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用来遮挡雨水的工具,具体讲是一种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
技术背景雨伞是下雨时人们外出时的必备之物。然而,雨伞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当雨伞使用完收回后,雨伞上的雨水就会流到地面上弄湿地面或周围的其他物体,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伞上的雨水流到地面或浸湿与之接触的物体,我们通常会采用两种防护措施,一种是把刚在下雨天时用过的雨伞收回后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另一种则是放在一个专门放置雨伞的盆中。上述两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小问题,比如前者需要每次提前准备,后者则只能在摆放有盆的特定环境下才能办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塑料袋和盆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包括伞杆、雨伞本体以及伞把,雨伞本体连接在伞杆上,其中,伞把顶部开口且内部有一空腔,伞杆下部可上下移动地位于伞把的空腔中,伞把顶部开口处的内径大于雨伞本体收缩后的外径,伞杆下部与伞把之间设有一个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其中,伞杆与伞把之间的定位机构可采用以下具体结构伞杆靠近其杆底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两组上下平行的橡胶凸起部组件,每组橡胶凸起部组件均包括相互对称的左凸起部和右凸起部,伞把的空腔中设有高度与空腔深度一样的支撑部,支撑部连接在空腔底部,支撑部上由上往下设置有若干组相互平行且与橡胶凸起部组件配合使用的凹槽组件,每个凹槽组件均包括相互对称且与左凸起部和右凸起部配合使用的左凹槽和右凹槽。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伞把设有一个顶部开口的空腔,且伞把顶部开口处的内径大于雨伞本体收缩后的外径,因此当雨伞本体收缩后通过伞把立在地面上的时候,残留在雨伞本体上的雨水就可以滴落在伞把的空腔中,而伞杆与伞把之间的定位机构则可以保证收缩后的雨伞本体底部始终高于伞把顶部开口,从而更好地保证残留在雨伞本体上的雨水可以滴落在伞把的空腔中。
图I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立在地面上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伞杆下部与伞把连接在一起时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包括伞杆I、雨伞本体2以及伞把3,雨伞本体2连接在伞杆I上,伞把3顶部开ロ且内部有一空腔4,伞杆I下部可上下移动地位于伞把3的空腔4中,伞把3顶部开ロ处的内径大于雨伞本体2收缩后的外径,伞杆I下部与伞把3之间设有ー个定位机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伞杆I与伞把3之间的定位机构采用的是以下具体结构伞杆I靠近其杆底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两组上下平行的橡胶凸起部组件,每组橡胶凸起部组件均包括相互対称的左凸起部5和右凸起部6,伞把3的空腔4中设有高度与空腔4深度ー样的支撑部7,支撑部7连接在空腔4底部,支撑部7上由上往下设置有若干组相互平行且与橡胶凸起部组件配合使用的凹槽组件,每个凹槽组件均包括相互对称且与左凸起部5和右凸起部6配合使用的左凹槽8和右凹槽9。当使用者用力向上拉动或向下推动伞杆I吋,就可以使左凸起部5和右凸起部6嵌在不同的左凹槽8和右凹槽9,从而使收缩后的雨伞本体I底部位于不同的 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包括伞杆(I)、雨伞本体(2)以及伞把(3),所述雨伞本体(2)连接在伞杆(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把(3)顶部开口且内部有一空腔(4),所述伞杆(I)下部可上下移动地位于伞把(3)的空腔(4)中,所述伞把(3)顶部开口处的内径大于雨伞本体(2)收缩后的外径,所述伞杆(I)下部与伞把(3)之间设有一个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I)与伞把(3)之间的定位机构是指,所述伞杆(I)靠近其杆底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两组上下平行的橡胶凸起部组件,每组橡胶凸起部组件均包括相互对称的左凸起部(5)和右凸起部(6),所述伞把(3)的空腔(4)中设有高度与空腔(4)深度一样的支撑部(7),所述支撑部(7)连接在空腔(4)底部,所述支撑部(7)上由上往下设置有若干组相互平行且与橡胶凸起部组件配合使用的凹槽组件,每个凹槽组件均包括相互对称且与左凸起部(5)和右凸起部(6)配合使用的左凹槽⑶和右凹槽(9)。
专利摘要一种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包括伞杆、雨伞本体以及伞把,雨伞本体连接在伞杆上,其中,伞把顶部开口且内部有一空腔,伞杆下部可上下移动地位于伞把的空腔中,伞把顶部开口处的内径大于雨伞本体收缩后的外径,伞杆下部与伞把之间设有一个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残留雨水滴落的雨伞的优点在于由于伞把设有一个顶部开口的空腔,且伞把顶部开口处的内径大于雨伞本体收缩后的外径,因此当雨伞本体收缩后通过伞把立在地面上的时候,残留在雨伞本体上的雨水就可以滴落在伞把的空腔中,而伞杆与伞把之间的定位机构则可以保证收缩后的雨伞本体底部始终高于伞把顶部开口,从而更好地保证残留在雨伞本体上的雨水可以滴落在伞把的空腔中。
文档编号A45B9/04GK202514776SQ2012201008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应瑛 申请人:应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