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81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包。
背景技术
在当代社会中,无论男女都适用皮包,皮包可以装载各种物品,而且携带舒适,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可是现在的皮包设计都比较单一,存在放置物品是单一零散,及想用时找不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型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轻便耐用的皮包。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皮包,包括包体及包盖,所述包体与所述包盖相连接,所述包体内部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分隔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皮包为一种实用多袋皮包,和一些日常用品配套使用。该包专门将内部设计为收纳折叠眼镜、小收音机或手机、小手电、小药盒、应急联系卡和维修眼镜小工具的空间。把这些人们日常使用的物品整齐合理地收纳在一起,让使用者随时、及时使用,十分方便。避免了物品单一零散放置和想用找不着的问题。该皮包造型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轻便耐用,尤其适合于中老年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分隔袋的数量为四个。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分隔袋分别用来装小药盒、折叠眼睛、小手电、小收音机等,可以合理的放置,使用方便。进一步,所述包盖包括上包盖及侧包盖,所述上包盖与所述包体的上端相连接,且盖住所述包体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侧包盖与所述包体的侧面相连接。进一步,所述上包盖上设有手带环。进一步,所述皮包还包括背带扣,所述背带扣与所述包体的外表面相连接。进一步,所述背带扣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所述皮包还包括外兜,所述外兜与所述包体的外表面相连接。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皮包的前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皮包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皮包的内部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包体,2、上包盖,3、侧包盖,4、手带环,5、背带扣,6、外兜,7、分隔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一种皮包,如图I、图2、图3所示,包括包体I及包盖,所述包体I与所述包盖相连接,所述包体内部设有四个分隔袋7。所述包盖包括上包盖2及侧包盖3,所述上包盖2与所述包体I的上端相连接,且盖住所述包体I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侧包盖3与所述包体I的侧面相连接。所述上包盖2上设有手带环4。 所述皮包还包括两个背带扣5,所述背带扣5与所述包体I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皮包还包括外兜6,所述外兜6与所述包体I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外兜6,分隔袋7与所述上包盖2,侧包盖3不在包体I的一个面上。这样的设计美观大方,结构合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皮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及包盖,所述包体与所述包盖相连接,所述包体内部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分隔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袋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包括上包盖及侧包盖,所述上包盖与所述包体的上端相连接,且盖住所述包体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侧包盖与所述包体的侧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包盖上设有手带环。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包还包括背带扣,所述背带扣与所述包体的外表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扣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皮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包还包括外兜,所述外兜与所述包体的外表面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包,包括包体及包盖,所述包体与所述包盖相连接,所述包体内部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分隔袋。本实用新型的皮包为一种实用多袋皮包,和一些日常用品配套使用。让使用者随时、及时使用,十分方便。避免了物品单一零散放置和想用找不着的问题。该皮包造型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轻便耐用。
文档编号A45C13/02GK202476672SQ20122007566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王岩 申请人:王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