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34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一触式人造指甲,包括:薄膜指甲本体;图案层;双面粘合带本体,其附接到指甲本体的下部,并具有在其处沿竖直方向形成有呈线形形状的多条第一切割线的多个弯曲部以及连接部;以及剥除带,其可分离地联接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下部、具有比双面粘合带本体的面积更大的面积、并具有形成在与第一切割线相同的位置处以沿竖直方向穿过的多条第二切割线,其中,剥除带具有连接到剥除带的外周并从该外周突出的抓柄,并且抓柄设置在从指甲本体的外周突出的位置处。由于一触式人造指甲可以在没有气泡或褶皱的情况下附接到人造指甲,因此可以防止粘合面积减小,从而改善粘附力。因此,一触式人造指甲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具有不同的指甲弯曲度的佩戴者。
【专利说明】一触式人造指甲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一触式(即装式)人造指甲,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一触式人造指甲,该一触式人造指甲能够在将双面粘合带本体附接到人造指甲时防止在人造指甲与双面粘合带本体之间产生间隙,并且能够在制造过程期间防止剥除带与双面粘合带本体分离。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当要通过涂抹指甲油来改善指甲的外观时,根据ASTM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D523的光泽度测试结果,指甲油的光泽度大约为40。然而,这对应于指甲油涂抹到光滑表面的情况。为了在将指甲油实际涂抹到人的指甲时获得大约40的光泽度,应当将底部涂层、指甲油和顶部涂层按顺序涂抹到指甲,并且应当将指甲油涂抹一遍或两遍以给予指甲油固有色彩。另外,在涂抹例如底部涂层、指甲油和顶部涂层的溶液的情况下,可以在对应于先前步骤的溶液干燥之后涂抹对应于下一步的溶液。在该过程中,通过使用送风装置或类似物来干燥溶液,要花费20分钟到30分钟。因此,为了将指甲油涂抹成具有40的光泽度,至少应当花费一个半小时。另外,由于将溶液涂抹了若干层,因此要消耗至少一天直到指甲油等完全干燥。另外,在从半干燥阶段转变到完全干燥阶段期间,可能会由于与基于铅笔硬度的3B相当的弱的碰撞而产生划痕,从而使指甲的外观变得相当糟糕。
[000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使用了附接到人造指甲上的双面粘合带来方便使用者。普通的双面粘合带5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平面形状。因此,当双面粘合带5附接到呈弯曲形状的人造指甲I时,空气进入双面粘合带5与人造指甲I之间从而形成气泡层B,使得双面粘合带5与人造指甲I粘合的面积减小。因此,保持双面粘合带5附接到人造指甲I的状态的粘合力劣化。另外,在双面粘合带5附接到人造指甲I的过程期间,产生于双面粘合带5处的褶皱W的量在人造指甲I的弯曲部处进一步增加,或者气泡层B的区域增大。另外,由于在双面粘合带5处通过剥除带4产生恢复力,因此褶皱W产生得更严重。此外,由于附接到双面粘合带5的剥除带4也具有保持平面形状的惯性,因此剥除带4趋于在所谓的弹起现象过程期间与双面粘合带5分离。此外,即使剥除带4保持附接到双面粘合带5的状态,但在剥除带4具有比双面粘合带5更大的保持平面形状的惯性的情况下,剥除带4仍施加力以使双面粘合带5成平面,并随时间推移在人造指甲I与双面粘合带5之间产生间隙。
[0004]因此,近来存在对这样一种一触式人造指甲的需要,该一触式人造指甲可以为指甲提供指甲油的光泽度和图案、可以甚至通过初学者容易地附接到指甲、可以即使在应用于呈弯曲形状的人造指甲的情况下仍保持粘合力、可以防止剥除带的弹起现象以及可以将杂质的粘着减至最小。

【发明内容】

[0005]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提供一种一触式人造指甲,该一触式人造指甲在装饰指甲上花费最短的时间、允许在不产生气泡或褶皱的情况下粘合到指甲、防止剥除带的弹起现象以及将杂质的粘着减至最小。
[0006]在一个总的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人造指甲,该人造指甲包括:指甲本体;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形成在所述指甲本体的上部处;双面粘合带本体,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形成在所述指甲本体的下部处;以及剥除带,所述剥除带位于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下部处,其中,所述指甲本体包括:要被邻近指甲的前缘侧定位的第一端;要被邻近所述指甲的角质层侧定位的第二端;以及形成在面向所述指甲的位置处的粘合表面,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包括:多个非连接部,在所述多个非连接部处形成有多条第一切割线;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切割线之间,使得所述多个非连接部彼此不分离,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形成在所述指甲本体的除了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下部的非粘附边缘部之外的所述下部处;所述非粘附边缘部包括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处的第一非粘附边缘部、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二端处的第二非粘附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两侧处的两个侧部非粘附边缘部;所述第一非粘附边缘部对应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的1/3至1/50 ;所述第二非粘附边缘部对应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的1/7至1/100 ;并且所述侧部非粘附边缘部中的每个侧部非粘附边缘部均对应于所述指甲本体的两侧端之间的长度的1/5至1/100,并且,所述剥除带的面积大于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面积,使得所述剥除带覆盖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整个表面;在所述剥除带处设置有多条第二切割线以穿过所述剥除带;并且所述剥除带具有连接至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一端处的外周并从所述外周突出的抓柄。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切割线沿竖直方向优选地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一切割线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
