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微调式滑动扣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66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微调式滑动扣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为有关一种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尤指利用公扣的滑动部于一体成型的母扣的通道中进行微调使用的扣具,其整体具有使用方便、缩短组装时间且制造成本低廉的功效。
背景技术
现今硬壳式行李箱大多为固定容积的设计,遂有厂商针对可调整容积的方式进行设计,此时,请同时参照图10,为常用行李箱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行李箱AlO包含一第一箱体All、一第二箱体A12、以及一加大拉链A13,第一箱体All包含设于下部的多个滚轮A111、一拉杆A112、以及手把A113,第二箱体12包含设于下部的多个滚轮A121、一开口拉链 A122,加大拉链A13设置于第一箱体All与第二箱体A12之间。图11为公知行李箱加大后外观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将置于第一箱体All与第二箱体A12之间的加大拉链A13拉开后,则显露一加大区域A14,可以使行李箱AlO的总容积变大,就能够轻易装入更多的物品。承前述,由于第一箱体All与第二箱体A12的底座宽度几乎相同,也就是加大拉链A13所设置的位置刚好是在第一箱体All与第二箱体A12的中间,而且,第一箱体All与第二箱体A12之间的加大区域A14是软性材质,如帆布等,当行李箱AlO为加大后的状态时,从第一箱体All的拉杆Al 12或手把Al 13将行李箱AlO提起时,则会发生重量不平均的情形。上述的箱体虽然具有加大区域A14,但是仅可调整最大与最小容积,当物品介于最大与最小容积之间时,其箱体内的物品便会东倒西歪挤在一起,而整个箱体也会过大,另夕卜,在调整至最大容积时,其软性材质的加大区域A14会使第一箱体All与第二箱体A12产生错位情形的晃动,实会增加搬运重物时的不便。另,现今使用于分段带的微调扣具,大多都运用于鞋子、溜冰鞋等用途上使用,而其整体构造为一座体、释放板及分段带所组成,其中该释放板大多以旋转式设计来脱离或卡入分段带的凸齿间距中作一固定或松脱使用,并会辅以一弹簧来辅助松脱时可使释放板呈一弹出状,以利使用者可轻易扳动操作,故其结构较为复杂且组装不易,另当使用者欲调整分段带移动的距离时,便因分段带位于座体及释放板内,故无法以目视或旋转释放板来有效进行微调,而须由感觉再以双手调整,如使用于鞋子时,便极易因鞋子的向外张力而使调整动作更加困难,是以,若能针对其整体结构或调整部份进行改良,必能使此类固定扣具的制造成本降低,且同时于设计出具有微调的功能后,便能让使用者于操作上更加简易确实。所以,要如何解决常用仅有最大与最小容积的调整功能上使用的缺失及定位稳定性不佳的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0008]故,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设计出此种可微调式滑动扣具的实用新型专利。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母扣为一体成型所制成,而母扣板面上镂空孔处板面为延伸有悬空且位于镂空孔内的弹扣片,其母扣的弹扣片平时呈水平位置,并对公扣的滑动部呈水平位置的锁定状态,于掀动时,始可调整位于通道内的公扣的滑动部的位置,所以,此种单件式结构极为精简,进而可达到使用方便、缩短组装时间且制造成本低廉的功效。本创作的次要目的在于母扣上弹扣片下方二侧所设的呈相反L状的限位凸扣,可限制弹扣片的掀起角度,以解决一体成型于母扣上弹扣片容易 因不当操作而产生型变的缺失。一种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包括有母扣及公扣;该母扣为一体成型制成的中空容置体,其中空处为一具开口的通道,而外部设有结合部,并于母扣板面上设有一镂空孔,此镂空孔于通道开口另侧板面边缘处以一桥接部延伸有悬空且位于镂空孔内的弹扣片,该弹扣片为向下延设有卡齿;及该公扣为设有接合部,其接合部朝一侧延设有于母扣通道内滑移调整距离的滑动部,而滑动部表面为凸设有与母扣上弹扣片的卡齿相对的带状齿条。该母扣上弹扣片的卡齿二侧设有向下呈相反L状的限位凸扣,且限位凸扣为于弹扣片开启后勾持于镂空孔边缘的内壁面呈一定位。该母扣上镂空孔接近通道开口处为形成有缺槽。该母扣上弹扣片朝外侧凸设有扳动部。该母扣上弹扣片的卡齿为较通道横宽方向尺寸为小。该卡齿于接近扳动部方向的角落末端为形成有倾斜状导弓I面。该公扣滑动部表面的每一齿条于接近接合部方向为形成有倾斜面,另侧则为平整状的抵持面。该公扣滑动部表面的齿条二侧设有透空的轨槽。该公扣的滑动部较接合部尺寸为小。本实用新型于动作时,其母扣的弹扣片平时呈水平位置,并对公扣的滑动部呈锁定状态,于掀动时,可调整位于通道内的公扣的滑动部的位置,同时并辅以限位凸扣勾持于镂空孔边缘的内壁面作开启角度的限制。此种单件式结构极为精简,进而达到使用方便、缩短组装时间且制造成本低廉的功效。

