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脱落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鞋,特别是一种防脱落拖鞋。
背景技术:
拖鞋一般均是在室内穿,通常人们为了舒适以及不伤害脚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大一码的鞋,但这种稍大的鞋在走路时会脱落,行走不便,甚至容易摔倒,使得人体受到伤害,且很多时候由于拖鞋的前部开口较小,使得脚和拖鞋不贴合,容易滑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脱落,行走方便舒适的防脱落拖鞋。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脱落拖鞋,包括帮前开口型的鞋帮和鞋底,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鞋帮从上向下依次为面料层、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和里料层,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之间设有PP带层,PP带层靠近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的开口侧,鞋底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第三海绵层、第四海绵层、底面料层,第三海绵层和第四海绵层之间设有海绵插根和橡胶插根,海绵插根和橡胶插根上下放置,海绵插跟和橡胶插跟置于鞋底的后跟处。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面料层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帮里部分使用了厚实的海绵,使得鞋子贴合脚型不易脱落,行走较为方便,在底部增设防滑层,这样在行走时不会滑到,鞋帮采用双层海绵,双层海绵之间设有PP带层,PP带层靠近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的开口侧,这种鞋帮穿着较为舒适,保暖,且较为防潮。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中标号1-面料层、2-第一海绵层、3-第二海绵层、4-里料层、5-PP带层、6-第一面料层、7-第三海绵层、8-第四海绵层、9-底面料层、10-海绵插跟、11-橡胶插跟、12-防滑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I示出了本发明防脱落拖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帮前开口型的鞋帮和鞋底,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鞋帮从上向下依次为面料层I、第一海绵层2、第二海绵层3和里料层4,第一海绵层2和第二海绵层3之间设有PP带层5,PP带层5靠近第一海绵层2和第二海绵层3的开口侧,鞋底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6、第三海绵层7、第四海绵层8、底面料层9,第三海绵层7和第四海绵层8之间设有海绵插根10和橡胶插根11,海绵插根10和橡胶插根11上下放置,海绵插跟10和橡胶插跟11置于鞋底的后跟处,底面料层9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层12。本发明所述的拖鞋在帮里部分使用了厚实的海绵,使得鞋子贴合脚型不易脱落,行走较为方便,在底部增设防滑层,这样在行走时不会滑到,鞋帮采用双层海绵,双层海绵之间设有PP带层5,PP带层5靠近第一海绵层2和第二海绵层3的开口侧,这种鞋帮穿着较为舒适,保暖,且较为防潮。·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脱落拖鞋,包括帮前开口型的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从上向下依次为面料层(I)、第一海绵层(2)、第二海绵层(3)和里料层(4),所述第一海绵层(2)和所述第二海绵层(3)之间设有PP带层(5),所述PP带层(5)靠近所述第一海绵层(2)和所述第二海绵层(3)的开口侧,所述鞋底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6)、第三海绵层(7)、第四海绵层(8)、底面料层(9),所述第三海绵层(7)和所述第四海绵层(8)之间设有海绵插根(10)和橡胶插根(11),所述海绵插根(10)和所述橡胶插根(11)上下放置,所述海绵插跟(10 )和所述橡胶插跟(11)置于所述鞋底的后跟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防脱落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料层(9)的下表面设有防滑层(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落拖鞋,包括帮前开口型的鞋帮和鞋底,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鞋帮从上向下依次为面料层、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和里料层,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之间设有PP带层,PP带层靠近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的开口侧,鞋底从上向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第三海绵层、第四海绵层、底面料层,第三海绵层和第四海绵层之间设有海绵插根和橡胶插根,海绵插根和橡胶插根上下放置,海绵插跟和橡胶插跟置于鞋底的后跟处。本发明具有不易脱落,行走方便舒适的优点。
文档编号A43B3/10GK102907815SQ2012104671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周永生, 周蓥 申请人:南通富妮华纺织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