[0008]此外,所述一触式人造指甲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图案层的上部处的涂层,并且作为按照ASTM D3359进行的涂层粘合力测试的结果,所述涂层与施加到所述图案层的墨的粘合力优选地为30%或更小。
[0009]这里,作为按照ASTM D523进行的光泽度测试的结果,所述涂层优选地具有50或更高的光泽度。
[0010]此外,作为按照ASTM D3363进行的铅笔硬度测试的结果,所述涂层优选地具有IB或更高的硬度。
[0011]此外,作为按照ASTM D903利用SUS进行的180°剥离强度测试的结果,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优选地具有300gf/10mm或更高的剥离强度。
[0012]此外,作为按照ASTM D903利用ABS进行的90°剥离强度测试的结果,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优选地具有lOOgf/lOmm或更高的剥离强度。
[0013]此外,所述第二切割线优选地形成为延伸到所述剥除带的外周。
[0014]此外,所述剥除带优选地具有5kg/cm2或更高的抗拉强度。
[0015]此外,所述剥除带优选地具有30 μ m至300 μ m的厚度。
[0016]此外,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优选地具有150 μ m至800 μ m的厚度。
[0017]此外,所述剥除带优选地具有5gf/50mm至500gf/50mm的剥除力。
[0018]此外,所述剥除带优选地由PE、EVA、PP、P0E和PET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制成。
[0019]此外,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优选地包括衬底层以及分别联接到所述衬底层的上部和下部的粘附层。
[0020]此外,所述粘附层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层的所述上部处的第一粘附层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层的所述下部处的第二粘附层,并且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第二粘附层优选地具有不同的粘附力。
[0021]此外,所述衬底层优选地由PET、PE、PP、EVA、POE和非织造织物中的任一种制成。
[0022]根据本公开,由于一触式人造指甲可以在不产生气泡或褶皱的情况下附接到人造指甲,因此可以防止粘合面积减小,从而改善粘附力。因此,一触式人造指甲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具有不同的指甲弯曲度的佩戴者。此外,由于一触式人造指甲不会因褶皱而分离,因此可以防止毛发或杂质被捕获在一触式人造指甲与人造指甲之间,并且可以改善佩戴感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通过结合附图给出的特定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0024]图1a的立体图和图1b的截面图示出了普通的应用于人造指甲的一触式人造指甲;
[0025]图2a的立体图和图2b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应用于人造指甲的一触式人造指甲;
[0026]图3a至图3c的正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各种实施方式;
[0027]图4a和图4b的局部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触式人造指甲;
[0028]图5a和图5b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以及比较例的应用于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本体;
[0029]图6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然而,这些实施方式仅是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公开,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31]根据本公开的一触式人造指甲通常包括:人造指甲单元200,该人造指甲单元200具有替代指甲形状的指甲本体210以及图案层220 ;以及用于将人造指甲单元200附接到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分别形成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处。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分别穿过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而形成。因此,当呈平面形状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附接到呈弯曲形状的指甲本体210时,位于指甲本体210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之间的空气通过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排出。因此,用于人造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接触人造指甲的面积增大,并且与现有情况相比粘附力增大了。另外,由于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以线形形状形成,因此可以保持双面粘合带的刚性。换句话说,在剥除带120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分离的过程期间,可以防止双面粘合带本体110撕裂。此外,由于剥除带120的面积大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面积,因此可以防止杂质附着到双面粘合带。
