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76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涉及一种矿用过滤粉尘和辅助呼吸的装置,属于矿山安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面积粉尘过滤层与安全帽相结合,且能够有效减轻矿工长时间携带防尘设备的负荷以及防止口罩内闷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山开采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游离于空气中的粉尘,在此环境中长时间呼吸会对井下人员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矽肺病”就是矿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职业病。现有的防尘口罩只具有防尘功能,其滤膜过滤面积小,从而吸气阻力相对较大,吸尘的效率较低,并且需要频繁更换、清洗滤膜,工人在佩戴一段时间后会感到闷热,舒适度与安全性不能完美切合,一些口罩虽然性能上满足要求,但携带比较笨重,长时间工作还会降低工人工作效率。现有的安全帽主要包括帽壳和下颚系带,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头部上方所受到的冲击力,而在帽壳与头顶之间具有的一定大容量空隙的利用价值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实现。
发明内容为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提供了一种可大面积过滤粉尘杂质和辅助呼吸,并与安全帽相结合的装置,能够有效减轻矿工长时间携带防尘设备的负荷以及防止口罩内闷热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由气流导入装置、帽体和面部助吸装置三部分组成,气流导入装置由弧形外壳、小型电风扇、连接轴、静音马达、电池盒和控制调节器组成,弧形外壳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顶部,并通过进气口与外壳相连接,静音马达通过导线与电池盒连接,且置于弧形外壳内,小型电风扇垂直置于弧形外壳前侧,并通过连接轴与静音马达相连接,控制调节器置于弧形外壳一侧,帽体由外壳、进气口、气流缓冲区域、过滤层、气流暂存区域、内壳、保护垫和气流调节阀组成,进气口置于外壳顶部,过滤层通过卡片固定于外壳内部,气流缓冲区域置于外壳与过滤层之间,内壳置于过滤层下方,气流暂存区域置于过滤层与内壳之间,保护垫置于内壳内侧,气流调节阀置于外壳底部一侧,面部助吸装置由面罩外壳、单向排气阀、防雾玻璃片、保护罩和调节阀带组成,面罩外壳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前侧底部,防雾玻璃片置于面罩外壳前部,面罩外壳上部以圾底部内侧均置有单向排气阀,保护罩固定于面罩外壳后侧,调节阀带通过螺丝固定于保护罩后侧。使用时,电池盒通过电源线带动静音马达转动,静音马达通过连接轴带动小型电风扇转动,转动的小型电风扇可抽取外界空气,空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缓冲区域,在气流缓冲区域经过大面积过滤层过滤后进入气流暂存区域,过滤后的干净空气在帽体底部,通过气流调节阀调节到一定流速后进入面罩外壳内,并在面罩外壳上部通过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单向排气阀而吹向人体面部,人体呼出的废气则随着剩余干净气体通过下颚底部的单向排气阀排出面罩外壳,此过程还可带走呼吸所产生的微少热量,同时置于面罩外壳上的防雾玻璃片也能防止产生的微量雾气遮挡视线,达到减轻矿工长时间携带防尘设备的负荷以及防止口罩内闷热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三、大面积粉尘过滤层与安全帽的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矿工长时间携带防尘设备的负荷以及防止口罩内出现闷热现象。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气流导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弧形外壳(1),电池盒(2),控制调节器(3),进气口(4),过滤层(5),保护垫(6),保护罩(7),气流调节阀(8),调节阀带(9),单向排气阀(10) (11),面罩外壳
