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具有开合方便、快速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衣服、箱包等领域。1999年11月24日公开的第98252168.5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揭示了一种可直接互相扣锁之拉链。该拉链包括一第一链头20、一第二链头30、一链带40及一扣锁机构50。该第一链头20与该第二链头30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于该链带40上。该扣锁机构50包括一第一固定件51、一第二固定件52及一锁固兀件53。该第一固定件51为一突出扣勾,设置在该第一链头20的拉片22上。该第二固定件52为一扣槽,设置在该第二链头30的中空突块31上。该锁固元件53连接在该第二固定件52上,用于控制该第一固定件51与该第二固定件52的锁固与开启。该锁固元件53是可进行设定开锁密码的对号锁。扣锁该拉链时,该扣勾扣插在该扣槽中,该锁固元件53将该第一固定件51与第二固定件52锁合在一起。然而,该锁固元件53是可进行设定开锁密码的对号锁,结构相当复杂,这就使得该拉链的结构相当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拉链。一种拉链,包括链带、第一拉头及第二拉头,该第一拉头与该第二拉头相向设置在该链带上,该第一拉头的底面上设有嵌合部,该第二拉头的底面上设有可转动的扣接部,该扣接部用于在该拉链闭合时与该嵌合部扣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拉链通过在该第一拉头的底面上设置该嵌合部,在该第二拉头的底面上设置该扣接部,闭合该拉链后,该扣接部与该嵌合部扣接在一起,该第一拉头与该第二拉头就无法开启该拉链。由于该扣接部与该嵌合部扣接在一起即可防止该拉链被开启,因此,该拉链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拉链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拉链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拉链省略链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拉链省略链带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1所示拉链省略链带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的拉链第二实施例中的拔块与锁心的立体图。附图标记的说明:拉链100、100a 后侧壁 3328
链带10第二扣接件334链牙12对接扣爪3342第一拉头20枢转台3344顶面22收容槽3346象鼻24后侧壁3348底面26顶撑件336嵌合部28顶块3362扣孔282滑块3364第二拉头30弹簧3366滑槽31象鼻34顶面32底面36扣接部33枢接柱38第一扣接件332拔块40扣爪3322抵接壁42枢转台3324推块44收容槽3326锁芯50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其所示为本发明拉链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拉链100包括一链带10、一第一拉头20、一第二拉头30及一拔块40。该链带10上设有可相互咬合的链牙
12。该第一拉头20与该第二拉头30相向设置在该链带10上,用于在该链牙12上滑动以开启或闭合该拉链100。该拔块40设置在该链带10靠近该第二拉头30的一端,用于使该第一拉头20与该第二拉头30相互分开或连接在一起。请参照图3及图4,该第一拉头20的顶面22上连接有一象鼻24,该象鼻24用于与拉片相连接。该第一拉头20的底面26凸出设有一嵌合部28,该嵌合部28的中部沿纵向贯穿设有一扣孔282。该第二拉头30的顶面32上连接有一象鼻34,该象鼻34用于与拉片相连接。该第二拉头30的底面36的前端凸出设有一枢转柱38。该第二拉头30的底面36上沿横向设有
一T形状的滑槽31。该滑槽31的一端与外界相通,另一端终止在该枢转柱38处。该第二拉头30还包括一扣接部33,该扣接部33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底面36上。该扣接部33用于在该拉链100闭合时与该嵌合部28扣接在一起。该扣接部33包括一第一扣接件332、一第二扣接件334及一顶撑件336。该第一扣接件332大体呈钩状结构。该第一扣接件332的前端设有一扣爪3322,该扣爪3322用于插入到该扣孔282中与该嵌合部28扣接在一起。该第一扣接件332的中部设有一枢转台3324,该枢转台3324用于可转动地枢接在该枢转柱38中,使该第一扣接件332的中部可绕该第二拉头30的底面36转动。该第一扣接件332的后端设有一顶部及内侧开口的收容槽3326,该收容槽3326的后侧壁3328呈倾斜设置。 该第二扣接件334的结构与该第一扣接件332的结构大体呈对称设置。该第二扣接件334的前端设有一对接扣爪3342,该对接扣爪3342用于插入到该扣孔282中与该嵌合部28扣接在一起。该第二扣接件334的中部设有一枢转台3344,该枢转台3344用于可转动地枢接在该枢转柱38中,使该第二扣接件334的中部可绕该第二拉头30的底面36转动。该第二扣接件334的后端设有一顶部及内侧开口的收容槽3346,该收容槽3346的后侧壁3348呈倾斜设置。该顶撑件336用于抵顶该第一扣接件332与该第二扣接件334,使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相互对接地扣接在该嵌合部28中。该顶撑件336包括一顶块3362、一滑块3364及一弹簧3366。该顶块3362呈长方体块状结构。该滑块3364为截面大体呈T形的长条块状结构。该滑块33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顶块3362的中部。该拔块40的前端面呈V形状,包括两抵接壁42。该两抵接壁42用于抵顶该两后侧壁3328、3348,使该第一扣接件332与该第二扣接件334转动。该拔块40的前端面的中部向前凸伸设有一推块44,该推块44用于推顶该顶块3362。请参照图2至图5,该第一扣接件332的枢转台3324枢接在该枢转柱38上。该第二扣接件334的枢转台3344枢接在该枢转柱38上。该弹簧3366收容在该滑槽31中,该滑块3364可滑动地收容在该滑槽31中,该弹簧3366弹顶在该枢转柱38与该滑块3364之间。该顶块3362的两端分别收容在该两收容槽3326、3346当中,抵顶在该两后侧壁3328、3348上,使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相互对接在一起。该两后侧壁3328、3348之间的距离沿从该扣接部33的后端到前端逐渐增大。 闭合该拉链100时:拉动该第二拉头30朝向该拔块40滑动;该推块44推顶该顶块3362,使该滑块3364压缩该弹簧3366向前滑动,该顶块3362不再抵顶该两侧壁3328、3348 ;该推块44继续推顶该顶块3362,该两抵接壁42抵顶该两后侧壁3328、3348,使该第一扣接件332与该第二扣接件334转动,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相互分开;拉动该第一拉头20闭合该拉链100,该第一拉头20与该第二拉头30对接在一起;拉动该第一拉头20与该第二拉头30 —起朝远离该拔块40的方向滑动,该推块44与该顶块3362分离开,该弹簧3366弹顶该滑块3364复位,该顶块3362重新抵顶该两后侧壁3328、3348,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相对地扣接在该扣孔282中。