弹簧,且该水平弹性件70的两端分别套置在该第一套柱616、该第二套柱625外,可以使该第一移动座61 与该第二移动座62恒朝向相反方向移动。组装时,只需将两支锁件80分别沿该直立方向Y穿过该外盖40的第二穿孔44、该基座30的第一穿孔35,最后固定于该行李箱100,就可以将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组装在该行李箱100上。使用时,如图4至图8所示,当未提拉该把手50时,可以从该视窗孔45看到该指示件632位于归零的位置,当提拉该把手50使该行李箱100离地,可以通过所述凸柱53推动所述耳片32带动所述掣动部34,使该基座30沿该直立方向Y朝上移动,同时通过所述掣动部34驱动该第一被驱动块613与该第二被驱动块622,使该第一移动座61与该第二移动座62沿该水平方向X相对移动彼此靠近,此时,该水平弹性件70被压缩,该指示件632被该第一移动座61的外套块611推动,然后通过该指示件632与该刻度表6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当将该行李箱100放置在地面,可以通过该水平弹性件70的回复力推动该该第一移动座61与该第二移动座62复位,但是因为该指示件632不随该第一移动座61复位而停留在前述显示重量的位置,所以使用者可以方便得知该行李箱100的重量,要再重新测重, 只须推动该指示件632到归零位置即可。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第二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外盖40、一驱动单元5、一指示单元60 ’及一水平弹性件70。本第二较佳实施例该驱动单元5包括一把手50 ’。该外盖40包括一盖体41,分别自该盖体41两端弯折的两侧板42,分别沿该直立方向Y设置于所述侧板42的两直立长孔43,分别设置于该盖体41且邻近所述侧板42的两个第二穿孔44,及一设置于该盖体41且位于所述第二穿孔44之间的视窗孔45。该把手50’概呈倒U形,包括一提杆51,分别自该提杆51弯折的两侧杆52,分别自所述侧杆52的相对内面成型的两凸柱53,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凸柱53的自由端的两掣动部M。所述掣动部M在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为自凸柱53顶端朝向底端斜出的斜面。该指示单元60’安装在该外盖40内,包括可沿该水平方向X移动的一第一移动座 61与一第二移动座62,及一位于该视窗孔45底侧的指示组合体63。该第一移动座61具有一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且安装于该盖体41的外套块611, 一沿该水平方向X设置于该外套块611的插槽612,一沿该水平方向X成型在该外套块611 外侧且可被该掣动部M驱动的第一被驱动块613,及一设置在该第一被驱动块613的一内平面614的第一套柱616,该第一被驱动块613还具有一与其中一掣动部M贴触的外斜面 615。该第二移动座62具有一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用以插入该插槽612的内插块621, 一沿该水平方向X成型在该内插块621外侧的第二被驱动块622,一设置在该第二被驱动块 622的一内平面623的第二套柱625,该第二被驱动块622还具有一与另一掣动部M贴触的外斜面624。该指示组合体63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621顶面的刻度表631,及一套置在该内插块621外可被该外套块611推动的指示件632,通过该指示件632与该刻度表6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但是也可以省略该指示件632,通过该外套块611的端面与该刻度表631的配合,也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该水平弹性件70连结在该第一被驱动块613与该第二被驱动块622之间,在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水平弹性件70为压缩弹簧,且该水平弹性件70的两端分别套置在该第一套柱616、该第二套柱625外,可以使该第一移动座61与该第二移动座62恒朝向相反方向移动。组装时,只需将两支锁件81分别沿该直立方向Y穿过该外盖40的第二穿孔44、该第一移动座61、该第二移动座62,最后固定于该行李箱100,就可以将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组装在该行李箱100上。如图9、图10所示,使用时,当未提拉该把手50’,可以从该视窗孔45看到该指示件632位于归零的位置,当提拉该把手50’使该行李箱100离地,可以通过所述掣动部M 驱动该第一被驱动块613与该第二被驱动块622,使该第一移动座61与该第二移动座62沿该水平方向X相对移动彼此靠近,此时,该水平弹性件70被压缩,该指示件632被该第一移动座61的外套块611推动,然后通过该指示件632与该刻度表6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0069]如图11、图1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第三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外盖 40、一驱动单元5、一指示单元90及一水平弹性件71。本第三较佳实施例该驱动单元5包括一把手50”。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外盖40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盖40相同,包括一盖体41、 两侧板42、两直立长孔43、两个第二穿孔44及一视窗孔45。该把手50”概呈倒U形,包括一提杆51,分别自该提杆51弯折的两侧杆52,分别自所述侧杆52的相对内面成型的两凸柱53,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凸柱53的两掣动部55。所述掣动部55在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为一沿前后方向穿固于该凸柱53的掣动杆。该指示单元90安装在该外盖40内,包括可沿该水平方向X移动的一第一移动座 91与一第二移动座92,及一位于该视窗孔45底侧的指示组合体93。该第一移动座91具有一第一本体910,一自该第一本体910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的外套块911,一沿该水平方向X设置于该外套块911的插槽912,一设置于该外套块911 的顶面且连通该插槽912的长槽913,设置于该第一本体910的两个第一被驱动孔914,及一设置于该第一本体910内面的第一勾柱917。所述第一被驱动孔914在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为凸轮孔,为自内顶端915朝向外底端916设置的导斜孔。该第二移动座92具有一第二本体921,一自该第二本体921沿该水平方向X延伸用以插入该插槽912的内插块922,设置于该第二本体921的两个第二被驱动孔923,及一设置于该第二本体921内面的第二勾柱926。所述第二被驱动孔923在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为凸轮孔,为自内顶端拟4朝向外底端925设置的导斜孔。该指示组合体93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922顶面的刻度表931,及一套置在该内插块922外且贴靠该长槽913其中一短槽面的指示件932,通过该指示件932与该刻度表 9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数据。但是也可以省略该指示件932,通过该外套块911的端面与该刻度表931的配合,也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该水平弹性件71连结在该第一移动座91与该第二移动座92之间,在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为拉伸弹簧,该水平弹性件71的两端分别勾置在该第一勾柱917、该第二勾柱 926,可以使该第一移动座91与该第二移动座92恒朝向靠近方向移动。组装时,先将该把手50”的凸柱53分别置入该外盖40的直立长孔43,及使所述掣动部阳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被驱动孔914、第二被驱动孔923,然后将两支锁件82分别沿该直立方向Y穿过该外盖40的第二穿孔44、该第一移动座91、该第二移动座92,最后固定于该行李箱100,就可以将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组装在该行李箱100上。