(12),防雾玻璃片(13),气流暂存区域(14),内壳(15),外壳(16),气流缓冲区域(17),静音马达(18),小型电风扇(19),连接轴(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是这样实现的,由气流导入装置、帽体和面部助吸装置三部分组成,气流导入装置由弧形外壳(I)、小型电风扇(19)、连接轴(20)、静音马达(18)、电池盒(2)和控制调节器(3)组成,弧形外壳(I)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16)顶部,并通过进气口⑷与外壳(16)相连接,静音马达(18)通过导线与电池盒(2)连接,且均置于弧形外壳(I)内,小型电风扇(19)垂直置于弧形外壳(I)前侧,并通过连接轴(20)与静音马达(18)相连接,控制调节器(3)置于弧形外壳(I) 一侧,帽体由外壳(16)、进气口(4)、气流缓冲区域(17)、过滤层(5)、气流暂存区域(14)、内壳(15)、保护垫(6)和气流调节阀(8)组成,进气口(4)置于外壳(16)顶部,过滤层(5)通过卡片固定于外壳(16)内部,气流缓冲区域(17)置于外壳(16)与过滤层(5)之间,内壳(15)置于过滤层(5)下方,气流暂存区域(14)置于过滤层(5)与内壳(15)之间,保护垫(6)置于内壳(15)内侧,气流调节阀⑶置于外壳(16)底部一侧,面部助吸装置由面罩外壳(12)、单向排气阀(10)
(11)、防雾玻璃片(13)、保护罩(7)和调节阀带(9)组成,面罩外壳(12)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16)前侧底部,防雾玻璃片(13)置于面罩外壳(12)前部,面罩外壳(12)上部内侧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单向排气阀(10),其底部内侧置有单向排气阀(11),保护罩(7)固定于面罩外壳(12)后侧,调节阀带(9)通过螺丝固定于保护罩(7)后侧,使用时,电池盒(2)通过电源线带动静音马达(18)转动,静音马达(18)通过连接轴(20)带动小型电风扇(19)转动,转动的小型电风扇(19)可抽取外界空气,空气流通过进气口(4)进入气流缓冲区域
(17),在气流缓冲区域(17)经过大面积过滤层(5)过滤后进入气流暂存区域(14),过滤后的干净空气到达帽体底部,通过气流调节阀(8)调节到一定流速后进入面罩外壳(12)内,并在面罩外壳(12)上部通过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单向排气阀(10)而吹向人体面部,人体呼出的废气则随着剩余干净气体通过下颚底部的单向排气阀(11)排出面罩外壳(12),此过程还可带走呼吸所产生的微少热量,同 时置于面罩外壳(12)上的防雾玻璃片(13)也能防止产生的微量雾气遮挡视线,达到减轻矿工长时间携带防尘设备的负荷以及防止口罩内闷热的目的。
权利要求1. 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其特征是弧形外壳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顶部,并通过进气口与外壳相连接,静音马达通过导线与电池盒连接,且分别置于弧形外壳内,小型电风扇垂直置于弧形外壳前侧,并通过连接轴与静音马达相连接,控制调节器置于弧形外壳一侦牝进气口置于外壳顶部,过滤层通过卡片固定于外壳内部,气流缓冲区域置于外壳与过滤层之间,内壳置于过滤层下方,气流暂存区域置于过滤层与内壳之间,保护垫置于内壳内侦牝气流调节阀置于外壳底部一侧,面罩外壳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前侧底部,防雾玻璃片置于面罩外壳前部,面罩外壳上部内侧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单向排气阀,面罩壳底部内侧也置有单向排气阀,保护罩置于面罩外壳后侧,调节阀带通过螺丝固定于保护罩后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助吸防尘安全帽,涉及一种矿用过滤粉尘和辅助呼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外壳通过螺丝固定于外壳顶部,并通过进气口与外壳相连接,静音马达通过导线与电池盒连接,小型电风扇垂直置于弧形外壳前侧,并通过连接轴与静音马达相连接,控制调节器置于弧形外壳一侧,进气口置于外壳顶部,过滤层通过卡片固定于外壳内部,气流缓冲区域置于外壳与过滤层之间,气流暂存区域置于过滤层与内壳之间,保护垫置于内壳内侧,气流调节阀置于外壳底部一侧,防雾玻璃片置于面罩外壳前部,面罩外壳上部内侧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单向排气阀,面罩壳底部内侧也置有单向排气阀,保护罩置于面罩外壳后侧,调节阀带通过螺丝固定于保护罩后侧。
文档编号A42B1/10GK202436218SQ20122007464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刘美玲, 李娟 , 胡高科 申请人:李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