[0032]图2a的立体图和图2b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触式人造指甲,并且图3a至图3c的正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各种实施方式。
[0033]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触式人造指甲,一触式人造指甲包括:指甲本体210 ;形成在指甲本体210的上部处的图案层220 ;形成在指甲本体210的下部处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 ;以及位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下部处的剥除带120。
[0034]指甲本体210包括:联接成位于指甲的前缘侧处的一端211 ;联接成位于指甲的角质层侧处的另一端213 ;以及形成在面向指甲的位置处的粘合表面219。
[0035]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包括:通过切割多条第一切割线114而形成的多个非连接部114a;以及形成在第一切割线114之间使得所述多个非连接部114a彼此不分离的连接部112a。
[0036]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形成在指甲本体210的除了非粘附部之外的下边缘处;非粘附部包括: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处的非粘附部、位于指甲本体210的另一端213处的非粘附部、以及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两侧215处的非粘附部;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处的非粘附部为与自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起的指甲长度的1/3至1/50对应的部分;位于指甲本体210的另一端213处的非粘附部为与自指甲本体210的另一端213起的指甲长度的1/7至1/100对应的部分;而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两侧215处的非粘附部为与自指甲本体210的两侧端215起的指甲长度的1/5至1/100对应的部分。
[0037]剥除带120的面积大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并且双面粘合带本体附接到剥除带120的上部,使得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不偏离剥除带120 ;在剥除带120处设置多条第二切割线124以穿过剥除带1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剥除带120具有连接到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处的外周并从该外周突出的抓柄122。
[0038]指甲本体210与指甲形状对应并且给予佩戴者规则的指甲形状,从而可以改善佩戴者的指甲的整体形状。将图案描绘到指甲本体210的图案层220形成在给出这种改善的指甲形状的指甲本体210的上表面217处。换句话说,如果指甲本体210给出改善的指甲形状,则图案层220会利用指甲油或类似物来给予指甲绘画效果。可以进一步将涂层230设置到图案层220的上部以保护表面并提高改善图案的外观的光泽度。
[0039]当制造根据本公开的一触式人造指甲时,如果没有同时满足以下所有条件,则可能由于剥除带在自动制造过程期间的分离而产生缺陷。此外,在附接人造指甲单元的过程期间,剥除带的分离可能会出现问题,并且也已经发现在附接人造指甲单元之后杂质附着到人造指甲单元。
[0040]换句话说,i)在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下边缘处的非粘附部之中,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处的非粘附部应当通过自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起的指甲本体210的长度的1/3至1/50分隔,ii)位于指甲本体210的另一端213处的非粘附部应当通过自指甲本体210的另一端213起的指甲本体210的长度的1/7至1/100分隔,并且iii)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两侧215处的非粘附部应当分别通过自指甲本体210的两侧215起的指甲本体210的长度的1/5至1/100分隔。此外,iv)剥除带120的面积应当大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并且双面粘合带本体应当附接到剥除带120的上部,使得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不偏离剥除带120,V)沿竖直方向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一切割线114相同的位置处的第二切割线124应当设置在剥除带120处,并且vi)剥除带120应当具有连接在位于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处的外周处并从该外周突出的抓柄122。[0041]这里,作为利用横切、按照ASTM D3359的测试结果,涂层230与施加到图案层220的墨的粘附力优选为30%或更小。换句话说,在测试之后分离的墨与涂层230的面积优选为30%或更小。在外力于正常寿命期间施加到指甲的情况下,人在指甲断裂或在指甲处产生划痕之前不能认知到碰撞。换句话说,由于人没有感受到由于在正常寿命期间产生的外力引起的疼痛,因此即使此人感觉到接受了外力,此人也不会进入到使用者采取诸如停止当前行为或检查被施加外力的部分的单独行动的认知阶段。换句话说,在粘附力超过30%的情况下,即使外力在正常寿命期间连续地施加到指甲,仍不能认知到外力。因此,与剥离墨和涂层230的力一样大的外力连续且重复地施加到一触式人造指甲。因此,根据本公开涂层230与施加到图案层220的墨的粘附力优选地设定成30%或更小,使得可以针对外力保护涂层230和施加到图案层220的墨。
[0042]此外,当小于基于铅笔硬度的IB的外力施加到指甲时,碰撞通常不会被认知到。换句话说,仅当由于2.5或更高的莫氏硬度的外力而在指甲处产生划痕时,人才能认知到外力并停止他/她的行为,以停止划痕的产生。作为按照ASTM D3363的铅笔硬度测试的结果,根据本公开的涂层230的硬度优选为IB或更高。换句话说,当小于基于铅笔硬度的IB的外力在正常寿命期间施加到涂层230时,不产生划痕。此时,在涂层230的硬度小于IB的情况下,如果小于基于铅笔硬度IB的外力在正常寿命期间施加到涂层230,则在涂层230处会产生划痕从而使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外观劣化。因此,涂层230的硬度优选为IB或更高,使得可以在保持正常寿命的同时保持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外观。
