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跳鞋及弹跳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弹跳鞋及弹跳鞋的制造方法。该弹跳鞋的耐久性及穿戴感优良,能够有助于稳定性及安全性,也考虑到了卫生方面。该弹跳鞋设有:袋状的鞋主体,其是将鞋面部和鞋底部各自的缘部缝合以在鞋面部的一端部侧和鞋底部的一端部侧形成开口部而构成的,该鞋面部及鞋底部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同等材料构成,且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环状的第一弹性体,其缝接在鞋主体的鞋面部侧的开口部;包覆部,其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面部,并将第一弹性体的位于开口部的所有部位覆盖;环状的第二弹性体,其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主体的鞋底部侧开口部;垫部,其由具有伸缩性及除臭功能的材料构成,安装于鞋底部上部。
【专利说明】弹跳鞋及弹跳鞋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覆盖脚尖、并在脚背和脚后跟上绑缚带条或者松紧带来固定的在做艺术体操等体操时穿戴的专用鞋、即所谓的半截鞋,特别是涉及谋求改善了运动性能、保持性(hold)和穿戴舒适性以及耐久性的弹跳鞋、以及弹跳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像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例如在进行艺术体操的体操表演、练习时穿戴的鞋使用由毛圈布、纤维等的编织物构成作为鞋主体的袋主体的鞋。但是,在该鞋中,由于袋主体由毛圈布、纤维等的编织物构成,因此,在铺地板的地板面上进行艺术体操的表演、练习等时,在材料的特性方面,有可能易于打滑而破坏平衡。特别是在进行跳跃、旋转时,也存在摔倒的风险,在稳定性及安全性上存在缺点。而且,在材料的特性方面,因与地板的摩擦而易于磨损,耐久性也存在缺点。
[0003]另外,也提供有一种人造皮革的鞋,但所提供的该人造皮革制的鞋较硬,穿在脚上的穿着感、合脚感较差。特别是,有可能脚尖部分不适应鞋,使穿戴者疼痛,对表演、练习产生不良影响。
[0004]出于消除这种鞋的不良的目的,像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如下这样的鞋:通过将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牛皮用于袋主体,能够利用鞋与地板的适度的摩擦力确保稳定性及安全性,而且能够谋求在耐久性方面有所提高。但是,在该天然牛皮制的鞋中,松紧带的安装部分会直接接触穿戴者的脚背,因此,有可能导致穿戴者感到不适感、或者因长时间的穿戴而感觉到疼痛、或者损伤皮肤。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登录实用新型第3136899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43756号公报
[0007]在如上所述那样袋主体由毛圈布、纤维等的编织物构成的鞋中,有可能易于打滑而破坏平衡,稳定性及安全性存在缺点。而且,耐久性也存在缺点。另外,在以往的人造皮革制的鞋中,由其硬度导致穿着感、合脚感存在缺点,有可能对表演、练习产生不良影响。
[0008]并且,在最近提出的袋主体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牛皮构成的鞋中,能够利用适度的摩擦力确保稳定性及安全性,而且能够谋求在耐久性方面有所提高,但由于因松紧带的安装部分引起的穿戴的不适感、疼痛、或者损伤脚背皮肤的情况,有可能对穿戴者施加额外的负荷,对表演、练习产生影响。此外,在该鞋中,由于其袋主体的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椭圆状,因此,基于所使用的皮革的特性,在袋主体将穿戴者的脚包入时,对脚的大脚趾侧施加的按压力比对脚的小脚趾侧施加的按压力强,向成为内八字的方向施加力,因此,在表演、练习时,需要额外注意不要成为作为艺术体操表演的扣分项目之一的内八字脚。并且,对于皮革制的鞋来说,难以洗涤,除臭性、干燥性存在缺点。
【发明内容】
[0009]因此,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弹跳鞋及弹跳鞋的制造方法:消除上述不良,充分发挥天然皮革的由柔软性和伸展性带来的功能,耐久性、运动特性、保持性及穿戴感优良,能够有助于给表演、竞技、练习等带来较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且在卫生方面也占优。
[0010]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如下那样构成。
[0011](I)一种弹跳鞋,其特征在于,该弹跳鞋包括:袋状的鞋主体,其是将鞋面部和鞋底部各自的缘部缝合以在该鞋面部的一端部侧和将该鞋底部的一端部侧形成开口部而构成的;垫部,其安装在该鞋底部的上部侧,由具有伸缩性且具有除臭功能的材料构成;环状的第一弹性体,其缝接在该鞋主体的鞋面部侧的开口部;包覆部,其以褶裥形态缝接在上述鞋面部,并将该第一弹性体的位于开口部的所有部位覆盖;环状的第二弹性体,其以褶裥形态缝接在上述鞋主体的鞋底部侧的开口部,其中,上述鞋面部,其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上述鞋底部,其宽度小于该鞋面部的宽度,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
