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罩杯部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00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罩杯部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即使胸部下垂、胸部上部的肉削减而平坦化、也能使罩杯部的上边缘较好地与胸部贴合而不会在其与胸部之间产生间隙的胸罩等。
背景技术
通常,胸部随着年龄增加而下垂,伴随着这种下垂,胸部的肋侧上部失去了圆润,与罩杯部的肋侧上边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胸部的上部的肉平坦化,产生所谓的肉的削减。图7中,标注符号X的部分表示裸体状态下的肉的削减部分的状态。穿着者的胸部形成有上述的肉的削减部分X时,以往的胸罩中存在罩杯部未充分贴合胸部的问题。图8是表示胸部形成有上述削减部分X的穿着者穿着以往的胸罩的状态的图。如图8所示,肩带(背带,英文:Strap) 100连接于罩杯部101的上边缘IOla的肋侧上端,肩带100形成为向上方提起罩杯部101。如上所述,由于以往的胸罩中,肩带100与罩杯部101连接且与削减部分X相邻,因此,即使在穿着状态下也会残留一部分肉的削减状态,并在罩杯部与胸部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胸罩对于胸部的贴合性变得较低,容易随着穿着者的手臂举起放下这类日常动作而产生穿着走样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当处于前屈姿势时,罩杯部上边缘与胸部之间的间隙变大,从上方望入时胸部容易被看见。即,在以往的通常的胸罩中,如图8所示,为了有效地提起胸部,背带与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肋侧上端连接,而不会赋予通过背带将罩杯部的上边缘拉到肌肤侧的功能。另外,日本特开平11-229205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如图9所示的胸罩200。胸罩200的作为起到胸部提升作用的背带的肩部201,其宽度为2(T80mm左右的较宽的宽度。由此,能够防止在背带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压力较为集中而发生肩部僵硬、以及位置偏离、穿着走样的情况。而且,颈部周围的罩杯部的前面部202、所述肩部201以及背面部203在颈部侧折返而成为缘部202a、201a、203a,并且包括肩部201在内前面部202以及背面部203由伸缩性布料来形成。综上所述,在所述专利文件I中,相当于背带的肩部由在颈部侧折返的宽度较宽的伸缩性材料形成,减轻了对肩部的负担并预防肩部僵硬,进而,减少背带发生偏离的情况,提闻穿着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9205号公报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I中,背带为宽度较宽的肩部201,以较宽的宽度将该宽度较宽的肩部201与前面部202以及背面部203接合,从而减轻由背带引起的对肩部的压力集中,但是,不具有减轻由所述胸部上部的削减造成的与罩杯部之间的间隙产生的功能。即,宽度较宽的肩部201的肋侧端201b为沿着袖孔的形状,并与前面部202以及背面部203的肋侧端202b、203b相连,因此,作用有将肩部201向肋侧牵拉的力、将前面部202朝背面部203侧向上方牵拉的力,但是,未设置成通过背带201作用有将前面部202向肌肤侧牵拉的力。因此,不具有这种功能:即使胸部下垂,胸部上部的肉削减,罩杯部与胸部之间产生间隙,也能将罩杯部的前面部向肌肤侧牵拉以消除该间隙,使罩杯部的上边缘与胸部较好地贴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提供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该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不仅通过背带向上方牵拉罩杯部的前面部而具有胸部提升的功能,还通过背带将罩杯部的前面部向肌肤侧牵拉而能够与肌肤较好地紧贴,由此,即使在胸部上边缘形成削减,在穿着状态下在罩杯部与胸部之间也不会形成间隙,并防止发生穿着走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构成为,将形成罩杯部的上边缘的前中央侧倾斜边缘与肋侧倾斜边缘的连接点设置在胸部的削减形成区域,该胸部的削减形成区域位于该罩杯部的胸部峰部位置的肋侧上方,在所述连接点连接有背带,通过由该背带产生的罩杯的提起使所述罩杯部的上边缘与所述削减形成区域紧贴。