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袖套的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8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袖套的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袖套的羽绒服,属于羽绒服技术改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羽绒服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保暖外套,但由于羽绒服本身的特性,及冬季气候的问题,使得羽绒服不仅清洗不方便,而且很难凉干。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羽绒服最容易脏污的部位就是袖管下部,因此大部分人就是以袖管脏污的程度来决定何时换洗羽绒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清洗次数的带袖套的羽绒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袖套的羽绒服,包括带有袖口段的袖管,所述袖管与袖口段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袖套,袖套开口沿袖管外侧向袖管上端延伸至袖管长度的1/3至1/2处,同时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连接。袖套一端固定在袖管与袖口段的连接处时,可与袖口段一起通过绗缝线固定在袖管末端。同时,袖套开口沿袖管外侧向袖管上端延伸至不到人体手肘处为佳,以防止着装者出现束缚感,影响着装的舒适性。袖套的面料、图案、颜色及样式,可根据客户不同要求而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袖套开口端上固定设置有松紧带。袖套开口通过松紧带的收紧作用可以固定在袖管上。所述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安装有子母粘扣。袖套开口的内侧固定设置母粘扣(或子粘扣),袖管外侧相应的固定设置子粘扣(或母粘扣),通过子粘扣与母粘扣之间的粘贴作用,来实现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的可拆卸式结构连接。子母粘扣的原理就与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一样。本实用新型带袖套的羽绒服,由于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连接,因此在袖套脏污后,只需将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分离,并将袖套向下剥离,直至袖套的内侧完全翻至外部,就可以单独对袖套进行清洗(清洗前,要将袖口段内藏于袖管内)。当然,清洗前如果觉得袖口段也需要清洗的话,可以将袖口段与袖套一同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偶尔难免会弄湿与袖口段相邻的小部分袖管部位,但这种情况下弄湿的袖管部位很容易晾干,其所需晾干时间相比整件羽绒服清洗后所需晾干时间要短很多。总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整件羽绒服的清洗次数,且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制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带袖套的羽绒服,包括带有袖口段I的袖管2,袖管2与袖口段I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袖套3,袖套开口 4沿袖管2外侧向袖管2上端延伸至袖管2长度的1/3至1/2处,同时袖套开口端上固定设置有松紧带5,用于将袖套开口 4固定在袖管2上,且方便脱卸。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带袖套的羽绒服的另一实施方案为包括带有袖口段I的袖管2,袖管2与袖口段I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袖套3,袖套开口 4沿袖管2外侧向袖管2上端延伸至袖管2长度的1/3至1/2处,在袖套开口 4内侧与袖管2外侧之间安装有子母粘扣6。具体来说,袖套开口 4的内侧固定设置母粘扣(或子粘扣),袖管2外侧相应的固定 设置子粘扣(或母粘扣),通过子粘扣与母粘扣之间的粘贴作用,来实现袖套开口 4与袖管2之间的可拆卸式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袖套3脏污后,只需将袖套开口 4与袖管2之间分离,并将袖套3向下剥离,直至袖套3的内侧完全翻至外部,就可以单独对袖套3进行清洗(清洗前,要将袖口段I内藏于袖管2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对袖套3进行清洗,来实现减少整件羽绒服清洗次数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袖套的羽绒服,包括带有袖口段的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与袖口段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袖套,袖套开口沿袖管外侧向袖管上端延伸至袖管长度的1/3至1/2处,同时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带袖套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开口端上固定设置有松紧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带袖套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安装有子母粘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袖套的羽绒服,属于羽绒服技术改进的技术领域,包括带有袖口段的袖管,所述袖管与袖口段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袖套,袖套开口沿袖管外侧向袖管上端延伸至袖管长度的1/3至1/2处,同时袖套开口与袖管之间为可拆卸式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整件羽绒服的清洗次数,且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制作。
文档编号A41D27/10GK202603658SQ2012202135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冯小康 申请人:绍兴市康云来羽绒服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