图I为本创作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创作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创作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创作扣合后的剖面图。图5为本创作掀动扳动部的剖面图。图6为本创作调整前的剖面图。图7为本创作调整后的剖面图。图8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加大行李箱前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创作较佳实施例加大行李箱后的立体示意图。[0030]图10为常用行李箱的示意图。图11为常用行李箱加大后外观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母扣;10-通道;12_弹扣片;101_镂空孔;121_卡齿;1011_缺槽;1211_导引面;102_桥接部;122-限位凸扣;11_结合部;123_扳动部;2-公扣;21_接合部;2211_倾斜面;22_滑动部;2212_抵持面;221_齿条;222_轨槽;3_第一表面;4_第二表面;5-挠性连接体;A10-行李箱;A11-第一箱体;A121-滚轮;A111_滚轮;A122_开口 拉链;A112_拉杆;A13-加大拉链;A113-手把;A14-加大区域;A12_第二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创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I、2、3、4所示,为本创作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扣合后的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创作包括有母扣I及公扣2 ;其中该母扣I为一体成型制成的中空容置体,其中空处为一具开口的通道10,而外部适当位置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结合部11,并于母扣I板面上设有一镂空孔101,此镂空孔101接近通道10开口处为形成有的缺槽1011,并于缺槽1011另侧板面边缘以一桥接部102延伸有悬空且位于镂空孔101内的弹扣片12,此弹扣片12向下延设有较通道10横宽方向尺寸较小的卡齿121,而卡齿121于接近扳动部123方向的角落末端为形成有倾斜状导引面1211,并于卡齿121 二侧设有向下呈相反L状的限位凸扣122,而弹扣片12朝缺槽1011的悬空处凸设有扳动部123。该公扣2为设有接合部21,其接合部21朝一侧延伸出较小的滑动部22,而滑动部22表面为凸设有带状齿条221,且每一齿条221于接近接合部21方向为形成有倾斜面2211,另侧则为平整状的抵持面2212,并于齿条221 二侧设有透空的轨槽222。上述构件于组装时,请参阅图4、5、6、7所示,为本创作扣合后的剖面图、掀动扳动部的剖面图、调整前的剖面图、调整后的剖面图,母扣I的扳动部123,而使弹扣片12于桥接部102为转轴向上旋开,并使限位凸扣122勾持于镂空孔101边缘的内壁面,再将公扣2的滑动部22由母扣I的通道10开口推入后,便可放开弹扣片12使卡齿121弹性复位而嵌入相邻齿条221的间隙中,同时其卡齿121朝齿条221方向的壁面则抵紧于平整抵持面2212处呈一定位,即完成本创作整体的组装。再者,在本创作中以行李箱作为叙述的较佳实施例,当本创作结合于行李箱时,其母扣I的结合部11与公扣2的接合部21为分别固定于行李箱一侧箱体的第一表面3及另侧箱体的第二表面4的相对位置,并使公扣2的滑动部22组装于上述母扣I的通道10中,而第一表面3及第二表面4间则固定有可以使行李箱的总容积变大的挠性连接体5,欲调整行李箱的总容积时,请参阅图6、7、8、9所示,为本创作调整前的剖面图、调整后的剖面图、较佳实施例加大行李箱前的立体示意图、加大行李箱后的立体示意图,使用者需先以手指掀动母扣I的扳动部123,使弹扣片12以桥接部102为转轴而向上旋开,并使限位凸扣122勾持于镂空孔101边缘的内壁面作为行程控制,再将固定于第二表面4上公扣2的滑动部22由固定于第一表面3上母扣I的通道10开口拉出后,便使原本紧缩的挠性连接体5展开至欲调整的适当距离,即可放开弹扣片12使卡齿121弹性复位进而嵌入相邻齿条221的间隙中呈一定位,此时,因母扣I及公扣2为支撑于第一表面3及第二表面4之间的结构体,所以行李箱于挠性连接体5处不易产生错位情形的晃动,而不至增加搬运重物时的不便;此外,第一表面3及第二表面4之间虽然设有挠性连接体5,其挠性连接体5主要用途为防止行李箱内物品的掉出使用,而母扣I及公扣2所形成的结构体不但可以支撑于第一表面3及第二表面4之间,进而提高行李箱的整体稳定性,透过公扣2的滑动部22上带状齿条221与母扣I的弹扣片12的卡齿121嵌合位置的调整,更可达到微调行李箱内部容积的功能,使行李箱内部容纳的物品介于最大与最小容积之间时,可有效固定而使行李箱内物品不致东倒西歪的挤在一起。