如图11至图15所示,使用时,当未提拉该把手50”时,可以从该视窗孔45看到该指示件932位于归零的位置,此时所述掣动部5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被驱动孔914的外底端 916和第二被驱动孔923的外底端925,当提拉该把手50”使该行李箱100离地,可以通过所述掣动部55驱动所述第一被驱动孔914、第二被驱动孔923,使该第一移动座91与该第二移动座92沿该水平方向X朝相反方向移动彼此远离,同时该水平弹性件71被拉伸,所述掣动部阳分别趋近于所述第一被驱动孔914的内顶端915、第二被驱动孔923的内顶端924, 及该指示件932被该第一移动座91的外套块911推动,然后通过该指示件932与该刻度表931的配合就可以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通过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可测重的把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一、因为该水平弹性件70、71沿该水平方向X安装,可移动行程较长、可变形量较大,可以提高测重精准度,同时因为不需增加该直立方向Y的尺寸,所以不会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二、因为该指示单元60通过该第一移动座61与该第二移动座62相对移动,再搭配该指示组合体63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即使对该把手50、50’的提拉力量不平均, 还是以合力施予同一水平弹性件70,可以精准地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不会影响测重精准度。三、因为该指示单元90通过该第一移动座91与该第二移动座92朝相反方向移动,再搭配该指示组合体93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即使对该把手50”的提拉力量不平均,还是以合力施予同一水平弹性件71,可以精准地显示出该行李箱100的重量,不会影响测重精准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可测重的把手,包含一外盖、一驱动单元、一指示单元及一水平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该外盖包括一盖体,分别自该盖体两端弯折的两侧板,及一设置于该盖体的视窗孔;该驱动单元包括具有两支凸柱的一把手,及被所述凸柱带动的两掣动部,所述凸柱分别穿过该外盖的两侧板;该指示单元安装在该外盖内,包括被所述掣动部驱动的一第一移动座与一第二移动座,及一位于该视窗孔底侧的指示组合体;该水平弹性件连结在该第一移动座与该第二移动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基块及分别位于该基块两端的两片耳片,所述掣动部成型在该基块上;该外盖的盖体位于该基块顶端,所述侧板分别自该盖体两端弯折且位于所述耳片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座具有一外套块,及一成型在该外套块外侧且被其中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一被驱动块,该第二移动座具有一插入该外套块的内插块,及一成型在该内插块外且被另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二被驱动块,该指示组合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顶面的刻度表,所述掣动部为成型在该基块上的凸块,该第一移动座的第一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其中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该第二移动座的第二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另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被驱动块的第一套柱,该第二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被驱动块的第二套柱,该水平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水平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置在该第一套柱、该第二套柱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指示组合体还具有一套置在该内插块外的指示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座具有一外套块,及一成型在该外套块外侧且被其中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一被驱动块,该第二移动座具有一插入该外套块的内插块,及一成型在该内插块外且被另一掣动部驱动的第二被驱动块,该指示组合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顶面的刻度表,所述掣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凸柱的自由端,所述掣动部为自凸柱顶端朝向底端斜出的斜面,该第一移动座的第一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其中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该第二移动座的第二被驱动块具有一与另一掣动部贴触的外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被驱动块的第一套柱,该第二移动座还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被驱动块的第二套柱,该水平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水平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置在该第一套柱、该第二套柱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座具有一外套块,及被其中一掣动部驱动的两个第一被驱动孔,该第二移动座具有一插入该外套块的内插块,及被另一掣动部驱动的两个第二被驱动孔,该指示组合体具有一设置在该内插块顶面的刻度表,所述掣动部为穿固于所述凸柱的掣动杆,该第一移动座的第一被驱动孔为自内顶端朝向外底端设置的导斜孔,该第二移动座的第二被驱动孔为自内顶端朝向外底端设置的导斜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移动座还具有一第一勾柱,该第二移动座还具有一第二勾柱,该水平弹性件为拉伸弹簧,该水平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勾置在该第一勾柱、该第二勾柱。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测重的把手,其特征在于 该指示组合体还具有一套置在该内插块外的指示件。
专利摘要一种可测重的把手,包含一外盖、一驱动单元、一指示单元及一水平弹性件。该外盖包括分别自一盖体两端弯折的两侧板,及一设置于该盖体的视窗孔,该驱动单元包括一具有两凸柱的把手,及被所述凸柱带动的两掣动部,所述凸柱分别穿过所述侧板,该指示单元安装在该外盖内,包括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一第一移动座与一第二移动座,及一指示组合体,该水平弹性件连结在该第一移动座与该第二移动座之间。当提拉该把手,所述掣动部驱动该第一移动座与该第二移动座移动,且该指示组合体随该水平弹性件变化而显示重量。借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测重精准度。
文档编号A45C13/28GK202286806SQ2011203827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李奇才 申请人:李奇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