此外,所谓的罩杯部的胸部峰部位置是指在穿着状态下覆盖胸部峰部的位置。优选地,当该罩杯部的上边缘的全长为L时,该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位于从肋侧端起0.2C0.6L的范围。所述罩杯部上边缘的连接点相当于胸部下垂时肌肉削减发生得较为显著的部位。当所述的罩杯部的上边缘全长为L时,削减发生在从肋侧上端起0.2L、.6L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则为0.3L、.6L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通过多名模特的多年的体位测量而掌握了该情况。 此外,在罩杯部的上边缘向上突出成圆弧状的情况、或者突出为山形形状的情况下,也在所述范围内设定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并且,在用直线将安装于罩杯部的下周缘的金属丝的肋侧上端与前侧中央上端连接起来的情况下,该直线尺寸为L时,也在从肋侧上端起的0.2L^0.6L的范围设置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该连接点上连接有背带。做成所述结构时,因为在穿着状态下,在削减发生位置设置有肩部背带和罩杯部的连接部分,所以,通过肩部背带对罩杯部作用有向上方提起且将罩杯部向胸部侧牵拉的力。其结果是,罩杯部的上部与产生削减的部分紧贴,能够防止在罩杯部和削减部分之间产生空隙。如前所述,以往的通常的胸罩如图7所示,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为肋侧端,在该肋侧端上连接有背带。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背带与罩杯部的连接部分位于形成有与以往的通常的连接部分相比靠近前侧中央的削减的部分。综上,在削减形成部分形成罩杯部的连接点,在该连接点上连接背带,则罩杯部的上边缘通过背带的牵拉被拉向肌肤侧且被拉向上方。用背带将罩杯部的上边缘的上端拉向肌肤侧,由此,即使肌肤侧形成削减部分,也能使罩杯部的上边缘的上端部分与肌肤贴合,能防止在肌肤和罩杯部之间产生间隙。优选地,在所述罩杯部的下周缘与底围部的交界位置安装有插入了金属丝的带子,并设置有从所述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起经胸部肋侧与所述金属丝的中间位置接合的加强部。该加强部通过将非伸缩性的带子缝纫到罩杯部、或者将插入有芯部件的带子缝纫到罩杯部而形成。所述加强部优选为从所述连接点沿着罩杯部的肋侧端与所述中间位置接合,然而也可以设置为纵贯罩杯部。若如上所述将加强部设置在从连接点到与金属丝接合的位置纵贯胸部肋侧的位置上,则使该加强部与胸部紧贴,紧紧地推压流向肋侧的胸部的肉,能够防止肋向流动。所述加强部与金属丝接合的位置优选为金属丝的最下端位置和肋侧端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特别是,较为优选的是,将加强部的下端位置作为所述位置,将上边缘的连接点设定成与所述上边缘的连接点连接的加强部在穿着时为大致垂直配置。为所述垂直配置时,能够通过加强部推压胸部肋侧部中的鼓起最大的部位的中央部附近,发挥使胸部的肋侧的肉向前侧中央靠近的功能。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罩杯部,在所述罩杯部的表面侧具有外装饰件,该外装饰件覆盖与所述加强部相比靠肋侧的区域,所述罩杯部的肋侧端形成为沿着所述加强部。所述罩杯部优选为由非伸缩性、或者低伸缩性材料形成。所述背带由伸缩率比较低的橡皮筋形成。该背带的宽度不受特别限定,但是f 2cm较为合适。优选地,该背带以事先设定的角度向肋侧倾斜地安装于所述罩杯部的连接点。该角度为穿着时背带不会从肩部偏离而落下的程度的角度,优选为2(Γ45°。综上所述,若将背带向肋侧倾斜安装,则在穿着时背带将罩杯部提起并使其向上方扭弯。由此,能够抑制在罩杯部肋侧部分与胸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能够适用于胸罩、胸罩衬裙、胸罩背心等具有罩杯部的内衣,游泳衣、体操服等具有罩杯部的外衣,以及在外衣的内表面的胸部部分安装有罩杯部的衣服等。