[0043]此外,根据通过ASTM D532进行的光泽度测试结果,涂层230的光泽度优选为50或更高。通常,指甲的表面为略微弯曲的。因此,在应用有光泽度的情况下,指甲的表面可以光滑地设置并且看起来是平滑的。为了这些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涂层230优选具有50或更高的光泽度。在光泽度小于50的情况下,即使表面实际形成为光滑的,指甲本体210的表面仍会被看成是弯曲的,就像产生了细划痕。因此,为了改善指甲的外观,在附接人造指甲的情况下,光泽度优选为50或更高。
[0044]第二切割线124形成在剥除带120处以穿过剥除带120。由于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切割了以平面形状形成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的局部区域,因此可以分散使应用到呈弯曲形状的人造指甲和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趋于恢复平面形状的惯性。因此,应用到弯曲表面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状态可以通过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来继续保持其对指甲本体210的粘合状态。
[0045]由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应用到指甲本体210,因此它们的外周形状也对应于指甲本体210和指甲的形状。换句话说,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外周的命名根据其在应用到指甲时的位置而改变。这里,外周仅指指甲形状的边缘,并且由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划分的区域不与外周对应。换句话说,考虑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侧表面115由第一切割线114划分,侧表面115的外周不具有“T”形状而是具有形状。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一端111位于指甲的前缘侧处,而另一端113位于角质层侧处。此外,侧表面115设置成位于指甲的指甲表面(指甲壁)侧处。指甲本体210附接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上表面117,并且指甲附接到下表面119。此时,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附接到指甲之前,剥除带120可分离地联接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下表面119。因此,如图2a中所示,在指甲本体210的粘合表面219处,以平板形状形成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附接。
[0046]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可以根据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的特性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处。然而,为了防止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与指甲本体210之间产生间隙,可以沿竖直方向在与所述多条第一切割线114相同的位置处形成第二切割线124。这里,形成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处的第一切割线114和形成在剥除带120处的第二切割线124不仅分散用以恢复它们的平面形状的惯性,还起到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附接到指甲本体210的过程期间顺利地排出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与指甲本体210之间的空气的作用。指甲本体210具有弯曲形状,而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具有平面形状。因此,为了将呈平面形状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附接到指甲本体210,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侧表面115首先接触指甲本体210的侧部215。通过这样做,当呈平面形状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附接到指甲本体210时,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与指甲本体210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气泡层。在本公开中,为了解决该问题,气泡层中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排出。特别地,通过使形成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的位置相重合,就可以抑制一触式人造指甲与人造指甲之间的间隙的产生。换句话说,如图2b中所示,在形成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位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与指甲本体120之间的空气在按顺序穿过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的同时可以容易地排出。