[0012](2)根据上述(I)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垫部通过胶水粘接安装在上述鞋底部的上部,并且从鞋底部的一端部侧朝向鞋底部的另一端部侧以V字状的针迹缝接。
[0013](3)根据上述(I)或(2)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袋状的鞋主体是将上述鞋面部的缘部和上述鞋底部的缘部缝合而构成的,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
[0014](4)根据上述(I)、(2)或(3)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鞋面部和鞋底部是厚度为0.4mm的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牛皮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牛皮同等的功能的材料。
[0015](5)根据上述(I)?(4)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将天然皮革的表侧构成为上述鞋面部的上部,将天然皮革的背侧构成为上述鞋底部的下部。
[0016](6)根据上述(I)?(5)中的任一种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垫部设有具有除臭功能的垫签。
[0017](7) 一种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鞋底部的上部侧粘接由具有伸缩性且具有除臭功能的材料构成的垫部,该鞋底部的宽度小于鞋面部的宽度,该鞋底部的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且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该鞋面部的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且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从该鞋底部的一端部侧朝向另一端部侧以V字状的针迹将粘接于上述鞋底部的上部侧的上述垫部缝接;通过将上述鞋面部和上述鞋底部各自的缘部缝合以在上述鞋面部的一端部侧和上述鞋底部的一端部侧形成开口部而形成袋状的鞋主体;将环状的第一弹性体缝接在该鞋主体的鞋面部侧的开口部;以褶裥形态将包覆部缝接在上述鞋面部,其将该第一弹性体的位于开口部的所有部位覆盖;以褶裥形态将环状的第二弹性体缝接在上述鞋主体的鞋底部侧的开口部。
[0018](8)根据上述(7)所述的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鞋面部的缘部和上述鞋底部的缘部缝合而形成上述袋状的鞋主体,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ο
[0019](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弹跳鞋的制造方法设有将具有除臭功能的垫签安装在上述垫部的工序。
[0020]采用上述构造,不会损害由天然皮革的柔软性及伸展性带来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该功能,能够有助于给表演、竞技、练习等带来较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以及提高保持性能,并且能够提供较高的耐久性。另外,能够消除穿鞋的不适感、疼痛或者损伤脚背皮肤这样的情况,并且也不会在使穿戴者的脚成为内八字的方向上产生力,因此,也不会对穿戴者施加额外的负荷,结果,能够精神集中于表演、竞技、练习等。并且,起到除臭性、干燥性也很优良这样的卫生方面的实用效果。
[0021]另外,采用上述构造,由于通过胶水粘接将垫部安装在鞋底部的上部,并且从鞋底部的一端部侧朝向鞋底部的另一端部侧以V字状的针迹缝接,因此起到这样的效果,S卩,与通过热熔接安装的以往类型的垫相比,不易剥离,也经得起摩擦、汗等的影响,而且垫密合于脚而不易打滑。
[0022]另外,采用上述构造,通过将鞋面部的缘部和鞋底部的缘部缝合而形成鞋主体,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约为2.5mm,因此,鞋主体柔软地包入穿戴者的脚,鞋主体合脚,与以往相比,即使针迹碰到脚尖,也不会有不必要的压迫感、按压感及疼痛,能够得到柔软的触感。
[0023]另外,采用上述构造,通过使用鞋面部的厚度及鞋底部的厚度为约0.4_的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材料,能够制作如下这样的弹跳鞋,即,接近脚的形状,并能够保持对脚的适当的保持性,而且穿戴感、合脚感也优良。
[0024]另外,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将天然皮革的表侧作为鞋面部的上部,因此,鞋面侧的外观也良好,不易附着污物,即使附着了污物也能够容易地除去。另外,由于将天然皮革的背侧作为鞋底部的下部,因此,起到防滑的作用,起到实用效果。
[0025]另外,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在垫部设有具有除臭功能的垫签,因此,能够有助于防止难以清洗的鞋主体的恶臭。
[0026]另外,采用上述构造,由于不准备专用的制造装置、设备就能够实现本发明,因此经济而且有用。