实用新型效果: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由于用背带牵拉以使得罩杯部的上边缘与胸部的肌肤侧紧贴,所以,在胸部的上部的肉削减而平坦化的情况下,在胸部与罩杯部之间不会产生间隙,能够防止间隙向外部露出,并且能够防止发生穿着走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胸罩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图3是穿着所述胸罩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穿着所述胸罩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背带作用的说明图。图6 (A)、(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衬裙的图。图7是表示削减形成部分的图。图8是表示以往的胸罩的主视图[0042]图9使表示又一以往的胸罩的图。符号说明:I…胸罩(具有罩杯部的衣服);2…罩杯主体(罩杯部);3…外装饰件;4…金属丝;5…带子;6…底围部;7…后围部;8…背带;10…罩杯主体的上边缘;11…罩杯主体的下边缘;20…加强部;PL...上端点(连接点);P..胸部峰部区域(胸部峰部位置);X…削减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至图5中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由胸罩构成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进行说明。胸罩I是3/4罩杯的胸罩,是用左右的罩杯部C将左右胸部分别从下周缘向上周缘覆盖胸部整体的3/4的胸罩。左右的罩杯部C包括由非伸缩性材料构成的罩杯主体2、以及覆盖该罩杯主体2的表面侧的外装饰件3。这里,所说的表面侧是指与肌肤侧的面相反侧的面。罩杯主体2分割为前中央侧下部2a、肋侧下部2b以及上部2c三个部件,用拼接线S对这些部件进行缝纫,使胸部峰部向前方鼓起。所述外装饰件3例如在具有伸缩性的弹力蕾丝的肌肤侧重叠弹性织物而形成,作成难伸缩性稍微提高强度。此外,外装饰件3可以为比罩杯主体2更具有弹力性的褶边材料、自由切边等。沿着配置于罩杯部C的下轮廓的下周缘,将金属丝4插入到带子5中进行缝纫。包括:从所 述左右的罩杯部C之间的前面中央部沿着所述金属丝4设置的底围部
6、以及从底围部6的左右肋侧端与背面中央连续的后围部7。此外,还可以由连续材料形成底围部6和后围部7。沿着该底围部6以及左右的后围部7的下缘连续地缝纫橡皮筋9。所述左右的罩杯部C的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的上端点(连接点)Pl上分别连接背带(肩带)8的前端,将该背带8的后端与所述后围部7的上边缘连接。该背带8由宽度约f 2cm的橡皮筋形成,且夹装有长度调节件17。此外,背带8的材料以及宽度不受限制。背带8在罩杯主体2的上端点Pl上如图2所示向肋侧倾斜地被缝纫且倾斜角度α为2(Γ45°的范围,并且,在相比于和罩杯主体2的第一连接点(与上端点Pl相同)相比更靠肋侧一些的第二连接点PlO上与外装饰件3连接。这样一来,将背带8在第一连接点Pl与罩杯主体2连接、在第二连接点PlO与外装饰件3连接,由此,将背带8强力地连接在罩杯部C上,并且将背带8的安装角度α固定为倾斜角度。图2中符号T所表示的区域表示在穿着状态下覆盖胸部峰部的区域。所述罩杯部C的罩杯主体2的下边缘11从金属丝4的前部中央侧上端点Ρ2经由最下端点Ρ3至肋部侧上端点Ρ4地进行弯曲。此外,图中所示的Ρ5表示最下端点Ρ3和肋部侧上端点Ρ4之间的尺寸的1/2的中间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金属丝4,举出从前部中央侧上端点Ρ2经由最下端点Ρ3延伸到肋部侧上端点Ρ4的位置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成金属丝4从前部中央侧上端点Ρ2经由最下端点Ρ3延伸到中间点Ρ5附近。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为山形形状,其包括从前部中央侧上端点Ρ2和所述中间点Ρ5沿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向上方倾斜的倾斜边缘IOa以及倾斜边缘IOb,该倾斜边缘IOa和倾斜边缘IOb的交叉点为上边缘10的所述上端点Pl。该上端点Pl的位置被设置在穿着时将作为罩杯主体2的下边缘11的肋侧端的所述中间点P5和上端点Pl连接起来的线为大致垂直线的位置。在如上所述胸部下垂、胸部上部的肉形成削减的情况下,该上端点Pl的位置为与产生削减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当上边缘10的前侧的倾斜边缘IOa的长度LI和肋侧的倾斜边缘IOb的长度L2的合计长度为L时,所述罩杯主体2的上端点Pl的位置为从肋侧端起0.2L、.6L的范围,优选为从肋侧端起0.3L^0.6L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LI为15cm,L2为10cm,在0.4L的位置上设置上端点Pl。