[0047]此外,由于剥除带120设置成具有比双面粘合带本体110更大的面积,因此可以将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露出减至最小。例如,在将剥除带120做成具有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相同的面积的情况下,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侧表面115完全露出,使得杂质附着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侧表面115。此外,如果随着温度升高和弹性增大而压缩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则可以略微减小其厚度并同时可以增大其面积。即使温度没有升高,当压力在该过程期间施加到双面粘合带本体Iio时,面积也会甚至立刻增大。如上所述,剥除带120的面积大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面积,以便防止双面粘合带本体110提前向外露出。另外,如果剥除带120形成为具有大面积,则剥除带120可以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干净地分开。因此,即使没有用手抓住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也可以将剥除带120分离。因此,可以保持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力,并且由于不需要压缩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因此一致地保持粘附表面的厚度。如图3a至图3c所示,由于在剥除带120、120’、120”处形成抓柄122、122’、122”以在呈指甲形状的剥除带120、120’、120”的外周上以相同的平面形状突出,因此剥除带120、120’、120”可以更容易地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分离。此时,抓柄122、122’、122”从人造指甲单元200的外周突出,使得即使人造指甲单元200位于上部从而肉眼检查不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位置也可以瞥一眼就检查到抓柄的位置。
[0048]分别形成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110’、110”和剥除带120、120’、120”处的第一切割线114、114’、114”和第二切割线124、124’、124”的切割数量可以根据指甲本体210的弯曲度和尺寸而改变。换句话说,如果弯曲度大成使得大的恢复力施加到剥除带120,则如图3a中所示,可以在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分离的内侧以及剥除带120的外周处额外地形成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此外,如图3b和图3c中所示,可以仅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110”以及剥除带120’和120”的一点处形成连接部112a’和112a”,使得第一切割线114’和114”以及第二切割线124’和124”分别沿基于连接部112a’和112a”的径向方向向外形成。这里,形成在与第一切割线114、114’、114”相同的位置处的第二切割线124、124’、124”可以形成为延伸到剥除带120、120’、120”的外周。换句话说,通过将第二切割线124、124’、124”延伸到剥除带120、120,、120”的外周,剥除带120、120’、120”可能不
会沿平面方向恢复。此外,第二切割线可以形成在剥除带的不同于形成有第一切割线的位置的位置处。
[0049]这里,第二切割线124、124’、124”优选不形成在位于形成有抓柄122、122’、122”的位置处的外周上。换句话说,当抓柄122、122’、122”被抓住并且剥除带120、120’、120”被分离时,可以通过提高形成有抓柄122、122’、122”的位置的刚性将剥除带120、120’、120”容易地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110’、110”分离。例如,在抓柄122形成在剥除带120的另一端123处的情况下,第二切割线124没有形成为延伸到剥除带120的另一端123,而在抓柄122’和122”形成在剥除带120’和120”的侧部125’和125”处的情况下,第二切割线124’和124”没有形成为延伸到剥除带120’和120”的侧部125’和125”。在第二切割线124、124’、124”设置在位于形成有抓柄122、122’、122”的位置处的外周中的情况下,沿抓柄122、122’、122”的移动方向施加的力集中在第二切割线124、124’、124”处,以防止形成在剥除带120、120’、120”处的连接部112a、112a’、112a”断裂从而防止剥除带120、120,、120”被分成若干部分。因此,第二切割线124、124’、124”优选与位于形成有抓柄122、122’、122”的位置处的外周分离。
[0050]此外,即使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面积在该过程期间如上所述立刻改变,剥除带120的特性仍可以设定成使得可以防止杂质对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附着,以保持粘附力。
[0051]图4a和图4b的局部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触式人造指甲。
[0052]首先,如果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通过诸如压力之类的外力变平,则剥除带120也可以根据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形状改变而拉长。因此,可以防止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部分沿径向方向从剥除带120露出,并且可以防止剥除带120和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剥离。换句话说,由于剥除带120和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处理外力,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抵抗外力的不同行动而造成的剥离。首先,如图4a中所示,如果剥除带120应用到弯曲表面,则剥除带120的上表面127的长度增大,使得剥除带120可以沿着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顺利地应用到弯曲表面。因此,可以防止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和剥除带120剥离。
