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89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面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鞋面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编织带为主的鞋面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目前鞋子的鞋面,常见的材料有皮革、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 TPU)、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聚氨酯(Polyurethane, PU)等材料。然而为求稳定的支撑效果,必须在鞋面外包裹皮革或一体成形的塑胶撑件,反而造成前述鞋面都有弹性不佳及密闭不排气的缺点。也就是说,使用者穿起来的较重、舒适度不佳且易流汗。虽然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制作鞋面时,还会在内部增加软垫,以提升舒适度。但也同时增加了制作的流程。此外,市场上进一步出现一种利用塑料带交错编织的鞋面结构,此习用产品强调 具有高弹性及透气效果。然而这种习用的交错编织结构无法提供稳定的支撑拉力,造成使用者容易因过大的鞋面变形而受伤或动作失常,故此种编织形鞋面结构仍然无法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鞋面结构改良,包含有多个第一织带及多个第二织带。多个第一织带具高支撑强度。而多个第二织带不仅具高弹性,多个第二织带也具有变形能力,前述第一织带与第二织带彼此是采并列连结。借此,让鞋面不仅利用多个第一织带产生高支撑性效果,且能利用多个第二织带同步产生延伸弹性变形能力。而且以二种织带连结形成鞋面主要部分,避免使用重量较重的皮料或塑胶料,有效降低鞋子整体的重量。前述第一织带的破坏荷重可以选用测试宽度15mm时达160公斤以上者,而前述第二织带的弹性变形量可以为伸缩弹性达10%以上者。前述第一织带与前述第二织带的宽度可以为I厘米 5厘米之间。此外,织带结构本身就具备诸多细密通孔,当鞋面主要部分皆是织带结构时,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透气效果。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二织带或第一织带可以具有多个透气孔,以有效增加鞋面的透气性。此外,前述鞋面结构改良中,第一织带与第二织带彼此平行并列,而第一织带与第二织带的并列方向是垂直于鞋面的延伸方向(延伸方向平行于鞋子的行进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前述第一织带与第二织带之间采用缝合连结,更可以运用锯齿形状缝合连结加强结合力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I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鞋面平面图;图3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鞋面使用状态图;图4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鞋面另一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鞋带孔单元 110:鞋舌200 :第一织带 300 :第二织带 310:透气孔400 :缝合连结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外观图。再请参阅图2的实施方式的鞋面平面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鞋面结构改良,包含一鞋带孔单元100、一鞋舌110、多个第一织带200及多个第二织带300,且以多个第一织带200及多个第二织带300形成主要部分。其中设计特征在于多个第一织带200,其具高支撑强度,第一织带200选用测试宽度15mm时达160公斤以上的破坏荷重。第一织带200的实际宽度为I厘米 5厘米之间。多个第二织带300,其具高弹性变形能力,第二织带300的弹性变形量可以为伸缩弹性达10%以上。前述第一织带200与前述第二织带300彼此平行并列,而第一织带200与第二织带300的并列方向是垂直于鞋面结构的鞋舌110延伸方向,而鞋舌110延伸方向平行于鞋子的行进方向。而前述第一织带200与第二织带300的边缘是采用缝合连结,更运用锯齿形状的缝合连结部位400加强第一织带200与第二织带300的结合力量。请参阅图3的鞋面使用状态图。由图中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I.能利用多个第二织带300同步产生延伸弹性变形能力。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可以感受到较佳的贴身变形弹性,每个使用者不同的脚型都能在第二织带300的弹性变形下获得适当的伸展。进一步利用多个第一织带200产生高支撑性效果,在脚型伸展的要求下,本实用新型仍然利用第一织带200的支撑能力保持运动时的支撑强度(例如慢跑、步行或骑车)。2.第一织带200与第二织带300的连结形成鞋面主要部分,故避免使用重量较重的皮料或塑胶料,有效降低鞋子整体的重量。3.织带(包含第一织带200与第二织带300)本身就具备诸多细密通孔,当鞋面主要部分皆是织带结构时,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透气效果。此外,请参阅图4的鞋面另一使用状态图;第二织带300 (或是第一织带200)可以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10,不仅再度增加第二织带300的弹性变形能力,且透气孔310能增加鞋面结构内部的透气性。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
权利要求1.一种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第一织带,其具高支撑强度;以及 多个第二织带,其具高弹性变形能力,该些第一织带与该些第二织带彼此并列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织带具有多个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织带具有多个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织带与该些第二织带彼此平行并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织带与该些第二织带的一并列方向垂直于该鞋面的一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织带与该些第二织带是采锯齿形状缝合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织带选用测试宽度15mm时达160公斤以上的破坏荷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织带的弹性变形量为伸缩弹性达1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鞋面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织带与该些第二织带的宽度为I厘米 5厘米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鞋面结构改良,包含一高支撑强度的第一织带与一高弹性的第二织带,利用第一织带与第二织带重复并列连结,并以第一织带与第二织带作为鞋面的主要部分。借此让鞋面不仅具备高支撑性效果,且能同步产生延伸弹性变形能力。
文档编号A43B1/04GK202536202SQ20122011508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
发明者郑森煤 申请人: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