由于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的肋侧的倾斜边缘IOb沿着连接上端点Pl和下边缘11的中间点P5的线设置,因此,该倾斜边缘IOb在穿着时近似于垂直线。由此,位于纵贯胸部的肋侧部分位置。所述倾斜边缘IOb上从头到尾地缝纫有带子13,该带子13的上端与所述背带8以及罩杯主体2缝纫在一起,带子13的下端与收纳金属丝4的带子5以及罩杯主体2缝纫在一起。此外,带子13内收纳有由扁平的树脂带构成的芯部件14。由此,肋侧的倾斜边缘IOb的端缘成为加强部20。此外,在能够充分抑制胸部的肋向流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芯部件14收纳在带子13内。综上,罩杯主体2的肋侧的倾斜边缘IOb向下边缘侧急剧倾斜并在金属丝4的中途结合,因此,使覆盖于罩杯主体2的表面的外装饰件3从罩杯主体2的肋侧延伸并与底围部6的肋侧端6a连接,在该外装饰件3的延长部分的下端与底围部6之间缝纫有收纳金属丝4的带子5。并且, 该外装饰件3在罩杯主体2的倾斜边缘IOa侧相比于罩杯主体2向外侧突出一些,且还与所述背带8缝纫在一起。图:T图5表示穿着做成上述结构的胸罩I的状态。此外,图3的标注符号X并用点划线表示的区域是在裸体状态下肉的削减情况看起来最显著的区域。穿着胸罩I时,由于罩杯部C被背带8越过肩膀附近而被向背面侧牵拉,因此,如图5中箭头所示,罩杯部C被向上方提起并被向肌肤侧牵拉。连接背带8的罩杯部C的罩杯主体2的上端点Pl的附近被背带8格外地向胸部上部的肌肤侧牵拉,如图4所示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与胸部上部的肌肤较好地紧贴。如上所述,由于与背带8连接的上端点Pl形成于胸部上部的肉的削减部分X,所以,罩杯主体2的与背带8连接的上边缘10变得与削减部分X无间隙地贴合。由此,即使前屈时也能防止在削减部分X与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之间形成间隙,且间隙不会向外部露出。而且,由于背带8在第二连接点PlO缝纫在外装饰件3上,因此,外装饰件3上也作用有向背带8的上方以及肌肤侧牵拉的牵拉力。因此,利用外装饰件3,也能将胸部上部的削减部分X予以覆盖而使其在外部不可见。此外,由于使以往连接于肋侧的背带8位于靠近前侧中心的位置,所以,背带8变得不易发生位置偏离而从肩部脱落。并且,在将手臂举起、转动的手臂动作时,由于背带8位于从手臂周围离开的位置,所以背带8不易产生位置偏离,能够防止胸罩的穿着走样。此外,通常罩杯主体的上边缘还容易从胸部浮起,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胸罩因为能使罩杯主体的上边缘与胸部贴合,故能够提高胸罩的穿着感。[0067]此外,罩杯主体2的肋侧的倾斜边缘IOb从头到尾地缝纫有收纳了芯部件14的带子13,将肋侧的倾斜边沿IOb作为加强部20。由于该加强部20的带子13在罩杯主体2的上端点Pl与背带8缝纫在一起,所以,加强部20被背带8向上方牵拉。由此,能够防止在胸部的肋部分与罩杯部C的肋侧端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通常的胸罩中,罩杯主体的肋侧的整个带子被设置在胸部的肋侧部分。但是,在裸体状态下,形成有削减的下垂的胸部与不下垂的胸部相比,肉的肋向流动较大,即使如以往的胸罩那样在罩杯部的肋侧端部设置整个带子,也不能使胸部与整个带子部分充分贴合,不能抑制胸部的肋向流动。与此相对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罩杯主体2的肋侧的整个带子的加强部20与以往相比设置在接近胸部峰部侧的位置上,所以,能够使罩杯主体2的整个带子部分与胸部的肋部部分相贴合,紧紧地推压胸部的肋部部分,防止肋向流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芯部件14收纳在带子13中,但是,只要能够充分地获得推压胸部的肋部部分的效果,也可以不将芯部件14收纳于带子13。特别是,为了使防止胸部的肉的肋向流动的效果最为提高,优选在加强部20的中央部分附近推压胸部肋侧部分中的鼓起最大的部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加强部20设置为连接上端点Pl和中间点P5,从而使加强部20的中央部分附近对上述鼓起的最大位置进行推压。由此,有效地防止胸部的肉的肋向流动。并且,因为在靠近前侧中心的位置将背带8与罩杯主体2的上端点缝纫在一起,因此,还具有将上端与该背带8连接的上述加强部20向前侧中心方向牵拉、通过该加强部20使胸部靠近前侧中心侧的功能。