[0053]此外,如图4b中所示,剥除带120的位于形成有第二切割线124的位置处的部分可以插入在第一切割线114之间,以提高剥除带120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之间的联接力。当第一切割线114和第二切割线124形成在相同位置时,切割线通过使用单个切割器同时形成。在该过程中,剥除带120的一部分立刻插入在第一切割线114之间并且剥除带120的一部分固定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然而,由于剥除带120具有对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剥除特性,因此剥除带120在该过程期间不会完好粘合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因此,通过控制剥除带120的物理特性,优选制造具有对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剥除特性并且不会由于恢复力而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弹起的剥除带120。
[0054]为此,剥除带120可以由PE (聚乙烯)、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P (聚丙烯)、Ρ0Ε (聚烯烃弹性体)以及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一个或者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制成。
[0055]此外,剥除带120优选地具有5kg/cm2或更高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为试样由于拉伸载荷而断裂之时的最大应力并且抗拉强度代表了通过将断裂之时的最大载荷除以初始截面而获得的值。这里,剥除带120形成为需要用于整体断裂的5kg/cm2或更高的力,从而防止剥除带120在分离剥除带120的过程期间撕裂。应用到根据本公开的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使用小于5kg/cm2的力来分离剥除带120。因此,在剥除带120的抗拉强度小于5kg/cm2的情况下,在分离剥除带120的过程期间,剥除带120被撕裂,使得剥除带120的残留物保持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中。在该情况下,在用手移除剥除带120的残留物的过程期间,如果手上的油接触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下表面119,则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力劣化,使得一触式人造指甲失去其最初的作用。此外,即使通过使用另一工具来处理剥除带120的残留物,如果在残留物移除过程期间按压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则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表面也会变得不平滑,使得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力不会均匀地应用到指甲上。因此,一触式人造指甲的性能不会实现。换句话说,根据本公开的剥除带120具有5kg/cm2或更高的拉伸力,以防止剥除带120的残留物保持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中,并且均匀地保持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合特性。
[0056]此夕卜,当剥除带120由上述材料制成时,剥除带120的厚度优选为30 μ m至300 μ m。如果剥除带120的厚度小于30 μ m,则剥除带120的刚性劣化,从而剥除带120在剥除带120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分离时撕裂。因此,剥除带120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保持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中。特别地,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具有用于附接到指甲的粘附力的情况下,由于应力集中在形成在与第一切割线114相同的位置处的第二切割线124的点处,因此即使剥除带120的剥除力最大化,剥除带120仍会不可避免地断裂。换句话说,不管剥除带120的剥除力如何,剥除带120的厚度应当为30 μ m或更高。此外,在剥除带120的厚度超过300 μ m的情况下,由于使剥除带120恢复平面形状的惯性增大,因此在剥除带120处出现弹起的现象。此外,在剥除力减小到抑制剥除带120的弹起的现象的情况下,剥除带120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之间的附接力增大,使得双面粘合带本体110接受到剥除带120的恢复平面形状的力。因此,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与人造指甲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间隙。此外,如果剥除力减小,则会不容易将剥除带120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移除,从而失去了本公开的初衷。因此,不管剥除力如何,剥除带120的厚度应当为30μπι至300 μ m,以使剥除带120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容易地分离并防止弹起现象。
[0057]图5a和图5b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以及比较例的应用于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本体。
[0058]为了改善用于将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上表面117和下表面119分别联接到指甲本体210和指甲的粘附力,除了改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力之外实际上还可以使用许多方法。首先,为了改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力,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与指甲本体210之间不应产生间隙。此外,指甲N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之间的粘附力可以通过形成超过预定厚度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来改善。