上述母扣I上弹扣片12的卡齿121的倾斜状导引面1211为相对于公扣2上滑动部22的带状齿条221的倾斜面2211呈相对设置,而受力面为母扣I及公扣2的对接方向,当进行母扣I及公扣2对接时,在掀动弹扣片12后使滑动部22于通道10开口推入过程中,其卡齿121的倾斜状导引面1211为可有利于公扣2上滑动部22的带状齿条221的倾斜面2211上移动,移动至定位后,其卡齿121的导引面1211为可有利于由倾斜面2211嵌入相邻齿条221间呈一定位,此外,因一般状态下行李箱内部容纳的物品会呈现撑抵状态,所以卡 齿121为顶抵于平整抵持面2212呈一定位。在本创作中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以行李箱作为叙述的较佳实施例,除行李箱外也可使用于一般硬式、软式且可微调容积的背包、置物袋或其类似功能的物品上使用,此外,本创作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可直接固定在一般衣服、裤脚等物品开口二侧来进行微调使用,然而,在本创作中的母扣I及公扣2所形成的结构体,可依使用于大型或小型物品来决定尺寸大小、材质的弹性力及硬度,上述使用方式的简易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创作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包括有母扣及公扣;其特征在于 该母扣为一体成型制成的中空容置体,其中空处为一具开口的通道,而外部设有结合部,并于母扣板面上设有一镂空孔,此镂空孔于通道开口另侧板面边缘处以一桥接部延伸有悬空且位于镂空孔内的弹扣片,该弹扣片为向下延设有卡齿 '及 该公扣为设有接合部,其接合部朝一侧延设有于母扣通道内滑移调整距离的滑动部,而滑动部表面为凸设有与母扣上弹扣片的卡齿相对的带状齿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上弹扣片的卡齿二侧设有向下呈相反L状的限位凸扣,且限位凸扣为于弹扣片开启后勾持于镂空孔边缘的内壁面呈一定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上镂空孔接近通道开口处为形成有缺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上弹扣片朝外侧凸设有扳动部。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母扣上弹扣片的卡齿为较通道横宽方向尺寸为小。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卡齿于接近扳动部方向的角落末端为形成有倾斜状导引面。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公扣滑动部表面的每一齿条于接近接合部方向为形成有倾斜面,另侧则为平整状的抵持面。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公扣滑动部表面的齿条二侧设有透空的轨槽。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公扣的滑动部较接合部尺寸为小。
专利摘要可微调式滑动扣具,包括有母扣及公扣,其母扣为一体成型制成,其中空处设有可供公扣的滑动部滑移的通道,而母扣及公扣外部则设有可供结合于具开口二侧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物品的结合部,并于母扣板面上设有一镂空孔,镂空孔处的一侧板面延伸有悬空且位于镂空孔内的弹扣片,弹扣片向下延设有卡齿及卡齿二侧呈相反L状的限位凸扣,另公扣的滑动部表面为凸设有带状齿条,上述构件于动作时,其母扣的弹扣片平时呈水平位置,并对公扣的滑动部呈锁定状态,于掀动时,可调整位于通道内的公扣的滑动部的位置,同时并辅以限位凸扣勾持于镂空孔边缘的内壁面作开启角度的限制。此种单件式结构极为精简,进而达到使用方便、缩短组装时间且制造成本低廉的功效。
文档编号A44B11/20GK202536280SQ2012201063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龚聪明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