开启该拉链100时:拉动该第一拉头20与该第二拉头30 —起朝该拔块40的方向滑动;该推块44推顶该顶块3362,使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从该扣孔282中抽出;拉动该第一拉头20即可打开该拉链100。综上所述,该拉链100通过在该第一拉头20的底面26上设置该嵌合部28,在该第二拉头30的底面36上设置该扣接部33,闭合该拉链100后,该扣接部33与该嵌合部28扣接在一起,该第一拉头20与该第二拉头30就无法开启该拉链100。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扣接部33与该嵌合部28扣接在一起即可防止该拉链100被开启,因此,该拉链10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同时,该嵌合部28设置第一拉头20的底面26上,该扣接部33设置该第二拉头30的底面36上,不熟悉该拉链100结构的人就不知道如何来开启该拉链100,从而使该拉链100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另外,该扣接部33可以只设置一个扣接件,该扣接件的扣爪就能够钩住该嵌合部28,使该扣接部33与该嵌合部28相扣接,从而进一步使该拉链10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另外,该顶撑件336抵顶该第一扣接件332与该第二扣接件334,使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对接地扣接在该嵌合部28中,使该拉链100具有结构稳固的优点。
另外,该第一扣接件332与该第二扣接件334可转动地枢接在该枢转柱38上,方便实现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对接或分离,使该拉链100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另外,该顶撑件336采为弹簧结构即可实现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对接或分离,进一步使该拉链10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另外,该滑块3364可滑动地收容在该滑槽31中,该顶块3362抵顶在该两后侧壁3328、3348上,要开启该拉链100,必须先滑动该滑块3364,从而使该拉链100具有闭合牢固的优点。另外,该拔块40设置在该链带10上,该推块44可推顶该顶块3362使该滑块3364在该滑槽31中滑动,从而使该拉链100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另外,该两抵接壁42能够抵顶该第一扣接件332的后侧壁3328与该第二扣接件334的后侧壁3348,使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分离,进一步使该拉链100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另外,该扣爪3322与该对接扣爪3342对接地扣接在该嵌合部28的扣孔282中,进一步使该拉链100具有结构稳固的优点。请参照图6,其所示为本发明的拉链第二实施例中的拔块与锁心的立体图。该拉链IOOa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拉链IOOa还包括一锁芯50,该锁芯50与该拔块40连接在一起。通过钥匙操作锁芯50可使该拔块40与该锁芯50—起转动。闭合该拉链IOOa后,转动该锁芯50使该拔块40转动,该推块44就无法抵顶该顶块3362,该拉链IOOa就无法被开启。由以上叙述可知,要开启该拉链100a,必须转动该锁芯50,使该推块44能够推顶该顶块3362,从而使该拉链IOOa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包括链带、第一拉头及第二拉头,该第一拉头与该第二拉头相向设置在该链带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拉头的底面上设有嵌合部,该第二拉头的底面上设有可转动的扣接部,该扣接部用于在该拉链闭合时与该嵌合部扣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扣接部包括至少一个扣接件,该扣接件的前端设有扣爪,该扣爪用于与该嵌合部相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扣接部包括第一扣接件、第二扣接件及顶撑件,该第一扣接件的中部与该第二扣接件的中部可绕该第二拉头的底面转动,该第一扣接件的前端设有扣爪,该第二扣接件的前端设有对接扣爪,该顶撑件用于抵顶该第一扣接件与该第二扣接件,使该扣爪与该对接扣爪对接地扣接在该嵌合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头的底面设有枢转柱,该第一扣接件与该第二扣接件可转动地枢接在该枢转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顶撑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接件与该第二扣接件的后端设有顶部及内侧开口的收容槽,该两收容槽的后侧壁之间的距离沿从该扣接部的后端到前端逐渐增大,该第二拉头的底面设有滑槽,该顶撑件包括顶块、滑块及弹簧,该滑块固定连接在该顶块的中部,该滑块可滑动地收容在该滑槽中,该弹簧弹顶在该第二拉头与该滑块之间,该顶块抵顶在该两后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拔块,该拔块设置在该链带上,该拔块用于使该第一拉头与该第二拉头相互分开或连接在一起,该拔块上设有推块,该推块用于推顶该顶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拔块包括两抵接壁,该两抵接壁用于抵顶该第一扣接件与该第二扣接件的后侧壁,使该第一扣接件与该第二扣接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拔块相连接的锁芯,该拔块能够与该锁芯一起发生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该嵌合部上设有扣孔,该扣接部与该扣孔相扣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包括链带、第一拉头及第二拉头,该第一拉头与该第二拉头相向设置在该链带上,该第一拉头的底面上设有嵌合部,该第二拉头的底面设有可转动的扣接部,该扣接部用于在该拉链闭合时与该嵌合部相扣接。本发明的拉链通过在该第一拉头上设置该嵌合部,在该第二拉头上设置该扣接部,即可使该拉链牢固地闭合,从而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A44B19/24GK103169202SQ20121005886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骆燕明 申请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