[0059]在本公开中,为了防止杂质进入人造指甲本体与指甲之间并且保持一触式人造指甲附接到指甲的状态,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优选形成为具有150 μ m至800 μ m的厚度。换句话说,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厚度为150 μ m至800 μ m的情况下,如图5a中所示,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部分均匀地施加到指甲的表面以在指甲的表面上施加粘附力。此外,由于粘附部分均匀地分布在指甲的粗糙表面之间,因此人造指甲可以与指甲接合。因此,人造指甲可以长时间附接到指甲。[0060]然而,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厚度小于150 μ m的情况下,如图5b中所示,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仅粘合到指甲的突出部分,从而粘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面积大大减小。此外,如果在不接合指甲的情况下使用通过指甲的油的简单粘合,则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可能不会附接到指甲。因此,双面粘合带本体Iio的厚度优选为150μπι或更高。
[0061]此外,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厚度超过800μπι的情况下,指甲与人造指甲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将毛发或杂质捕获在其中,从而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粘附力进一步减小。另外,在用手触摸毛发的情况下,毛发粘附到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并且,在分离毛发的同时,会引起疼痛,并且会使佩戴感觉变坏。因此,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厚度优选为150 μ m 至 800 μ m。
[0062]此外,由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起到将指甲与一触式人造指甲的指甲本体210联接的作用,因此当指甲本体210的位置相对于指甲相对改变时,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应当不会剥离。换句话说,当施加外力以从指甲移除一触式人造指甲时,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应当不会部分地保持在指甲上。为此,作为按照ASTM D903利用SUS进行的180°剥离强度测试的结果,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剥离强度优选为300gf/10mm或更高。此外,作为利用ABS的90°剥离强度测试的结果,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剥离强度优选为lOOgf/lOmm或更高。换句话说,在将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制造成在利用SUS的180°剥离强度测试中具有小于300gf/10mm的剥离强度的情况下,如果在正常寿命期间沿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平面方向施加剪力,则指甲本体210会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部分地附着到指甲的状态下分离。此夕卜,在为了更换而分离一触式人造指甲的过程期间,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可以剥离而保持残留物。类似地,在将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制造成在利用ABS的90°剥离强度测试中具有小于lOOgf/lOmm的剥离强度的情况下,如果在正常寿命期间沿垂直于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平面的方向施加外力,则指甲本体210会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部分地附着到指甲的状态下分离。换句话说,如果外力朝向上表面217施加到指甲本体210,则指甲本体210在双面粘合带本体110部分地附着到指甲的状态下分离。另外,在为了更换而分离一触式人造指甲的过程期间,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也会剥离而将残留物保持在指甲上。因此,优选制造这样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即:其在按照ASTM D903利用SUS的180°剥离强度测试中具有300gf/10mm或更高的剥离强度,并且在利用ABS的90°剥离强度测试中具有lOOgf/lOmm或更高的剥离强度。
[0063]图6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粘合带本体。
[0064]根据本公开的应用到一触式人造指甲的双面粘合带本体110可以设置成单层或层合有多层的层状结构。特别地,在以多层形成双面粘合带本体110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指甲本体210的另一端213即使在外力施加到指甲本体210的一端211的情况下仍压紧角质层,双面粘合带本体110优选包括衬底层110a、以及分别联接到衬底层IlOa的上部和下部的粘附层IlOb和粘附层110c。这里,衬底层IlOa可以由PET、PE、PP、EVA、POE和非织造织物中的任一个制成。衬底层IlOa在接受平行于平面的力时允许形成在衬底层IlOa的上部和下部处的粘附层由于材料特性而不被推动。因此,即使在一触式人造指甲撕裂之后做出普通行为,角质层也不会被压紧,从而不会产生疼痛。此外,分别位于衬底层IlOa的上部和下部处的第一粘附层IlOb和第二粘附层IlOc可以具有相同的粘合力和相同的材料,但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粘合特性。在粘合特性不同的情况下,第一粘附层IlOb和第二粘附层IlOc可以最佳地由能够提闻与指甲的粘合力的材料以及能够提闻与指甲本体210的粘合力的材料制成,使得一触式人造指甲可以长时间附接到指甲。
[0065]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做出对本公开内容的简单改变或改型,并且这些改变和改型能够认为是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中。
[0066]附图标记
[0067]110:双面粘合带本体 111: 一端
[0068]112a:连接部113:另一端
[0069]114:第一切割线114a’、a’’:非连接部