[0027]采用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由天然皮革或者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材料的柔软性及伸展性带来的功能,运动特性及保持性、穿戴感优良,能够有助于给在地板上进行的练习、表演、竞技等带来较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另外,耐久性也优良,也起到经济的效果。并且,除臭性、干燥性也优良,卫生,使用性能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俯视图。
[0029]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与图1不同的状态(除去了包覆部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0]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仰视图。
[0031]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侧视图。
[0032]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鞋面部的概略图。
[0033]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鞋底部的概略图。
[0034]图7是概略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制造工序的流程的图。[0035]图8是利用与图7不同的工序顺序概略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弹跳鞋的制造工序的流程的图。
[0036]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弹跳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38]本实施方式的弹跳鞋属于覆盖脚尖、并在脚背和脚后跟上绑缚作为弹性体的松紧带来固定的在做艺术体操等体操时穿戴的专用鞋、即所谓的半截鞋。
[0039]弹跳鞋的鞋主体100通过将鞋面部110的缘部IlOb和鞋底部120的缘部120b缝合以在该鞋面部Iio的一端部侧IlOa和鞋底部120的一端部侧120a形成开口部130而构成为袋状,其中,该鞋面部110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制成,该鞋底部120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制成,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鞋主体100的俯视形状如下:鞋主体100的大脚趾侧的半部的形状与小脚趾侧的半部的形状非对称,为了使鞋主体100能够柔软地包入全部脚趾,大脚趾侧的半部的面积形成得大于小脚趾侧的半部的面积。另外,以WllO > W120的方式将鞋面部110的宽度WllO (参照图5)形成得大于鞋底部120的宽度W120(参照图6)。另外,将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设为2.5mm的原因在于,在现状中极力考虑减轻针迹对穿戴者的脚、特别是脚尖施加的负荷而优选该宽度。但是,不言而喻,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并不应严格地限定为该2.5mm,能够以具有比2.5mm稍大或稍小的数值来制作鞋主体100。
[0040]鞋面部110及鞋底部120使用了作为天然皮革的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厚度为约
0.4mm的天然牛皮,在现状中,在对于脚的适应容易性、鞋主体100的形成容易性及缝合容易性这些方面非常适合,因此,设为该厚度,只要具有同等的功能,就并不限定于该厚度。也可以使用具有与天然牛皮同等功能的人造材料,但在现状中,在成本方面、脚尖部分的针迹柔软性方面,天然牛皮占优而实用。也考虑使用天然的猪皮、鹿皮,但由于天然猪皮较厚,因此,需要进行用于使天然猪皮变薄变柔软的加工,从实用的方面考虑,并不适合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鞋。天然鹿皮具有柔软性,但易于破损,耐久性存在缺点,且昂贵。因而,在现状中,优选具有耐久性优良、在成本方面廉价、而且其性能根据加工方法而发生变化这样的优点的天然牛皮。
[0041]并且,将天然牛皮的表侧作为鞋面部110的上部,鞋面部110的上部侧呈现这样的功能,即,外观也良好且不易附着污物,即使附着了污物也能够容易地除去。另外,将天然牛皮的背侧作为鞋底部120的下部,呈现防滑的功能。
[0042]在鞋底部120的上部利用胶水粘接剂安装有垫部140,该垫部140由具有伸缩性且以线状混合有除臭成分的布料构成,具有除臭功能及干燥功能。并且,通过胶水粘接安装在鞋底部120的垫部140被从鞋底部120的一端部侧朝向鞋底部120的另一端部侧(从图3及图6中的左侧朝向右侧)以V字状的针迹150缝接在鞋底部120。该V字状的针迹150起到这样的作用,即,在将鞋主体100穿戴在脚上时,相对于因穿戴者的运动而对垫部140及鞋底部120产生的力,能够保持垫部140牢固地安装于鞋底部120的状态。
[0043]另外,在鞋主体100的鞋面部110侧的开口部130利用针迹162以褶裥形态缝接.有覆套160。该覆套160由伸展性优良的双向布坯(日文—々二 ^生地)构成,实施了图案设计。另外,该覆套160将后述的环状的松紧带(第一弹性体)170的位于开口部130的
所有部位覆盖。
[0044]环状的松紧带17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主体100的鞋面部110侧的开口部130的一部分。而且,位于开口部130的所有部位如上所述地被覆套160覆盖。另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利用针迹172、174以褶裥形态缝接该松紧带170。