另外,由非伸缩性材料构成的罩杯主体2未延伸到肋侧部分,但是,由于该罩杯主体2的表面的难伸缩性的外装饰件3延伸到了肋侧部分,因此,能够防止罩杯主体2的肋侧的倾斜边缘IOb的周缘处的肋部肉的隆起被看见的情况。此外,由于在罩杯主体2的上端点Pl的第一连接点上将背带8向肋侧倾斜地进行缝纫,并在第二连接点Pio将背带8与外装饰件3缝纫在一起,呈倾斜安装状态,故在胸罩穿着时,背带8被提起并将罩杯部C向上方弯扭,将罩杯部C的肋侧部分提起的力变大。由此,能够防止罩杯肋侧部分与胸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将背带做成上述倾斜安装状态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是,根据胸罩的式样也可以不将背带做成倾斜安装状态。但是,这种情况下,因为容易在与胸部之间产生间隙,所以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做成倾斜安装状态的情况较为优选。图6 (A)、(B)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为胸罩衬裙50,该胸罩衬裙50的罩杯部C也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形态,将背带8缝纫在罩杯部C的罩杯主体的上端点P1。该上端点相对于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的全长L而设置在从肋侧端起的0.3L、.6L的位置。该罩杯主体2的上边缘10呈向上鼓起的圆弧形状,与金属丝4的肋侧上端点连接,而未设置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设置的对胸部肋侧部进行推压的加强部20。由这种结构构成的胸罩衬裙50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胸罩一样,能够通过背带8的牵拉将罩杯部C的上边缘向胸部肌肤侧牵拉,能在肉的削减部分X避免在与罩杯部C之间产生间隙。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胸罩、胸罩衬裙,只要是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均可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将形成罩杯部的上边缘的前中央侧倾斜边缘与肋侧倾斜边缘的连接点设置在胸部的削减形成区域,该胸部的削减形成区域位于该罩杯部的胸部峰部位置的肋侧上方, 在所述连接点连接有 背带,通过由该背带产生的罩杯的提起使所述罩杯部的上边缘与所述削减形成区域紧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当该罩杯部的上边缘的全长为L时,该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位于从肋侧端起0.2L"0.6L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杯部的下周缘与底围部的交界位置安装有插入了金属丝的带子,并设置有从所述罩杯部的上边缘的连接点起经胸部肋侧与所述金属丝的中间位置接合的加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罩杯部的表面侧具有外装饰件,该外装饰件覆盖与所述加强部相比靠肋侧的区域, 所述罩杯部的肋侧端形成为沿着所述加强部。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杯部的连接点向肋侧倾斜地缝纫有所述背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将左右罩杯部的连接前中央侧上端与肋侧上端的上边缘的上端点设置在该罩杯部的胸部顶峰部的正上方位置和所述肋侧上端之间的中间的削减发生位置,在所述罩杯部的上边缘的上端点上连接有背带,通过由该背带产生的罩杯的提起使所述罩杯部的上边缘与所述削减发生位置紧贴。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能够防止因胸部的下垂而产生的胸部上部的肉的削减部分与罩杯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文档编号A41C3/10GK203072916SQ2011900005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堀井克子, 山崎由纪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