[0070]115:侧表面117:上表面 [0071]119:下表面120:剥除带
[0072]124:第二切割线210:指甲本体
[0073]211:一端213:另一端
[0074]215:侧表面217:上表面
[0075]219:粘合表面220:图案层
[0076]230:涂层
【权利要求】
1.一种人造指甲,包括: 指甲本体; 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形成在所述指甲本体的上部处; 双面粘合带本体,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形成在所述指甲本体的下部处;以及 剥除带,所述剥除带位于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下部处, 其中,所述指甲本体包括:要被邻近指甲的前缘侧定位的第一端;要被邻近所述指甲的角质层侧定位的第二端;以及形成在面向所述指甲的位置处的粘合表面, 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包括:多个非连接部,在所述多个非连接部处形成有多条第一切割线;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切割线之间,使得所述多个非连接部彼此不分离, 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形成在所述指甲本体的除了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下部的非粘附边缘部之外的所述下部处;所述非粘附边缘部包括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处的第一非粘附边缘部、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二端处的第二非粘附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两侧处的两个侧部非粘附边缘部;所述第一非粘附边缘部对应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的1/3至1/50 ;所述第二非粘附边缘部对应于所述指甲本体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长度的1/7至1/100 ;并且所述侧部非粘附边缘部中的每个侧部非粘附边缘部均对应于所述指甲本体的两侧端之间的长度的1/5至1/100, 并且,所述剥除带的面积大于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面积,使得所述剥除带覆盖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的整个表面;在所述剥除带处设置有多条第二切割线,所述多条第二切割线设置成穿过所述剥除带;并且所述剥除带具有连接至位于所述指甲本体的一端处的外周并从所述外周突出的抓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第二切割线沿竖直方向形成在与所述第一切割线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并且所述剥除带的所述第二切割线卷入到所述双面带的所述第一切割线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图案层的上部处的涂层, 其中,作为按照ASTM D3359进行的涂层粘合力测试的结果,所述涂层与施加到所述图案层的墨的粘合力为30%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作为按照ASTMD523进行的光泽度测试的结果,所述涂层具有50或更高的光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作为按照ASTMD3363进行的铅笔硬度测试的结果,所述涂层具有IB或更高的硬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作为按照ASTMD903利用SUS进行的180°剥离强度测试的结果,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具有300gf/10mm或更高的剥离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作为按照ASTMD903利用ABS进行的90°剥离强度测试的结果,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具有lOOgf/lOmm或更高的剥离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第二切割线中的每条第二切割线均延伸到所述剥除带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剥除带具有5kg/cm2或更高的抗拉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剥除带具有30μπι至300μπι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具有150μπι至800 μ m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剥除带具有5gf/50mm至500gf/50mm的剥除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剥除带由PE、EVA、PP、POE和PET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的共聚物或混合物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双面粘合带本体包括衬底层以及分别联接到所述衬底层的上部和下部的粘附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造指甲, 其中,所述粘附层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层的所述上部处的第一粘附层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层的所述下部处的第二粘附层, 并且,所述第一粘附层和所述第二粘附层具有不同的粘附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造指甲,其中,所述衬底层由PET、PE、PP、EVA、POE和非织造织物中的任一种制 成。
【文档编号】A45D31/00GK103844552SQ20121050707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成龙 申请人:张成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