[0045]另外,在鞋主体100的鞋底部120侧的开口部130的内侦彳,通过利用针迹182、184以褶裥形态缝接而设有环状的松紧带(第二弹性体)180。
[0046]并且,在鞋主体100的垫部140的靠鞋面部侧安装有具有除臭功能的垫签190。通过该垫签19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缝接在垫部140来安装该垫签190。
[0047]参照图7及图8,针对上述构造说明弹跳鞋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子。
[0048]首先,利用胶水将垫部140粘接在鞋底部120的上部侧(图7中的步骤S710)。其次,通过利用缝纫机从鞋底部120的一端部侧120a朝向鞋底部120的另一端部侧(从图6中的左侧朝向右侧)设置V字状的针迹150,将垫部140缝接在鞋底部120 (图7中的步骤S720)。接着,利用缝纫机以针迹162将覆套16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面部110侧的形成开口部130的部位(图7中的步骤S730)。之后,利用缝纫机将松紧带17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面部110侧的形成开口部130的部位(图7中的步骤S740)。而且,利用缝纫机将鞋面部110的缘部IlOb和鞋底部120的缘部120b缝合成袋状以在该鞋面部110的一端部侧IlOa和鞋底部120的一端部侧120a形成开口部130,从而制作鞋主体100,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 (图7中的步骤S750)。在完成的鞋主体100中,通过利用缝纫机设置针迹182、184而将松紧带18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主体100的鞋底部120侧的开口部130(图7中的步骤S760)。最后,将垫签190在其两端部缝接在垫部140的上部(图7中的步骤S770)。由此,完成本实施方式的弹跳鞋。
[0049]在上述弹跳鞋的制造工序中,将覆套160和松紧带170安装于开口部130的工序的顺序设成在安装了覆套160之后安装松紧带170,但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在安装了松紧带170之后安装覆套160。
[0050]即,首先,利用胶水将垫部140粘接在鞋底部120的上部侧(图8中的步骤S810)。其次,通过利用缝纫机从鞋底部120的一端部侧120a朝向鞋底部120的另一端部侧(从图6中的左侧朝向右侧)设置V字状的针迹150,将垫部140缝接在鞋底部120 (图8中的步骤S820)。接着,利用缝纫机以针迹172、174将松紧带17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面部110侧的形成开口部130的部位(图8中的步骤S830)。之后,通过利用缝纫机在鞋面部110设置针迹162,将覆套16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松紧带170的被缝接在开口部130的部位,从而将该部位整体覆盖(图8中的步骤S840)。而且,利用缝纫机将鞋面部110的缘部IlOb和鞋底部120的缘部120b缝合成袋状以在该鞋面部110的一端部侧IlOa和鞋底部120的一端部侧120a形成开口部130,从而制作鞋主体100,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 (图8中的步骤S850)。在完成的鞋主体100中,通过利用缝纫机设置针迹182、184而将松紧带18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鞋主体100的鞋底部120侧的开口部130(图8中的步骤S860)。最后,将垫签190在其两端部缝接在垫部140的上部(图8中的步骤S870)。由此,完成本实施方式的弹跳鞋。
[0051]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牛皮构成鞋主体100,将松紧带170,180以褶裥形态缝接于鞋主体100,而且缝接在鞋面部110侧的开口部130的松紧带170被覆套160整体覆盖,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天然牛皮的功能,运动特性、保持性及穿戴感优良,能够有助于给表演、竞技、练习等带来较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且能够提供较高的耐久性。另外,能够解决穿鞋的不适感、疼痛或者损伤脚背皮肤这样的问题。另外,鞋主体100的大脚趾侧的半部的形状和小脚趾侧的半部的形状非对称,为了使鞋主体100能够柔软地包入全部脚趾,大脚趾侧的半部的面积形成得大于小脚趾侧的半部的面积,也不会像以往那样在使穿戴者的脚成为内八字的方向上产生力,因此,也不会对穿戴者施加额外的负荷,此外,由于在鞋底部120设有V字状的针迹150,因此,垫部140相对于鞋底部120的安装力显著提高,结果,能够精神集中于表演、竞技、练习等。而且,由于对覆套160实施了图案设计,因此,能够提供美观也良好、实施了各种工业图案设计的鞋。另外,另外,由于能够利用安装于鞋底部120的垫部140吸收臭味、汗等水分,因此,起到除臭性、干燥性也优良这样的卫生方面的实用效果。而且,鞋主体100的鞋底侧利用其与垫部140的双重构造起到这样的效果,即,也经得起摩擦、汗等的影响,与通过热熔接安装的以往类型的垫相比,不易剥离,而且垫密合于脚而不易打滑。并且,通过使用厚度为约0.4mm的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材料,能够制作接近脚的形状,从而能够保持对脚的适当的保持性,而且穿戴感、合脚感也优良。即使针迹碰到脚尖,由于天然牛皮的特性,与以往相比,也不会有不必要的压迫感、按压感,能够得到柔软的触感。而且,由于将天然皮革的表侧作为鞋面部110的上部,因此,鞋面部110的上部侧的外观也良好,不易附着污物,即使附着了污物也能够容易地除去。另夕卜,由于将天然皮革的背侧作为鞋底部120的下部,因此起到防滑的作用,起到实用效果。并且,松紧带180以位于开口部130的内侧的方式以褶裥形态安装在鞋底部120的上部侧,而且覆套160以褶裥形态安装在开口部130,因此,对穿戴者的脚掌及脚踝产生适度的摩擦力,也能够防止鞋主体100在体操表演过程中不小心脱落。对于这样的效果,不准备专用的制造装置、设备就能够实现弹跳鞋,因此经济而且有用。
