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24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构筑装饰物,涉及一种篱笆,特别是一种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用于附装在围栏或围墙外表面以美观环境。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些建筑物在一定面积上使用砖砌围墙或铁栅栏或木制篱笆围筑,但是其显得单调呆板,不少人希望回归自然,营造具有田园风光的氛围,就种植一些植物攀爬在围筑物上,但是这些植物容易枯死,不能保持长青状态,特别是冬天。目前市场上也已经有了一些的植物仿真篱笆,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020552093. 6)公开了一种多层仿真植物装饰篱笆,包括若干片方形网格状的塑料网片,所述的塑料网片边沿具有连接结构,各片塑料网片通过其边沿的连接结构相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塑料网片的一侧均具有若干个固定柱,本装饰篱笆还布置有若干层依次叠置于所述的固定柱上的仿真植物,所述的仿真植物包括置于底层的辅仿真植物及与叠置在辅仿真植物上层的主仿真植物。但是该类篱笆的仿真植物设置过于复杂,多层叠置的仿真植物即增加了生产成本, 又延长了组装的时间,不利于大规模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而且节约生产成本及组装时间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包括若干片方形网格状的篱笆网片,所述的篱笆网片边沿具有连接结构,各片篱笆网片通过其边沿的连接结构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各个篱笆网片的侧面均具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仿真植物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植物为具有多个叶片的一体式结构。本技术方案中的装饰篱笆上布置有具有多个叶片的一体式结构的仿真植物,使得整个篱笆更具有紧凑性,而且装配方式更为简便,可以节约大量的工时。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仿真植物和篱笆网片之间还设置有一个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柱上,具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仿真植物的定位柱。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定位柱的顶部制为锥状结构。定位柱的锥状设计使其易于插入仿真植物上所开设的定位孔。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定位柱具有倒钩。当定位柱与仿真植物相连接后,该倒钩可以对仿真植物实现限位,防止仿真植物脱出。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定位柱倾斜立于连接件上。 该设计使得装配更方便,造型更美观。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仿真植物包括一根主茎、若干个与主茎相连接的副茎以及叶片。该仿真植物直接制成束状,避免了再次插接,节约了工时。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主茎的底端具有定位孔。仿真植物通过该定位孔,可固定在固定柱上,也可以固定在定位柱上。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主茎具有空隙,所述的空隙位于定位孔的上方。在主茎根部与定位柱相插接后,可以用于容置定位柱的顶部。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篱笆网片上具有加强筋。在上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中,所述的连接件与篱笆网片之间具有辅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结构简单,采用一体式的仿真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2、装配简便,直接将仿真植物与篱笆网片或者定位柱相插接,避免了以往层层叠置的仿真植物的复杂工艺。有效地减少装配时间;3、仿真效果更加逼真,整个篱笆件更加美观大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塑料网片边沿的雌雄搭扣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仿真植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篱笆网片;la、雄搭扣;lb、雌搭扣;lc、经筋;Id、纬筋;le、加强筋;IfU 固定柱一 ;lf2、固定柱二 ;lf3、固定柱三;2、连接件;2a、定位柱;加1、倒钩;2bl、连接孔一;沘2、连接孔二 ;3、仿真植物;3a、主茎;3b、副茎;3c、叶片;3d、空隙;3e、定位孔;4、辅叶;4a、辅孔一 ;4b、辅孔二 ;4c、辅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由若干片方形网格状的篱笆网片1连接而成,篱笆网片1边沿具有连接结构,各片篱笆网片1通过其边沿的连接结构相连接在一起,篱笆网片1由垂直相交的竖向经筋Ic和横向纬筋Id制成一体,为了增强整个塑料网片的强度,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斜向交叉设置的加强筋le。本实施例在纬筋 Id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柱。固定柱与辅叶4相连接后再与连接件2相连接,连接件2上插接有仿真植物3。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塑料网片1采用图示雄搭扣Ia和雌搭扣Ib相配合的连接方式进行相互连接。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2铺设在篱笆网片1上的条状结构,其两端及中部各具有一个连接孔一 2bl和连接孔二 2b2,上述连接孔可与篱笆网片1的固定柱相插接以实现定位。该连接件2具有多个分支,分支上具有可用于与仿真植物3插接的定位柱2a,定位柱加的顶部制为锥状结构,以便于插接。在定位柱加的锥状顶部还可以通过设置倒钩加1,以避免仿真植物3脱落。[0025]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仿真植物3包括一根主茎3a、若干个与主茎3a相连接的副茎北以及叶片3c,其中部分叶片3c直接连接在主茎3a上,部分叶片3c与副茎北相连接。主茎3a的底端制为碗状结构,其上开设有定位孔加,位于该定位孔!Be的上方的主茎 3a由两根分叉组成,即主茎3a与定位孔3e之间具有空隙3d,当仿真植物3插设在定位柱加上后,该处空隙3d可用于容置定位柱加的锥状顶部。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孔3e可直接插接在固定柱Ie上,也可以插设在定位柱加上,本实施例为了描述的简便和形象,仅图示了固定在定位柱加上的形式。图1中还显示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在安装时,先将辅叶4的辅孔一如、辅孔二 4b、辅孔三如分别与固定柱一 lfl、固定柱二 lf2、固定柱三lf3相连接,实现铺底,然后再将连接件2的连接孔一 2bl和连接孔二 2 分别与固定柱一 Ifl和固定柱三lf3相连接, 最后将仿真植物3通过定位孔3e插接至连接件2的定位柱加上即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篱笆网片1、雄搭扣la、雌搭扣lb、经筋lc、纬筋Id、加强筋1 e、固定柱一 1 f 1、固定柱二 1 f2、固定柱三1 f3、连接件2、定位柱2a、倒钩2al、连接孔一 2b 1、连接孔二 2b2、仿真植物3、主茎3a、定位孔;^、副茎3b、叶片3c、空隙3d、定位孔;^、辅叶4、辅孔一 4a、辅孔二 4b、辅孔三如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包括若干片方形网格状的篱笆网片(1),所述的篱笆网片(1)边沿具有连接结构,各片篱笆网片(1)通过其边沿的连接结构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各个篱笆网片(1)的侧面均具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仿真植物C3)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植物(3)为具有多个叶片(3c)的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植物C3)和篱笆网片(1)之间还设置有一个连接件O),所述的连接件( 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柱上,具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仿真植物(3)的定位柱C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Qa)的顶部制为锥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Qa)具有倒钩(加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Oa)倾斜立于连接件( 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植物⑶包括一根主茎(3a)、若干个与主茎(3a)相连接的副茎(3b)以及叶片(3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茎 (3a)的底端具有定位孔(3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茎 (3a)具有空隙(3d),所述的空隙(3d)位于定位孔(3e)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篱笆网片(1)上具有加强筋(Ie)。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⑵与篱笆网片⑴之间具有辅叶G)。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属于构筑装饰物。它解决了现有的仿真植物安装不便,以及花费工时过长的问题。本具有一体式仿真植物的装饰篱笆,包括若干片方形网格状的篱笆网片,所述的篱笆网片边沿具有连接结构,各片篱笆网片通过其边沿的连接结构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各个篱笆网片的侧面均具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仿真植物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植物为具有多个叶片的一体式结构。它采用装饰篱笆上布置有具有多个叶片的一体式结构的仿真植物,使得整个篱笆更具有紧凑性,而且装配方式更为简便,可以节约大量的工时。
文档编号A41G1/00GK202299604SQ2011204137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徐世虎 申请人:浙江明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