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保暖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暖服。
背景技术:
温度在维持我们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当体温下降到35°C时,人的死亡率约为30% ;低于25°C度时,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体温保持37°C左右的相对恒定的规律。人体内脏均位于人体的上半身,因此上半身的保暖是相当重要的。在天气严寒的季节和地区,人们经常需要采取御寒措施,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抗拒外邪、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目前,主要 采用的措施有热水袋、电热毯、暖气等,这些措施都是通过提高外界环境中的温度来保持体温,治标而不治本,无法温养全身组织,所以仍然会有冻疮等的滋生,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暖服,能够长时间保温、恒温,起到很好的御寒效果,可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暖服,包括 衣服本体、内隔袋和电热褥,所述衣服本体为中空结构,下摆边角处有一带拉链的开口,所述内隔袋设置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腔,所述内隔袋的一处边角处也有带拉链的开口,所述电热褥位于所述内隔袋的内侧,且所述电热褥与所述内隔袋相贴附的边角处带有可与电源连接的插孔。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隔袋的面料为以聚氯乙稀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保暖服,衣服下摆和内隔袋均设有带拉链的开口,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又能方便拆洗;内隔袋内部设置可加热的电热褥,可加热后穿戴,方便取暖;另外采用以聚氯乙稀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内隔袋,可以长时间保温,使穿戴者不惧严寒,并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
图I是本发明保暖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衣服本体,2、内隔袋,3、电热褥,4、插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请参阅图I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保暖服,包括衣服本体I、内隔袋2和电热褥3,所述衣服本体I为中空结构,下摆边角处有一带拉链的开口,所述内隔袋2设置于所述衣服本体I的内腔,所述内隔袋2的一处边角处也有带拉链的开口,所述电热褥3位于所述内隔袋2的内侧,且所述电热褥3与所述内隔袋2相贴附的边角处带有可与电源连接的插孔4。所述内隔袋2的面料为以聚氯乙稀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保暖服,衣服下摆和内隔袋均设有带拉链的开口,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又能方便拆洗;内隔袋内部设置可加热的电热褥,可加热后穿戴,方便取暖;另外采用以聚氯乙稀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内隔袋,可以长时间保温,使穿戴者不惧严寒,并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暖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本体、内隔袋和电热褥,所述衣服本体为中空结构,下摆边角处有一带拉链的开口,所述内隔袋设置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腔,所述内隔袋的一处边角处也有带拉链的开口,所述电热褥位于所述内隔袋的内侧,且所述电热褥与所述内隔袋相贴附的边角处带有可与电源连接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暖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袋的面料为以聚氯乙稀为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暖服,包括衣服本体、内隔袋和电热褥,所述衣服本体为中空结构,下摆边角处有一带拉链的开口,所述内隔袋设置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腔,所述内隔袋的一处边角处也有带拉链的开口,所述电热褥位于所述内隔袋的内侧,且所述电热褥与所述内隔袋相贴附的边角处带有可与电源连接的插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长时间保温、恒温,起到很好的御寒效果,可提高人体防寒的能力,维持机体组织正常功能。
文档编号A41D13/005GK102697208SQ20121020650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蔡继红 申请人:昆山市周市镇吉盛服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