[005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松紧带180缝接在鞋底部120的开口部130的内侦牝但如图9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利用针迹182、184、186、188将松紧带180缝接在鞋底部120的下部侧(开口部130的外侧)。通过这样构成,松紧带180更加不会直接接触于脚底侧,能
够进一步减轻负荷。
[0053]另外,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图7及图8所示的工序的顺序,也可以在将垫部140安装于鞋底部120之后设置垫签190。另外,也可以在将松紧带170、180以褶裥形态缝接在开口部130之后,将覆套160安装于松紧带170,能够适当地变更。不言而喻,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54]附图标记说明
[0055]100、鞋主体;110、鞋面部;110b、缘部;120、鞋底部;120b、缘部;130、开口部;140、垫部;150、V字状的针迹;160、覆套(包覆部);170、松紧带(第一弹性体);180、松紧带(第二弹性体);190、垫签。
【权利要求】
1.一种弹跳鞋,其特征在于, 该弹跳鞋包括: 袋状的鞋主体,其是将鞋面部和鞋底部各自的缘部缝合以在该鞋面部的一端部侧和将该鞋底部的一端部侧形成开口部而构成的; 垫部,其安装在该鞋底部的上部侧,由具有伸缩性且具有除臭功能的材料构成; 环状的第一弹性体,其缝接在该鞋主体的鞋面部侧的开口部; 包覆部,其以褶裥形态缝接在上述鞋面部,并将该第一弹性体的位于开口部的所有部位覆盖; 环状的第二弹性体,其以褶裥形态缝接在上述鞋主体的鞋底部侧的开口部, 其中,上述鞋面部,其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 上述鞋底部,其宽度小于该鞋面部的宽度,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鞋,其特征在于, 上述垫部通过胶水粘接安装在上述鞋底部的上部,并且从鞋底部的一端部侧朝向鞋底部的另一端部侧以V字状的针迹缝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跳鞋,其特征在于, 上述袋状的鞋主体是将上述鞋面部的缘部和上述鞋底部的缘部缝合而构成的,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弹跳鞋,其特征在于, 上述鞋面部和鞋底部是厚度为0.4mm的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牛皮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牛皮同等的功能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跳鞋,其特征在于, 将天然皮革的表侧构成为上述鞋面部的上部,将天然皮革的背侧构成为上述鞋底部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跳鞋,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垫部设有具有除臭功能的垫签。
7.—种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在鞋底部的上部侧粘接由具有伸缩性且具有除臭功能的材料构成的垫部,该鞋底部的宽度小于鞋面部的宽度,该鞋底部的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且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该鞋面部的一侧半部的形状与另一侧半部的形状非对称,且由柔软的具有伸展性的天然皮革或者具有与该天然皮革同等的柔软性及伸展性的材料构成; 从该鞋底部的一端部侧朝向另一端部侧以V字状的针迹将粘接于上述鞋底部的上部侧的上述垫部缝接; 通过将上述鞋面部和上述鞋底部各自的缘部缝合以在上述鞋面部的一端部侧和上述鞋底部的一端部侧形成开口部而形成袋状的鞋主体;将环状的第一弹性体缝接在该鞋主体的鞋面部侧的开口部; 以褶裥形态将包覆部缝接在上述鞋面部,其将该第一弹性体的位于开口部的所有部位覆盖; 以褶裥形态将环状的第二弹性体缝接在上述鞋主体的鞋底部侧的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鞋面部的缘部和上述鞋底部的缘部缝合而形成上述袋状的鞋主体,其中,缝合处距离边缘部的宽度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弹跳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弹跳鞋的制造方法设 有将具有除臭功能的垫签安装在上述垫部的工序。
【文档编号】A43B5/12GK103445386SQ20121026690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田边惠里 申请人:田边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